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对碳排放的影响及调整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我国1994-2009年的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考察产业结构调整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应用单整检验和EG两步检验法证明我国单位GDP碳排放量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研究发现,产业结构调整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不同产业的发展对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明显不同的影响.继而采用聚类分析法,以经济指标、生态指标和就业指标为衡量标准对第二产业内部各行业进行分类,并根据不同产业和行业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王维国  范丹 《资源科学》2012,34(10):1816-1824
本文将能源和非期望产出二氧化碳纳入生产率分析框架中,基于序列DEA的方向性距离函数及Malmqulist-Luenberger指数测度了1999年-2010年我国28个省、市、区及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动态变化及其分解变量。实证结果表明:不考虑碳排放约束下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被高估,而考虑碳排放约束后我国的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调整,呈现出规模效率的提升。从区域差异来看,1999年-2010年间我国三大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其中西部区域其收敛速度要高于中部、及东部区域,各区域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存在趋同的趋势。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可知:我国2000年后经济发展与全要素能源效率指数呈现"U"型趋势;技术效应对中部,西部区域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中、西部区域的全要素能源效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外开放度、产权所有制结构、政府支持力度对全国的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对中、西部的贡献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3.
能源消费碳排放驱动因子的定量分析能揭示出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依据IPCC碳排放计算方法,对安徽省1995年-2009年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及碳排放强度进行了动态测度,结果表明:1995年-2009年,安徽省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由1995年的4420.58万t增加到2009年的10919.11万t,呈持续增长态势,年平均增幅为10.48%,碳排放强度由1995年的2.44t/万元降至2009年的1.09t/万元,呈持续下降态势,平均年降幅9.69%,煤炭类碳排放量占绝对优势,年平均为93.77%。基于STIRPAT模型,揭示了人口、人均GDP、第二产业贡献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单位GDP能耗等驱动因子的边际弹性系数分别为0.1582、0.2329、0.2424、0.2688、-0.1176。运用灰色GM(1,1)模型,预测2015年、2020年的碳排放量将分别达到15686.25万t、22519.10万t,碳排放强度将分别降至0.81t/万元、0.62t/万元。根据安徽省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结合碳排放驱动因子的边际贡献,提出了减少能源消费的政策建议,可为安徽省节能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安徽省的生态建设及可持续发展,也可为中尺度(省级行政区)碳排放驱动因子研究及预测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4.
“十二五”中国能源和碳排放预测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能源发展的一个鲜明转折期,取得了辉煌成就,也经历了重大挑战。"十二五"时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仍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在此背景下,我们对"十二五"时期我国能源供需、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单位GDP能耗和单位GDP碳排放等重要能源发展指标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5.
中国低碳试点省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刘竹  耿涌  薛冰  付加锋  唐笑飞 《资源科学》2011,33(4):620-625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当前可持续发展的热点。目前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如何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降低碳排放是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以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首批低碳试点省份:陕西、广东、辽宁、湖北、云南5省为研究对象,基于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指南核算5省份1995年-2008年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并通过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关系的脱钩分析,探讨5个省份1995年-2008年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变化的相关关系。研究显示,5个省份在1995年-2008年间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碳排放迅速增加,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均呈现"弱脱钩"态势;预计伴随经济进一步增长,碳排放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呈增长趋势;如何实现碳排放总量减排而又达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绝对脱钩",是中国低碳经济战略的首要难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分布动态与演进趋势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华军  鲍振  杨骞 《资源科学》2013,35(10):1925-1932
研究二氧化碳排放的动态分布特征及其演进规律对于制定合理的碳减排政策并最终实现碳减排目标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本文采用IPCC的计算方法,以中国大陆29个省(区、直辖市)1995-2010年期间不同年份的化石能源消费量精确测算了各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以碳强度为指标,采用动态分布分析方法(MEDD)对中国省际和区域二氧化碳排放的分布动态及其演进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论显示: ① GIS可视化方法表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存在显著的空间非均衡性;②基尼系数测算结果表明,在样本考察期内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空间分布的总体差距呈现扩大趋势.其中,中西部地区均呈现扩大趋势,只有东部地区呈现下降趋势;③Kernel密度估计表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地区差距在样本考察期内呈下降态势,三大区域也均呈下降态势;④Markov链分析表明,不同水平的碳强度的组间流动性较低,表明中国碳排放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整体来看,中国碳排放有下降趋势,整体向着低和中低水平的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7.
