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家庭德育是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中“立德树人”的最初过滤网。红色文化融入家庭德育可以激发家庭德育的系统效应,增强家庭的政治社会化作用,发挥家庭育人的基础性功能。红色文化融入家庭德育的目标是实现家庭德育向“国事”转化,创建优良家风,增强家庭文化自信,根植家国情怀。家庭传承红色文化以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体系为着力点,通过形成教育合力,推进家庭德育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尊崇与弘扬是彰显文化自信的有效形式,亦是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大学生所承载的独特使命敦促其在未来的国家发展中具有主导性作用,其文化自信度关乎文化认同度及文化传承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民族文化的长远发展,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是对国家"文化自信"号召的积极响应,更是新时代社会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变化的必然需求,对民族文化的持久性发展与传承意义重大.本文将结合刘波、肖茜尹等人编著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文化自信》一书,以文化自信为探讨核心,从大学生视角及高校视角两方面分析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文化自信现状及现存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有利于将文化自信深切融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以期丰富并延展文化自信培育形式,助力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及其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历史基础与支撑,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属于增强文化自信的必经路径。渊博贯通、精深微妙的优秀传统文化于发展、变革的历史长河中呈现出超强的生命力、创造力及影响力,直至今天依旧对国人思想、日常生活具有重要、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其杰出的历史成就与鲜明的现代意义和时代精神,足以促使中华儿女感到自豪、骄傲和自信。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增强文化自信进行研究,论述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价值,并探讨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增强文化自信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4.
现今,国家对高校学生德育教育的关注度与重视度与日俱增,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德育教育工作内容中最为关键的一大元素在实践育人过程中占据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育管理时应致力于对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不断延展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尤其是德育、思政教育中的融合度,促使我国大学生建立更加积极、健康的思想,提升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度与认可度.我国优秀传统义化历经各朝各代累积而来,是思想文化的积淀及民族精神的传承,对于国家、民族的持久性发展意义重大,是文化自信之根源.张小军教授的论著《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自信探究》一书分析了我国高校学生的文化自信现状,探讨了传统文化对于高校学生的思想理念、文化认同、价值观塑造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明确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间的紧密关联,并基于此提出将二者更加充分、合理融合的具体实现途径,助力高校学子培育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5.
现今,国家对高校学生德育教育的关注度与重视度与日俱增,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德育教育工作内容中最为关键的一大元素在实践育人过程中占据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育管理时应致力于对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不断延展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尤其是德育、思政教育中的融合度,促使我国大学生建立更加积极、健康的思想,提升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度与认可度.我国优秀传统义化历经各朝各代累积而来,是思想文化的积淀及民族精神的传承,对于国家、民族的持久性发展意义重大,是文化自信之根源.张小军教授的论著《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自信探究》一书分析了我国高校学生的文化自信现状,探讨了传统文化对于高校学生的思想理念、文化认同、价值观塑造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明确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间的紧密关联,并基于此提出将二者更加充分、合理融合的具体实现途径,助力高校学子培育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6.
乡土音乐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精神财富的重要体现,更是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使文化传承下去是首当其冲的必然了。本文主要介绍昌黎乡土音乐艺术进入中学课堂,那么在课堂中运用什么方法使学生能够乐意接受,并能完美的掌握,使昌黎乡土音乐能够传承与发扬,就是需要谈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王晓阁  芮雪琳 《科技风》2023,(21):40-42
学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是用药加工服务、技术传承和人才传承培训中心,二者有机结合,形成集实践教学、技术传承、理论传承、人才传承、文化传承、应用传承(中药临方炮制个体化用药加工)、社会技术服务和社会培训于一体的高水平实践教育基地,全面实现教育教学和社会服务功能,为其他实践基地建设提供经验借鉴和示范。  相似文献   

8.
