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协论坛》2006,21(7):9-9
由北京市科协主办,北京科普发展中心承办的“2006北京科普论坛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研讨会”将于2006年7月11日-12日在痃科技活动中心举报,论坛主题为“公众科学素质的建设与科学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2.
《科协论坛》2008,(12):12-12
11月16日,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在新闻发布会上,“五个10”系列评选活动,即10位传播科技的优秀人物、10部公众喜爱的科普作品、10个公众关注的科技问题、10个影响中国的科技事件、10项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评选结果揭晓。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邓楠,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齐让,书记处书记宋南平出席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3.
《科协论坛》2008,(5):45-45
4月10日,为认真做好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系列宣传活动,中国科协系列宣传活动具体方案正式出台。内容包括: 一、“五个10”系列评选活动 “五个10”活动,即评选“10位传播科技的杰出人物”、“10部影响公众的科普作品”、“1O个公众关注的科学问题”、“10个影响中国的科技事件”和“10个影响未来的科技问题”。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带来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以及传播表达方式的多样性,使科学传播变得更加高效、方便快捷和充满乐趣,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泛在、精准、交互式的科普服务成为现实。科普大篷车项目是中国科协针对偏远、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相对贫乏的地区开展的一个传统项目,虽然取得了斐然的成效,但也面临着新形势、新问题。本文着眼于阐述科普大篷车"新趋势"与"老项目"的融合发展,探讨山东省科普大篷车项目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实现自我超越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学会》2001,(12):22-23
科学传播系统与科学素养 现代科普称"科学传播"(SC)更合适.科学技术传播简称科学传播,是比"公众理解科学"(PUS)及传统科普更广泛的一个概念,看问题的立场和角度也不一样.传统科普预设了两个不可逾越的等级层次以及施众和受众的固定角色,科普过程简单说就是科技知识向下灌输.另一个隐含的预设是:"科技总是好的,无条件地对社会有益,因而只要是科技优先发展什么都无所谓."而"公众理解科学"则除了包含科学技术的"一阶传播"外,也强调科学技术的"二阶传播".所谓一阶和二阶,是从逻辑学中借用的概念,一阶传播与对象性的科技本身的事实、知识内容有关;二阶传播与科技之过程、思想、方法、影响、评价有关.  相似文献   

6.
前些时,我参加了中国科普研究所组织的科学传播交流访问团,赴澳大利亚访问了有关公众科技传播组织,就澳大利亚科学传播有关情况特别是科学家媒体传播能力培训工作等内容开展了深入的交流,并参观了悉尼市动力博物馆(PowerHouse Musume)。在访问中,我感受到澳大利亚在科学传播和科普场馆方面有许多可供参考和借鉴的成功经验。一、高度重视媒体在科学传播中的作用据调查显示,澳大利亚公众接受信息最主要的渠道分别是电视、报纸和广FORUM  相似文献   

7.
简讯     
正科普微电台内容研发和传播研讨会召开2016年1月15日,由《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主办的"科普微电台内容研发和传播研讨会"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中国科协科普部传播处、《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相关人员以及来自北京20多所幼儿园、小学、中学校领导及科学课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会议。科普微电台是科普中国微平台的科普音频APP。通过"科普中国微平台"已经建立的移动互联科学传播机制,为广大社会公众搭建更方便、快捷、有效的参与科普音频内容创作和分享科普心得的移动网络电台。《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科协科普部主办,中国科普期刊研究会、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承办的“中国科协科普期刊和报纸传播能力建设培训交流会”在中国科技会堂举办。本次培训交流会的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全面提升科技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9.
科普讲解是科学普及的一种方式,广泛应用于科普场馆的科学教育过程.在推进科普社会化和创新科普形式的背景下,各地科技组织、传播机构积极创新,引入现场比赛、技能比武等形式,旨在提升科普讲解员的基本技能,提高科学传播成效,提升公众兴趣和媒体关注度.本文以科普讲解大赛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主要特点、传播作用及存在的不足,提出促进其有序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科协论坛》2014,(8):64-64
中国科普研究所是直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是中国唯一中央级从事科技传播和科普理论研究的机构,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挂靠单位。中国科普研究所主要研究范围包括科学传播对象、内容、渠道及机制等理论研究,科普政策研究,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监测和分析,科普效果评估,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的调查及理论研究,科学教育的理论研究,国外科技传播研究,国内外科普作品和作家研究等。详细信息请登陆http://www.crsp.org.cn/查询。  相似文献   

