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与文化》2005,(4):41-41
胃部探查员为研究反刍动物消化器官的情况,兽医学中通常的做法是借助外科手术在活牛胃部开一个洞或插一根管。据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员丹·塞内特说,这种方法可以试用牲畜饲料的新添加剂,也可以获取各种酶对反刍动物消化时所起作用的数据。瘤胃是消化道的一部分。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饲料在这里发酵。洞口就开在这里,管子也是从这里插入的。为使胃液和饲料不外溢,管口用一个塑料盖盖住。在需要对食物进行研究时,研究人员将盖子取下,将手插入胃中,取出已充分发酵的食物样本。牲畜“配种员”人工授精是牲畜遗传改良的关键,但这项工作需要刺激雄性…  相似文献   

2.
<正>在普通人看来,药片都是整片吞咽下去,勿须多此一举嚼碎它。然而,确有一部分药片依其所对疾病的作用非嚼碎不可,像复方胃舒平、氢氧化铝片,嚼碎进入胃中能很快地在胃壁上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减轻胃内容物对胃壁溃疡面的刺激;如酵母片,因其含有黏性物质较多,不嚼碎在胃内形成黏性团块,会影响药物的作用。再如冠心病患者随身、随时随地携带保健盒,心绞痛发作时,要取出其中的硝酸甘油片,嚼碎含于舌  相似文献   

3.
《百科知识》2013,(13):65
麝雉是圭亚那的国鸟,生活在南美雨林中。它们的奇特之处在于,麝雉幼鸟翅膀上生有爪,待成年后,翅爪会自行脱落。麝雉的消化系统是鸟类中独有的,它们如同反刍动物一样,在食道前部会用细菌发酵来分解植物,不过它们没有反刍动物的瘤胃,而是以嗉囊来发挥同一功用。由于它们食用的叶子中含有芳香族化合物,加上细菌发酵,使它们发出一阵像粪便的气味。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4):516-517
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研究员王文研究组与其合作者“破译”了山羊和绵羊基因组。至此,所有重要家畜动物的基因组密码全部告破。山羊和绵羊是反刍动物的典型代表,而瘤胃是反刍动物独有的消化器官。科学家们首次观测到两种在反刍动物中发生特异蛋白结构改变,且仅在瘤胃中特异高表达的结构蛋白。一种是首次报道和命名的毛透明蛋白类似蛋白,另外一种是小脯氨酸丰富蛋白Ⅱ家族。  相似文献   

5.
郭薇 《科学大众》2011,(3):14-14
牛喜欢吃草,不过,吃草时总是囫囵吞枣,嚼都不怎么嚼就吞了下去。如果我们吃东西时,嚼都不嚼就吞下去,胃一定会很难受。可牛不怕,牛有4个胃。草经过食道后,来到第一个胃——瘤胃,  相似文献   

6.
你知道吗?     
《科学与文化》2009,(3):14-15
为什么吃饱了就困? 吃饱后,进入胃内的食物要被胃进一步搅拌和粉碎,同时要和胃分泌的消化液——胃液充分混合,然后被送入十二指肠,进一步进入小肠充分消化和吸收。在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中,一方面,胃和肠的运动加强,另一方面,消化腺的分泌增强,体内的血液必然要向胃、肠部位集中,来帮助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于是胃、肠部的血液供应增加,从而导致流向头部和四肢的血液量减少。大脑供血不足,自然就会感到困了。  相似文献   

7.
余夫 《百科知识》2014,(1):9-12
正马的脸显得很长。其实,马的头部并不长,只是嘴又长又大。马以植物为食,有一个简单的胃和特别发达的盲肠,不能像反刍动物那样通过反刍来咀嚼食物,无法将没咀嚼过的草料吞入到胃中先贮存起来,因此,马只能依靠这张特别大的嘴。马的长脸还特别有利于进食时观察敌情。因为它的眼睛长在脸的上部两侧,耳朵长在脸的顶端,向上高高竖起,这  相似文献   

8.
孔令仪 《金秋科苑》2013,(15):115-116
“十人九胃”,指的是10个人当中就有9个人有胃病。吃进去的食物,首先影响的就是胃。胃每天不停运作,一日三餐,消化吸收之后,将未消化完的食物,再传送到肠。如果饮食不慎,吃的东西难以消化,或胃本身出了问题,不能正常消化食物,都会引发胃病。  相似文献   

9.
《金秋科苑》2013,(17):11-11
近日,科学家对河豚的上下颚形态进行了研究。经过数百万年的演化,如今的河豚拥有可以咬开螃蟹硬壳、嚼碎坚硬食物的喙部。有理论提出,人类最终也会演化出超越牙齿的、特化的喙。  相似文献   

