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针对某高速动车组转向架构架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开裂现象,在Workbench和nCode DesignLife软件中对构架进行有限元分析和疲劳可靠性分析,通过软件将疲劳载荷工况组合成一次载荷循环的方式,得到疲劳载荷谱。并据此得出该构架的疲劳寿命和疲劳损伤云图,验证了构架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游梁式抽油机作业工况复杂、环境恶劣、作业需求寿命长、抽油机支架易产生疲劳破坏的特点,基于现场服役的某型号游梁式抽油机支架开展了支架的疲劳可靠性研究。应用Ansys Workbench开展了支架在最不利工况下的静强度分析,结合支架应力分布及主体材料的S-N曲线,基于nCode Designlife开展了支架的疲劳寿命计算。相关结果表明:支架在其极限作业工况下,满足静强度要求;在循环交变载荷作用下,支架会发生疲劳破坏,其使用寿命约为11.48年,小于抽油机的设计使用寿命要求。上述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为支架结构的设计、改进和优化提供理论指导,也可以为预防故障和现场维护起到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单轨道岔梁疲劳寿命仿真计算提供整套计算流程及具体方法,并计算出单开道岔梁疲劳寿命,以验证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基于准静态叠加法应用ADAMS仿真得到载荷谱,Hypermesh得到单位载荷下的应力应变状态,结合n-code进行损伤叠加及统计,最终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计算出疲劳寿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焊接质量在屋盖钢结构工程中是极为重要,为满足设计的要求,经认真探讨、研究,攻克了检验难点,对不同构件的焊接接头采用不同的检验方 法进行检验,确保了钢结构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5.
根据海洋石油铺管船托管架关键联结部件(包括Hitch点等)的工况、载荷、材料特性和强度分析,对关键联结部件由于冲击、疲劳、应力集中、腐蚀、温度效应等因素造成的损伤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铺管船Hitch点设计满足铺设工况的静强度要求,但是仍然有许多影响因素需要根据实验或者现场测试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最后对新建铺管船托管架关键联结部件(包括Hitch点等)的优化方案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理论知识与以往现场安装中的实际焊接施工经验,在钢结构现场安装焊接质量控制方面值得提出控制的要点,以满足规范和设计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7.
根据飞机挂架静力试验技术需求,设计研制了一套用于挂架静力试验的试验系统,解决了挂架试验中试验件支持、试验载荷加载等关键技术。通过多点加载顺利实现了挂架力矩载荷的施加,顺利完成了限制载荷试验、极限载荷试验及承载能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系统工作稳定可靠,满足试验要求;挂架结构在极限载荷工况未发生破坏,其刚度、强度满足设计要求,且有较大安全裕度。试验结果可作为后续挂架设计改进的依据,同时可根据试验结果对挂架有限元模型进行优化修正。  相似文献   

8.
工业建筑结构中,在吊车和振动工况下,混凝土结构疲劳破坏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重要问题,对工程质量和后续维护保养都具有很大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既有厂房进行升级改造,以满足新的工艺要求中,既有承受往复荷载的构件的疲劳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混凝土的疲劳过程发生是个复杂的过程,造成疲劳的因素众多,强度具有随机性,为了更好的将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用于工程设计,结合各项理论研究数据对混凝土结构疲劳全过程进行分析,从而采取对应的措施对工程建设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焊接钢结构造价限制与焊接质量的关系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多层建筑中钢结构的焊接工程造价与焊接质量的数学关系模型,以最小的焊接造价成本实现最大的焊接质量效益。传统模型构建中,采用基于钢度退化和经验模态分解的钢结构的焊接工程造价与焊接质量关系模型,模型需要考虑不同焊接开裂参数、焊道数以及板件热流分配系数的影响,没考虑焊接结构钢度退化后的造价限制衰减因素,导致造价配比与焊接质量的关系模型分析精度不高。提出一种基于焊接钢结构开裂点和屈服点等特征能量限制的焊接造价与焊接质量关系模型,设计多层住宅建筑焊接钢结构,得到多层住宅建筑钢结构焊接应力拟合模型,以多层住宅建筑的钢结构焊接成本控制造价参数为基础,进行多层住宅建筑焊接钢结构的造价限制数值模拟,实现了造价与焊接质量关系模型优化设计。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对不同造价控制下的钢结构焊接强度预测精确,能在相同的焊接质量下节约焊接造价成本18%,展示了本文模型的优越性能,为提高建筑质量,节约工程开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钱斌 《科技通报》2019,35(9):180-183,189
为分析某增压发动机连杆组受力情况和疲劳强度,依托发动机AVL综合试验台架以及专用分析仪器,以实际测量发动机不同工况下爆发压力变化曲线作为输入,对连杆体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各关键工况以及爆发载荷耦合计算,连杆体和连杆盖应力分布结果与实际吻合;连杆各个危险部位在各工况下均满足运行条件,连杆在运行中连杆盖和连杆体没有发生脱离现象,满足运行工况要求。  相似文献   

