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备豫不虞,为国常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要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时刻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学研判、精准施策,带领全国人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热点不断,信息泄露、黑客入侵、网络诈骗……信息网络安全及其治理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在信息时代,网络安全对国家安全牵一发而动全身,同许多其他方面的安全都有着密切关系。"面对日益严峻的安全威胁,我国亟须完善自主可控的国家信息安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3.
正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2016年4月习书记发表讲话说:"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加快构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对于国家来说是这样,对企业来说也是这样。防火墙等安全设备主要是通过被动防御来保护网络安全的,而漏洞扫描则属于一种主动防御手段,通过漏洞扫描及漏洞整改可以有效降低黑客攻击行为,能够防范于未然。所  相似文献   

4.
21世纪,网络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网络安全事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保障网络安全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密码学是网络安全的关键技术,它可以提供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以及抗抵赖性。近年来,密码学领域发展迅速,取得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本文概括介绍了密码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同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可信计算领域,我国长期自主创新形成了主动免疫可信体系,起草制定了完整的体系标准,采用安全可信策略管控下的运算和防护并存的主动免疫的新计算体系结构,以密码为基因实施身份识别、状态度量、保密存储等功能,及时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进而破坏与排斥进入机体的有害物质。从而为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网络信息系统建立了免疫体系。主动免疫可信计算是继图灵和冯·诺依曼之后计算机领域的重大变革,其创新成果已在中央电视台、国家电网调度系统等关键核心信息基础设施得到了规模化应用,为构建积极防御的国家网络空间保障体系作出了重大贡献。目前,我国主动免疫可信计算的专利保护亟待加强,努力形成与可信计算技术一样强壮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也是国家竞争情报关注的现实问题。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网络信息安全形势,世界各国纷纷从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文件,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战略顶层设计,强化网络信息安全举措。本文结合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新加坡、韩国、日本的实际情况,全面梳理和评析了这些国家在维护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基本情况,拟为我国网络安全战略的构建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网络安全是一个关系国家安全和主权、社会的稳定、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重要问题.其重要性,正随着全球信息化步伐的加快而变到越来越重要."家门就是国门",安全问题刻不容缓.网络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它主要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网络安全从其本质上来讲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从广义来说,凡是涉及到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8.
叙利亚问题是多种矛盾交织、激化的产物,从叙利亚问题可以看出,安全稳定的国内环境是防止外部势力干涉的内在条件,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才能抵御国家的武力威胁,加强危机预测可以有效避免在与国际力量角逐中陷入被动,筑牢共同思想基础方可取得意识形态领域斗争胜利。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科学分析国家面临的网络冲突类型样式和变化趋势,是完善国家网络空间发展规划与战略规划,切实维护国家网络安全的基本参考依据。[方法/过程]通过将国家网络分为以信息存储、处理和交互为目的的通用信息系统和对物质或能量进行操纵和运输为目的的专用控制系统,对国家间网络冲突领域进行细分。[结果/结论]以通用信息系统为目标的网络冲突存在某种程度上的非对称进攻优势,但是这种进攻优势会随时间出现周期性变化,尤其是在跨越网络空间边界时将发生质变,专用控制系统由于有限的信息化,网络防御仍占据优势。我国的网络空间战略应根据不同领域的独有特性而有所区分,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避免陷入网络军备竞赛之中。  相似文献   

10.
生物多样性资源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云南作为中国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实现生物多样性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云南建设生态文明排头兵、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核心问题之一.文章从省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视角出发,探讨提出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技支撑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网络战的定义和特点,概括了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网络军备现状和我国面临周边国家的网络战威胁。提出了面对未来网络战,我国应以和平发展的战略为指导,将网络安全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培育网络边防观念,强化信息网络系统安全技术,建立国家层级的指挥机制,全力防止美国及相关国家对我国进行任何攻击性网络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苗境芝  陈予雯 《内江科技》2006,27(7):5-5,13
我国的网络经济方兴未艾.大力培养网络安全人才迫在眉睫由于我国在该领域以前没有人才“沉淀”.真正的网络安全人才凤毛麟角、供不应求每天每时,甚主每分钟都要监测、检查内部有没有不正常的系统行为.有没有不该发生的流量等等。一些网络企业在建设时购买了昂贵的安全捡查仪表仪器,遗憾的是没有懂行的人来专职管理,为此,机关、企业对网络安全人才千呼万唤。  相似文献   

13.
网络信息安全系统的设计方法,既是用户需求带动的结果,也是网络安全领域向全方位、纵深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的结果,本文通过对网络安全系统风险和网络安全成胁的分析,对信息网络安全体系进行设计,并对信息网络安全系统的具体措施进行了细致的探讨.可有效地实现降低网络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4.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信息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网络安全存在着很大的风险,整个网络的安全体系一直是各国重点研究的领域,网络安全问题成了计算机和通讯领域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了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并提出防范技术,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  相似文献   

15.
文丽 《内江科技》2014,(3):141-141
网络安全是信息安全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也日渐突出。本文主要针对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因素,重点阐述了几种常用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  相似文献   

16.
正一、"智慧科协"建设提出背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明确提出了"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的科学论断。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发展,相继提出了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数字中国、智慧城市、智慧社会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创新的发展理念"、"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明确把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作为加快建  相似文献   

17.
网络空间已成为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大主权领域空间,各国在网络空间的对抗形势日趋严峻,并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我国网络空间安全面临严峻考验,虽在信息共享、态势感知、预警响应等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总体技术保障能力仍无法适应网络形势发展需要,法制、体制、机制等配套措施亟待完善,信息共享和态势感知作为网络空间安全核心工作亟待加强.相比美国,中国网络安全还存在一定的短板,在业务、系统、数据方面各自为战,缺乏有效的共享协作.因此,有效分析、理解、利用网络空间急剧增长的数据,从而理解网络空间当前状态、预测未来形势、指导安全决策,实现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和处置全链条,成为保障国家网络安全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8.
网络安全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大学生是网络主力群体,网络给大学生提供了全新发展空间,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考验和挑战。大学生网络言论非理性表达现状调查报告,分别从大学生上网的基本现状、大学生对待网络言论的态度、大学生对网络言论的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初步调查和分析,形成的调查报告具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19.
网络空间已成为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大主权领域空间,各国在网络空间的对抗形势日趋严峻,并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我国网络空间安全面临严峻考验,虽在信息共享、态势感知、预警响应等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总体技术保障能力仍无法适应网络形势发展需要,法制、体制、机制等配套措施亟待完善,信息共享和态势感知作为网络空间安全核心工作亟待加强.相比美国,中国网络安全还存在一定的短板,在业务、系统、数据方面各自为战,缺乏有效的共享协作.因此,有效分析、理解、利用网络空间急剧增长的数据,从而理解网络空间当前状态、预测未来形势、指导安全决策,实现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和处置全链条,成为保障国家网络安全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更加科学地界定国家安全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回应有关国家安全学理论存在“国家安全泛化”问题的争议,筑牢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的根基。[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概括马克思主义人化自然观的分析框架,从哲学层面普遍地分析人类的对象性活动与事物的属性之间的关系,并具体应用于国家安全领域,阐明“事物的国家安全属性”的发生机制与特点。[研究结论]“事物的国家安全属性”是更科学的国家安全学的研究对象。所谓的“国家安全泛化”乃至于“安全泛化”本质上只是思想认知的偏差。以国家安全与事物的国家安全属性为研究对象的国家安全学在理论上不存在“泛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