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WTP差异及不同专利制度下,碳配额交易政策及再制造商风险规避度对再制造生产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固定专利费用模式新产品产量、再制造产品产量较高,新产品价格、再制造产品价格较低。(2)当再制造节碳能力较强时,变动专利费用模式下供应链碳排放总量较小;反之,固定专利费用模式下供应链碳排放总量较小。(3)固定专利费用存在临界值。当固定专利授权费用大于此临界值时,固定专利授权费用模式下OEM获利更多;反之,变动专利授权费用模式下OEM获利更多。  相似文献   

2.
在制造商受专利保护的条件下,建立含有一个能自行回收的制造商及一个具有再制造能力的回收商的闭环供应链模型。采用Stackelberg博弈、Kuhn-tucker条件等方法研究了两种策略不授权再制造(策略S)及授权回收商进行再制造(策略D)之后,通过算例分析,讨论再制造所节约的成本和单位专利费用对闭环供应链参与者利润及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再制品供不应求的市场中,只有当回收商再制造成本低于制造商时,制造商才会授权其进行再制造。  相似文献   

3.
考虑人们对再制造产品的偏好及市场中存在的专利模式,在细分普通消费者与绿色消费者的基础上,探讨不同专利模式下制造商与再制造商的最优博弈策略,并结合数值算例分析模型中关键参数(绿色消费者比例、普通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的接受程度)对均衡解及渠道成员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从环境绩效和消费者利益的角度分析,固定费用专利许可模式下的闭环供应链最优;从制造商与再制造商的角度分析,使用何种专利许可模式或定价策略取决于不同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软科学》2019,(9):27-32
研究技术创新对原制造商(OEM)和第三方再制造商(IR)的利润水平、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定价以及专利许可费的影响。考虑以下4种不同的技术创新模式:①无技术创新;②OEM技术创新;③IR技术创新;④双方同时技术创新。研究表明:无论是OEM还是IR开展技术创新,OEM的利润均上升,其中IR技术创新模式对OEM最有利;新产品价格只与OEM的技术创新水平有关,再制造产品价格与OEM和IR的技术创新水平均有关;IR技术创新时的专利许可费高于无技术创新和OEM技术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在由两个制造商(一个是研发型制造商,另一个是非研发型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构成的“二对一”结构的供应链中,考虑横向技术溢出效应,构建了技术不授权和技术授权(包括单位产量授权和固定费用授权)模型,给出了研发型制造商最优的技术授权策略,分析了技术溢出程度和产品替代性对模型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1)研发型制造商的最优技术授权策略和最优授权值主要取决于产品替代性和技术溢出程度。(2)在单位产量授权(固定费用授权)策略下,零售商的利润总是小于(大于)技术不授权策略下。(3)当产品替代性较小(较大)时,单位产量授权策略下的供应链利润总是大于(小于)技术不授权策略下;无论产品替代性如何,固定费用授权策略下的供应链利润总是大于技术不授权策略下。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碳排放量对闭环供应链产生的影响,将碳排放量作为罚利润值的形式进行研究,构建以碳排放罚利润扰动下的两级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动态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比较分析有无碳约束2种情况下的闭环供应链利润趋势,并讨论了在不同碳排放罚利润值扰动下的产品回收比例、利润分配、生产商和再制造商产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碳排放罚利润值的增大,再制造商产品逐渐取代生产商产品,闭环供应链的利润流向再制造商,这意味着产品回收再利用能有效减少闭环供应链的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7.
夏西强  阮俊虎  曹裕 《科研管理》2020,41(7):169-180
在知识产权保护下,原始制造商为获得再制造带来的收益和降低再制造市场竞争优势,针对再制造会采取授权再制造模式。同时,政府为促进再制造产业发展和消费者购买再制造产品,对再制造商采取补贴策略。为分析知识产权保护下政府补贴对再制造影响,本文基于授权再制造构建两周期政府通过补贴参与下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博弈模型,分析政府补贴对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纳什均衡最优解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表明:政府采取补贴时,再制造商为满足市场需求和获取更多的补贴,会努力回收废旧产品,使废旧产品回收数量大于政府不采取补贴时废旧产品回收数量,最终使废旧产品收率变大;政府补贴时,政府补贴可以弥补部分再制造商生产成本,这时,再制造商会采取"薄利多销"策略来提高消费者购买再制造产品,进而增加再制造产品销售量,但是,原始制造可以通过授权再制造获得再制造带来收益,也即原始制造商可以通过授权再制造弥补新产品因市场竞争导致新产品收益减少,最终使原始制造商收益不仅没有变小,还大于市场上无再制造时收益;无论是再制造产品或新产品,其销售量增加都会使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增加,因此,政府采取补贴政策时,要综合考虑单位再制造对环境影响降低量,因为,当单位再制造产品对环境造成影响减少较低时,政府补贴会使两种产品对环境影响总和变大;政府补贴降低消费者购买再制造产品成本,最终使消费者获得的剩余变大。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碳排量对闭环供应链产生的影响,将碳排放量作为罚利润值的形式进行研究,构建了以碳排放罚利润扰动下的两级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动态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比较分析了有无碳约束两种情况下的闭环供应链利润趋势,并讨论了在不同碳排放罚利润值扰动下的产品回收比例、利润分配、生产商和再制造商产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碳排放罚利润值的增大,再制造商产品逐渐取代生产商产品,闭环供应链的利润流向再制造商,这意味着产品回收再利用能有效减少闭环供应链的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9.
研究由一个OEM和一个IR组成的专利授权型闭环供应链,双方分别开展技术研发活动并存在溢出效应。建立并求解了三阶段闭环供应链独立研发和合作研发博弈模型,采用灵敏度分析和数值仿真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双方研发投资额与再制造节约成本之间的关系取决于对方研发投资成本的大小;合作研发下的研发投资额高于独立研发模式,OEM和供应链整体利润始终高于独立研发,大多数情况下IR的利润低于独立研发模式。  相似文献   

