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对象是产品的外观设计,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十分不同。但是在无效宣告程序中,请求人常出示外观设计证据来无效实用新型或发明专利权,由于这类证据依赖视图公开的内容,使得专利权人一方难以接受,最终走向行政诉讼程序。本文以"直管"案为例,从各次的判决中的差异来探析使用外观设计专利作为证据的异同和考虑。  相似文献   

2.
专利权评价报告是应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请求,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就该专利是否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的授权条件而作出的分析和评价;无效宣告请求的审查是专利公告授权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认为该专利权的授予不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有关规定,而请求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该专利权无效的审查程序。二者之间既具有共同之处,例如均涉及专利权稳定性的评价,又在程序和效力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本文对涉及外观设计专利权评价报告的无效宣告请求案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典型案例进行简要介绍,并对影响专利权评价报告与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结论一致性的因素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存在的问题 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一项专利(发明、实用新型或者外观设计)申请经过审查后.如果符合法定条件,就授予专利权并予以公告。公告之日起,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如果认为该专利权的授予不符合有关规定,可以启动无效程序,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该专利权无效。专利复审委员会将对宣告专利权无效的请求进行审查并作出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以下简称审查决定)。  相似文献   

4.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决定修改《专利审查指南》,对包括GUI的产品外观设计给予专利保护。本文试图对GUI所承载的技术方案与设计思想进行分析,从混淆和创新角度考察GUI外观设计专利权的范围,对如何给与GUI外观设计合理的专利保护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曾授予专利权的空调室外机"风轮"的外观设计,是空调产品一个重要的零部件。本文揭示了该"风轮"无效宣告请求案经专利复审委员会审查直至最高人民法院再审,给予极有价值的指导。如何判断外观设计的相近似(相同、实质相同);在审查中怎样准确地把握"整体观察、综合判断";对于产品的零部件外观设计应当采用什么样的消费者为判断主体;对于产品的功能应当怎样看待;企业应如何对待产品外观设计的创新;最高人民法院依法做出的再审行政判决书清楚地回答了上述在外观设计审查中的困惑。  相似文献   

6.
在一件外观设计专利权无效程序中,涉及到了用对比文件中的文字部分公开的内容评价外观设计专利相似性的问题:在对相关案件的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专利复审委员会对此问题在不同时期存在不同观点和做法,对此笔者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思考,特此共享。  相似文献   

7.
引言 根据2010年修改後的《专利法实施细则》,专利复审委员会审理涉及权利冲突的外观设计无效案件不再以生效处理决定或者判决作为受理的前提条件。然而,修改前的《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六十五条第三款曾经规定,以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为理由请求宣告外观设计专利权无效,但是未提交生效的能够证明权利冲突的处理决定或者判决的,专利复审委员会不予受理。  相似文献   

8.
外观设计专利的侵权判定以被诉侵权产品的外观设计与涉案专利在整体视觉效果上有无差异或有无实质性差异为标准。本文首先介绍了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的审判依据,在此基础上,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第85号指导案例((2015)民提字第23号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案)为例,重点分析了法院的裁判逻辑,并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探讨了如何在诉讼过程中进行有效的侵权抗辩。  相似文献   

9.
外观设计专利民事案件 1.关于色彩对确定外观设计专利保护范围的作用 色彩是外观设计专利的重要组成元素,申请专利的外观设计可以请求保护色彩,但单独的色彩一般不能获得专利权保护,即色彩必须与形状、图案结合才能获得专利权保护。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专利制度设置中,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采用了不同的审查方式:只对发明专利进行实质审查。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则仅仅进行形式审查,致使後两种专利权的稳定性相对较弱,较易受到挑战。例如,在涉及实用新型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诉讼中,被告常常会对原告专利权人据以起诉的专利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专利无效宣告请求,遇到这种情况。法庭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於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以及《民事诉讼法》第136条的相关规定’考虑是否中止诉讼。  相似文献   

11.
当今社会,外观设计专利越来越多地走进公众视线,外观设计专利评价、维权案例数量大幅提升,进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稳定性凸显得尤为重要,其中也显现出外观设计简要说明及其修改对专利权保护范围的认定、后续确权难度均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将从相关法律规定着手,以后续确权案例为索引,对简要说明的修改略加分析,试以此对简要说明作一个较为全面的解读。  相似文献   

