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沈阳市城区扩展动态监测与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王秋兵  卢娜  边振兴 《资源科学》2008,30(7):1068-1075
以不同时相的遥感数据(MSS、TM、ETM、CBERS-2)为信息源,对沈阳市1979年~2006年的城区扩展及其扩展过程中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并对引起城区扩展的驱动力进行简要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市在监测的27年间城区扩展速度与方向不均衡,建成区面积1979年为163.33km2,2006年扩展到360.5km2,27年间共增加了197.17km2,面积扩大了2.2倍,平均每年扩展7.3km2,其中2001年~2006年城区扩展最为迅速,以“跃迁”式扩展模式向南部和北部扩展,形成新的卫星城,城区质心变化相对不大;城区扩展对城市边缘土地利用的影响主要是以占用耕地和城乡、工矿、居民点的融入为主,影响面积为157.78km2,占扩展总面积的80.02%,而对水域、林地影响较小,影响面积为39.39km2,占扩展总面积的19.98%;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沈阳市1996年~2005年的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中的23个驱动因子数据进行定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引起沈阳市城区扩展的主要驱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因素,且社会经济驱动力得分始终处于增长状态表明其影响沈阳市城区扩展的作用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2.
1986年~2005年三江平原水田与旱地的转化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黄妮  刘殿伟  王宗明 《资源科学》2009,31(2):324-329
在遥感和 GIS 技术支持下,通过获取研究区 1986 年、1995 年、2000 年和 2005 年 4 期土地利用数据,从总量态势、相互转化差异、空间格局等三方面分析了3江平原 1986年~2005 年水田与旱地相互转化特征。结果显示: ①三江平原水田和旱地均呈显著增加趋势,水田面积增加的幅度大于旱地,由 1986 年的 57.7×104hm2 增加到 2005 年的 150.9×104hm2,增加面积占三江平原总面积的 13.86%;水田在此期间的动态度为 5.08%,开发速度明显快于旱地;② 水田与旱地的总量变化存在明显的阶段差异,1986年~1995 年,旱地的开发速度是3个时段中最快的,1995 年~ 2000 年是水田面积增长最快的时期,动态度高达 36.49% ;③ 水田与旱地的相互转化特征在不同阶段差异较大,1986年~1995 年为水田转化为旱地最明显的时期,转化面积为 33.1×104hm2;1995年~2000 年为旱地转化为水田幅度最大的时期,转化面积达 63.5×104hm2;④ 水田与旱地相互转化存在明显的区域特征,水田和旱地的重心总体上均表现为向东北偏移的趋势,水田重心的整体偏移量要远大于旱地。  相似文献   

3.
坡地是广东省重要的土地资源,也是水土流失的策源地。研究坡地的土壤侵蚀问题,对于坡地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根据广东省坡地利用中的土壤侵蚀问题,结合多年来在典型水土流失区的调查研究成果,系统地论述了广东省坡地利用及其土壤侵蚀的现状,以及土壤侵蚀所导致的坡地退化,分析了影响坡地土壤侵蚀的主要因子,并提出了坡地土壤侵蚀的防治措施。广东省现有坡地侵蚀面积约1.14×104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79.74%。侵蚀强度以中、轻度为主,强度侵蚀仅占27.70%,年平均土壤侵蚀量8 540.67×104t,年土壤侵蚀模数7215.68t/(hm2·年)~7335.56t/(hm2·年),年侵蚀深度5.4mm~5.6mm。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坡地土壤退化,主要表现在耕层变薄、土壤贫瘠化、沙质化、干旱和植被退化等,其结果严重制约了坡地的可持续利用。影响坡地侵蚀的主要因素是降雨、厚层风化壳、坡度和人类不合理的利用,其中人为因素是主要原因。对坡地侵蚀的防治,应从植被恢复、植被工程措施、水土保持耕作法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方面入手,并与脱贫治富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滨海湿地资源类型及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张华  苗苗  孙才志  杨俊  丁亮 《资源科学》2007,29(3):139-146
基于遥感、GIS技术和野外调查,采用景观生态学研究法,对辽宁省滨海湿地资源类型与景观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辽宁省滨海湿地总面积为17 331.72km2,其中浅海水域和陆域湿地分别为56.78%和43.22%,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分别为73.03%和26.97%;②辽宁省滨海湿地中有河口淤泥质海岸湿地9 987.44km2,占全省滨海湿地总面积的57.63%,集中分布在辽东湾顶部西崴子至小凌河口岸段和鸭绿江口至英那河口岸段,两岸段的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50和0.98;基岩淤泥质海岸湿地2 639.76km2,占15.23%,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为0.59~1.07;砂砾质海岸湿地2 377.83km2,占13.72%,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为0.51~0.99;基岩质海岸湿地2 190.16km2,占12.64%,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为0.88;岛礁型基岩海岸湿地136.54km2,占0.79%,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为0.66。  相似文献   

5.
