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技期刊的"快速通道"与科学优先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科学优先权,是科学共同体乃至整个社会对科学发现所予以的确认和承认,是对科学工作者的科学劳动及其成果的最高褒奖,是一种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激励机制。但科学优先权并非法律上的裁决,而是一种学术界的共识。目前遵循的学术规范是以科技期刊的正式、公开发表为确认科学优先权的主要依据。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快捷性要求,许多学术期刊开设“快速通道”以加快优秀论文的发表,成为此类成果获得同行的承认和科学优先权的最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2.
最近,某院士提出“赝科学”这一概念,认为“赝科学是以一定的事实为基础提出的各种联想和推论。”我认为这种“赝科学”的提法不妥。“赝科学”这个慨念是从艺术品中的赝品类比而来的,这种类比是机械的、不正确的。赝品是有意制作的假艺术品,这又分  相似文献   

3.
论学术共同体对科技创新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共同体与技术共同体统称为学术共同体,是科技创新过程所形成的一种生产关系。其产生过程,有“组织”成分,也有“自组织”成分。两者之间的有机联系,支撑科技创新系统的向前推进和发展。学术共同体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产生的作用决定着科学技术的变革模式和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4.
“科学的责任与道德”问题,其实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关于科学家的道德标准,即科学共同体内部有哪些道德原则,作为一名共同体成员,科学家应遵守什么样的道德规范。这些原则或规范有强纲领性的,也有弱纲领性的,但显然是科学共同体所特有的,而且是泛化的。一个社会有其道德标准,若违背了,就是“犯罪”,一个共同体也会有自己的道德标准,若违背了,就破坏了“行规”,这也是一种“犯罪’当然是针对于共同体而言。科学共同体也是一个小社会,其内部的道德标准可以起到保障体制运作,规范个体的业内行为,惩处违规现象,从而使得科学…  相似文献   

5.
作为科学共同体成员的科学家,其道德意识在科学的发展与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家“道德世界观”的形成,解决了科学家自身的道德意识与自然世界、义务感与自然冲动之间的冲突,实现了义务与现实、道德与自然的“和谐”。但是,科学家的“道德世界观”只是个体“冲动形态的意识”,无法代替科学共同体组织实体的道德意识和意志行为,因而往往陷入特殊性、个别性以及抽象性的困境中。这一困境的超越必须诉诸于科学共同体的“伦理世界观”。  相似文献   

6.
郝柏林先生在《科学》2002年第二期“伪科学与赝科学”文中,提出“缺少实证和实践的精神,仍是我国学术界应当警惕的通病”等论,有现实意义;但是,郝文提出的赝科学涵义及其4个特点,对科学创新均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最近郝柏林院士在《科学》2002年第2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伪科学与赝科学》的文章,他主张“用现代科学方法”对所谓“赝科学作品”进行“证实和排伪”,以便把它们从“真正的科学”殿堂中剔除出去。 在郝院士的心目中,科学是  相似文献   

8.
新近,郝柏林先生发表“伪科学与赝科学”短文,提出“赝科学”概念。新闻媒体广为转载,随即在学术界引起哗然,各方专家学者纷纷发表自己看法。其中绝大部分明确指出,此新提法不利于科学创新,特别不利科学原始创新事业。据我了解,时至今日,未见有支持“赝科学”提法的文章发表。  相似文献   

9.
韩锋 《科学文化评论》2004,1(6):109-113
科学活动是科学家个人或科学共同体有目的的行为(无论是功利的还是非功利的),因而它就离不开人的动机、情感、态度的支配,而这与一个人持有的科学信念密切相关。科学发现过程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个理论假说的选择过程,而科学家所持的科学信念更是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信念(或信仰)在科学中是有地位的,  相似文献   

10.
论科学共同体中的“马太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萍 《科学学研究》1997,15(2):100-102
论科学共同体中的“马太效应”(华东般舶工业学院社科系王萍)科学共同体是一个独特的社会亚文化群,在科学共同体中,有自己独特的行为规范、精神气质,同时科学共同体又是一个高度分层的特殊的社会结构,由于高度竞争的存在,它呈现出严格的金字塔形的结构,也存在着被...  相似文献   

