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我们的祖先最早是用茶做药的。古书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另据考古工作者从茶树化石中的发现,强有力地证明我们的祖先最早发现茶叶、栽种茶叶的。到秦汉时期,已开始以茶作为饮料,到了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问世,茶叶的加工、品饮才形成系统理论,上升为“中国茶文化”,给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遗产。茶文化影响深远,英国最早向中国进口茶叶,俄国的茶叶也是中国人去种植的,日本的“茶道”也是从中国输入的。  相似文献   

2.
方利山 《百科知识》2011,(19):62-64
十星茶香 作为闻名四方的“茶务都会”,屯溪老街是徽州茶商的大本营。从徽州各县齐聚屯溪的109家茶号,大多开在屯溪老街上。屯溪老街是徽州“屯绿”、“黄山毛峰”、“休宁松罗”、“祁红”、“猴魁”等名茶的集中制作销售地,当年徽州茶业巨贾吴荣寿的事业就是从这里起步的。  相似文献   

3.
谭璨灿 《百科知识》2023,(18):33-34
<正>本草是中药的统称;也指记载中药的书籍,古人关于中草药的著作多以本草命名。本草的象征符号运用日益广泛,特别是在日用药品、保健品和茶饮料等方面,更是日益深化与完善。余庆县是中国小叶苦丁茶之乡。小叶苦丁茶属于苦丁茶的一种,然而,对苦丁茶本草的考证尚属空白。一、苦丁茶名称的本草考证在我国,苦丁茶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健康功效的饮品。在其他类型的茶(虽然不是茶,但也可以做茶的替代品或代替茶水)中,苦丁茶是一种很好的饮品。其生产的数量和使用的范围,仅次于茶叶,排在第二位的饮品就是苦丁茶,被广大消费者誉为“美容茶”“益寿茶”“降压茶”“保健茶”。  相似文献   

4.
<正>人生如茶。刚泡上的头道茶,沸水一沏,茶香四溢,犹如人生初年,刚入尘世,味淡而清香,二、三道茶犹如人生进入青壮年,拼搏进取,充满坎坷,其味浓烈醇厚;茶至数道,味淡而涩甜,犹如老年,俗念、淡化,回归自然。人生如下棋。人的一生都在同命运下棋,不是你操纵命运,便是命运操纵你。  相似文献   

5.
茶·水·杯     
茶被人从山上采下来,经过炙热的烘烤被制成了极品的龙井,装进了精美的茶盒里面,忍受着极其漫长的黑暗和寂寞。茶不希望自己整天呆在这样一个黑暗的小屋子里,它渴望着阳光和自由,渴望舒展和释放。有一天,茶被人从茶盒中取出来,放进了一个透明的玻璃杯中,片刻之后,滚烫的热水淹没了茶的身体,一股前所未有的温暖霎那间将茶紧紧地包裹住了。茶在这透明的液体中忘情地起舞着,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它的叶片也慢慢地舒展开来,恢复了它原有的生机,它的汁液融进水里,散发出一股浓浓的茶香。杯子又将茶和水紧紧地包裹住,使它们能够彼此交融在一起,互相…  相似文献   

6.
杜燕  李军 《百科知识》2023,(30):17-18
<正>中国是茶的起源地,河姆渡遗址和田螺山遗址是目前学界认定发现樟科植物叶和茶树根的地方,时间早于“神农尝百草得茶”。“茶”的正式名称最早出现在唐代陆羽的《茶经》中:“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我国伴随饮茶习俗形成了独有的茶文化。茶作为一种物质载体,在对外贸易的道路上将中国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7.
《科学中国人》2008,(1):129
“神农尝百草,日遏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悠远的茶香,可以追寻到几千年前。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的茶,传统的香味更蕴含着现代科技的结晶。  相似文献   

8.
<正>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现代陶瓷茶具的要求不仅是能满足人们的嗅觉和味觉——嗅茶香、闻茶味,还要能满足视觉和触觉——观茶具,品茶汤,甚至是以茶会友,高谈阔论,所有这些都已被上升到一个精神文化的层次,茶具的设计已经变成了一种文化的设计和体现。因此,现代陶瓷茶具产品由传统日常用品向时尚鉴赏实用品的转变势在必行,在现代陶瓷茶具设计中体现自然美感和人文情趣比单一技术性实用功能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秋冬是最适合喝茶的季节,也是最适合养生的季节,一壶茶,一本书,一个人,慢慢品茶,慢慢品读人生,回味悠长!饮茶不但是传统饮食文化,同时,由于茶中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与抗氧化营养素,对于消除自由基有一定的效果。因此喝茶有助防衰老和养生保健的功能,每天喝三两杯茶保持健康体魄,越活越年轻。而茶中珍品——福音山珍稀茶,更有不同的养生功效,青钱柳调血糖,治糖尿,是“降糖神茶”;上甘茶美容养颜,抗衰老,是“天然胰岛素、天然羊胎素”;虫屎茶“肠胃圣品”,营养价值胜虫草,收藏价值胜古董。福音山的这三大珍稀茶,被誉为养生至尊,全球独有!如此稀缺资源生意是最好的致富契机!  相似文献   

