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什么是“科学精神”的问题,我讲两三个和“科学精神”有关的故事,形象地讲讲“科学精神”的某些内容。故事一:“科技”的概念 物理学家吴大猷前几年说过一句话:中国创用“科技”这个概念是最大的不幸。它对基础科学、理论科学的发展很不利。我认为他这个讲话的意思是可以理解的,也可以说我是赞成的。只是觉得他说的“创用”两个字不怎么符合事实。1956年,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针对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三类研究的部署和发展中存在的“科学是不保密的,基础研究成果是全人类的,科学成果是没有国界的”等议论和观点,阐述了自己的看法。认为:科学是具有国际性的,纯基础研究成果是全人类的,是不保密的。然而由于现代科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科学研究是有社会性的。对有应用背景的基础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将受到不同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制约。因此,笼统提出“基础研究成果是全人类的”或“科学成果是没有国界的”,容易使人产生误解,从而放松我们对基础研究工作的纵深部署,影响基础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在我国情报学刊物中,不是读到“波普尔‘世界3’理论是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最新最好的理论基础”这种说法。这原先本来是英国的布鲁克斯提的,后来得到我国情报界不少的赞同与符和。对于这个说法,多时来一直存在着不少疑虑。众所周知,波普尔的“世界3”理论是站在对宇宙做根本哲学概括的高度上提出来的,他把物质、精神和精神产品的现实存在,从形式上划分为本体上相互独立的三个绝对实体。其中他把人的精神产品(精神财富)即人类文明、文化、文献、语言及科学的  相似文献   

4.
大学教育该如何回答“钱学森世纪之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科学家,“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2009年1O月31日逝世。人们在追忆钱老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以及他的爱国精神、科学精神的同时.反复提到他晚年对发展中国教育、培养杰出人才的肺腑之言——2005年,他对温总理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相似文献   

5.
我们仿照文学评论的做法,开辟“科学评论”专栏,其目的是推进我国科技向世界舞台的发展,试着用国际科学界的规范和水平来评价我国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和新的理论,来评说我国科技团队的精神风范。直接的起因是为了抨击近期内出现在我国科技界假大空现象(简单地注解就是说假话、大话和空话),树立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道德。 本期发表白丁先生对“陈晓宁事件的思考”,文中的一些观点希望有助于读者对这一事件的理解。本刊将陆续在“科学评论”栏发表文章,欢迎读者来稿,每篇字数限4000以内,稿酬从优。文章可采用笔名,文责自负。  相似文献   

6.
市场驱动科普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传播的历史和人类自身的历史一样久远,虽然人类最早创造的精神产品并不是今天意义上的科学。在研究人类文明历史的时侯.很多人都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在地球上不同地区先后出现的文明千差万别,然而人们不约而同地创造了极为相似的生存技术。依靠它们,人类得以生息,文明得以传承。科学在人类文明的荆棘路上前行,艰难地推动着文明缓慢前进。我们每个人都有接受科技传播的经历.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抑或是在工作中,我们都会经常性地接触到科技知识的传播,依靠科技传播.我们学到了新的知识,懂得了科学的道理.也获得了用科技解决生活工作中电到的难题的能力。科技传播在当今时代越来越显现出无可替代的价值和重要性。在当代.科学技术正以其巨大的渗透力无孔不入地进入人类生产.生活的备个方面,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知识和信息成为这一时代的战略性资源。科技如何传播?在“本期焦点”中,我们请来了几位专家,共同进行讨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技传播如何进行创新与发展。科学是没有国界的,科技传播也是没有国界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此,我们也可以看盾,国外的同仁是如何做的。本期焦点的完成,得到了北京科普发展中心的大力帮助。在此,我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相似文献   

7.
吴学周“计划科学”思想管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付邦红 《科学学研究》2008,26(6):1149-1156
 揭示1942年吴学周拟定的《我国战后科学研究计划刍议》的主要内容,并分析该计划所反映的思想、思想的来源、背景和实质等。认为:吴学周是坚持“计划科学”的,他的计划限于应用科学并充分考虑计划中的“自由”,计划应该解决的问题首先是建立合理的科研机构体系,其次是各方的“合作”。《刍议》的理论来源有贝尔纳的“计划科学”理论,也有波兰尼的“科学自主性”理论,更有国内关于“计划经济”的争论作为基础。其实质是完善建制化的尝试,也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运用计划理论对科学发展进行“计划”。计划中的机构体系是我国建国初期所采用的体系。其中对《科学的社会功能》的广泛运用,在我国科学学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科学没有国界,它的发展有赖于国际交流,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却因朝鲜战争、冷战、中美对抗、中苏对抗、台湾问题、“文革”等外部和内部的原因,逐步缩小并一度基本断绝了与国际科学主流的联系,直至1972年尼克松访华前后,这种联系才开始重建,并于“文革”结束、国家领导人表现出强烈的“开放”、“改革”等主观愿望后,取得重大进展。中国的科学社团是如何重新融入国际主流、走向世界的?在研究这个问题、查阅相关资料时,笔者发现,胡亚东先生是一位重要的历史当事人。  相似文献   

9.
让科学理性的光芒普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科学精神?本文作者蔡德诚先生提出科学精神由五大要素构成,即“客观的依据、理性的怀疑、多元的思考、平权的争论、实践的检验。”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科教兴国”大计的关键之所在,是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让科学理性的光芒普照。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公众科学”的概念逐渐受到学界关注并形成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但目前学界对于“公众科学”的内涵仍没有共识。为此本文追溯了实践进路和政治进路两种不同内涵的公众科学的源起、内容与影响,并对两种公众科学的形成背景、理论预设、政策影响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系统比较;同时阐述了已有研究对于融合两种公众科学进路的尝试。最后,文章提出公众科学是一种以公众为主体的新知识生产方式,并结合国内公众科学情况提出了几点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