12.
引言根据2010年修改后的《专利法实施细则》,专利复审委员会审理涉及权利冲突的外观设计无效案件不再以生效处理决定或者判决作为受理的前提条件。然而,修改前的《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六十五条第三款曾经规定,以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专利侵权案件越来越多。国内专利司法实践表明,一件专利侵权诉讼案件往往伴随着一起专利权的无效宣告请求。在越来越多的侵权诉讼中,专利权的无效宣告程序往往被被告用来作为与专利权人进行抗衡的“武器”,这无疑会使专利权的无效程序偏离其立法宗旨。因而,如何限制专利权的无效宣告程序的适用以消除其对专利侵权案件审理的负面影响,不仅是专利司法实践的实际需要,更是专利立法的内在要求。本文即拟就此作初步的探讨。一、专利权无效宣告程序设置的必要性一项发明创造要取得专利权,必须符合专利法规定的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外观设计专利分类很重要,因为它在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审查、保护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外观设计相同、实质相同和不具明显区别的判断。《专利审查指南》第四部分第五章无效宣告程序中外观设计专利的审查5.1.1规定"外观设计相同是指涉案专利与对比设计是相同种类产品的外观设计……在确定产品的种类时,可以参考产品的名称、国际外观设  相似文献   

15.
用途限定的产品权利要求的新颖性审查是发明专利申请实质审查的难点。本文介绍了美国专利商标局、日本专利局和欧洲专利局关于用途限定的产品权利要求的新颖性审查的相关规定,并结合典型案例对三局的审查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归纳出其审查的异同,最后提出了合理借鉴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产品的独创外观设计所具有的市场竞争价值,产品外观设计专利权已成为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对于只在特定的领域流通,且使用和布放又有一定安全防控的产品,发起司法保护就具有一定的难度,针对这类产品的外观设计专利权该如何正确开展司法保护,本文通过一个案例,探讨性分析专用设备外观设计专利权维权管辖地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7.
资讯     
我国专利法修改征求意见稿已完成日前,我国专利法第三次修改的征求意见稿已经完成,并将公开向公众征求意见。这次修改征求意见稿中主要的修改建议包括五大板块。一是关于专利权的归属、转让和共有;二是关于授予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标准;三是关于外观设计保护制度中,提出了修改外观设计专利的授权条件、增加不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申请主题、允许关联外观设计合案申请、规定简要说明为必须提交的外观设计申请文件、增加外观设计检索报告制度、明确外观设计侵权判断规则等6个方面的修改建议;四是关于强制许可制度中,增加了"无正当理由未实施专利或者实施不充分"作为请求强制许可的理由。建议规定在流行病的出现、蔓延导致公共健康危机等国家紧急状态下可以启动强制许可程序。建议规定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新规则,在符合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颁发专利强制许可,授权中国制药企业制造有关专利药品,并将其出口到有关发展中国家;五是关于专利权的保护中,建议进一步加强专利行政执法,在专利权的侵权判断标准中,增加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侵权判断的等同原则,外观设计专利的侵权判断规则、禁止反悔原则和现有技术抗辩等规定。(据新华社)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对知识产权的日益重视和陶瓷行业专利意识的提高,针对现有的陶瓷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情况,提出企业充分应用外观设计专利来保护的策略、加强企业对陶瓷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意识、充分发挥陶瓷行业协会在外观设计专利保护中的作用等保护策略来维权,并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专利复审委员会2013年度重大案件中选取了"赖氨酸的生产方法"专利无效宣告请求及行政诉讼案作为案例,对其专利权无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其专利撰写过程中的优点与缺陷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专利撰写的质量对专利权的稳定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最后为如何撰写一个保护范围合适、权利稳定的专利申请文件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03年底,我公司接受某专利权人的变更委托,代理进行其实用新型专利权(以下简称本专利)有效期内的全部专利事务。授命伊始,我们面临的就是某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已经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起的针对我委托人专利权的无效宣告请求。案件简介请求人A公司于2003年年中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了针对我委托人专利权的无效宣告请求,认为本专利因不具有新颖性而不符合专利授权条件。其理由与证据是:①其早于本专利申请日前就已生产、销售与我委托人的专利产品相同的产品(以下简称涉案产品),其提供的证据为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