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艾滋病是人们谈虎色变的疾病,死亡率极高,但是目前还没有找到理想的药物来治疗。科学家们正在努力探索对付艾滋病的良策。科学研究证明,人类的疾病最终源于单个分子的威胁。于是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用人造分子合成新的药物,用以发现并消灭这些危险分子。据美国《大众科学》杂志报道,科学家们已经用电脑设计出了分子“钥匙”,有可能打开人体内诸如艾滋病和恶性肿瘤之类疾病的治疗之“锁”。美国科学家用电脑设计出了一种称为QM212的人造  相似文献   

2.
今年4月30日,在美国物理学会的会议上,报导了在加里福尼亚大学工作的著名美国科学家西保格(Glenn T. Seaborg)的领导之下又用人工制得了一个新的超铀元素,它的原子序数是101。西保格由於他制得比铀重的人造元素曾经在1951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金。为了纪念元素周期系的创立者,伟大的俄罗斯学者门捷列夫,西保格和他的同事们把新的化学元素命名“钔”  相似文献   

3.
正"我有一个美丽的愿望,长大以后能播种太阳……",很多人小时候,都唱过这首儿歌。只是,在一批批科学家们的努力下,"人造太阳"已经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科学模仿的"人造太阳",是一种通过可控热核聚变形成的清洁能源,它可以有效解决世界能源紧缺问题。目前,全球科学家们研究实现可控热核聚变的路径主要有两种:磁约束聚变和惯性约束聚变。在惯性约束聚变的道路上,雷洁红已经默默地走了14年,也许"人造太阳"真正实现还需要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在我们所居住的地球上,已经发现了大约110种元素,而且科学家们还在研制人造元素。正是这些各种各样的元素,才使得地球产生生命,并在数亿年的时光中,逐步进化,开创文明。可是,地球上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元素呢,这些元素到底是从哪里制作出来的呢?这个答案只能到宇宙中去寻找。散发着光和热的恒星不仅仅是一个个巨大的能源,还是真正的造物主。宇宙在创世的时候,并没有携带元素的万宝囊,正是这些恒星,制造出了宇宙中各种各样的元素。目前,人们还不清楚最早的宇宙究竟有多少元素,不过,科学家分析认为,最初的宇宙大概只有两种元素:氢元素和…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是人们谈(?)色变的疾病,死亡率极高。但(?)自(?)还没有找到(?)的药物来治疗之。科学家们正在努力探索对付艾滋病的良策。科学研究证明,人类的疾病最终(?)于单个分子的(?)。于(?)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用人造分子合成新的药物,用以发现并消灭这些急险分子。 报(?)《大众科学》杂志报道,科学家们已经用电脑设计出了分子“钥匙”。有可能打开人体内诸如艾滋病和恶性肺(?)之类疾病的治疗之“(?)”。美国科学家用电脑设计出了一种称为QM212的人造分子团,并已在生物实验室里大批生产,促  相似文献   

6.
从古到今,人们就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够像鱼一样,在水中自由呼吸,尽情遨游。 为了帮助人类实现移居海洋的梦想,科学家尝试发明一种可以帮助人类在水中呼吸的人造鳃。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关于人造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高通透性薄膜制造人造鳃上。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从事基因测序研究的主要专家之一克雷格·文特尔博士今年1月24日在加州阿纳海姆举行的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年会上说,科学家们认为有可能在10年之内制造出人造生命。科学家们运用分析最简单的独立生存生物获得的知识,通过正确的顺序组装基因,可以制造出一种简单...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今天人类对各种矿物的需要量越来越大。据統計,人类在古代所用的元素是19种,在18世紀是28种,到了19世紀就急增到50种。現在,人类所用的元素,如果把各种人造的放射性同位素和稳定性同位素都算在內的話,那就不下几百种。矿  相似文献   

9.
《百科知识》2004,(3):12-12
当人体的器官出现问题的时候,医生们可以采取多种医疗措施,其中有一种就是用“人造器官”来替换这些损伤或者病变的器官。 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已经在实验室里面开发出了人造骨、人造肝、人造心脏瓣膜、.人造血管、人造皮肤、人造角膜等等人造器官,但是安全性依然受到质疑,美  相似文献   

10.
合成化学家像堆积木的儿童,在实验室中创造出许多形状奇特的分子。这些“人造分子”往往有重要的、特殊的化学性质可以被化学家们利用。就理论的观点看,各种异常构造也是对化学键结的一种考验,使人们能对化学键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合成化学家们常以和“人造分子”形状相似的物体来  相似文献   

11.
世界上没有什么比梦更神奇、更能激发起人们的好奇心了,因为它几乎每天都会在人们的睡眠中出现,这些梦常常似虚似幻、稀奇古怪、无法言表。可是,在以往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科学已经可以把成千吨重的航天飞机送上外太空,可以用人造心脏代替“精密娇气”的天然心脏,却仍然不能完全充分地穷尽梦的原理,无法准确完整地找出人类梦的“基因”。尽管如此,人们对梦的研究和探讨一直在不懈地进行着,并且不断地有新的、有趣的发现和发明,甚至于已经初步实现了“美梦成真”的梦想。  相似文献   