近百年来北京市地表水体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遥感和GIS技术,利用1910年代、1950年代、1980年代的地形图和2000年代的航空遥感影像数据,通过数字化和人工解译,获取了北京市地表水体时空数据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近百年来北京市地表水体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近百年来北京市地表水体面积总体呈现增长趋势,从1910年代的125.25km2增长到2000年代的456.88km2,净增长331.63km2,增长率为264.77%。不同时段地表水体的变化特征各不相同。1910-1950年代,地表水体面积的增加以河流为主,河流面积增加了41.14km2,占水体增加面积的83.7%;1950-1980年代,水库和坑塘的面积增长最为显著,分别增长了152.98km2和101.88km2;线状水系密度的增长主要依赖于沟渠密度的增加。1980-2000年代,北京市地表水体的面积增加了76.32km2,但是水库面积缩减了24.2%。北京市地表水体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包括降雨、地表水资源开发、用水以及水环境治理工程。  相似文献   

6.
吴蒙  车越  杨凯 《资源科学》2013,35(12):2390-2396
以上海市宝山区为例,在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格局分析的基础上,识别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敏感区域,并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开展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保护的城市土地空间分区优化研究。结果显示:①宝山区土地利用类型空间梯度分异显著,呈现出由东南部向西北方向辐射状递增的特征;②区域可划分为重点保育区(57.22km2)、一般保护区(123.32km2)、生态建设区(88.5km2)与优化开发区(24.67km2),建议结合基础条件及控制要求开展差异化发展;③最小累积阻力模型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结合,应用于城市土地空间分区优化研究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与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土壤类型对三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淡水湿地集中分布区,三江平原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区域生态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人类活动的剧烈影响,过去50年期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在分析1954年~2005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的基础上,深入探索了土壤类型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过去50余年中,三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剧烈,其中耕地增加了2.25倍,增加面积为385.55×104hm2。与耕地面积相对应的是湿地、林地和草地的大幅度减少,减少面积分别为256.72×104hm2、66.92×104hm2和57.65×104hm2。草甸土、白浆土、沼泽土、暗棕壤和黑土为土地利用变化最为剧烈的几种土壤类型,农业开垦活动和耕地面积的增加是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和主导因素,湿地、林地和草地减少区域的土壤类型与耕地增加区域的主要土壤类型一致。三江平原耕地开垦对土壤类型的选择顺序为:草甸土、白浆土→沼泽土→暗棕壤。这一现象表明耕地开垦首先从自然条件相对优良的土壤资源草甸土、白浆土进行开发;随着草甸土和白浆土面积的迅速减少,沼泽土于1986年~1995年和1995年~2000年期间成为耕地开发最多的土壤类型;随着以上3种土壤类型中可开垦的土地资源减少,暗棕壤于2000年~2005年期间成为耕地开发最多的土壤类型。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1990年~2000年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根据1990年、1995年和2000年3期影像资料,运用遥感平台获取了北京地区90年代的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数据,结合历史气象数据、水文数据及其它空间、属性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及数理统计方法,全面分析了北京市1990年~200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特征及其驱动力。