11.
今年初召开的中国科协六届五次全委会议提出,作为科普工作的主要社会力量,各级科协及所属团体,要以不断提高公众科学化素质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科普工作,构建社会化科普工作平台,提高科普事业发展能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努力促进我国精神丈明建设。  相似文献   

12.
正科普信息化是推动科普创新发展的一场深刻变革,它主要是指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引导广大公众理解科学,或者是通过网络科普的形式传播科学知识。为加快科普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国科协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如何落实这一文件要求,将科普信息化建设落到实处,成为摆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12月17日,"科普中国:科普传播之道——科技传播者在线学习平台"开通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徐延豪出席,中国科协科普部部长杨文志主持仪式。开通仪式上,徐延豪与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刘汝林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其励、中国工程院院士甘晓华的共同见证下,一起用金钥匙启动学习平台,标志着"科普中国:科普传播之道——科技传播者在线学习平台"正式上线并投入运行。"科普传播之道——科技传播者在线学习平台"是"科普中国"品牌拦目(频道)之一,是专门面向科技传播者的在线学习平台。该平台由中国科协、中国电子学会与新华网共同举办,旨在充分运用互  相似文献   

14.
《今日科苑》2014,(12):22-23
12月17日,“科普中国:科普传播之道——科技传播者在线学习平台”开通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徐延豪出席,中国科协科普部部长杨文志主持仪式。 开通仪式上,徐延豪与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刘汝林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其励、中国工程院院士甘晓华的共同见证下,一起用金钥匙启动学习平台,标志着“科普中国:科普传播之道一科技传播者在线学习平台”正式上线并投入运行。  相似文献   

15.
我国科学传播中存在一些异化形态,如科普专题节目中渲染神秘现象、科幻作品中的迷信色彩、伪科学广告欺骗大众、科技新闻报道的片面性等。这些科学传播异化形态打着科学的旗号,利用人们尊重科学的心理,宣传伪科学、反科学的内容。通过分析科学传播异化形态的成因及对策,有助于媒体发挥科学传播的应有功能,使公众正确理解科学,进而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6.
郑念 《科协论坛》2007,(11):17-17
10月13日~15日,由中国科普研究所与国际探索中心联合主办的“科学探索与人类福祉:提升科学精神与建设和谐社会”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程东红博士出席开幕式,并代表中国科协对到会的国内外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本次会议主席、国际探索中心主席保罗·库尔茨教授代表国际探索中心作了简短而又热情洋溢的讲话。[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科技红5月     
《科学生活》2008,(5):81-81
5月4日:科技传播日为了贯彻全国科普工作会议精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迎接中国科协"五大"的召开,继续推动面向青少年的科普工作,中国科协决定,组织各省、区、市科协和所属全国性学会、协会、研究会于5月4日青年节开展"五四科技传播日"活动。  相似文献   

18.
正9月18日上午,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陈刚出席了新时代公众科学素质评估评价专题论坛暨第25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发布了第十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主要结果并致开幕辞,强调公众科学素质监测评估要坚持科学化、精准化、国际化,不断推动公众科学素质监测评估创新发展。为深入推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 2018年中国科协组织开展了第十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调查  相似文献   

19.
正9月19日,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在北京闭幕。受邀参加大会的38个国家的58个国别科技组织、机构和23个国际科技组织的代表,以及境内外有关方面代表出席闭幕式。中国科协名誉主席韩启德致闭幕词,国际科学工程协会联合会第一副主席、俄罗斯科学工程协会联合会秘书长谢尔盖·彼得洛维奇·德鲁卡连科代表参会科技组织致辞,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主持。  相似文献   

20.
《科学生活》2010,(10):90-91
为积极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加强虹口区科普能力建设,创新科普载体和传播手段,繁荣科普创作,丰富科普资源,让更多的人成为科普的创作者和传播者,扩大科普传播的覆盖面和有效率,进一步提升市民的科学文化素养,虹口区科学技术协会等单位以"精彩世博,科学生活"为主题,举办了虹口区科普PPS传播大行动活动,共征集科普PPS作品200余件,并将优秀科普PPS作品刻录成光盘,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社区居民、在校学生、企业职工、科技工作者以及科普志愿者进行免费发放,另外,还通过虹口有线电视台开展科普PPS作品展映活动以及利用"虹口科技网"、"上海科普网"、个人电子信箱、QQ、MSN等传播手段进行有效广泛的传播。该活动已被中国科协列入"2010年百县百项科普示范特色建设专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