10.
《软科学》2018,(6):87-91
建立了一个具有三种产品生产能力的寡头垄断制造商的生产决策模型。这个模型以高端消费群体和低端消费群体划分购买区域,研究制造商在某个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为了获得最大利润而对新产品、再制造产品和翻新产品所做出的生产决策。在决策过程中,政府对企业的碳排放有限额,因此,超出限额部分的碳排放权,制造商需要从碳市场上购买。通过数学模型的构建和求解,得出制造商在不同碳排放节约和碳交易价格下的生产决策;同时求出了生产单位再制造产品所能节约的碳排放量的几个临界值。结果发现:制造商在不同单位再制造产品节约的碳排放临界值范围内为了得到最大利润会选择生产不同的产品组合。  相似文献   

11.
基于制造商和零售商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下碳限额和补贴对供应链定价减排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分散决策还是集中决策,对于清洁型制造商,碳限额额度的提高会增加制造商最优碳排放量;对于污染型制造商,随着碳限额的提高,制造商最优碳排放量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碳限额过高时,政府补贴越高,产品的定价越高;集中决策下制造商单位最优碳排放量优于分散决策下,因此引进两部定价契约对供应链进行协调,发现在两部定价契约中,批发价随碳限额和补贴的增加而降低,但固定支付随碳限额和补贴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2.
运用博弈论研究了原制造商(OEM)和独立再制造商(IR)的R&D研发模式和溢出效应对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的影响.建立并求解了NC、 C、 V以及CV等4种R&D研发模式,并用比较分析和数值仿真对结果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OEM和IR的R&D投资额和社会福利均在CV模式下最高,C模式和V模式次之,NC模式下最低;不同R&D模式下供应链成员的利润差异受废旧品回收率、溢出率和R&D成本的影响;废旧品回收率的增大不仅会提升IR的R&D投资额,增大供应链成员的利润,也会改变供应链成员以及整个社会的R&D模式偏好.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强势零售商的存在对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回收模式的影响.建立了三种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博弈模型.对这三种闭环供应链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当零售商之间差异化程度较高时,强势和弱势零售商偏好于零售商负责回收模式,而制造商偏好于制造商负责回收模式;而当零售商之间差异化程度较低时,强势和弱势零售商偏好于制造商(或第3方)负责回收模式,而制造商偏好于零售商负责回收模式.  相似文献   

14.
研究考虑政府不同补贴模式的闭环供应链定价决策问题,构建政府实施再制造补贴和回收补贴两种模式下的闭环供应链定价决策模型,分析政府不同补贴模式对新产品定价及废旧产品回收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的再制造补贴及回收补贴均会促使制造商和零售商降低新产品价格、第三方提高废旧产品回收率,且有利于增加闭环供应链成员及系统整体的利润。较之再制造补贴,政府的回收补贴机制更有利于提高废旧产品回收率。当单位再制造收益大于单位回收收益时,回收补贴机制更有利于降低新产品零售价格、提高市场需求。无论政府实施何种补贴机制,制造商总能获得最多的渠道利润,而第三方的获利总是最少。  相似文献   