乡土是个体成长最早的发源地,影响着个体的思想和精神发展,甚至思维方式。长期以来,中小学思想教育对乡土资源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学校、教师应当采取多种方法,将乡土资源引入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爱家乡、爱劳动、爱祖国的思想情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藏民族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传承的必要性、重要性出发,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分析了藏民族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传承的现状与影响因素,提出了藏民族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传承中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新歌  虞虎  陈田 《资源科学》2019,41(12):2237-2247
地方“失忆、错忆、残忆、断忆”危机背景下,探究“留得住乡愁”的发展模式、传承和保护城乡记忆对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有重要意义。旅游发展被认为是“留住乡愁”的一种有效途径,凝结着本地居民集体记忆的地域乡愁文化元素有较大的旅游资源开发价值。然而,目前鲜有学者对地域乡愁文化元素进行系统梳理。基于此,本文以古徽州文化旅游区为案例,结合蚂蜂窝、携程网平台发布的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相关游记文本,采用ROST CM6软件的词频分析、情感分析以及扎根理论等分析方法,对旅游视角下的地域乡愁文化元素进行了识别,并构建其维度。研究发现:地域乡愁文化元素是吸引游客的重要载体,游客视角下乡愁文化元素可归结为自然景观映像、建筑风貌格局、社区生活氛围、劳作场景遗存、乡土故事人物、传承技艺表达、地方节庆展演7个维度,不同维度相应地包含了多个范畴;游客对乡愁文化元素持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自然景观、劳作场景、传承技艺类元素表现出普遍的欣赏和赞叹,而对于建筑风貌、社区生活、乡土故事、地方节庆,则存在不少争议。本文丰富了旅游地理学领域文化旅游资源的内容,有利于推动旅游地“留住乡愁”地方旅游文化资源挖掘和利用。  相似文献   

11.
楚商发源于湖北,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商派。楚商对楚商文化传承和回归创业对湖北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采用扎根理论模型对楚商创业领域的案例进行研究,从楚商文化传承、他组织视角、创业者视角、回归创业行为表现等方面,从文化自信视域,对楚商文化传承与楚商回归创业的逻辑关系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2.
高校哲学发展繁荣,意义重大。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惟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方能“文化自强”。作为文化组成之一的高校哲学,其发展繁荣亦如此:惟有“哲学自觉”、“哲学自信”,方能“哲学自强”。本文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两方面展开探讨,分析了实现“文化自强”的观念条件,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倡“哲学自觉”、“哲学自信”,探讨了实现高校哲学发展繁荣之路的主体意识障碍破解及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3.
段笑晔  郝雯 《科教文汇》2020,(5):185-187
教高〔2019〕6号第1条指出:"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充分发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自信",并指出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力量。基于新时代的新要求,各高校积极加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传承与发展,"文化自信培养"成为"课程思政"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因此,如何将"课程思政"与外语教学有效结合来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自信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也为我们今后的外语教学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文化自信命题的提出是对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不同文化交流、不同观念碰撞、不同价值交锋导致人们对自身文化价值、文化生命力、文化影响力的存疑和忧虑的现实切近。文化的基本内容是思想理论,核心是价值观念,建构工具是语言话语。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质上是文化活动,应该在文化多元、价值纷呈的社会现实中发挥正本清源、文化传承、守正创新作用,而对所传授的理论、价值和话语理解精准、掌握精确、传递精妙,实现代际传承,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文化自信的现实呈现。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内对“文化自信”的认知及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国人也愈发重视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买国货、用国货、晒国货”逐渐成为新一代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国潮现象”应运而生。以“国潮”为时代背景,基于符号消费理论,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文化自信会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即文化自信能够促进中国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购买,进而扩大国内市场,降低对国外市场的依赖,刺激国内经济循环。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华传统文化在高校中传播和传承的意义,分析了中华传统文化在高校传承和发展的困境,指出了高校图书馆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定位,以大连医科大学图书馆为例,探析了国内高校图书馆如何通过宣传、教育、推广和创新活动,深入阐发传统文化精髓,营造崇尚传统文化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青年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激发青年学生的文化使命担当,增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从而树立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17,(4)
“那达慕”又名“乃日”,它是蒙古族人民的原始信仰文化,它主要以赛马、射箭、搏克(摔跤)等竞技类活动为核心内容,它其中还融入了宗教信仰、传统体育项目、服饰、建筑等文化素养。那达慕集会不仅是蒙古族人民文化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还是蒙古族人民的模塑和教育向导。事实上,在创建校园教育之前,那达慕思想就已经悄然的成为了蒙古族人民的“学校”,它能给蒙古族人民带来民族文化和社会文化的教育。虽然那达慕文化对于蒙古族人民有着无可替代的教育意义,但是随着时代的变革,那达慕文化如今已经处于无意识的状态,它的传承和延续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注重那达慕传统文化和教育意义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篇文章就针对蒙古族那达慕文化的传承和教育视野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民间声乐教育发展现状,试图从教育与文化发展的双重视角,来探讨学校教育中民族音乐传承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的瑰宝,对国家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将此与学校教育结合,促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传承发展。本文以云霄县龙船歌与学校教育融合为研究对象,对龙船歌进行简单的介绍,针对非遗进校园现状,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相关人士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科学生活》2011,(10):F0004-F0004
学校于2010年由上海福山教育文化传播与管理咨询中心创办。学校以“贤良方正,博物通达”为校训,以全面发展有专长,视野宽广外语强为办学特色,养大气、雅气、正气、灵气,走向世界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