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江科技》2016,(5):74-75
在构造背景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四个典型构造带几何学及运动学特征,与周缘三大构造带进行了对比,认为北西向右旋走滑是北东或近东西向左旋走滑系统的一部分,其形成机制是祁连造山带的强烈挤压作用下,各构造单元收差异缩量,导致了北东向左旋走滑,走滑是挤压系统的伴生构造。  相似文献   

2.
柴西南盆山耦合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少辉 《内江科技》2009,30(1):86-86
本文通过对采西南坳陷主成盆期地球动力背景、地壳结构、区域应力场、盆地内部主体构造特征的分析。提出新生代以来柴西南坳陷演化模式,即坳陷的产生、发展、形成总体受南北向挤压应力机制控制.这种挤压应力机制是长期的,昆仑追山隆升作用控制坳陷发生与发展的全部演化过程,阿尔金造山带影响较为局限,具有一定改造作用。  相似文献   

3.
柴达木盆地茫南地区断裂特征是由于板块之间的拉张、裂解、俯冲、消减和碰撞作用形成的。分析结果表明,茫南地区存在两套断裂构造系统,一是主要在挤压应力和深部断层的影响下形成的浅层表皮褶皱构造系统,二是受来自南部推覆挤压作用而形成的深层逆冲推覆断层构造系统,为主要的断裂。在浅层表皮构造层中发现1条浅表断层——茫南1号断层。在深层构造系统中共发现和落实太小断裂6条,其中11级断裂4条,11级断裂2条。  相似文献   

4.
本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内蒙古中部地槽褶皱系的东段,主要的构造有贯穿全区的米生庙复背斜,次一级的挤压构造带及断裂组成,挤压构造带和断裂以北东向为主展布,北西向断裂及近东西向断裂也较发育。区内构造较复杂,并伴有频繁的岩浆侵入作用。属断裂构造控制的中高温热液Zn、Cu矿。通过地质特征及成矿特征研究,探讨矿床成因。  相似文献   

5.
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地层是一个重要的目的层。董家海子东构造位于昌吉凹陷东部,其侏罗系地层油气显示良好.其中的某些钻井试油还获得了工业油气流。通过油气地球化学、测井、钻井等资料及分析实验数据总结了其油气成藏模式及其主控因素:侏罗系较厚的煤层是油气的主要源岩;煤系地层生烃作用导致在致密的侏罗系砂岩中产生强超压,这些超压成为油气成藏的动力;强超压在地层中引发水力破裂,油气沿着水力破裂在上覆圈闭中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6.
煤与瓦斯突出有着明显的分区分带规律,即使严重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突出面积也不到10%.煤与瓦斯突出带、突出点主要受构造挤压、剪切和形成发育的破坏煤体(构造煤)的控制.只有搞清构造演化特征,才能搞清构造应力场、构造挤压、剪切及形成构造煤的分布特征.平顶山是我国的大型矿区,深受煤与瓦斯突出灾害的威胁,随着开采深度和强度的不断加大,煤与瓦斯突出灾害日趋严重.本文较为深入地研究了禹县矿区的构造演化和构造对煤与瓦斯突出分布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孙波  王颖  庞恩民 《内江科技》2010,31(5):31-31
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有关超压时油气成藏影响的研究成果,结合实例分析了超压对有机质成熟度的影响。认为超压对于有机质成熟度具有不同等级的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的等级是所在超压盆地中多种地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锡铁山矿区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裂陷带中部,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盆地边缘的同生断层作为含矿热液的到矿构造,断层下降盘形成的盆地构成含矿热液集中稳定沉积的容矿构造,成矿后期的断层对矿体形态的破坏、以及区域挤压作用是矿体发生交代改造及构造变形。经过成矿期前后的一系列构造控制影响,形成现有的矿体形态。  相似文献   

9.
西湖凹陷是东海陆架盆地重要油气勘探区,已钻井揭示,凹陷内超压普遍发育,超压分布特征如何?超压分布特征是与埋深相关还是与深度相关呢?本文在研究区少井的情况下,利用井震结合的方法,对西湖凹陷超压的横向分布特征和平面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西湖凹陷超压受深度和层位双重控制,西斜坡超压主要发育在平湖组,西次凹和中央反转构造带超压自花港组开始发育,并且超压顶界面深度自凹陷边缘往凹陷中心有明显变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辽河滩海东部地区是辽河油勘探重点接续区域,其新生代不同时期断裂体系特征发育具有较大差异,同时,走滑作用的存在使得构造演化的研究也愈加复杂。目前对于研究区构造样式、主干断裂发育时期的研究没有形成统一认识。本文基于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结果,从断层平面组合以及地震剖面特征两方面分析了研究区断裂系统;结合区域构造动力学背景,明确了研究区新生代不同时期受到"主动断裂"与"被动断裂"应力机制的控制作用。滩海地区东部构造演化期次划分为:始新世,发育以NE向燕南断层为代表的、以伸展作用为主的控凹断裂,东部凹陷开始形成;渐新世,燕南断层受到走滑挤压作用改造,断层平面走向发生改变,剖面特征几乎直立,西侧派生NEE向雁列状断裂,同时燕东活动导致燕东洼漕形成;新近纪,剪切走滑作用为主的燕东东断层剧烈活动,燕南及燕东断层受其走滑作用改造发生强烈羽化,"东部凹陷-燕南潜山-燕东洼漕"凹隆构造形态最终定型。  相似文献   

