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6 毫秒
1.
阐述了以面向对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及技术实现机制作为构建新的电子政务框架的理论基础;基于抽象性、继承性和封装性等技术特征讨论了网络条件下的政府行政管理与服务及其对公共行政伦理的影响;指出了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应围绕前台展示与后台业务整合展开,不同类型的政府门户网站应突出与自身职能相关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电子政务是近几年才在我国开始的政府服务方式,并正快速普及到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电子政务指各级政府机构的政务处理电子化,包括内部核心政务电子化,信息公布与发布电子化,信息传递与交换电子化,公众服务电子化等。电子政务的实施可转变政府部门的工作模式,提高办公效率,加强监督功能,反腐倡廉,它在实现各级政府间的信息传递,改变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等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电子政务系统整合对建设高效廉洁政府的重要性。指出电子政务整合的重点工作有:整合政府网站,形成有统一门户的政府网站群;整合各部门窗口服务业务数据,搭建统一柜台服务系统;重整政府办公通信网络,调整网络物理层的总体布局;搭建数据交换平台,促进部门业务应用系统的整合。归纳电子政务整合的衡量标准是:信息资源的不断有序化;没有信息的重复采集;业务协同顺畅;支持动态的系统整合。提出电子政务整合的评价机制,应当以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为出发点,形成自我评价、专家评测、相互评议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关于电子政务平台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政务平台将实现科技服务、综合办公、资源共享的网络化,实现网上受理、网上互动、网上审批的协同办公,为充分发挥科技在本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的促进、引领作用提供技术支撑。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要结合工作实际,通过电子政务的建设历程,分析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改进业务流程,提高行政办公效率,从而为政府和公众提供更为便捷、广泛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5.
从介绍青岛市“一体化政府和一站式服务”的电子政务科学发展目标入手,阐述了民需导向、服务唯诚的电子政务建设理念;论述了把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成为具有政务公开的“主”平台、为民服务的“主”窗口及公众参与的“主”渠道等3大功能,持续不断地推进政府门户网站由以政府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变、由宣传型网站向服务型网站转变、由分散式服务向一站式服务转变、由粗放式服务向精细化服务转变、由虚向实转变等5大转变,以及提高定位、加强领导,统一体制、有序推进,共享平台、整合资源,监督考核、确保落实,真诚服务、合作共赢等5项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案例分析了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借助现代通信技术,改进政府服务效率和服务模式,根据不同社会群体,提供“一站式”电子政务门户、“一号通”公众服务热线、乡镇一级的“柜台”公众服务中心等县、市级政府电子政务“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和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7.
如果把电子政务建设比作鼎,则信息安全、资源共享和网上办公就是三个不可或缺的足。电子政务建设.不仅是建网站.上网访问查询、收发电子邮件这么简单.它有严格的章法可循。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政务系统.政府要具备门户网站.可进行网上信息发布,可以实现政府机关内部真正意义上的办公自动化各行业逐步实现网上交互式办公.包括网上审批、网上登记、网上采购、网上发证等;各部门资源共享、协同工作,在跨行业多部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全面实现一站式平台办公。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我国电子政务追求政府网站高拥有率和高拥有量发展思路带来的却是网站的低访问量和低绩效的现状和结症;阐述了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策略转向的理据分析;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发展思路转变:对现有政府网站进行大规模关停并转,集中资源打造"一站式"服务的政府网站,以还原电子政务的真实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 从1997年开始,大规模的政府上网工程在全国各地雨后春笋般地迅速掀起并越炒越热。从电子政务的发展前景来说,政府机关建立公众网站能够有效地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提高公众形象。政府网站可以实现发布公众信息;政策法规的组织整理与全文检索;发布软件、文档、表格;获取社会反馈;网上办公等职能。当然政府上网不是造个形式就大功告成了的。实践证明,政府网站建设起来以后,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维护和更新,  相似文献   

10.
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是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加强政府和公众沟通,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展现政府良好形象的有效手段。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对政府门户网站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省级政府门户网站应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保障信息安全,提高服务的实用性,完善互动渠道,加强公众参与引导,充分满足用户需求,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推动经济文化进步。  相似文献   