11.
根据钻机井架实际工作情况建立井架振动模型,通过测试实验得到动态载荷,应用ANSYS软件对该公司最新研制的K型井架进行瞬态响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动载荷作用下,钻机井架各部分变化具有同时性,而达到最大值的时刻不同,说明井架响应具有滞后性;井架以上下振动为主,同时具有一定程度的扭振;位移变化主要发生在井架顶部,而扭转振幅从顶端向下逐渐减弱;最大振动位移、最大弯矩、最大应力分别为133.580mm、87084.0N·m、-0.17354E+09Pa,均满足设计要求。在瞬态振动过程中,振动衰减最快的是扭转,而x向、y向、z向振动位移中x向衰减最快,这与实际情况一致。因此,运用实际动载荷对井架进行瞬态分析为井架结构设计以及安全评估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平煤国际矿山救护比赛场馆工程为50m跨钢结构管桁架结构,拼装工艺困难,相贯焊接节点复杂,焊接质量要求高,在施工中采用地面拼装整体吊装的施工方法,由于采取科学、合理、可靠的技术和有效的质量监控,成功地施工了该项工程,满足了施工和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应用AYSYS软件对试验用机组内机进行随机振动分析,根据Miner线性累计损伤理论对机组管路的疲劳寿命进行估算,管路疲劳断裂的位置与寿命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栗一致;重新设计断裂管路,并再次进行疲劳寿命的估算及试验验证,结果均满足随机振动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17,(21)
为保证齿轮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减少因齿轮疲劳折断、齿面胶合等因素而引发的生产事故,因此对齿轮进行接触和模态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文章在简单概括直齿轮接触应力及模态分析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并结合所研究的齿轮,通过ANSYS对齿轮轮齿啮合处的受力情况进行静态分析,分别得到了齿轮传动在载荷作用下的变形、应力、振动特性和固有频率,为准确分析齿轮工况提供了一种有效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7,(24)
现阶段,国内外工业设计指标在差异化分析过程与对疲劳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上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特别是针对国内机车车辆领域,焊接承载结构的疲劳分析与工程分析应用还处在发展中阶段,指标化的疲劳设计模式与参数还没有一个硬性的标准,且对焊接结构疲劳的研究不足。文章将以试析焊接残余应力对钢结构疲劳性能的影响作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予以深入的探究,相关内容如下所述。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20,(27)
以扩展有限单元法(extended finite element method,XFEM)为理论基础,研究了不同应力比(R=0.02,0.1,0.2,0.4)对含初始预制裂纹的Q235钢紧凑拉伸试件(compact tension,CT)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并设计了对应的试验加以验证。结果表明:最大载荷P_(max)和应力比R不变时,疲劳裂纹扩展速率随着裂纹扩展长度曾加而逐渐增大;在相同最大载荷P_(max)下,试件疲劳裂纹扩展到20mm所需要的循环次数N随应力比R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应力比R下,试件疲劳裂纹扩展到20mm所需要的循环次数N随最大载荷的增大而减少。  相似文献   

17.
监理在大跨度焊接球网架钢结构施工中要抓住关键点的控制:网架定位、可靠地临时支撑、网架结构的变形控制、网架拼装焊接技术、网架结构与主体结构连接等制定质量控制措施,并提出了焊接球网架结构施工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施工结束后对网架变形情况进行观测和分析.测量结果应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机身壁板环向对接疲劳试验件的传力特点进行了分析,设计了三种含不同过渡区的试验件,分别计算了它们过渡区危险细节处的疲劳寿命,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过渡区采用指形变厚度垫板试验件的载荷传递更加缓和,长桁和蒙皮的工作应力较均匀,过渡区与考核区最短寿命之比更高,更能满足疲劳试验件设计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9.
振捣器是熨平板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实现对沥青混凝土的整平和预压,其作业性能直接影响路面铺筑质量。工作时,熨平板浮动在热沥青混合料上,同时在振动装置激振力作用下振动,并承受来自振捣装置惯性载荷的冲击。因此,对振捣器的运动学和动力学进行研究,对振捣器的设计和合理使用具有主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高速动车组车下设备吊装螺栓的冲击试验要求,也有了相应的明确和提高.从2007年4月高速动车组车开始投入运营后,其车下设备吊装螺栓的冲击试验要求都是按GB/T 3098.1-2000或IS0 898-1-1999执行;从2012年开始,高速动车组车下设备吊装螺栓的冲击试验要求按GB/T 3098.1-2010或IS0 898-1-2009执行.通过对上述新旧版本标准中的冲击试验要求的对比,结合冲击试验的仿真计算结果,以CRH3C动车组典型的车下设备的线路冲击试验分析结果为例,为新版标准实施后,动车组车下设备吊装螺栓的选取,在冲击试验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