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加坡是亚洲乃至全球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逐步确立以创新驱动为主要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技术、人才、资本、文化等领域出台系列创新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已成功转型为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创新型国家。广东作为中国沿海省份和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可借鉴新加坡经验,更好地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和市场决定性作用,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充分调动全社会创新力量,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和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相似文献   

2.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功能与组织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在界定"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内涵的基础上,讨论了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四大功能,即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驱动和文化引领;同时总结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五个显著特征:功能支配性、结构层次性、空间集聚性、产业高端性、文化包容性;最后分析了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组成要素和结构,将其归纳为三个层次的多要素系统,其中人才是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形成的核心要素,大学、企业和政府是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的驱动要素,创新文化、创新资本、创新基础设施和专业服务等是构成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环境要素。  相似文献   

3.
基于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辩证统一的视角,系统梳理和分析经济增长、双轮驱动及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内在关系、理论演进以及中国的实践。综合国内外经济增长与创新发展的理论演进历程分析,逐渐凸显微观创新筑基、中观制度赋能和宏观战略驱动的多层次协同趋势。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双轮驱动、国家创新体系与国家治理体系作为双体系支撑协同于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实践中形成的"双轮驱动+双体系支撑"创新发展模式,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关系,体现了"深化创新驱动强战略支撑"和"深化全面改革促高质量发展"的协同路径和实践逻辑,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探索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协同、技术经济范式与制度体系优势协同的经验总结,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度融合的背景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技术经济环境,协同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创新治理体系改革成为构建新的发展动力系统的核心内容,多主体参与、多层级互动、多中心、网络式的创新治理格局以及全方位、系统性、协同型的失灵现象综合治理模式亦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因此,在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深化"双轮驱动+双体系支撑"的创新发展模式以及中国特色创新理论,为深入推进创新治理体系改革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并转化为治理效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冲击提供保障,也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科技强国和经济强国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指引。  相似文献   

4.
近20年来世界科技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随着新一轮科技变革和产业革命不断蓄势,世界已经进入以创新为主题、以创新为主导的新时代,全球科技领域的、国家间的科技创新格局加速调整和重构,而国际经济社会发展大趋势对科技创新格局调整和重塑起到重要驱动作用。在归纳国际经济社会发展大趋势的基础上,基于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科技引领和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现实,分析讨论了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对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需求,提出了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大趋势、支撑我国科技强国建设的主要科技创新体系,包括基础科学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数字中国"与智慧社会先进信息网络、清洁可再生先进能源、绿色智能制造、现代绿色生态可持续高效农业、"健康中国"医疗卫生保障、"美丽中国"人地和谐共生生态环境、深空与深海探测等主要科技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5.
科技与教育是国之根本,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细数曾经的两会提案,我们不难发现,科技与教育都是两会代表和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科技创新——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 胡主席做的十八大报告只有一处提到"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就是科技创新,并把它放在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当中.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6.
十八大报告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当代中国,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其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科学发展重要内容,是科协系统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我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的特征:经济增长从高速转为中高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视察工作时提出"上海要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战略目标,上海市委、市政府按照总书记的指示精神,要求举全市之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做好科学发展先行者。建立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共治的创新治理体系是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任务。从关注"科研"转  相似文献   