基于投入产出法提出直接碳排放系数、完全碳排放系数及出口贸易隐含碳的计算方法,以中国的制造业为例,测算2000—2010年各部门的直接碳排放系数、完全碳排放系数及出口贸易隐含碳,并利用结构分解法将制造业出口贸易隐含碳变化量分解为:技术效应、结构效应、规模效应。得到以下结论:(1)各制造业部门的直接碳排放系数和完全碳排放系数都有所下降,说明各部门的节能减排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2000—2007年间制造业出口隐含碳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百分比超过了50%,说明超过一半左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由中国的贸易伙伴国的进口需求引起的;(3)各制造业部门的出口隐含碳总量呈上升趋势,应提高主要出口隐含碳部门的生产技术,或选取恰当的可替代品进行生产并出口,以有效减少因出口而增加的国内碳排放;(4)规模效应对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增加起到正向作用,而技术效应对其有负向作用。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京津冀区域城市二氧化碳排放效率及减排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本文选择京津冀区域的1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各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效率及减排潜力,以期为通过城市间协同减排完成碳排放达峰目标提供借鉴。首先,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对京津冀13个城市2005-2014年的二氧化碳排放效率进行测算;然后,通过运用基于公平性和效率性原则的减排潜力指数,对各城市的减排潜力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将其划分为"较公平高效型"、"较公平低效型"、"欠公平高效型"和"欠公平低效型"四种类型。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京津冀城市整体碳排放效率出现下降的趋势,只有北京、秦皇岛两个城市排放效率相对有效;各城市减排潜力指数虽然存在差异但也表现为相对稳定的态势,其中北京减排潜力最低而唐山减排潜力最高。各城市应根据城市类型划分结果,明确未来减排工作重点,严格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减排和经济增长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业碳排放研究:测算、时空比较及脱钩效应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田云  张俊飚  李波 《资源科学》2012,34(11):2097-2105
本研究基于农地利用、稻田、牲畜肠道发酵和粪便管理等四方面16类主要碳源,测算了我国1995年-2010年期间以及31个省(市、区)2010年的农业碳排放量。结果表明:①2010年我国农业碳排放总量为28673.23万t,较1995年增加了12.31%。其中,农地利用、稻田、肠道发酵和粪便管理所导致的碳排放量分别占农业碳排总量的34.29%、42.48%、17.77%和5.46%;分阶段来看,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下降-上升"的三阶段变化特征;②横向来看,区域差异明显:农业碳排放总量,排在前10位的地区占全国农业总排放的59.61%,而排在后10位的地区仅占全国8.33%,传统农业大省尤其粮食主产省区是我国农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地;基于碳排放比重差异,将31个地区划分为了稻田主导型、农地利用主导型、牲畜肠道发酵主导型、复合因素主导型等四种不同结构类型;农业碳排放强度,总体呈现出西高东低的特征,即西部>中部>东部。在此基础上,运用Tapio脱钩模型对我国农业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发展间的脱钩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以弱脱钩和强脱钩为主,说明近年来我国在农业碳减排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0.
中国碳排放:国际比较与减排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伟  米红 《资源科学》2010,32(8):1570-1577
利用MARKAL-MACRO模型,对中国(2010年-2050年)未来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预测,并依据人口增长与城市化水平、宏观经济、能源效率、能源结构模拟了碳排放的基准方案。在基准方案下,中国的一次能源需求将在2042年达到峰值62.81亿tce,万元GDP能耗在2050年下降到0.36tce。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在2036达到峰值107.53亿t。国际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比较表明,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碳减排中承担较少责任。由于大量消耗化石燃料造成严重的国内环境污染,基于减缓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损失的考虑,中国需要限制化石能源的使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在优化方案下,中国的一次能源需求会在2031年达到峰值51.76亿tce,万元GDP能耗在2050年下降到0.26tce;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出现在2029年,为95.27亿t。要实现优化方案,中国经济需要向低碳经济转型,提高能源效率,扩大清洁能源的比重。  相似文献   

11.
邱纪翔  罗钰星  王克  梅应丹 《资源科学》2022,44(10):2038-2047
为确保中国在2030年之前实现碳达峰的目标,对中国碳减排目标进行省域分解至关重要。本文遵循公平性、效率性和可行性3项原则,选取人均CO2排放量、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单位GDP能耗和人均GDP水平5项分解标准,构建中国碳排放增量控制目标省域分解模型,对不同GDP增速情景(2020—2025年情景以及2025—2030年期间高、低和基准GDP增速3种情景)进行仿真模拟。研究发现:①经济发展状况与历史碳排放量是影响碳减排目标省域分解的重要因素,排名较前和较后省份的碳强度下降目标稳定,而排名居中省份的碳强度下降目标则同时受公平性、效率性和可行性原则的影响,部分省份呈现不同情景偏好下目标分组不同的特点。②中国碳达峰趋势稳定,外部冲击对于GDP增速的影响,并没有造成各省份碳减排目标的分组结果变化,因此国家目标省域分解结果整体稳定。本文结论有助于各省份灵活制定减排目标,以保证国家减排目标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全局最优角度建立了省区低碳经济增长优化模型,找到了在全国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约束下各省经济增长最优路径,预测了各省碳排放、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状态。结果表明,若2010-2015年各省能耗强度与碳排放强度均能够实现政府制定的降低目标,将会阻碍山西、宁夏、内蒙古和贵州的经济增长,但能促进其他省区的经济增长;提高北京、河北、上海、浙江和广东的经济增长有利于带动山西、内蒙古和贵州的经济发展,但会提高部分省区的能源结构碳强度;全国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的最优降幅分别为18.19%和19.56%。除海南或青海的碳排放、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均处于增长连接状态外,其他省区均处于弱脱钩状态,说明在经济增长最优路径上各省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各省碳排放增速均小于能源消耗增速,说明各省能源结构将逐渐优化。  相似文献   

13.