15.
主要研究供应商碳配额不足、制造商碳配额富余、零售商碳配额富余情景下,考虑碳排放转移影响的三级供应链企业间最优运营策略问题。运用变分不等式理论构建超网络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网络内生性的碳排放转移率能弥补供应商碳配额不足,有助于确保网络均衡状态下供应商碳排放量在政府规定的碳配额范围之内;(2)随着碳排放转移率的升高,供应链超网络的网络均衡交易数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网络均衡交易价格总体呈上升趋势;(3)由于碳排放转移效应的存在,供应链整体的利润下降,供应链企业应警惕碳排放转移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李冬冬  张婷  杨晶玉 《软科学》2020,34(2):14-20
通过构建混合寡头和私有寡头市场下的企业绿色技术授权博弈模型,研究了市场结构及所有权性质对企业最优绿色技术授权策略的影响,讨论了绿色技术授权的环境、经济及社会福利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市场结构和所有权性质并不影响企业绿色技术授权策略,最优的绿色技术授权收费模式为固定费用,且企业与社会最优的绿色技术授权收费模式一致。市场结构及企业所有权性质影响最优固定费用,混合寡头市场下民营企业为专利持有方时,最优的固定费用大于国有企业为专利持有方时及私有寡头市场下的最优固定费用。当企业排污成本较大时,相比无授权情形,对企业进行固定费用技术授权不仅能够提高环境质量,还能够提高市场中企业整体利润和社会福利水平,从而能够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软科学》2018,(2):50-54
基于碳限额交易机制,构建碳排放依赖型制造商、低碳服务提供商和第三方金融机构分别作为减排投资主体的嵌入式低碳服务供应链模型,研究不同主体投资对制造商的产量决策、低碳服务项目减排效率及供应链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碳排放依赖型企业作为减排投资主体更有利于减排效率的提升以及收益的增加;运用两部制费用契约能够协调制造商投资时的嵌入式低碳服务供应链,实现帕累托改进。最后分析关键参数对最优决策和收益的影响,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鹏  聂佳佳 《软科学》2014,(11):67-71
研究了由一制造商及一经销商构成的闭环供应链系统,其中制造商具有公平关切心理特性并通过专利费授权经销商进行再制造.建立并求解了分散、集中两种决策模型并用收益费用共享机制进行了供应链协调。研究表明:制造商的公平关切特性能增强议价能力,但不利于社会绿色效应的提高;集中决策下的产品零售价、废品回收价均低于分散决策,而销售量、废品回收量及供应链效用高于分散决策;该类供应链只能实现效用的帕累托改进而无法完全协调。  相似文献   

19.
不确定需求及WTP差异下的再制造回收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军华  李帮义  倪明 《软科学》2012,26(4):131-135
在新产品及再制造产品的需求均为不确定的情形下,考虑了两种产品之间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差异性,分别建立了制造商回收、零售商回收及第三方回收三种不同回收模式下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模型,并给出求解的优化条件,然后利用数值仿真对三种回收模型进行了求解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制造商主导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中,第三方回收模式下制造商利润最高,制造商回收模式下新产品及再制造产品的零售价均最低,制造商利润、零售商利润及渠道总利润随再制造产品的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加。  相似文献   

20.
基于供应链核心企业间权力的差异,通过构建低碳制造商主导(M1S)、传统制造商主导(M2S)、双方均势(MVN)等模式下的博弈模型,研究不同模式下供应链碳减排水平和利润的变化,最后对比分析了不同模式下双向技术溢出和碳转移对供应链碳减排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1)碳转移和水平技术溢出效应均降低供应链碳减排水平;垂直技术溢出效应提升供应链碳减排水平,但其提升效果取决于碳转移量的多少。(2)受权力结构变动影响,低碳制造商势力的增强能够提高供应链碳减排水平,但会对碳转移量更加敏感;传统制造商势力的增强会降低垂直技术溢出效应的减排激励作用,同时促使碳转移消极影响提前到来。(3)碳交易价格上涨会加剧碳转移对供应链碳减排水平的消极影响,其强度与权力结构及消费者低碳偏好呈现出五种变动趋势。(4)制造商是否在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与碳减排水平直接挂钩,与其可获得的最高收益之间并无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