12.
分析化学中有一部分是分析极少量的痕迹物质,这种分析方法根据分析物质数量的多少,分为常量分析、微量分析和超微量分析。在原子能工业中,超微量分析方法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原子核裂变的时候,如在铀分裂的时候,要产生很多“碎片”,这些“碎片”的量是非常少的;另外在原子堆中也常常产生一些新的超钿元素,这些超铀元素的量也是很少的。这些“碎片”和超铀元素用一般的微量化学分析方法是不可能分析出来的,需要应用超微量分析方法。当原子核反应堆刚建立起来的时候,所产生的最初的20微克钚,就是用超微量分析方法分离出来的。这是超微量分析在原子能工业中的第一次大贡献。超微量分析的特征,是在极小的体积中进行分析极少量的物质。它所用的试剂与试样很少,一  相似文献   

13.
我们知道,用放射性同位素做标记原子可以揭穿自然界中许多变化的奥秘。但是,并不是只有放射性同位素才能够做标记原子,稳定同位素也同样可以用作标记原子,并且在某些研究工作中还是绝对需要的。例如重水(重氢的水)是原子反应堆中最有效的减速剂。硼-10被用到中子计数器中。此外,要弄清楚植物的光合作用,有机体组织中起的化学变化等,也需要用稳定同位素。比如研究有机体组织中的化学变化,就需要用稳定同位素。有机体主要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这几种元素几乎都没有合适的放射性同位素用来作为标记原子。这些元素的放射性同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这个问题提得不好,至少不明确,必须先定义再说话,否则争论没有意义。我的看法是就狭义的某种特定的科学而言,中国古代没有科学。在广义上中国有科学,不但中国有,其他一些国家也有。现在的科学也没有终结科学,以后还会有新形态的科学,比如我多处提到的“第二种科学”。但所有科学都必须是向下兼容的。  讨论科学的历史,重要的是认识到科学是变化的,历史上不同时期科学有不同的形态。科学发展到当下,世界范围只有一种统一的科学(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统一),而它的核心部分来自16-17世纪的西方。强调统一是重…  相似文献   

15.
合成化学家像堆积木的儿童,在实验室中创造出许多形状奇特的分子。这些“人造分子”往往有重要的、特殊的化学性质可以被化学家们利用。就理论的观点看,各种异常构造也是对化学键结的一种考验,使人们能对化学键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合成化学家们常以和“人造分子”形状相似的物体来给它们命名,表现出他们幽默的一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些具有奇特形状和生动名称的象形分子。翼手龙 奥斯汀德州大学的培提教授曾合成一些化合物(1B),它们的构造使他联想到一种史前的飞行动物——“翼手龙”(1A)。足球 1985年,两位美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非常稳…  相似文献   

16.
唐逸 《今日科苑》2007,(1):16-18
用海水为原料,来实现“人造太阳”的梦想不再是水中捞月。2006年11月21日,来自欧盟、美国、中国、日本、印度、俄罗斯和韩国的7方代表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简称“ITER”)的会议上正式签署了联合实验协定,“人造太阳”计划正式启动。“人造太阳”计划是继国际空间站项目之后最大的国  相似文献   

17.
工業上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大多是從原子堆裏制造出來的。一般是把預備作成放射性同位素的元素,放在小的鋁罐内蓋好,然後放入原子堆上特別安置的石墨磚的孔内(圖1)。每個石墨磚上有很多孔,可以装進很多的小鋁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3):I0011-I0012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日前报道,美国匹兹堡大学斯万森工程学院的工程师们研制出了一种新形式的"零维"碳纳米管,科学家们未来或可用此制造出超薄的电子设备和人造细胞,研究发表在著名的《德国应用化学》杂志上。  相似文献   

19.
《知识窗》2011,(9)
在古代,虽然还没有发明牙刷、牙膏。但我们的祖先也已经掌握了许多保护牙齿的方法。在《礼记》中,有“鸡初鸣,咸漱”的记载,这证明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知道早晨起床后要洗脸、漱口了。  相似文献   

20.
在古代,人们对化学现象没有多么深刻的认识,所以古代化学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化学理论”,如果说有,或者至少说有什么一种思想对化学实践进行指导的话,那么只能是哲学。比如,中国古代有阴阳说和五行说,古希腊有“四根”说。而柏拉图认为四种几何形状是构成世界的“元素”,并指出“元素”之间可以互变,亚里士多德则提出构成万物的“四元素说”。在上面各种自然哲学理论的指引下,化学得到了发展,相继出现了炼丹术和炼金术。炼丹术和炼金术的理论基础基本上是错误的,但是在炼丹、炼金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客观上推动了化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