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进一步细化研究创新生态系统中不同类型合作伙伴及合作深度的影响,回答在什么条件下创新生态系统会产生高创新绩效这一问题,考察企业与创新生态系统中的核心主体(供应商、客户、大学及研究机构、政府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深度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物质资产和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两种典型专用性投资在合作深度及创新绩效之间的非线性调节作用。基于对山东、辽宁两省高技术产业的调研数据构造变量测量量表,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除了与客户合作深度之外,创新生态系统中企业与不同类型合作伙伴合作深度越高则企业创新绩效越好,其中与政府合作的积极影响最大,与金融机构合作的影响次之,与大学及研究机构合作的影响最小;除了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外,企业的物质资产专用性投资在企业与其他类型合作伙伴的合作深度对创新绩效影响中存在倒“U”型调节作用,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只有在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深度对创新绩效影响中具有线性的正向调节作用。由此提出加深创新生态系统主体合作深度、适度运用物质资产专用性投资和充分发挥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的正向调节作用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学-企业合作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企业合作创新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一种重要而又有效的形式,也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一条国际成功经验,那么大学-企业合作创新绩效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几种大学-企业合作绩效影响因素/评价模型,并系统地提出了一系列大学-企业合作绩效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通过建立校企合作的博弈模型,对大学和企业的合作创新过程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指出企业和大学的创新能力、大学技术的先进性及商业化价值将影响合作创新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利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999—2015年间ICT产业的联合授权专利数据,构建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并提取14 596家企业的大样本面板数据,使用负二项式回归模型分别从合作广度和合作深度两个维度,考察产学研合作开放度的异质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学、科研机构在我国ICT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创新中的作用存在异质性。无论从合作广度还是合作深度来看,大学对我国ICT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科研机构对其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则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5.
研究合作组织(RJVs)的影响因素及激励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临国际经济一体化,国家要提高综合国力,企业要增强核心竞争力,合作创新已成为必然趋势;同时,合作创新也缓解了个体创新的市场失灵问题。在此,研究一种有效的合作创新形式--研究合作组织(RJVs)的影响因素和发展现状,并提出研究合作组织的激励实施模式。  相似文献   

6.
在介绍昆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合作创新成功开发蒿甲醚系列产品的基础上,对制药业企业开展合作创新的模式进行探索。并进一步指出,在合作创新的不同队伍企业应该采取不同的合作创新策略,利用核心能力的互补实现合作创新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基于古诺模型研究一所大学与双寡头企业合作技术创新策略与收益分配博弈问题.首先分两种情况,即一家企业与大学合作创新和两家企业都与大学合作创新,讨论了产学合作创新策略博弈;然后首次提出“弱国无外交”收益分配模型,并对两种情况下的产学合作创新收益进行了分配.结论表明: 技术溢出、大学与企业提成比,是决定产学合作创新博弈策略的主要因素.无论是一家还是两家企业与大学合作创新,只要将技术溢出和提成比例控制在某一范围内,都可改进帕累托效率.产学双方地位是决定创新收益分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不同合作创新模式与隐性知识转移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军杰  李新功  李超 《科学学研究》2009,27(12):1914-1919
 合作创新是企业获得隐性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已有的研究很少涉及不同合作创新模式下隐性知识的组织间转移。文章以企业为研究视角,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对比了不同合作创新模式下隐性知识组织间转移的影响因素和途径,认为产学研合作和水平型合作中隐性知识的转移较强且途径比较丰富,但后者受到竞争关系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企业合作技术创新分成两类,即企业之间存在合作的创新和企业之间不存在合作的创新,并分别构造了它们的得益矩阵及其演化博弈模型.通过参数变化、相位图和数值仿真,对企业合作创新策略选择进行演化博弈分析,结果表明,与大学合作的净得益是决定企业合作创新策略的关键因素;投资额、双方得益比例和博弈双方合作历史也明显影响合作创新策略的选择;双方得益比例相等时,博弈双方合作可能性最大,比例悬殊会导致双方不合作.  相似文献   

10.
大学—企业合作网络结构及对企业创新产出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企业合作是大学知识溢出的重要机制,基于关系邻近性的溢出过程对企业创新产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检索大学和企业联合申请发明专利的数据,构建中国大学—企业专利申请合作网络图,运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验证网络规模、密度和中心势等网络结构特征指标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学—企业专利申请合作网络结构对企业创新产出存在显著影响,网络规模、密度和中心势与企业创新产出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朱桂龙  张艺  陈凯华 《科学学研究》2015,33(11):1669-1686
基于一个科学知识图谱视角,以Web of Science所收录的产学研合作国际研究领域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分析产学研合作国际研究的演化过程。研究表明,产学研合作国际研究的特征在过去近50年(1966年-2014年)期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体现为:研究范围由早期零星式的探索性研究发展到目前规范化的系统性研究,研究视角由早期的线性合作创新模式发展到当前的非线性交互创新模式,研究热点由早期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及相互关系的研究扩展到当前的三重螺旋创新模型、技术(知识)转移、产学研合作的影响因素及产学研合作所带来的影响等多样化研究。同时发现,产学研合作国际研究领域在早期主要受到熊彼特(Schumpter)创新理论和罗格斯(Rogers)创新扩散理论的影响,而当前主要受到官产学三重螺旋创新理论的影响。本文的研究为更加全面地了解产学研合作国际研究的发展脉络和演化进程,把握该领域的知识基础、研究热点与发展方向提供了新的参考及依据。  相似文献   