揭示该区各类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的幅度、速度和区域差异。针对变化幅度最大的城镇用地运用空间重心转移模型、分形模型分析90年代北京城镇用地扩张的空间变化特征和区域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地区1990年~200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方向为城乡居住建设用地不断扩张,林地与耕地变化类型占土地利用图斑总数的5.5%以上。全区耕地面积减少93 749hm2,林地、园地面积增加了12 106hm2,居民点等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度增加77 674hm2;北京地区10年来土地利用年变化速度达到0.95%。耕地以平均每年1.60%的速度减少;城镇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年变化率分别达到5.28%和2.86%;1990年~1995年间城镇用地重心转移方向为西北,1995年~2000年城镇用地重心转移为东南方向,城镇用地空间形态不规则程度逐渐降低;通过对影响城市用地扩展的城市人口、GDP因子的偏相关分析发现,经济的发展是城市用地扩展的根本驱动力,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土地利用多样化转变的外在驱动力,交通条件、环境条件及前期土地利用方式是这一转变的主要内在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该文以北京市西南山区蒲洼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在调查、收集、实测该小流域综合治理期间其坡地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以系统、综合、动态的观点分析了坡地资源合理利用对该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示范区农、林、牧用地比例由治理前的1∶13∶5调整为1∶6.0∶5.1后,使土地利用率由原来的50.4%提高到97.7%;土壤侵蚀模数由治理前每年的905t/km2下降到226 t/km2;地表径流量由853.4×104m3减少到542.5×104m3,降低了34.63%;每年可减少径流泥沙2.65×104t;水土流失治理率达86.9%。农、林、牧人均纯收入由1990年的347元/人提高到1996年730元/人,提高了110.37%。农村经济总收入1990年为678.7×104元,1996年实现了5708.3×104元,是1990年的8.4倍。总之,经过5年~6年的治理后,浦洼小流域的生态经济系统水土流失得到治理,径流泥沙大幅减少,土地生产力提高,农民收入增加,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增强,已基本达到了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的状态,表明优化土地利用、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有利于山区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驱动下的威海市区土地利用时空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文臣  王卷乐  贾香云  李福印 《资源科学》2008,30(12):1860-1865
威海市区自20世纪1980s~2000年,特别是1987年由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以后,经济快速增长,人口大量增加,土地利用格局发生很大变化。利用遥感解译成果,图示出威海市区主要土地利用转移类型的空间位置和范围,计算出威海市区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率和土地利用动态度等3个反应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重要指标,结合社会经济数据分析了威海市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规律和驱动力。研究结果显示,土地利用转移过程中,1980s~2000年耕地转化为城镇用地的面积最大,达3 600hm2,多发生在80年代城区的西北部和东南部,其次为耕地转化为农村居民点,面积为517hm2;1980s~1995年,耕地转化为城镇用地的面积为2 999.77hm2,远远大于其他转化类型;1995年~2000年,其他建设用地转化为林地的面积最大为633.72hm2;1980s~1995年耕地、林地和草地的面积显著减少,城镇用地面积增长剧烈,增长率达168.92%,其他建设用地也有大量增长;1995年~2000年,其他建设用地、水域和农村居民点的面积显著减少,耕地面积继续减少,而林地、城镇用地和草地的面积有较大增长;1980s~1995年耕地的减少速率最大为-1.48%,而城镇用地的增长速率最快,达16.89%;1995年~2000年,耕地持续减少,但减少速率明显放慢,而林地的增长速率最快,达2.85%,城镇用地继续增长,但增速显著减弱,农村居民点用地由前期的增长变为减少。在近15年里,城镇化是威海市区土地利用格局发生变化的最重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1.