吴青龙  王建明  郭丕斌 《资源科学》2018,40(5):1051-1062
区域经济间的分工合作及相互依赖,对区域碳排放峰值有重要影响。本文以能源生产区域山西省为例,从山西和全国两个层面选择驱动因素构建开放STIRPAT模型,并运用情景分析方法预测山西省2016—2040年碳排放峰值。结果显示,全国层面选择节能或低碳情景,可实现山西碳排放量在2035年达峰;而同时山西以节能或低碳情景相配合,可实现2030年之前达峰;在当前全国碳排放控制趋于严格的背景下,山西碳排放量2030年达峰是可以实现的;山西碳排放峰值大小主要受全国层面情景选择影响,受山西情景选择影响较小;山西碳排放峰值的可控性较差,自身减排努力对碳排放峰值时间及大小的影响相对较小;与开放视角相比,封闭STIRPAT模型会推迟山西碳峰值年份,在预测时段无峰值,并高估其排放量。因此,山西应该从开放视角,关注全国层面的节能发展状况,将其作为山西碳峰值政策的重要约束因素,制定灵活的碳排放达峰方案。  相似文献   

14.
郑立群 《资源科学》2012,34(11):2087-2096
研究如何基于国家整体的碳减排目标, 进行中国各省区碳减排责任的分摊, 以明确区域间“共同但有差别的责任”。从共摊成本分配问题的公平与效率角度出发, 对碳减排责任分摊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基于分配效率视角, 探讨了在分配总量固定的条件下, 利用投入导向的零和收益DEA(ZSG-DEA)模型进行碳减排责任分摊的可行性。在实证分析部分, 采取非期望产出作为投入法, 将碳排放量作为模型的投入, 将人口、能源耗费和GDP作为模型产出变量。依照我国2015年碳减排整体目标和各省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征, 进行了投入产出数据的预测。为了与ZSG-DEA模型进行对比, 首先建立了碳减排责任分摊的DEA BCC模型, 计算结果表明:仅有9个省区达到DEA有效, 需要对碳排放配额进行再分配。应用ZSG-DEA模型, 对我国30个省区的碳减排责任进行了再分配。通过两次迭代计算, 得出了达到统一DEA有效边界的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15.
李世祥  刘江宜  张莉  成金华 《资源科学》2013,35(8):1625-1634
煤炭高消耗省份逐年增加的煤炭消费和碳排放,是促进还是阻碍了区域经济绩效?本文基于13个煤炭消费大省1995-2010年的投入产出面板数据,利用Malmquist指数法,实证测算这些地区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以考察这些区域的经济绩效状况.结果发现,1995-2010年期间,国内13个煤炭消费大省的经济绩效普遍得到了持续改善;而且,煤炭消费规模较大地区的经济绩效增速相对快于煤炭消费规模较小地区,煤炭消费增速较快地区的经济绩效增速相对快于煤炭消费增速较慢地区;此外,主要煤炭消费区域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引起的,效率贡献非常有限.这意味着,政府在分解节能减排目标时,应适度允许煤炭消费大省在节能减排目标方面的灵活性;同时,煤炭消费大省经济绩效提升的重点在于理顺要素市场配置机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6.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周年、基础设施建设瓶颈基本突破,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和碳排放压力日趋增大的新形势下,我国西北地区面临着权衡发展权与排放权,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全面快速发展与减少CO2排放的双重压力与挑战。本文以陕西省为例,对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碳排放的数量和结构变化进行回顾,并利用SPSS软件从经济总量、产业结构、消费特征、能源结构和利用效率等方面对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陕西省的客观实际,指出其今后应从碳源和碳汇两个角度,三次产业、低碳生活和碳汇的五个层面走低碳化的发展道路,即:①创建有机、生态、高效的新农业;②优化二产结构,建立循环经济园区,改善能源消费;③聚焦产业链两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④倡导绿色消费,塑造低碳生活;⑤植树种草,扩大碳汇。  相似文献   

17.