12.
企业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樊霞  赵丹萍  何悦 《科研管理》2012,33(2):33-39
以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为背景,运用DEA-Tobit两步法,对广东省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广东省企业产学研合作的综合技术效率不足,其主要原因来自于纯技术无效率。进一步对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表明,企业吸收能力、政府对企业产学研合作的资助力度、企业规模和企业研发战略的开放度是影响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朱桂龙  杨小婉 《科学学研究》2019,37(6):1062-1070
在产学合作过程中,合作双方目标属性的不同使得知识披露策略的选择上有所差异,追求独占的企业和追求开放的高校如何寻求一个平衡是本文的关注点。本文采用负二项分布模型和泊松分布模型研究企业的四种不同知识披露策略对产学研合作的影响。以专利策略为参照组,研究发现论文策略和专利-论文组合策略更能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的提升,而专利策略比保密策略则更能促进产学研合作深度的提升。同时还发现,在同一类型的知识披露策略下,研发强度越大的企业,产学研合作的广度越大,但产学研合作的深度越小,而处于同一研发强度水平的企业,选择趋于开放的知识披露策略比选择趋于独占的知识披露策略更有助于提升产学研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因此,本文对于企业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权衡独占和开放的关系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Research Policy》2021,50(10):104356
Despite the common belief that orientation asymmetry—fundamental differences in the goals and expectations between partnersconstitutes a major barrier to successful collaboration, empirical evidence on how orientation asymmetry impacts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 is rare. We seek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and impact of orientation asymmetry by conducting a mixed-method study of the research collaborations between a Big Pharma and its academic partners. Our interviews reveal critical asymmetries between partners, concerning not only different orientations, but also different perceptions of conflict. Building on these qualitative findings, we conduct a multi-wave, multi-source survey study to unpack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orientation asymmetry, conflict within collaboration teams, conflict perception asymmetry, and different types of collaboration success. We contribute to the literature on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s by providing a much-needed comparison of the perspectives from both sides of the collaboration and developing a nuanced understanding of the dynamics within collaboration project teams. We discuss the implications of our findings for researchers, managers, and policymakers.  相似文献   

15.
樊霞  黄妍  朱桂龙 《科研管理》2018,39(1):34-44
以生物技术领域为例,在运用平均技术共现率(MTCR)和平均技术共类指数(MTCI)对生物技术领域专利技术进行共性特征的分析基础上,引入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对相同基本特征下的产学研合作专利、企业-企业合作专利、企业单独申请专利的技术共性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实证检验了产学研合作对生物技术领域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影响效用。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对生物技术领域共性技术研发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不同技术领域以及不同国别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在发挥产学研合作积极作用的同时,应考虑不同技术领域特点和区域政策的情景差异,从而实现产业共性技术突破,提升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The use of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 in the innovation process is viewed as a major driver of firm competitiveness. The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underlying successful external relationships, however, remain poorly understood. Using longitudinal case studies of 15 innovation projects, we examine how firms with varying degrees of experience in collaborating with universities and public research organizations rely on different social capital dimensions to achieve successful collaborations. We find that experienced firms establish external collaborations on the basis of cognitive social capital, but this basis is reinforced by relational social capital over time. Conversely, less experienced firms initially base their university collaborations on relational social capital, which is reinforced by cognitive social capital over time.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we theorize on the interplay of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social capital in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s over time. Our study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projects. In particular, it provides guidance to enable less experienced firms to develop successful collaborations with university partners.  相似文献   

17.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增强区域创新竞争优势的根本保证和主要内容。在广东省、教育部联合共同推进产学研合作的实践背景下,通过交互式学习、知识创造和流动、技术创新和扩散三种联结机制,省部产学研合作促使区域的创新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创新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在推动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我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992—2015年的授权发明专利数据,运用网络图谱以及科学计量方法,结合产学研合作政策特点对我国产学研合作网络、演化趋势及区域分布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伴随我国科技创新战略的演变,我国产学研合作网络规模持续扩张,网络结构愈发紧密复杂;产学研合作的专利数量在探索初期变化很小,进入发展时期后呈现出飞速上升的趋势;此外,进一步对区域产学研发展情况比较研究显示,我国八大经济区具有较强的区域差异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技术是产学研合作的核心要素,围绕技术而进行的交往空间存在着以技术为场源的技术交往场。由于技术水平的不同而产生的技术位差构成了技术势能,而技术从高水平区域向低水平区域的扩散就是技术势能转化为技术动能的结果。作为产学研合作参与的不同主体,政府、高校和企业以自身独特的资本形态为权力基础,通过相互之间权力的转化而进行竞争与合作的博弈。对于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技术交往而言,除了经济效益之外,还要考量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产学研合作最终的现实效益必须大于或等于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总和。  相似文献   

20.
黄菁菁 《软科学》2017,(5):38-42
在分析产学研协同创新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利用辽宁省2010~2012年的企业面板数据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偏低,其主要原因在于知识成果转化效率低下;企业R&D能力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影响非线性且存在"拐点",企业家精神能够影响该"拐点"的位置;企业规模、员工的培训强度和政府政策支持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都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企业战略开放程度和政府资金支持未能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