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市场机制不完善是发展中国家企业集团形成的内在动因,同时政府的经济发展政策也使企业集团选择了多元化发展战略。企业集团参股、控股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意味着其可以动用较多的金融资源进行产业多元化扩张。本文利用George A.Akerlof的掠夺模型讨论了发展中国家企业集团对金融系统稳定性的潜在威胁,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企业集团多元化战略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元化是企业集团的主流战略,并且影响着集团的生存与发展。基于上市公司的数据资料,从深沪两市A股上市的公司中筛选出333个企业集团,并利用LRUH模型对多元化战略进行分类,以寻找企业集团多元化发展的基本现状和规律,并且得出了企业集团已逐渐地从高度多元化经营的误区退出来,但仍有近三分之一的企业集团选择不相关多元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企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积极走出去开展国际化的研发活动,监测、追踪、学习、转移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知识,提升自身研发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本文对过去20年中国企业研发国际化领域的重点文献进行综述,从研发国际化的动因、影响因素、区位选择、进入模式、组织形式和创新绩效等6个方面进行框架性研究,分析了中西方学者既有研究的特点和缺陷,比较中国企业与西方企业研发国际化行为的差异,同时为未来学术研究指出5个方向的展望.  相似文献   

4.
孙华鹏  苏敬勤  崔淼 《科研管理》2014,35(10):94-100
研究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特点和规律兼具理论与现实价值。鉴于现有文献缺乏对我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动因的系统梳理,本研究使用案例的方法通过对三个典型的中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案例的分析,系统地识别出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并构建了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四轮驱动模型研究。结论表明:品牌国际化、获取核心技术、扩大市场份额、以及获取国际化经验是驱动我国民营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四个最主要动因。通过与西方企业跨国并购驱动因素的对比,得出品牌国际化、获取核心技术和国际化经验是驱动中国民营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特色因素。  相似文献   

5.
宋旭琴  蓝海林 《软科学》2008,22(4):122-125
通过对2003年12月31日以前在深沪两市A股上市的333个多元化企业集团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事业部制与多元化企业集团的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事业部制是一种能为多元化企业集团带来良好管理效果的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6.
多元化战略既是公司级战略的一种重要形式,又是降低单一业务风险和扩大企业规模的重要途径。从制度基础观的视角分析了转型期的制度因素对处于这一情境下的中国企业的多元化的动因、实现方式的选择以及多元化战略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对转型期中国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实施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多元化战略已经成为企业普遍的成长战略,而多元化的协同效应是企业追求多元化的主要动因之一.目前,关于多元化的协同效应,国内外的文献都对其进行了详尽的描述.然而却鲜少有文献对服务型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协同效应进行分析.因此,本文基于服务的特性.利用现有理论进行逻辑推理.构建服务型企业多元化协同效应模型.并指出服务型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协同效应主要来自于服务企业信息不对称和范围经济,其中.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协同效应是服务型企业与制造企业的协同效应的主要区别.  相似文献   

8.
中西方“文化”差异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自然地理气候环境是导致东方文化多元化与西方文化一元化生成的主要因素。客观认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利于推进中华文化的国际化建设和扩大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香港的斯宾格勒:胡国亨与中国对西方文化同化的抵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的斯宾格勒:胡国亨与中国对西方文化同化的抵制墨子刻Ⅰ.同化与多元化A·英克尔斯(MexInkeles)等人以各种方式指出,正在现代化的社会与已现代化的社会,不仅在追求物质繁荣所需的工具价值和机构上,而且在各种政治和文化模式上也日趋相似。早些时候,...  相似文献   

10.
邢斐  姚俊丽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7):154-162
以A股上市公司2006—2016年数据为样本,研究企业集团及其多元化对企业创新活动的作用。结果显示,企业集团相比独立公司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而集团多元化则能通过分散成员企业财务风险和共享集团内部的知识溢出进一步提升成员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集团及其多元化对创新的影响均存在着所有制差异,尽管民营企业集团的创新能力不及国有企业集团,但其能通过多元化提升成员企业的创新能力,而显著强于国有企业集团多元化的相应效果。  相似文献   