8.
2017年,大连市科技创新大会印发了《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东北亚科技创新创业创投中心的意见》等系列文件,提出到2030年基本建成东北亚科技创新创业创投中心.通过研究大连科技创新的基础和现状,分析大连打造东北亚科技创新中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发挥开放龙头作用、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等对策建议,努力将大连打造成为东北亚科技创新中心.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竞争日趋激烈。作为国家发展的创新体制,新型举国体制是攻克核心技术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法宝。在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选择需要核心技术支撑的大飞机产业作为研究对象,以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战略优势、市场优势和组织优势为核心出发点,基于扎根理论构建科技创新动力机制模型,继而采用熵的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关键因素的作用机理,最终完善有利于核心技术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为新型举国体制下建设现代化强国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近年来,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全面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快建设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扎实开展市校(院)合作,全力建设全省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市,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全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一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实效。我市是全省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区、国家农业科技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在现代交通科技、信息网络技术的驱动下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国在国家现代化、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抓住机遇,经济规模上升为全球第二,国家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已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发展中大国。当前,开放与合作成为国际交流的主旋律,创新成为驱动世界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以科技创新和国际科技合作为引领构建面向全球的协同创新网络已成为我国从“科技大国”走向“科技强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各层级科技创新中心是国家创新资源的集中承载地,是国家区域创新布局的重要载体,在增强科学、技术和产业国际竞争力,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科学中心、技术中心与产业中心等与科技创新中心相关的概念辨析,对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进行厘定。在此基础上,对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进展进行分析与描述,并从明晰科技创新中心历史使命、推动科技创新中心体系化建设、以科技创新中心统筹各类创新资源、构建差异化区域创新体系四个维度,提出完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全球经济受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中国恢复经济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对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际科创中心")的内涵和政府功能的梳理,从科技发展战略、支持尖端技术研究、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系统、直接推动企业实施创新创造和帮助高科技企业提升国际化管理等5个方面总结德国建设欧洲乃至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一系列政策经验,并阐释其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创中心的启示,即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规划,避免各自为政;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为科技创新中心提供长久动力;以建设国际科技创新大平台为抓手,提升协同创新效率;加大政府对科技金融的扶持,避免过度市场化;以提升实体经济质量为着力点,建设国际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以期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创中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梳理总结改革开放40年科技创新演进脉络的基础上,提出科技创新战略进路要以树立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思想为指导,依靠科技创新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从"后发优势"向"先发优势"的战略转变;以科技惠民论的思想为导向,实现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和为了人的发展;以坚持"国家为主导、地方为支撑、企业为主体"系统推进的思想为指导,调整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以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的思想为导向,建立更加开放包容宽松的创新型生态系统,使他们"名利双收";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方向,做好科技创新供给侧改革,切实加强原始创新;以科技体制改革是科技创新新引擎"点火系"的思想为指导,突破体制机制藩篱,促进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围绕什么是创新驱动、怎样实现创新驱动这一主线,研究了发展动力转换、创新方向选择、全面创新支撑、先发优势带动四个基本问题。认为发展动力转换就是把发展的驱动力从物质资本转换为人才资本、知识资本等无形资本,必须把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开发放在首位;坚持"三个面向"的创新方向,必须建立引领型创新体系,包括智能型新兴技术体系、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创新计划体系、有效科技供给体系;全面创新包括科技创新,还包括以知识为基础的非科技创新,主要是设计创新、服务创新、技能创新、经营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以及金融创新、政府创新、制度创新等;先发优势带动就是以先发展的领域、产业、地区为基础,先发展带动后发展,共同创新发展,包括战略力量引领未来、领军企业带动行业发展、中心地区带动全局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金字塔顶尖平台,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核心力量。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将集原创思想—技术开发—产品中试—市场推广于一体的全链条式创新体系,突破一批重大科学难题和前沿科技瓶颈,进而引发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和带动新兴产业成长,产生区域和城市创新的"连锁效应",有力地推动依托区域的科技与经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就是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了我国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中央在新的发展阶段确立的立足全局、面向全球、聚焦关键、带动整体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恢复中国作为世界科技创新中心之一,必须真正用好科学技术这个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和有力杠杆,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用科技创新支撑现代经济体系,开辟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赋予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新定位。北京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需要加快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的法治建设。法治是促进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内在要求和直接体现,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又起到改革和治理保障、规范各种关系的关键作用。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需要以法治为基础将国家政策与地方立法结合起来,明确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地方立法定位,以推动中央战略决策法治化,实现北京科技法治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世界发展新趋势作出的历史性判断,是我国当前及未来的正确发展方向。“一带一路”建设必将推动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完善现有的全球治理体系,实现全球新的包容性增长。创新是驱动全球增长的最重要因素,科技创新是全面创新的核心和引领,发挥科技创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先导作用,推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创新发展,既是“四个率先”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科学院主动服务于国家战略的历史担当。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已经蓬勃兴起,这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背景,也是最大的机遇与挑战。美国在新一轮的产业变革中借此契机加速推动创新发展,不断强化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在新兴前沿领域、风险投资、国家战略等方面都加大支持力度,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国家创新体系。美国的创新体系对我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本文从我国创新发展现状入手,基于多维视角对美国创新体系及创新最新进展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围绕市场、人才等方面对我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提出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