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论我国土壤保护宏观战略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土壤安全角度研究我国土壤保护战略问题,对持续利用和保护土壤资源,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保障农业生产与食物质量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文章在分析我国土壤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土壤保护宏观战略研究中亟需解决的一些关键问题,即土壤保护的战略思想、战略方针、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及战略重点,保护战略的实施对策,以及土壤安全工程创建思想,为制定国家土壤安全战略规划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土壤安全的概念与我国的战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安全是基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一种土壤系统认知,关系到与粮食、纤维和淡水等相关的全球土壤资源利用与保育。土壤对粮食安全、水安全、能源可持续性、气候稳定性、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服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些土壤相关问题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土壤安全也是一个多属性多指标的概念,不仅具有自然属性(包括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过程变化),而且具有社会属性(包括经济、社会、政策等)。文章在充分认知土壤安全概念以及分析我国土壤安全重要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我国土壤安全的宏观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3.
土壤安全是基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一种土壤系统认知, 关系到与粮食、纤维和淡水等相关的全球土壤资源利用与保育。土壤对粮食安全、水安全、能源可持续性、气候稳定性、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服务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些土壤相关问题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土壤安全也是一个多属性多指标的概念, 不仅具有自然属性(包括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过程变化), 而且具有社会属性(包括经济、社会、政策等)。文章在充分认知土壤安全概念以及分析我国土壤安全重要性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出了我国土壤安全的宏观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是第68届联合国大会确定的"国际土壤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Soils,IYS)"。为配合国际及国家层面"国际土壤年在中国"的相关安排,让全社会了解和深刻认识土壤在我国农业发展、粮食安全、基本生态系统功能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大意义,中国科学院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农业部和环境保护部,以《中国科学院院刊》为传播平台,于2015年7月11—12日在中国科技会堂举办了"土壤与生态环境安全——国际土壤年在中国"战略与决策高层论坛。  相似文献   

5.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战略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形势严峻。根据我国土壤污染现实状况,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和修复工作,保障生态环境与食物安全,已成为国家重大现实需求。文章根据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现状和中科院前期的良好工作基础,从政府推动、科技驱动、工程示范和产业带动方面提出了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6.
土壤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壤对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影响。土壤是地上生物的载体和介质,又是地下生物的生活场所,同时也是地上生物和地下生物的联系纽带;另一方面土壤通过对全球变化的贡献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因此,保护土壤资源,合理耕作与管理土壤,防止土壤退化是全球多样性保护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战略要素。  相似文献   

7.
摘要:我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但是,我国的农业耕地面积却在逐渐减少,长此发展下去,人们的生产生活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国家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应充分利用可持续发展战略,将土壤肥料用于农业发展中,从而保障粮食的安全供给,可见土壤肥料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内容,强调可持续发展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探讨土壤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针对所出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文章论述了近年来国际土壤学界在土壤物理学领域的一些新的定位和发展, 并就与土壤安全密切相关的几个关键土壤物理研究热点进行了简要回顾, 包括:土壤结构、土壤水分监测与运动模拟、农田水文过程与水分生产力、土壤中污染物和胶体的运移、土壤生物物理、生物质炭对土壤物理性质作用机制与效应6 个方面。最后从土壤物理学科发展和我国耕地建设的需求展望了土壤物理学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从问题到解决方案:土壤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再生资源,土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保障粮食安全、维护生态环境健康、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维持生物多样性等人类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不合理的土壤资源利用和管理将不可避免地对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养分利用效率低下、污染加剧、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降低等,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必须重新回到土壤本身。我国现阶段的诸多优先发展领域如粮食安全、精准脱贫、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既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对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积极响应,而土壤资源高效利用和可持续管理是重要的应对措施。土壤科学亟须加强更有针对性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增进与相关学科的交叉合作,政府、企业及公众需要增强对土壤生态系统服务的认知,尊重并共享土壤科学成果,共同促进土壤利用和管理政策的协调,制定更严格的土壤保护政策,服务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边际土地是指由于土壤障碍限制突出、水热资源约束强、地形条件局限大,导致农业产能和经济效益低下、生态脆弱的土地。我国耕地缺口约7亿亩,而现有11.7亿亩(7 800万公顷)边际土地是我国耕地的战略后备资源,藏粮于边际土地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利用植物-土壤-微生物互作机制协同提升边际土地产能和生态功能已经成为国际研究的新趋势,包括选育适应高强度土壤胁迫的耐逆作物品种,筛选可利用的根际促生菌以提升植物耐逆适生性能,挖掘和强化微生物提升土壤质量和健康的功能。针对我国边际土地产能扩增和生态效益提升问题,需要基于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原则制定总体行动方案;设立边际土地研发专项,以"植物先行、改土为基、水分保障、微生物调控、植物-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集成"为思路,建立全国边际土地资源清单,制定边际土地保护和治理区划;开展边际土地耐逆适生品种选育、水肥资源高效利用、土壤障碍因子消减与土壤生物网络诱导驯化、植物-微生物交互影响4个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聚焦黄河滩地和滨海盐土、东北苏打盐碱土、西北内陆盐碱土、南方低山丘陵红壤、西南紫色土、西北黄绵土,构建不同边际土地类型的生态农场模式。通过建立与完善边际土地生态利用理论与技术体系,促进我国边际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并为适时启动连片分布边际土地的改造和高效利用、实现新增7亿亩中等级耕地储备目标,保障"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推进我国生态脆弱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1.
韩俊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36(10):1133-1138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视察时指出:要认真总结和推广梨树模式,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吉林省委、省政府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坚决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坚定不移推动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在吉林落地落实。多年来,吉林省立足实际,突出从耕作技术创新应用、重大技术攻关等方面进行系统治理,着力夯实黑土地保护利用的实践基础。从吉林省实践看,当前用好养好黑土地,需要强化问题导向,树立系统思维,从耕作技术革命、系统化工程措施等方面根本上破解黑土地退化问题。吉林省将积极对接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从强化组织推动、规划引领等方面,加大保护力度,努力把吉林省建设成环境友好、土壤肥沃、旱涝保收、永续发展的国家大粮仓。  相似文献   