基于RUSLE模型的南方丘陵山区土壤侵蚀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土壤侵蚀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保持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GIS技术和RUSLE模型对南方丘陵山区4个主要省份——湖南、江西、浙江和福建的土壤侵蚀状况进行了定量研究,分析了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与坡度、海拔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年均土壤侵蚀量为2.46亿t/a,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421.81t/(km2?a);研究区水土保持状况良好,土壤侵蚀面积中,只有13.41%的面积存在着较高程度的侵蚀,局部区域表现为强烈侵蚀;空间上,湖南和江西的土壤侵蚀呈现块状分布,浙江和福建的土壤侵蚀则呈现出点状分布,湖南整体的水土保持状况不如其他3个省份;研究区内土壤侵蚀与坡度和海拔关系密切,微度侵蚀在各海拔和坡度等级下分布面积最大(均大于75%),强度以上的侵蚀分布面积很小(均小于1.5%),坡度15~25°和海拔200~500m的区域是研究区内土壤侵蚀最为强烈的区域。  相似文献   

12.
四川紫色土地区流域侵蚀产沙空间的尺度效应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四川盆地紫色土地区水土流失非常严重,且有日益加剧的趋势,有关该地区流域侵蚀产沙的尺度问题研究还未见报道,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初步探讨了四川紫色土地区试验小区(坡面)、子流域(鹤鸣观Ⅱ号支沟)、小流域(李子口小流域)3个不同尺度的侵蚀产沙特征。发现:①在四川紫色土地区,不同的空间尺度,其侵蚀产沙特征、侵蚀类型、影响侵蚀主要因素以及泥沙沉积部位都有较大差异;②随着尺度的增大,影响侵蚀产沙的因素增多,泥沙沉积比例增大,泥沙输移比有减小的趋势;③这3个不同的空间尺度的侵蚀产沙主要取决于地表径流深(侵蚀模数与地表径流深的指数相关关系R2在0.6左右),而径流量主要由降雨量决定(径流量与降雨量的指数相关关系R2在0.4左右),该地区水沙关系密切。由于缺乏3个尺度降雨同步资料,有关四川盆地紫色土地区流域尺度转换机理以及尺度效应有待于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近50年来三江平原土壤侵蚀动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美国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SLE),根据研究区现状合理选择USLE方程中土壤侵蚀各因子的计算方法,求算出三江平原1954年、1976年、1986年以及2000年的坡面土壤侵蚀量分布图,据此了解了该区域2000年土壤侵蚀现状,近50年来的土壤侵蚀动态、各县市侵蚀状况以及讨论了不同流域的土壤侵蚀状况,得出以下结论:三江平原现主要以轻度侵蚀尤其以轻I型侵蚀为主;该区近50年来侵蚀面积一直处于增加趋势并且侵蚀强度逐年加重,表现为低侵蚀强度面积比例的减少和高侵蚀强度面积比例的增加,侵蚀强度等级越高,增加越明显;穆棱、鸡西、鸡东、依兰、桦南、佳木斯、双鸭山等县(市)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一直都是侵蚀比较严重的地区,七台河县(市)由20世纪50年代侵蚀不严重的县(市)逐渐变为目前三江平原侵蚀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就各流域来说,穆陵河流域一直是侵蚀面积最大的地区,而以挠力河流域侵蚀面积增加最大;通过分析以期为该区域的侵蚀防治、开展水土保持等政府宏观决策行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西北地区植被保持土壤效应评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任志远  刘焱序 《资源科学》2013,35(3):610-617
植被的土壤保持功能评估是生态安全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现有研究中缺乏较大尺度、较高精度的土壤保持估算.基于通用水土流失方程与年尺度风蚀预报方程,估算西北地区土壤现实侵蚀量与潜在侵蚀量,得出植被土壤保持物质量与价值量,并进行土壤保持效益分区.结果表明:植被土壤水蚀保持量高值集中在秦巴山区一带,其值超过5000t/(hm2·a);青海东南部三江源地区植被土壤水蚀保持量在(500~2000)t/(hm2·a);而1万t/(hm2.a)以上的植被土壤风蚀保持量样本很少,集中在天山、西祁连山、三江源三大区域;沙漠内部几乎不发生植被土壤保持作用.单位面积价值量大于2亿元/km2的像元几乎全部位于陕南和陇东南的秦巴山区中.黄土高原土壤保持价值量也多在1000万元/kim2以上.最后统计土壤保持价值总量,进行县域单元的土壤保持生态效益分级,并阐述了4种县域生态建设定位.  相似文献   

15.