11.
反伪科学和学术打假(以下简称“反伪打假”)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了,但结果却是不同的声音越来越大,为什么?一是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二是不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而是滥用权威、借势压人,其后果则是殃及无辜,扼杀创新、阻碍科学发展。学术之争,应是平等讨论,实事求是地寻求科学结论。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无法取得一致看法时,最终只能由事实来说话。但许多反伪科学的斗士们却以真理代言人的姿态,对他们心目中定为假、伪的对象进行无情打击,必欲置之于死地而后快。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反伪打假的现实结果其实,反伪打假者的出发点就不是学…  相似文献   

12.
赝科学是近年出现的继伪科学、民科之后的又一种非科学现象,赝科学出版物是赝科学理论的主要载体。通过结合时代背景界定了赝科学的概念,对此类出版物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描摹出赝科学理论内部的新造概念、拼凑关联、诉诸传统文化等核心特征,并对此类理论普遍持有的一类"统包一切"的系统观进行了辨析。对赝科学现象的形成原因提供了部分解释,赝科学出版物的现状说明了当下正确地普及科学仍然是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科学的责任与道德编辑的话:  与数千年间人类文明历史中逐步形成、发展的“道德”、“伦理”相比,科学、科学家、科学共同体乃至今天的所谓科技界,显得是那么年轻。因为“科学家”的出现不过是文艺复兴以后近300年来的事情,甚至英语中,在19世纪中叶前还查不到“科学家”这个词汇。现在,我们讨论所谓科学道德问题,往往是从传统的人文属性出发,还不能说是准确地表达了科学与技术的本质特征。然而,面对“剽窃”、“作假”等人为的科技工作中出现的不正常现象,社会舆论往往会产生一些道德判断与伦理评价;由此又引发出一系列科学哲…  相似文献   

14.
郝柏林先生在2002年第二期《科学》杂志和一些报刊、网站上发表的《伪科学与赝科学》一文,用意可能是想纠正我国学术界存在的某些浮躁现象,净化学术环境,推进我国科学事业的健康发展。但是,由于他没有弄清究竟什么是划分科学是非的标  相似文献   

15.
在厘清科学数据安全治理相关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主权区块链“技术向善与法律至上”的理念与科学数据安全治理初衷相契合且符合数据主体对科学数据安全治理的理性预期的实然基础;其法律属性可以实现科学数据主体在秩序环境中共见证、共分担地推动科学数据安全治理,助力形成科学数据安全治理共同体的应然功能。继而从顶层设计的视角以及技术支持的层面论证主权区块链在科学数据主权维护、主体信任建设、流动过程安全保障等维度的应用构想,旨在实现国家引领的科学数据安全协同治理的“科技向善”愿景。  相似文献   

16.
人们现在热衷于讨论什么是真科学、假科学、伪科学、赝科学等等,岂不知这些讨论都不是对“科学”本身的讨论,而是对“科学”的衍生概念的讨论。我的问题是:由科学这个大概念能不能衍生出其它与科学有关联的小概念呢?有没有必要由科学这个大概念去衍生出与科学有关联的小概念呢?  相似文献   

17.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3年2期刊登了我的“要尊重科学,但不能有科学主义思想”文章(以下简称为徐文),赵南元教授在2003年第3期发表了题为:“‘反对科学主义’是反科学口号”文章(以下简称为赵文),对徐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批驳。  相似文献   

18.
科学治理视野下的中国科学共同体: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程志波  李正风  王彦雨 《科学学研究》2010,28(12):1778-1784
科学共同体作为一支相对独立的力量参与科学管理是科学治理的基本要求,自律、自主和自治是科学共同体参与科学治理并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条件,而自律性、自主性和自治性不足是我国科学共同体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科学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科学治理目标的实现,应从决策机制、管理模式、组织建设、学术评价和精神气质等五个方面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9.
自从首届“科学文化研讨会”学术宣言在《中华读书报》上发表(2002年12月25日)之后,引起了颇为热烈的讨论和争论。4个月来,在报刊和网上积累起来的,直接和间接的相关文献,已经可以编成一本书了。一次小型会议能够产生如此影响,取得如此结  相似文献   

20.
文章主要是通过对现代科学特征的分析,指出从“小科学”到“大科学”之后,传统的科学中立论就不成立了,相反,科学是负载价值的,并指出要从科学的双重属性来统一、全面地评价科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