11.
将行业开放对非国有企业集团带来的"多元化刺激"与多元化程度和绩效联系起来进行讨论,利用311家非国有上市公司合并报表数据,对三者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开放度较低的行业中,非国有企业集团进行不相关多元化的动机并不强烈。但是当非国有企业集团处于开放度较高行业时,往往有动力进行"寻租式"多元化,向开放度较低行业渗透。在一定程度上,中国行业开放的确为非国有企业集团带来了"孤波寻租"收益,但仍无法抵消其不相关多元化的成本。  相似文献   

12.
后危机背景下先导产业发展路径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世界进入后危机时代,引领新一轮经济的产业--先导产业是将金融危机、经济转型、就业危机等诸多压力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的有机结合点,是破解当前困局的最佳路径.中国政府应该从以往汲取教训,着力发展先导产业,打造以生态经济、知识经济、就业经济为基础的产业模式,构筑先导产业示范区,培育和激励新的经济增长点,引导传统经济形态向新经济形态转型.  相似文献   

13.
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型经济大发展的环境下,针对目前高技能工人培养存在的状况,提出高职教育创新工学结合、企业多元化及以激励机制为突破口的高技能工人的培养模式,实现一种长效机制,使政府、企业、院校真正地联动。  相似文献   

14.
从政策组合视角探讨政府财税政策对孵化器绩效产生的影响,以及处于不同生命周期孵化器受影响的差异,为促进政府完善有关财税政策设计、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基于广东省781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数据构建Logit多元回归模型,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对倾向得分进行样本匹配,计算不同的财税政策及其组合对孵化器孵化绩效的平均处理效应。结果表明:政府补贴与税收优惠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绩效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两种政策组合的促进效果更为显著;对不同生命周期孵化器孵化绩效的影响具有异质性,两种政策组合对成长期与成熟期孵化器的孵化绩效均有显著促进作用,而仅受到政府补贴只对成长期孵化器的孵化绩效有显著促进作用,仅受到税收优惠的影响则均不显著。因此,提出政府在优化单项财税政策的同时灵活使用不同政策组合,并根据孵化器所处的不同生命周期进行调整,从而更有效地提升孵化器的孵化绩效。  相似文献   

15.
已有研究认为,政府推行专利税收激励政策的原因是希望减轻专利活动本身存在市场失灵,但上述解释未考虑国家间的税收政策差异对企业专利活动的影响。Tiebout理论指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将对政府的税收政策实行"用脚投票"。依据专利征税模型结果分析,缺乏税收激励的国家将丧失专利等流动税基的税收利益,而提供税收激励的国家将获得税收利益。由此展开的国际税收竞争是政府推行专利税收激励政策的重要动机之一。  相似文献   

16.
并购作为企业自我发展与资本经营的重要途径,在近代经济发展与企业成长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国内外学者从经济学、管理学等不同学科对企业并购的动因、行为、结果(绩效)进行了大量而系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重新阐释企业并购的动因与结果,认为企业发起并购活动的最终动因可归结为利己,而利己动机驱动下并购结果却具有利他性.  相似文献   

17.
相关多元化与归核化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美国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轰轰烈烈的归核化运动的开展,归核化在西方学术界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随后,欧洲、南美、东南亚和日本等地都掀起了回归主业的浪潮。综合了已有的国内外学术界对多元化和归核化的相关研究以及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我国企业在战略选择上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Motives to patent: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Germany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patent upsurge, we first analyse the role of patenting and alternative instruments to protect intellectual property, based on a sample of German companies active in patenting. In a second step, we investigate the motives to patent, considering sector and company size effects. We find that company size matters, both for the importance of instruments and the motives to patent. Especially important are the new strategic motives to patent, like using patents to improve a company's own position in negotiations with partners, licensees and the financial sector, or to use patents as incentives for R&D personnel or performance indicators—these correlate positively with company size. We derive some possible challenges for future patent policies from these insigh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