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长的均衡关系进行研究,考察得出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相关结论与启示。  相似文献   

2.
基于中国30个省区2001—2010年整体、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省区组、中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省区组和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省区组面板数据,使用联立方程模型实证研究经济增长、外商直接投资和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经济增长和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外商直接投资和能源消费之间存在较为复杂的因果关系。研究结论对于决策者制定经济政策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技术效率视角下我国服务业外资溢出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枫 《科研管理》2011,32(7):96
本文利用我国2001-2007年间分省面板数据和随机前沿分析模型,从技术效率这一视角研究了我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不仅表明,我国中西部地区服务业技术效率显著地低于东部沿海地区,而且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与服务业技术效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倒U型关系。由于我国中西部地区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依存度比较低;因此,提高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依存度是促进中西部地区服务业技术效率提升的有效手段。但是,对于东部沿海地区来说,由于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依存度已经处于较高的水平上,且位于倒U型曲线的右边;因此,东部沿海地区服务业技术效率的持续提升应该着眼于其它因素而非提高外商直接投资依存度。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国30个省区2001-2010年整体面板数据及分组面板数据,本文使用联立方程模型研究经济增长、外商直接投资和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经验研究发现:(1)对于全国组,经济增长和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从外商直接投资到能源消费存在单向因果关系;(2)对于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省区组,经济增长和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从经济增长、外商直接投资到能源消费存在单向因果关系;(3)对于中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省区组,经济增长和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从外商直接投资到能源消费存在单向因果关系;(4)对于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省区组,经济增长和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从经济增长、外商直接投资到能源消费存在单向因果关系。这些研究结论对于决策者制定经济政策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国30个省区2001-2010年整体面板数据及分组面板数据,本文使用联立方程模型研究经济增长、外商直接投资和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经验研究发现:(1)对于全国组,经济增长和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从外商直接投资到能源消费存在单向因果关系;(2)对于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省区组,经济增长和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从经济增长、外商直接投资到能源消费存在单向因果关系;(3)对于中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省区组,经济增长和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从外商直接投资到能源消费存在单向因果关系;(4)对于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省区组,经济增长和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从经济增长、外商直接投资到能源消费存在单向因果关系。这些研究结论对于决策者制定经济政策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国2001-2009年各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人力资本、R&D投资对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对技术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人力资本也显著提高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对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但没有显著提高国外技术引进对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R&D投资对技术效率的提高并没有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R&D投资也没有显著提高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和国外技术引进对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构建外商直接投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能源强度的分析框架,通过收集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西藏及港澳台地区除外)1999—2012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外商直接投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影响能源强度的效果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境内的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高能耗工业部门,提高了能源强度,其"量变效应"为正;外商直接投资的直接溢出效应和间接溢出效应提高了各省级行政区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降低了能源强度,其"质变效应"为负;但外商直接投资的"量变效应"强于"质变效应",在整体上提高了能源强度。针对上述结论,提出优化引资结构、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能源高效利用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周游 《软科学》2014,(11):40-44,54
通过构建联立方程,并利用VAR模型,对我国19902011年外商直接投资、知识产权保护和出口产业结构之间相互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出口产业结构优化不利于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但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我国出口产业结构优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我国出口产业结构优化和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同时出口产业结构优化和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也促进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中国工业能源消耗强度的区域差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孔婷  孙林岩  何哲 《资源科学》2010,32(7):1222-1229
能源是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降低工业能源消耗强度能够积极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及工业生产效率。本文运用1998年-2007年30个省市的年度数据,通过建立区域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6个区域的工业能源消耗强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6个区域工业能源消耗强度的关键影响因素各不相同,其中,工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外商直接投资是推动中国大部分区域工业能源消耗强度降低的主要因素,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和能源价格的提升均可显著降低华东和西北地区的工业能源消耗强度,地区经济发展则可显著降低华北和西南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据2000-2010年中国30省面板数据,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引入空间变量,运用面板方法估算了技术空间溢出对全社会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社会能源效率存在空间相依性,外商直接投资由东部经中部向西部的梯次溢出对全社会能源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国内技术转让和R&D人员有助于提升西部地区全社会能源效率,因此,就技术节能而言,东部地区应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主,而中西部地区则优先考虑国内技术转让。