基于我国碳减排实际状况和供给侧改革下碳权供给体系的考虑,提出我国碳排放初始权配置中应重点关注三对均衡关系的处理,即供给与需求均衡、区域与行业均衡、公平与效率均衡。在此视角下设计碳排放初始权配置指标体系,以区间数衡量省域未来不同的可能发展水平,建立基于区间投影的省域碳排放初始权配置模型。对具有典型代表的华北地区2020年碳排放初始权分配进行实证研究,并将分配结果与基于历史排放的配置结果进行对比,得出如下研究结论:2020年华北地区的碳排放初始权配置中,山西省配置量最大,其次是内蒙古自治区和河北省、天津市,北京地区配置最少,配置结果符合各省域的实际情;配置模型将促进省域节能减排效率的提高,同时将更进一步为碳排放权交易的进行奠定科学合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杨军  杨泽  丛建辉  张雅茜 《资源科学》2022,44(9):1745-1758
省域碳排放责任标准界定是“双碳”目标下国家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已有的省域碳排放责任共担方案对最终产品消费者的责任和收益关系考虑不足,亟需进行优化以提升碳责任界定的公平合理性。本文构建FULL-MRIO双边贸易隐含碳测算模型衡量碳排放转移责任,同时以贸易“剩余”的变化衡量因碳排放所获收益,并立足行业层面细化共担责任系数,提出了责任和收益匹配视角下“谁获益谁担责”的中国省域碳排放责任共担优化方案。结果发现:①省域共担责任系数由省域各行业贸易隐含碳规模、特征及获益共同决定,在39.98%~60.02%之间,相较于“均等分配法”等共担系数更具合理性;②基于责任和收益匹配视角的共担碳排放责任体系,多数省份碳排放责任介于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责任之间,北京、天津等最终需求较高省份相较于生产侧碳排放和其他共担责任方案所承担的碳排放大幅上升,内蒙古、山西等资源型省份碳责任显著下降;③依据本文计算的共担责任可为省域间碳补偿关系确立新的方案,在该方案下内蒙古、山西等省份被补偿规模较大,这区别于直接碳排放量大但隐含碳排放量多的资源型省份需要为其他省份提供碳补偿的方案,在政策层面更具公平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王倩  高翠云 《资源科学》2018,40(10):2118-2131
当各地区减排成本增速高于经济增速时,单一碳排放效率指标已无法完整刻画减排情况。本文基于全局非径向方向性距离函数(Global NDDF)及其对偶原理测算得出2010—2015年中国全要素碳排放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东部地区效率最高,而东北与西部地区效率最低;全国各地区总的碳减排成本增长率与经济增速比值呈波动上升趋势,且大部分地区总减排成本增速大于经济增速。这表明碳排放效率提升是以高于经济增速的减排成本投入实现的。数理推导结论表明,解决减排成本增速远超GDP增速的困境,需满足碳影子价格增速小于碳生产率增速。计量模型进一步证明,中国碳影子价格增长速度高于碳生产率增速导致了减排成本增速快于经济增速的困境。为解决这一问题,应以多元指标体系替代单一的碳排放效率指标,全面衡量减排能力;构建全国碳交易市场以缓解各地区碳影子价格异质性现象;持续推动结构性改革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随着粮食安全战略和“双碳”目标的明确,厘清作为农业碳排“大户”的畜牧业碳排放格局,对未来畜牧业产品有效供给、农业及其他产业系统性减排机制的构建有重要价值。【方法】本文在测算2000—2020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畜牧业碳排放总量的基础上,构建畜牧业碳排放经济效率和生产效率模型,引入Dagum基尼系数,从畜牧业经济和生产视角分析各区域间畜牧业碳排放的公平性并分解差异来源。【结果】研究发现:①2000—2020年,中国畜牧业碳排放总量在63864.58万t~79529.47万t之间波动,年均增长率0.95%。其具有3个阶段特征,即高位波动上升、断崖式下降以及缓慢回升又回落;②中国畜牧业碳排放空间格局变化明显,逐渐形成了一个自东北延伸至西南的畜牧业主要碳排放带;③畜牧业碳排放的生产效率呈南高北低的局面;经济效率较高的地区大多处于东南沿海地带或中西部粮食主产区;西藏、青海、新疆等西部地区的畜牧业碳排放经济效率和生产效率仍处于较低水平。④2020年中国畜牧业碳排放总体基尼系数分别为0.191和0.158,处于“完全公平”状态。总体基尼系数的地区间差异贡献>地区内差异贡献>超变密度贡献。【结论】无论是经济效率还是生产效率方面,中国畜牧业碳排放总体上均处于公平状态,但青海、西藏等局部地区的排放效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应根据具体地区的发展特点采取差异化的措施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