11.
电子政务的建设与推动,为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提供了重要的特质设备与技术支持,更重要的是,它使行政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成为必然。电子政务的总体目标可概括为“以提高效率,增强效果和节约成本为导向,在服务传输层面实现对公众服务的便捷性和满意度.在政府各部门之间实现业务界限的融合.实现业务流程在部门间的无缝链接,最终激发公众参与政府事务的热情,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一站式政府基于“前台一后台”功能设置的逻辑框架,分析了其基于实体和网络的运行模式,藉以为突破中国政府一站式服务实践发展的“瓶颈”提供操作指引,以真正实现一站式政府的全方位、一体化一站式服务目标。  相似文献   

13.
科技系统政府网站评价与科技电子政务发展对策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科技系统政府网站是科技部门沟通公众与社会的窗口,其发展程度可反映科技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本文通过分析科技系统政府网站的评价结果,探讨科技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科技电子政务的发展应制定统一的规划,推进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完善科技电子政务的服务功能,加强科技电子政务的决策支持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从政府网站公开预算信息这一细节入手,通过第一手调研数据,分析总结了中国省级政府网站在这方面体现出的电子政务建设是否以公众为中心的程度,调研结论很不乐观,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公众对政府网站乃至电子政务的态度,亟须通过提高政务信息的透明度来提高电子政务的效率和公开性以及公众参与度。  相似文献   

15.
对机关信息网络建设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服务的一个明显优势,也就是完整性,来自于一个共同支持其理念的人和机构的网络。如果多个机关部门进行协同办公、开展协同服务,这类现象将得到极大的改善。机关单位的协同服务是对电子政务的深层次应用和发展,是目前机关网络信息化的最高目标阶段。如今,美国联邦政府已经实现了“一站式服务”的目标,通过美国第一政府门户网站,人们只需点击3次鼠标就能把事情办完。这无疑是对我国的机关信息网络建设拟订了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马轩  李建清 《科技风》2014,(24):66-66
为了促进政府服务工作创新、提高政府服务信息资源共享、降低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各地政府都在积极建设政府云服务平台。政府云服务平台的建设将改变政府现有的信息服务及管理方式,将信息集中化管理。政府云服务平台主要是应用到公共服务和电子政务中,公共服务主要包括医疗、社保和工业园区服务,电子政务为政府各部门之间政务往来提供服务。公共服务属于公有云,电子政务属于私有云。政府云服务平台充分整合公众、企事业单位、各行政部门资源,参考了国外先进经验,采用标准体系建设,将更全面的为公众服务。  相似文献   

17.
电子政务网站是政府为公众和各职能部门提供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和政府服务的重要手段,在电子政务网站的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网站内容的建设,这不仅包括网站的技术建设,更重要的还应包括内容资源建设,如何让公众更容易理解,更容易使用电子政务网站提供的各种政务信息资源?信息构建(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IA)给予了问题的答案。在本文中引入了IA的理论,介绍了IA的基本内涵,以及IA在对电子政务网站的分析与设计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新闻的发布和管理也不再以传统的方式进行。使用ASP.NET和ADO.NET技术开发,实现了校园网站新闻的动态管理,使得对信息的管理更加及时、高效,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普通新闻发布系统中的安全问题,具有一般新闻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前台新闻查看区和后台管理区,可为学校各部门发布新闻,为校园网站提供新闻发布与管理的服务。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的实际情况是,电子政务大部分紧紧围绕着内部网络建设,以管理为核心,注重内部工作效率的提高。仔细分析政府的核心职能所在,就会发现“服务”才是一个政府最为核心的职能.政府的任何一个部门都是为了服务公众而存在的。因此.作为政府职能的电子化手段.电子政务自然也应该遵循“以公民为中心“的基本原则,建立以服务为导向的电子政务思想。以公民为中心的电子政务服务理念不仅是遵循了政府职能的核心基本原则.更重要的是还关系到如何建立更好的为公众服务的电子政务架构。  相似文献   

20.
电子政务接受度研究——基于TAM与TTF整合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电子政务公众接受度低,严重影响着电子政务建设的有效性和公众对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在技术接受模型TAM与任务技术匹配模型TTF的整合模型的基础上,有用认知与易用认知两方面的分析,得出影响电子政务公众接受度的因素主要有:服务获取渠道的便利程度、系统的可操作性、电子政务服务的一站式水平、公众对电子政务的认知度等.政府必须加大对公共网络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大公共服务管理系统的建设力度,了解公众需求,提供公众需要的公共服务,并积极推广电子政务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