12.
王志刚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36(10):1127-1132
黑土地是地球上珍贵的土壤资源,是我国非常宝贵的重要资源禀赋。向科技创新要方法、要答案,是黑土地保护利用的不二选择。科学技术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科技创新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探索实践依靠科技创新保护利用黑土地的发展路径;强化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支撑黑土地保护利用的体系化能力;集成优势科研力量和各方创新资源,加快推进黑土地保护利用科技创新。未来,科学技术部还将自觉肩负起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努力为用好养好黑土地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东北黑土地经过60年高强度利用和不合理耕作导致其有机质减少、碳氮严重失衡、微生物群落失稳等一系列退化过程,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黑土有机质含量降低是黑土退化的核心问题。生物是一切有机质的源泉,生物驱动的有机质动态平衡是维持农田生态系统稳定及土壤质量的基础。然而,东北水热资源限制致使生物驱动的土壤有机质转化困难,制约了黑土质量提升和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工程(黑土粮仓)”设立了“黑土地产能和质量提升的现代生物学技术”攻关任务;该攻关任务围绕绿肥等生物驱动的土壤有机质动态平衡机理、秸秆低温腐解的生物学机制等重大科学问题开展研究,研发黑土质量提升相关的变革性、颠覆性生物技术,突破黑土有机质转化技术瓶颈,促使黑土地物质循环和生态系统功能趋于良性平衡,为黑土地质量和产能提升提供重要理论和关键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胡成  朱雪忠  代志在 《情报杂志》2022,41(2):35-42,34
[研究目的]知识产权对我国科技安全与经济安全等众多领域的安全问题都产生了日益重要的影响,维护知识产权领域国家安全对保障国家总体安全意义重大,而构建国家知识产权安全情报体系能够为维护知识产权领域国家安全提供情报支撑。[研究方法]从知识产权战略安全、知识产权创造安全、知识产权运用安全与知识产权保护安全四个维度分析了知识产权安全对情报的现实需求,并基于知识产权活动流程构建了国家知识产权安全情报体系,对体系的内涵进行解析并阐述了体系构建的支撑。[研究结论]国家知识产权安全情报体系包括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安全情报、国家知识产权创造安全情报、国家知识产权运用安全情报与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安全情报。安全情报分析机构、安全情报知识库、安全情报分析方法与工具、安全情报人才培养等构成了国家知识产权安全情报体系构建的支撑。  相似文献   

15.
巩固黑土地粮仓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起到"压舱石"的作用。但由于该区域耕地的高强度、不合理或过度利用造成了严峻的黑土退化问题。因此,如何使黑土地粮仓高效、可持续地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保障,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文章系统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黑土地粮仓的农业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系统总结了黑土地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结合中央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要求,提出了协调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增强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相应对策。以期为东北黑土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为国家粮食战略部署、农业政策制定及国家粮食安全稳固等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