10.
农作物秸秆的饲用价值很低,属于典型的低质粗饲料,一般粗蛋白只有3~6%,此外,秸秆在反刍动物瘤胃中的发酵很慢,DM消化率只有30—40%。由于受瘤胃大小和在瘤胃中停留时间限制,动物对秸秆的采食量很低。如果单独用秸秆饲喂家畜,一般不能满足动物的维持需要。秸秆调制的目的就是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方式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率,增加其适口性,使其变得易于消化,便于采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牛瘤胃中分离和鉴定纤维素降解菌类微生物资源。方法: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出纤维素酶产量高的菌株并进行鉴定。结果:从牛瘤胃中分离鉴定出溶纤维丁酸弧菌、黄色瘤胃球菌、胃八叠球菌、产琉拍酸拟杆菌和多聚糖分解梭菌各1株。结论:牛瘤胃中微生物资源丰富,可从中分离出大量的不同种类的纤维素分解菌株。  相似文献   

12.
邱裕华 《知识窗》2007,(5):13-13
在阿留申群岛周围的海域中,生活着许多海獭,它们的食物大部分是50米以下海底生长的贝类、海胆、螃蟹等。本来,海獭并不适合在水里生活,因为它们每次的潜水时间仅仅只有4分钟。如果超过了4分钟,它们就会溺死在海水里。如果在4分钟内捕获不到食物,它们就会饿死。  相似文献   

13.
一般动物性或植物性的食物都不耐久放,尤其是气温高、湿度大的热天里,不几天就会败坏,这是由于微生物的侵襲,主要是腐败细菌的为害,要保存食物就得对付这些为害的微生物,不让它们在食物上生存和繁殖。  相似文献   

14.
陈钦  耿耿 《内江科技》1999,20(1):43-43
耕牛膨胀病易在春季发生。由于春天的嫩草、牧草和豆科作物等生长旺盛、幼嫩。在放牧或使役时,耕牛过多的捞食。因鲜嫩青草含水量高,纤维素低,采食过多,在牛瘤胃还来不及反刍消化就发酵,产生大量气体,致使胃内膨胀;或采食过多易于发酵的饲  相似文献   

15.
阮光锋 《百科知识》2013,(13):34-35
你听说过"负能量食物"吗?据说吃了这种食物,不会给人体增加能量储备,还可以边吃边减肥。在网上搜索一下就会发现,关于"负能量食物"的说法还真多。最近在某科学杂志的网站上有专题介绍"负能量食物",文章认为"负能量食物"包括苹果、芹菜、羽衣甘蓝、番木瓜和生菜等25种食物,它们大多是能量低、富含膳食纤维的植物性食  相似文献   

16.
人在吃饭时,为了感觉食物的味道。血液会更多地流向头部。人一吃饱。胃的蠕动就会加快,胃蠕动需要很多的血液来供给肌肉能量。为了消化食物,血液又大量涌到胃部.致使脑部出现暂时性的血液缺少。所以就会出现人犯困,想睡觉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们的食物中混入了微小的塑料纤维,而且它们会随着食物进入人体,这是真的吗?食物中的微塑料到底是不是人类健康的新威胁呢?微塑料纤维哪来的塑料是现代社会无法替代的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无处不在。许多塑料材料不易降解,如果没有回收再利用,它们就会成为环境垃圾。随着雨水冲刷,这些塑料进入河流,最终进入  相似文献   

18.
不同的蚂蚁喜欢吃的食物不一样,但相同的一点是,它们都很聪明,会自己寻找或制作喜欢吃的食物,如收获蚁喜欢吃植物的种子,它们常把多余的植物种子储藏在洞穴里;而割叶蚁喜欢吃蘑菇它们就会自己培植好吃的蘑菇,很厉害吧?  相似文献   

19.
尿素可以作肥料,为什么又可以作飼料呢?这是因为尿素在牛、羊等反芻动物的瘤胃中能为許許多多的微生物所分泌的脲酶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分解出来的氨再和碳、氧、硫等元素合成微生物自身的蛋白质,而后这些微生物随食物一起进入牛、羊的真胃,被胃液消化放出“制造好了的蛋白质’供畜体利用。据分析一分尿素相当于2.6分可消化蛋白质。在牛羊日粮里每合理地加入一公斤尿素可增产奶品8~10公斤、肉0.6~0.8公斤和毛0.2~0.3公斤。因此,使用尿素作为牛、羊蛋白质的补充来源已被苏联等国家所广泛应用,成为提高牛、羊生产力的重要途徑之一。但是尿素不能用于猪、馬等单胃动物,因为它們的胃中沒有适合微生物生活的条  相似文献   

20.
正澳洲和美洲的沙漠地区,有一种蚂蚁,它们能够用自己的"胃"储存大量的花蜜,直到肚子变成圆滚滚的蜜罐,它们就是蜜罐蚁。但不是所有蚂蚁都有资格成为真正的蜜罐蚁,如果在食物缺乏的时候,蚁群中仅有少数体型最大的工蚁会转化为贮蜜罐。而在食物充足的时候,大量工蚁,包括体型较小的工蚁,都会转化成贮蜜罐。沙漠地区大多数时间缺乏水分,植被也稀少。一般大雨来临时,也就到了沙漠植物的花期,植物会分泌大量花蜜,这些蜜罐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