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沂  胡日东 《预测》2003,22(2):3-6
近年来我国城镇内部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不同地区、行业的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城镇居民的基尼系数不断上升。通过建立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消费需求的小型联立方程模型,揭示出现阶段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降低了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影响了国家的内需拉动政策。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力度,着力启动中等收入群体消费力度,增加城镇困难群体的收入,减少低收入人口比例,增加居民的购买能力。  相似文献   

2.
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是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从经济发展和制度变革这两大因素着手对形成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转移性收入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以东北地区城镇居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鹏 《中国软科学》2004,(10):107-112
将东北三省作为一个整体区域,运用泰尔(Theil)指数及其分解方法,在测算东北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及各省所占份额的基础上,通过将转移性收入引入测度框架,发现东北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并且不同人群的收入分布状况恶化,但三省之间的差距状况趋同,政府转移支付并没有成为缩小收入差距的手段,相反加剧了收入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4.
王选选 《预测》2002,21(5):25-30
本文以山西城镇居民住户设计资料为依据建立了一套指标体系,在测定了山西城镇居民贫困线的基础上,计算山西城镇居民的贫困面、贫困深度指数与贫困相对程度指数,深入分析了上述各贫困指标对山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程度。为山西省政府制定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政策、缩小收入差距、解决城镇居民的贫困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周联贵 《西藏科技》2010,(12):30-32
2007年西藏城镇居民、农牧民恩格尔系数以及各地区城镇居民、农牧民人均收入状况反映出西藏城镇居民、农牧民生活水平整体上远远低于全国城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同时西藏城镇之间、城镇与农牧区之间人民生活水平差距悬殊大。文章对西藏地区人民生活水平整体不高、城镇与农牧区之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使用VAR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函数,从外部冲击视角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收入分配的影响.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扩大了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我国农村及城镇居民收入的提高,但对城镇居民收入的作用要先于并快于农村居民收入;外商直接投资扩大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和全国的收入分配不均衡程度,并且对前者的影响周期要大于后者.  相似文献   

7.
通过收集数据,对四川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了分析,利用恩格尔系数分别对四川省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水平的影响,得到了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曲线,研究发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增大会对消费水平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最后,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收入作为影响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在经济体制转轨中对消费活动产生重要作用。本文运用描述统计等基本方法,以“九五”期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为出发点,分析收入差距对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区域差距变动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眉  高汝熹  罗守贵  杨舟 《软科学》2006,20(6):39-43
采用1978~2004年全国各省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用下梯形面积法计算各年份城镇区域基尼系数,通过与按人均GDP计算的区域基尼系数的比较,揭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区域差距的变动趋势,同时对这种变动的原因进行了解释,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建清  卜学欢 《软科学》2016,(10):43-48
利用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库(CHNS)截面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从收入增长和差距缩小双重视角研究了人力资本三维要素(健康、教育和工作经验)对中国农村与城镇居民贫困的影响及差异。结果发现:2000~2006年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逐年降低,但中国城镇贫困发生率却在上升;基于收入增长的视角,健康、教育和工作经验的提高,都有利于农村、城镇居民增收,但不同要素的减贫成效存在差异;基于收入差距缩小的视角,教育和工作经验都有缩小农村贫困、非贫困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作用,但健康的系数差检验却不显著,而对于城镇居民,只有教育才具有缩小城镇贫困、非贫困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城镇居民不同收入家庭消费结构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琴英 《预测》1999,18(3):18-21
1引言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北京市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显著提高,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在逐渐扩大。按收入水平划分,北京市城镇居民家庭分为高、中、低三种类型,即高收入户(包括中等偏上收入户)、中等收入户和低收入户(包括中等偏下收入户)(依据《北京市统计年鉴》)。在...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05~2012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以房屋竣工面积、利率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控制变量,分析了城镇化对房价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城镇化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显著正向影响房价,利率则与房价之间存在着显著负向关系;城乡收入差距在城镇化对房价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城乡收入差距拉大是我国收入分配领域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文章认为,城乡收入差距在客观上存在一个"度",城乡收入差距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应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即应该满足城乡收入差距的"度"的要求。我国现阶段的城乡收入差距已经超过了"度"。并且,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不是因为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增长太快,而是因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增长太慢。对影响农民收入因素的分析就是解决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面板模型是当今国际流行的数据分析方法。本文通过建立消费支出的PANEL-DATA模型,对江西省城镇居民收入等级因素对各项消费支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收入差距是影响消费结构的重要因素,不同收入组的居民消费行为差异很大。最后根据分析提出了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消费需求等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安徽省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的现状,从收入层次结构探索对消费的影响角度,从收入比重、平均消费倾向、影响因子和分配地位4个角度切入,探索了不同收入阶层之间收入和消费的差别,表明各个阶层收入差距明显,最后从缩小收入差距,完善就业政策入手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面临着消费不振、居民储蓄持续增长的现实问题。最新消费模型表明影响消费行为和储蓄动机的主要为预防性储蓄和遗赠性储蓄。利用该模型,并应用中国城镇居民1980-2009年的数据实证分析,我们发现,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收入和支出不确定性导致的预防性储蓄动机、收入差距所导致的遗赠性储蓄动机对城镇居民的高储蓄行为产生显著影响,从而引起消费不振。  相似文献   

17.
李博  李清彬 《资源科学》2013,35(6):1194-1201
能源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与中国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而由于资源禀赋、历史基础与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地区差异性,中国的发展具有较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这种存在于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性显然也表现在了能源消费方面.本文使用1998年-2009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测度人均能源消费水平的地区差距,考察决定地区人均能源消费水平的城市化水平、城镇居民消费、工业化程度、国有化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以及技术创新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情况,然后运用基于回归的Shapley值分解技术,对中国地区人均能源消费水平差距进行分解研究.分解结果显示:地区固有因素是影响地区差距的最主要因素,接下来依次是城市化水平、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工业化程度、国有化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以及技术创新能力.其中,对外开放程度与技术创新能力是促进地区差距缩小的重要因素.基于研究结果,本文进而探讨了相关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8.
徐爱燕  刘天平  侯霞 《科技广场》2009,(12):103-106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收入及消费结构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本文分析了西藏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及发展趋势,并通过计算西藏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对比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的可支配收入,发现西藏城镇内需不足,收入差距不断增大,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消费结构的升级.文章最后对造成这两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克服这两大阻碍因素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玉萍  游春梅 《科教文汇》2010,(13):195-195,199
房价收入比和住房痛苦(幸福)指数是衡量城镇居民住房支付能力最常用的两个指标。本文通过对云南省各地区房价收入比和住房痛苦指数的统计分析,认为云南省城镇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总体上说是比较强的,但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希望各相关部门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提高各地区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支付能力,缩小地区间的差距,以实现构建"和谐云南"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房价收入比和住房痛苦(幸福)指数是衡量城镇居民住房支付能力最常用的两个指标。本文通过对云南省各地区房价收入比和住房痛苦指数的统计分析,认为云南省城镇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总体上说是比较强的,但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希望各相关部门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提高各地区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支付能力,缩小地区间的差距,以实现构建和谐云南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