此外,考虑技术空间溢出后,东西部仍存在空间滞后现象,说明有其他确定性溢出因素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能源碳排放是全球温室效应最主要的贡献因素,要实现低碳发展,必须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本文基于分省能源终端消费数据,采用K-means聚类法和STIRPAT模型,对中国省级层面四大类能源的消费比重、时空分异、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1)1990—2014年间,各省煤炭消费比重不断降低,不同省区在不同时段石油消费比重变化呈现多样性特征,各省天然气消费比重整体仍处在较低水平上,电力与热力消费比重整体保持着持续增加的趋势;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广东、海南、甘肃、青海和宁夏处于相对较优的低碳能源消费结构;(2)1990—2014年期间,中国能源终端消费结构呈现出不断改善的趋势,其地域分布一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地带性分布特征,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产地消费导向特征;(3)能源消费强度、第二产业比重、能源生产结构和资本投入等依次对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有正向促进作用;土地城市化、能源自给度、科技进步和进出口贸易等具有反向抑制作用;而人均GDP、人口城市化和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不显著。建议在省区层面着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关注河北、山西和贵州等地能源产地消费导向问题,并通过加快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合理安排城市化进程、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增强对外开放水平,以有效改善各省能源消费结构、降低碳排放,实现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12.
《软科学》2019,(5):29-34
采用各省区21个制造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技术创新、人口数量和质量结构对制造业出口复杂度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三者均显著提高了制造业出口复杂度,且人口质量结构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人口数量结构。在此基础上,从区域视角进一步探究制造业出口复杂度影响因素的异质性。结果显示:人口数量结构仅对东部地区产生促进作用;人均GDP、基础设施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正向影响东、中部地区;贸易开放程度抑制了西部地区,却显著促进了东、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13.
黄犚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23):80-84,88
利用2003—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不同类型的技术进步对我国就业人力资本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总就业与就业结构的调整是矛盾的统一体;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对总就业的创造作用大于摧毁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产生的引进技术进步有利于促进我国对外经济体转型升级,增加高人力资本需求;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作为贸易的补充有利于增加我国总就业,但由于技术获取动力不足,吸收技术溢出的效果不明显,不具有高人力资本偏态效应。同时,该影响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4.
能源是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降低工业能源消耗强度能够积极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及工业生产效率。本文运用1998年-2007年30个省市的年度数据,通过建立区域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6个区域的工业能源消耗强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6个区域工业能源消耗强度的关键影响因素各不相同,其中,工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外商直接投资是推动中国大部分区域工业能源消耗强度降低的主要因素,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和能源价格的提升均可显著降低华东和西北地区的工业能源消耗强度,地区经济发展则可显著降低华北和西南地区的工业能源消耗强度。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针对各区域工业能源消耗的特点,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制定节能减耗的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与管理》2019,(6):10-15
基于2008—2016年中国各省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体上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创新能力的提高并没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是从地区角度外商直接投资可以促进我国中部创新能力的提高,原因在于外资企业主要投资领域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而非高技术产业以及我国自身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从而对国外技术依赖减少。针对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了将引资与引技、引智相结合、注重提升本国自主创新水平、制定创新战略需要因地制宜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岳书敬 《科研管理》2008,29(5):173-179
本文以1998-2005年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为基础,使用随机前沿函数模型研究了我国区域研发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研发活动的平均研发效率在06左右。东部沿海地区的研发效率较高,而西部地区的研发效率较低,但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研发效率的差距在逐年缩小。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和人力资本都和研发效率呈显著的正向关系。同时,人力资本的提升和市场竞争的加强,可以进一步促进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对我国研发效率的溢出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尹希果  张腾飞 《软科学》2012,26(10):35-38
构建了一个人力资本配置效率函数,并使用中国29个省份1985~2009年的面板数据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控制了外商直接投资、所有制结构与固定资产投资等差异后,国际贸易增长存在显著的β收敛趋势;金融规模的扩张并没有表现出对国际贸易增长的促进效应;我国当前人力资本配置水平显著促进了国际贸易增长,在控制金融发展水平变量之后,这种促进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93—2006年12个主要对华投资国的经济数据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我国的贸易收支、FDI等数据进行面板数据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投资国的实际GDP对双边贸易收支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本国的实际GDP;人民币的升值导致双边贸易顺差减少,但减少的幅度较小;受汇率波动影响的外商直接投资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最小。此外,为了解决贸易顺差问题,应维持基本稳定的汇率政策,从吸引国际产业转移逐步发展到对外产业转移,对外转移贸易顺差。  相似文献   

19.
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士元 《科研管理》2009,30(6):16-24
摘要:本文利用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和国外技术外溢等变量来衡量技术进步,然后对技术进步和能源效率进行了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并建立广义差分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四个变量与能源效率之间存在一定的长期均衡关系且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和外商直接投资与能源效率构成了单向因果关系,因此增加科技投入、促进FDI吸收和利用,对中国能源效率的提高具有长期效应。  相似文献   

20.
采用1990年到2008年西部九省环境质量与外商直接投资以及经济发展的面板数据,基于个体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后认为,从实证的角度看西部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不是西部地区环境质量恶化的原因,相反外商直接投资增加对西部地区环境质量保护有积极作用,而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则是环境质量恶化影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