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校是人才集聚和知识集聚的地方,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高校的科技投入在不断加大,科技成果数量成快速增长趋势,然专利成果转化数量并不尽人意,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文章以抽样数据分析和描述性统计数据为基础,从高校惯性价值观对专利转化的影响,高校职称评审政策导向对专利转化所产生的影响,高校专利的价值判断对转化的影响,高校专利与产业关联度对专利转化的影响,国家专利政策性导向对高校专利转化所产生的影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高校专利转化所产生的影响,市场技术中介服务能力对高校专利转化的影响等七个方面分析了高校专利转化所受的制约因素,并从高校、政府、市场技术中介、企业四方联动角度,提出了一系列提高高校专利转化率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拥有大量的专利,然而专利转化率却不高。基于我国高校专利转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别从高校和政府两个层面分析了制约我国高校专利转化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促进我国高校专利转化的对策,旨在为加速我国高校专利转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高校科技投入的不断增加,高校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但专利转化率一直较低。基于此,本文从模糊前端视角出发,分析我国高校专利转化现状及问题,探讨影响我国高校专利转化前期阶段绩效较低的因素,并从专利转化的机会、初始规划及时间等方面提出提升专利转化前期绩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校专利状况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1985年我国实施专利制度以来我国高校专利申请、授权情况,指出高校专利工作由弱到强,逐步发展;发明专利的申请、授权已经成为高校专利工作重点.分析了高校有效专利情况,并和国内有效专利进行了比较,认为高校发明专利保护工作已成为高校专利保护、维持之重点;分析了高校专利转化状况,提出了高校专利技术转化概念,高校专利传统意义的许可、转让只是高校专利技术转化的一部分,高校专利技术转化是高校科技创新的主要组成,是一项系统化、社会化工程.  相似文献   

5.
专利是实现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高校作为专利的聚集地,其“高产出、低转化”的现实难题亟待解决。对此,研究从整体视角出发,以高校、科技中介和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基于专利转化的全过程,探究高校专利转化的多元等效路径。研究发现,高校的专利转化存在多重并发因果关系;大数据能力是提升高校专利转化绩效不可缺失的关键因素;产生高专利转化绩效的有高校创新主导下的科技服务驱动、企业能力支撑下的商业资本赋能以及科技中介连接下的校企协作转化三种模式。研究结论为高校专利转化提供了不同的路径选择,也为高校专利商业化模式的选择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6.
相比专利申请权的转移与专利实施许可,基于专利权转移的高校专利转化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根据中国知识产权网中专利法律状态中的专利权转移信息,对专利转化量排名前10位的高校进行受让人分析,发现高校专利转化存在巨大增长潜力。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高校专利转化的三种有效模式:地校模式、队企模式和科技中介模式,并对三种模式的未来发展给予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校专利转化率低是影响科技创新的重大障碍.从一份协议可以看出,原因主要是我国高校在专利转化中存在着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方面的问题:专利保护意识淡薄,专利合同中对成果的归属和分享约定不合理,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科技成果产权不清以及管理体制不健全等.我国高校应明确专利成果的归属,通过知识产权制度规范科技管理,建立促进专利转化的利益机制和激励机制,设立专利转化经费,改革现有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培育科技产业,以促进高校专利转化.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在国家政策和项目课题的驱动下,高校中专利的申请和授权数量都急剧增长。因此,对高校所拥有的授权发明专利的可转化性进行评估,获取具有转化价值的专利,可以盘活高校中的专利资产,促进专利在市场上的流通。[研究方法]首先,通过文献梳理和咨询专家意见,初步构建适用于高校专利可转化性评估的指标体系;其次,通过对广西11所地方高校已成功转化的专利和未转化专利进行文献计量,得到具有差异的特征指标,并使用BPNN模型对未转化的专利进行可转化性评估;最后对各所高校专利的平均转化价值进行排序。[研究结论]与其他地区的高校相比,广西11所高校的发明专利整体转化价值并不高,且不同类型院校之间的专利平均转化价值也存在着一定差距。通过结合评估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为提高高校专利质量和促进专利转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校科技成果是地方和国家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基础和转化水平可以较好地反应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实力。通过湖南高校专利信息的客观分析结果揭示的专利质量了解湖南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基础,通过产学研合作情况、有效专利实施率等了解其转化水平。发现湖南高校96%的专利权利要求数量不到10项、有效专利的专利保护范围偏小、96%的失效专利因未缴年费而终止、专利代理质量未进行统一管理、有效专利实施率偏低。高校传统的被动式、登记式的科研管理模式,以及仅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利益分配的机制并不利于培育市场需要的高质量专利,也不利于形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生态系统。应用型项目应推动"市场后拉式"的研发模式,专利资助政策向有转化前景的高质量专利倾斜,各高校应建立基于专利全生命周期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升高校专利质量、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以IncoPat专利库为数据来源,构建检索策略获取到江苏省“双一流”建设高校2010-2019年平均专利转化率为3.11%,苏州大学近4年专利转化非常活跃,南京中医药大学等6所高校专利转化与“一流”学科关联度超60%,专利转化模式较为单一;主要原因在于政策引导存偏颇、质量审核机制缺失、专利转化未融入高校科技创新体系、评价和奖助机制存缺陷、转化模式单一、职务发明产权归属制约、优势学科的转化效能较低;建议加强政策引导完善考评激励机制、坚持质量优先实施专利全流程管理、优化高校组织架构、探索职务发明权属改革、突出转化导向理念,积极对接产业实施、创新专利许可模式、加大高校优势学科产业辐射效能、加强专业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1.
高校的专利保护工作对专利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陕西省对科技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采取了相应措施,但是,陕西高校的专利流失现象仍较为严重。要减少专利流失,必须分析专利流失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止陕西高校专利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科技成果的转化收益分配机制是目前影响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关键性问题。专利成果转化收益的分配不公,容易挫伤各方从事转化的积极性,从而失去了继续科技创新的动力。文章通过数理分析部分广州高校建设的广东新型研发机构专利成果转化现状,找出了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知识产权转化除了受到建设主体本身文化的制约,知识产权投入的多元化,机构本身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人员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之外,最主要的制约其知识产权转化的因素,还是机构内部对各方权益激励分配机制,并提出了构建各主体间的多维联动,平衡专利成果转化激励分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鉴于目前缺乏从战略性新兴产业角度探讨青岛市高校院所的专利发展情况,为全面反映驻青高校院所的创新能力和潜力,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与国际专利分类参照关系表(2021)(试行)》,利用多维度、多层次的专利竞争力和转化前景量化评价方法,对驻青高校院所在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利情况进行量化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专利产出主要集中在7家高校和5家研究所,总体专利竞争力分级较为明显,相对而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的专利竞争力差异相对较小,在其他产业中专利呈现较明显的聚集;同时,高校院所专利转化与其专利竞争力具有较高的符合度,其中青岛科技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在优势产业领域已初步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专利转化优势明显,未来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专利转化有望出现多点增长,而山东科技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具有较强的专利转化潜力。并对驻青高校院所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创新发展提出强化专业学科优势、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强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培育高价值专利,以及突出专利转化导向理念、释放战略性新兴产业成果价值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非中心城市地方高校须摒弃纯粹的精神教育和纯学术研究的传统办学理念和办学方略,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为己任,积极投身地方创新建设高潮之中,主动融入地方创新体系建设行列,克服在科技开发、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诸领域在观念、体制、机制、保障等方面的束缚因素,大力构建有利创新科研、技术开发的管理体制、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加大平台建设,建立有利调动广大教师从事科研开发、专利获取、成果转化乃至科技产业开发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从内涵和本质上推动科技创新产生实效,从而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提升非中心城市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和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位次。  相似文献   