基于改进RUSLE模型的皇甫川流域土壤侵蚀产沙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GIS与RS技术,以RUSLE模型为基础,增加流域输沙能力与淤地坝拦沙效率模块,并在黄土高原粗沙多沙区流域皇甫川进行验证。模型模拟结果显示:率定期1991-1999年皇甫站实测输沙量与模拟值拟合较好,纳什系数(Nash)与相关系数均超过0.7,而验证期2000-2009年的模拟结果相对较差。不同土地利用状况的土壤侵蚀模数表明:皇甫川流域土壤侵蚀模数超过15 000t/(km2·a)的区域主要发生于裸露的砒砂岩与植被覆盖较差的沙地;而土壤侵蚀模数小于2 500t/(km2·a)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为平坦的河滩地与植被盖度好的高原区。在相同降雨条件下,皇甫川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模数的大小顺序为裸砒砂岩沙地耕地草地林地。根据修正RUSLE模型分析皇甫川流域淤地坝的拦沙效益发现,1991-2009年淤地坝平均年拦蓄泥沙约为0.42亿t,几乎与皇甫站(1955-2010年)年均输沙量0.41亿t相当。  相似文献   

16.
澜沧江流域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土壤侵蚀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主要的环境和农业问题之一。本文基于GIS技术和RUSLE模型,对澜沧江流域的土壤侵蚀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内年土壤侵蚀量为11.27亿t/a,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68.63t/hm2,属强烈侵蚀。流域内土壤侵蚀与坡度和海拔关系密切,坡度每上升一个等级,土壤侵蚀模数平均增加33.34t/hm2;而海拔平均每升高1000m,土壤侵蚀程度则加重2.3倍。流域内60.86%面积的区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侵蚀,其特征表现为局部区域内的剧烈土壤侵蚀,主要分布于中上游海拔在3000m以上,坡度为15~35°的区域内,是土壤侵蚀以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7.
中科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面向我国西南喀斯特区域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生态服务提升和民生改善的重大需求,系统开展了喀斯特生态系统野外观测、试验与示范研究,发现了喀斯特坡地地表-地下二元水土流失特征,地表侵蚀产沙一般低于50 t/(km2·a),但人为干扰加剧地表侵蚀;揭示了人类活动对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阐明了喀斯特景观格局与关键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机理,研发了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适应性修复技术体系,开展了生态工程背景下喀斯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变化评估,提出了喀斯特景观保护的优化管控措施,构建了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科技扶贫模式,形成了喀斯特生态系统服务优化调控的理论与技术体系,为我国西南地区石漠化治理与区域脱贫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8.
三峡库区紫色岩小流域土壤侵蚀强度动态监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赵岩洁  李阳兵  冯永丽 《资源科学》2012,34(6):1125-1133
研究以草堂溪小流域1990年、2000年、2004年和2007年四期TM和CBERS影像为数据源,利用ArcGIS9.3软件,通过图层叠加、统计分析等,提取草堂溪小流域不同类型土壤侵蚀与高程、坡度、土地利用等相应数据,计算出土壤侵蚀综合指数。结果表明:五种侵蚀类型在研究期内相互转化,轻度侵蚀面积增加最多,达2.61km2,集中分布在草堂溪北部、西北部和东南部;研究区土壤侵蚀强度1990年-2000年明显增加,2000年-2007年逐渐下降,但高于1990年。土壤侵蚀变化的影响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高程和坡度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并不是单一的正相关,在高程0~500m,坡度0~25°范围内土壤侵蚀强度变化随高程、坡度的增加而增加,一旦超过这个范围,侵蚀逐渐减少;旱地仍然是土壤侵蚀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尤其是1990年,2004年土壤侵蚀综合指数最高,分别为10.365,7.348。移民、政策支持也影响着土壤侵蚀的变化。针对相对难于控制的自然因素,应根据各因素不同等级的侵蚀情况合理布局配置植被和土地利用类型;人为因素,则主要通过调整土地利用类型,制定合理的移民规划和政策支持,减少土壤侵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