10.
丹若 《百科知识》2023,(8):41-46
<正>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说:“茶是中国除四大发明以外的第五大贡献。”茶、咖啡、可可被称为世界三大饮品。尽管世界文化的融合让源自西方的咖啡文化不断流入东方,但仍无法撼动茶在中国的地位。中国茶叶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名茶更是百花争艳。茶客有品鉴之心,茶商有竞销之需,自然也就有了评议之乐,于是便有了“中国名茶”之选。  相似文献   

11.
“茶之为饮,衣食百姓”。种茶、喝茶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中华各民族都创造了丰富多采的茶文化。云南的白族种茶历史十分悠久,所产的下关沱茶、苍山雪绿、感通茶等都是优质名茶。特别是下关沱茶,被称为“云南三宝”之一,远销世界各地。喝茶时,白族人根据不同的习惯和爱好,在茶中加入不同的配料,使之风味各异。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独具民族特色的白族茶礼“三道茶”。可以说,三道茶是白  相似文献   

12.
茶,令我沉醉     
<正>闲来无事,于杯中泡上一撮清茶,看叶片在水中上下沉浮。顷刻,杯底便"水草丰茂"、嫩芽如鱼,仿若一个小小的水底世界。待到冲开第二泡时,满眼便是盈盈的碧绿了。茶如清泉般微微荡漾,翠色欲流。不知不觉间,茶香调皮地钻入鼻孔,勾引人的味蕾。若是品茶,就需有一颗茶心。心静如水,看杯上茶雾氤氲,  相似文献   

13.
《金秋科苑》2014,(4):3-3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4月是春的季节,处处洋溢着盎然生机。本期的封面主题是关于茶。温暖的午后,与友人聚在一起,泡上一壶这个季节独有的春茶,未尝不是一种享受,茶香怡人,沁人心脾。很多人喝茶、爱茶、品茶,但在享受之余,却很少有人去深究茶叶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茶葉     
茶葉對于人體的生理作用和我國茶区的輪廓“柴米油鹽醬醋茶,”這是我國普遍流行的一句俗話,一份人家,這開門七件事,是一樣也省不了的,可見茶在我國,早就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了。外国人虽然喜欢咖啡、可可这類東西作為飲料,但是對於茶葉,也是嗜好得了不得。茶葉,茶葉,它却是目前全世界的人們普通遍愛好的飲料  相似文献   

15.
《科学生活》2013,(6):41-44
茶的意境,即与茶相伴而来的清新、淡雅、闲适、悠然,让人感觉亲切而自然,因此,茶才不同于一般口腹物欲。饮茶可以是一种习惯,它助思考、添情趣。如有人称举杯饮茶之“举”,可以理解为一种期待,颇为形象:又如某文人所说,“茶之为物,能引导我们进入一个默想的人生世界”。这是由茶中的意境所引导,让人们在品茶的过程中放松“心灵”,让人更睿智地领会世界上的人与事,或感受“心原本是一壶茶,包容百味,因吐纳而常新”的意境,这似乎又把茶的意境与“即茶即道”相联系了。  相似文献   

16.
王译  陈珊 《百科知识》2023,(15):73-74
<正>茶,是中国的国饮,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内涵。茶文化不仅关乎茶,也关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也关乎民族精神和社会价值的传承与创新。茶文化进校园,有助于广大师生了解茶的历史、品味茶的艺术、感悟茶的哲学、弘扬茶的礼仪,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品味,培养健康和谐的生活理念和情操。  相似文献   

17.
正普洱地处云贵高原西南边缘,哀牢山、无量山及怒山(余脉)三大山脉由北向南纵贯全境,属于"边疆的边疆"。普洱,哈尼语中普即"寨"、洱即"水湾",普洱也就是"水湾寨"的意思。普洱曾是"茶马古道"上重要的驿站,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地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产茶区之一。思茅故地热带中国的一路茶香行走茶马古道的起点便是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绿茶的大量上市,它赏心悦目、鲜爽可口,是很多人的最爱。然而,不同的绿茶在冲泡时却有各自的讲究,只有了解其中之道,泡出来的茶才更好喝。我们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林智研究员,教你泡出一杯飘香四溢的绿茶。西湖龙井。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周围的群山之中,其外形扁平光滑,色泽嫩绿泛黄,茶香清新味醇,被赞为"中国名茶之冠"。冲泡时,先用开水温杯,取茶后,待开水凉至85℃左右,高提水壶冲水,水能覆盖所有茶叶即  相似文献   

19.
茶疗文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所谓“日饮健康七壶茶,何须本草百味药”,饮茶不仅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更是现代社会人们修身养性、会商交友的常见形式。因此,弘扬和发展中国的茶文化,尤其是茶疗文化,则更是许多民间有识之士的执着追求。任怀瑞就是其中的一位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20.
茶疗文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所谓“日饮健康七壶茶、何须本草百味药”。饮茶不仅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更是现代社会人们借以修身养性、会商交友的常见形式。因此,弘扬和发展中国的茶文化,尤其是茶疗文化,则更是许多民间有识之士的执着追求。任怀瑞就是其中的一位集大成者。他钻研茶道多年,在总结和挖掘历代学者对茶食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