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发明与创新》2007,(10):26-27
一个以我国科学家为核心的国际联合研究团队通过卫星观测数据,首次观测到了主导太阳耀斑、极光、磁暴等太空自然现象的基本物理过程——“磁重联”的三维几何结构,描绘出了人类前所未见的太空磁场的“天然舞姿”。这将有助于为人类航天飞行等活动建立更加准确的空间天气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2.
从400年前问世到现在,望远镜的主要任务就是重新定义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它曾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亵渎神明”的科学仪器,但到今天,已然成为最不可或缺的科学研究观测工具之一。太空望远镜更是望远镜领域的“佼佼者”,比如大名鼎鼎的哈勃太空望远镜。然而,它并不是科学家安插在太空的唯一“眼睛”。在之后的近20年时间里,有大量轨道观测平台加入哈勃太空望远镜行列,其中已经做出以及未来即将做出突出贡献的便有以下几部。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世界许多地方地震多发,利用卫星监测乃至预报地震,已成为研究的重要领域。目前,世界各国监测地震的主要手段是地面台站观测。受观测环境、生活环境等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国境边界、海洋、高山、原始森林等地区建观测台比较困难,现有的地面观测台站受干扰也越来越严重,这些都会导致地震监测区域出现空白点和观测资料不足。对地观测卫星具有全天候、全天时、全球性、周期  相似文献   

4.
正1月5日,备受瞩目的"天眼"高分四号卫星经历了为期一周的太空旅行,在距地球36000公里的太空为祖国发来了亲自拍摄的第一张"明信片"。这幅自36000公里轨道高度获取的分辨率50米图像,在世界上首开先河。太空中的"监视器""在地球同步轨道进行遥感观测,此前国际上还没有高分辨率卫星的安排。"国家国防科技工  相似文献   

5.
<正>1科学背景卫星遥感是20世纪60年代新兴的科学领域之一,它是以卫星为平台,利用遥感仪器对地球或其他太空目标进行观测,观测数据经过地面站的接收和处理,转化成可供各行各业应用的、信息极其丰富的数据资  相似文献   

6.
《发明与革新》2014,(2):48-48
去年底,我国首颗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一“高分一号”卫星正式投入使用。“高分一号”卫星是我国首颗寿命大于5年的低轨遥感卫星,也是国家重大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中的首星,它的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国产化迈出了决定意义的一步。它将在国土资源调查与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7.
一个名为“太空卫士”的观测项目正在对太空中游荡着的危险岩石天体展开详尽地扫描。虽然现已发现的小行星暂时不会对地球造成威胁,但太空中仍然隐藏着大量的危险天体。人类当前所面对的一个紧迫问题是尽快找出大部分的近地天体。  相似文献   

8.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人类从空间观测地球和探索宇宙奥秘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从此,人们广泛开展了利用卫星观测资料反演大气、海洋、陆地等参数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与此相应,提出了“遥感”这个名词,卫星遥感也伴随产生。随着其应用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并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目前全球已有包括中国风云系列的近30颗陆地卫星入轨运行,获取了海量的地球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9.
坍缩     
程龙 《发明与创新》2009,(11):46-49
坍缩将在凌晨1时24分17秒时发生。 对坍缩的观测将在国家天文台最大的观测厅进行,这个观测厅接收在同步轨道上运行的太空望远镜发回的图像,并把它投射到一面面积有一个篮球场大小的巨型屏幕上。现在,屏幕上还是空白。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3):F0002-F0002,F0003
遥感卫星地面站是我国对地观测领域的核心基础设施,负责接收,存档,处理国内外对地观测卫星数据,并为全国遥感用户提供数据与信息服务。目前,卫星遥感已逐渐成为各国空间对地观测领域的主要科技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首颗卫星——"高分一号"于2013年12月30日正式投入使用,这标志着我国对地观测新时代的开启。"三高"卫星所谓高分辨率,主要体现在空间、时间和光谱分辨率3个方面。高分工程由天基观测系统、临近空间观测系统、航空观测系统、地面数据中心系  相似文献   

12.
哈勃望远镜是人类发射进入太空的最大而且最灵敏的光学望远镜,它发回了数不胜数美丽得让人震撼的天文照片,从此开辟了天文观测的一个新时代。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中国人》2011,(13):46-47
美国宇航局观测到五年来最猛烈太阳辐射大爆发美国宇航局的太阳动力学观测卫星观测到5年来最猛烈的太阳辐射大爆发,抵达地球后可引发中度地磁暴,影响卫星通讯和地球上的电力供应。根据太阳动力学观测卫星的观测,除了一次小型辐射风暴外,此次太阳爆发还伴随一次耀斑以及一次日冕物质喷发。中型太阳耀斑在6日美国东部时间凌晨1点41分(格林威治标准时间的凌晨5点41分)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14.
资源卫星应用是多学科、综合性的航天高技术,资源卫星应用事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15年来,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发展迅速,卫星应用工作成绩显著。资源卫星应用系统的成功建设与运行,填补了我国资源卫星应用系统的空白,特别在资源01/02星的交付使用以来,资源卫星应用中心获取了大量珍贵的数据信息,数据产品得到广泛应用,不仅谱写了我国对地观测卫星应用的崭新篇章,而且也使航天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创造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积极、广泛地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了中国航天技术与应用的国际影响,提升了我国对地观测卫星应用在国际遥感界的地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据国防科工局消息,我国重大科技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高分一号"任务,已完成卫星、运载火箭出厂审定工作,转入发射实施阶段。"高分一号"卫星将于4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择机发射。据介绍,"高分一号"卫星是我国高  相似文献   

16.
全球最大的光学望远镜——“大口径全景巡天望远镜(LSST)”.已于日前开始在智利北部的帕切翁山动工建造。这部超级望远镜预计将在2015年投入使用,届时,它将成为世界上观测能力最为强大的数字化天文观测系统.能够自动地对夜空进行观测。LSST将对太空进行不问断地扫描.以研究那些遥远的星系、小行星、超新星、彗星、恒星和其他天体。LSST计划的总投资将超过35亿美元。建成后的LSST天文望远镜直径将达到84米,  相似文献   

17.
恐怖之地     
《科技新时代》2010,(2):16-17
在阿尔及利亚中南部的塔奈兹鲁夫特盆地,植被异常稀疏,放眼望去遍地都是沙砾。这张照片是由日本的先进陆地观测卫星拍摄的,它让研究人员得以更容易地观测这片人迹罕至的土地,监测这里发生!  相似文献   

18.
作为天文学领域最野心勃勃的一项计划,世界上最强大的射电天文观测设备于3月13日正式亮相。据称,这些设备所捕捉到的深太空信号,或许能帮助人类找寻宇宙其他星球上可能存在的生命。以往,人们只能通过光学望远镜来观测研究天体,光学波段是人类观望宇宙的唯一"窗口"。直到上世纪30年代初,美国贝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12月17日8时1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中国科学卫星系列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发射升空,这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探测研究迈出重要一步。"悟空"是目前世界上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超过国际上其他同类探测器。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此次太空之旅共有3个科学目标:即通过在空间高分辨、宽  相似文献   

20.
正在轨道上工作的斯皮策望远镜艺术示意图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航天局3日宣布,依据该局斯皮策太空望远镜观测结果,美国天文学家发布了号称迄今最精确的哈勃常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