11.
在最近10多年中,人们对异常压力与油气聚集关系作了深入的研究。现今人们已经认识到在许多情况下,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的过程也是异常压力发生、发展的过程。目前,对异常压力的研究已经渗透到石油地质学和石油工程的方方面面。在对异常压力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凝结出许多新的思想和概念,对现代石油地质学理论已经或即将产生深刻的影响。认识和了解超压成因、超压与油气成藏的关系以及研究超压过程中凝结出的新思想对油气勘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荷涛 《内江科技》2014,(4):136-137
<正>大巴山构造带属上扬子地台北缘,是在印支期秦岭碰撞造山带南缘前陆的基础上,经历了多期构造叠加所形成一个向南西凸出的弧形构造带。根据构造变形样式及特征组合由北东向南西可依次划分为北大巴山逆冲推覆构造带、南大巴山前陆褶皱—冲断带以及四川盆地东北部低缓构造区。基于野外观察及实测地质剖面对南大巴山构造特征及成因分析进行探讨,指出北东—南西向挤压应力与多层滑脱层是控制南大巴山前陆构造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厘清马岭油田长8段岩性油气藏砂层的叠置关系,认识其储层发育特征和主要控制因素。通过野外露头调查、岩芯描述、铸体薄片分析、扫描电镜和物性测试等方法研究长8段的沉积相类型、储层物性特征和储集空间类型,并分析沉积相类型、岩性组成、成岩作用、异常超压和构造运动等对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长8段砂岩为浅水三角洲沉积相,坨状砂体随着湖岸线不断迁移、砂体位置和厚度快速变化;岩性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其中粘土矿物是主要的填隙物,以孔隙式胶结;孔喉结构为小孔-微细喉,孔喉连通性较差,储集空间类型为粒间孔和次生溶孔;压实和胶结等成岩作用降低了储层的原生孔隙度,溶蚀作用形成次生孔隙和裂缝(隙)改善了储层的物性;异常超压和构造运动减弱了储层的压实和胶结作用,有利于储层的保存。沉积相带、岩性特征和成岩作用是马岭长8段浅水三角洲岩性油气藏储层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4.
位于新疆焉耆盆地的宝北区块,次级断层十分发育。次级断裂具有规模小、断距小、延伸距离短,以及地震资料分辨率较低,剖面不易识别的特点。本文基于区域构造背景,采用三维地震、测井资料解释及钻井岩芯精细观测等多种方法对该区块三级断层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并对三级断层的展布规律、组合模式和动力学机制进行了讨论。该区块是在区域构造应力场控制下受到不均匀挤压作用,而具有独特哑铃状形态的背斜构造。继而发育的次级断裂构造的分布规律和性质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NW段为左行走滑剪切模式,SE段为右行走滑剪切模式。其动力学机制为不均匀推挤作用下的横弯双向剪切模式。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赞比亚西北省卢姆瓦纳铜钴多金属矿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从单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综合异常特征、找矿远景区成矿条件及找矿远景等进行找矿研究,为赞比亚西北省找矿提供了依据。赞比亚位于非洲中南部,首都卢萨卡。预查区行政隶属赞比亚西北省,按部落划分,属于Mosely酋长统辖范围。大地构造位置为卢菲利安弧西段。卢菲利安弧主要受前加丹加构造运动的影响,南北挤压形成了近东西向展布的弧形复式褶皱构造。卢弗利安弧形构造蕴育了世界著名的刚果(金)-赞比亚铜矿带。带内赋存大量铜、钴、金、银、铅、锌、镍、锰、硒、锡等矿床(点),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16.
前陆冲断带的运动、变形特征受多种因素控制,如区域应力场、古构造、岩石物性等,其中最重要的控制因素是区域应力场。从喜马拉雅期区域构造背景看,中国西部前陆冲断带的形成与走滑和挤压应力场的共同作用有关。大地构造背景决定了中国中西部前陆冲断带具明显的走滑特征。本文从平面及剖面上对走滑特征作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7.
测区历经多期次构造~岩浆活动,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本区投入五极纵轴测深方法,形成了重要的断面异常,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川西坳陷碎屑岩储层的孔、渗低,根据物性差异及压力特征,划分为四种类型:常规物性常压储层、超致密低超压储层、致密中超压储层、超致密超高压储层。在川西坳陷已发现的油气田和含气构造中,绝大多数为致密超压储层。四类储层中天然气储量最大的为侏罗系"多源气藏"致密中超压储层带,其次为上三叠统须家组"原生气藏"超致密低超压储层带,储层压力系数小于1.07或大于2时天然气产储量明显减少。依据超压储层的纵横向上的分布特征,有助于确定油气勘探的潜力区。  相似文献   

19.
商琳 《内江科技》2010,31(7):23-23
构造应力场是沉积盆地成盆、成烃和成藏的主要动力,对盆地及其内部构造和油气矿产资源的形成演化起重要的控制作用。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用于研究构造应力场的几种方法,探讨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韩颖 《内江科技》2012,(6):57-58,73
针对前陆冲断带的特殊构造位置及沉积特征的复杂性,在地层剥蚀厚度恢复和层序划分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准噶尔盆地西缘乌夏前陆冲断带的沉降史与和沉积响应特征,并得出了以下认识:海西运动晚期准噶尔地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形成一系列冲断推覆构造,前缘发育前陆盆地;印支期进入陆内坳陷继承性挤压活动阶段,前陆冲断带再次逆冲,哈拉阿拉特山急剧抬升,后缘和什托洛盖盆地形成;燕山运动期为陆内坳陷的填充消亡阶段。冲断带的幕式构造活动,导致盆地沉降也发生幕式变化,并伴随相应的沉积体系,直接控制沉积充填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