15.
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本质是自主知识产权的高质量创造和有效运用,我国高校作为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其专利转化率低是不争的事实。文章立足生物医药领域,检索分析转让和许可这两种主要的高校专利转化形式的相关专利数据,研究提示目前该领域高校专利转化率仍偏低,但处于持续上升态势;转让在其中居主导地位,且未来仍可能持续保持该现状。同时,已有南京大学等转化水平较高的高校,其共同特点是自建知识产权运营机构或与校外相关机构密切合作;当前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技术转化的支持服务体系构建,高校应充分利用政策宏利,提升技术转化能力。此外,转让与许可二者各有优劣,基于医药领域的复杂技术特性,高校选择专利转化策略时应结合目的、技术特性、企业情况等综合权衡。  相似文献   

16.
地方大学要通过改革科研政策、凝练科研方向、组织创新团队、加强基地建设、创新转化机制、实施专利战略等手段努力营造科技创新环境,积极参与地方科技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7.
考察我国直辖市"双一流"高校的专利合作网络演化,为提升直辖市的科技创新合作效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城市创新综合竞争力,为技术创新主体选择技术合作伙伴、探究地区间、高校间知识流动提供经验、启示。本文运用合作强度Salton指数、专利引用、绝对合作频次等,以Patentics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为工具,获取直辖市"双一流"高校合作专利数据,构建高校间的专利合作矩阵,采用合作网络可视化分析,梳理直辖市"双一流"高校专利合作网络,揭示网络环境下高校科技创新和知识流动的特征及趋势,给出提升高校专利合作的建议。结果表明:直辖市"双一流"高校校际专利合作的强同城倾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是京沪两地的专利合作核心高校。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专利申请量居前三,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专利被引量居前,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为专利合作的核心高校,对知识流动影响深刻。不足之处在于专利只能部分反映高校间的技术创新合作,合作申请只是技术合作的一部分,还包括科技论文合作和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综合考虑专利转化过程的影响要素、依据多源异构的相关资源进行专利推荐,能帮助高校和企业快速找到供需双方,促进高校专利转化。[方法/过程]基于四螺旋理论,设计综合考虑“高校-政府-企业-科技中介”影响作用的高校专利转化本体模型,从而构建高校专利推荐知识图谱。以新能源汽车电池领域为例,通过展示和查询知识图谱,得到推荐结果。[结果/结论]构建的知识图谱较好地实现了专利相关多源数据的融合,通过节点关联能对高校或企业提供团队和需求发现、政策感知和机构匹配等提供参考,并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9.
通过系统检索并分析IncoPat科技创新情报平台的相关专利情报信息,基于专利转让和专利许可这两种主要的科技成果转化形式,研究我国高等院校生物医药研究领域的技术转化现状。结果显示:我国高校生物医药专利转化率偏低,约为6.1%,但处于持续上升态势,其中专利转让居主导地位,约占82.4%,且未来仍可能持续保持该现状;高等院校内部组建团队或加强与外部专业化知识产权技术转化机构合作,是提升其生物医药专利转化效率的重要途径;专利的转让与许可这两种模式各有优劣,鉴于生物医药领域的复杂技术特性,高等院校选择相应专利转化策略时,应结合转化目的、技术特性、企业情况等综合权衡。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申请量趋势、主要申请人、专利申请状态三个方面分析了国内高校专利申请情况,并从专利转化趋势、主要申请人、转化技术领域、PCT申请比例四个方面研究了国内高校专利转化现状,通过上述研究分析确定我国高校在专利转化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需求,并给出了结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