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在实行分税制时划定的各级政府财权与事权分配关系,在目前的实际运行中存在较大偏差,形成了事权与财权新的不适应等问题。有鉴于此,宜采取以下措施重新调整我国各级政府间的财权、事权分配关系:改变过分重视抓收入抓财政、轻视抓支出抓事权的观念,以科学划分各级政府职能为起点,在明确规定各级政府的职能、事权、支出范围的基础上,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权,然后通过规范的转移支会制度减缓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财权事权不平衡,保证地方财政收支平衡,保证全国不同地区的人民享受水平大体相当的公共产品与服务。  相似文献   

2.
正国办发[2019]2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科技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已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2019年5月22日科技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3.
李建文 《科教文汇》2007,(7X):110-111
县乡政府特别是中西部县乡负有巨额债务在我国已属客观事实,而中央和省级财政财力雄厚,因此体现了以政府间财力差异均衡化为目标的转移支付制度存在问题。以解决县乡财政困境为目标,应该制定《财政转移支付法》,落实责任;明确划分事权,基础教育由各级财政共同承担;弱化税收返还的非均衡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县乡政府特别是中西部县乡负有巨额债务在我国已属客观事实,而中央和省级财政财力雄厚,因此体现了以政府间财力差异均衡化为目标的转移支付制度存在问题.以解决县乡财政困境为目标,应该制定《财政转移支付法》,落实责任;明确划分事权,基础教育由各级财政共同承担;弱化税收返还的非均衡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2003年~2012年广西财政科技支出与衡量自主创新能力相关指标数据为样本,探讨了政府财政科技支出与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全区财政科技支出对带动全区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有明显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财政科技支出水平高的地区,自主创新能力较强;财政科技支出比较低的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则相对较弱,为此,提出了应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管理机制,构建科学的财政科技投入体系,以加快创新型广西建设进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2001年~2009年内蒙古科技教育支出的总体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内蒙古财政科技支出和教育支出的内部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科技与教育支出的内部结构存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支出较少,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够,科技与教育管理事务费用所占比重太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胡志芳 《科技广场》2013,(5):211-213
科技投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国家财政科技投入水平代表政府对科技的重视程度。本文通过建立我国财政科技支出值的时间序列ARMA模型,对我国"十二五"时期的财政科技支出情况进行预测,以期为政府和企业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政府科技投入结构的分析框架和指标,运用1991~2005年的数据对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科技投入结构演变和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投入不积极导致政府科技投入增长速度慢于经济增长;中央财政支出对科技投入的弹性要大于地方财政,同时中央政府科技投入对地方政府科技投入的影响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9.
“十一五”最后两年,重庆市财政科技支出比重急剧下降,且降幅位列全国前列,对该市综合科技进步水平造成一定影响.基于2009年和2010年地方财政科技拨款调查数据,将影响地区财政科技支出比重的因素归纳为中央对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和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并通过因素分析发现,中央对重庆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出中科技支出比例较低是导致重庆市财政科技支出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提升重庆市财政科技支出比重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0.
科技工作者社会责任研究的理论框架与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科技工作者的定义和社会责任实证等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关科技工作者社会责任的理论框架,该框架分为"个体责任与社会责任"、"社会权利与社会责任"、"法律责任与道德责任"等,并在此框架基础上,提出了"分层模式"、"发展模式"等相关的理论模式,为该领域深入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实施科技财政中期规划,是提升国家创新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的制度保障。对财政中期规划的研究和实践总结后发现,鲜有针对科技财政中期规划的。在实施科技财政中期规划的背景基础上,重点分析科技财政中期规划的目标与重点,指出实践中的难点与困惑,提出实施科技财政中期规划的初步建议,以期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本文借助中国2008—2018年上市企业微观数据与宏观层面的财政科技支出变量,实证分析"财政科技支出—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关系。与既有研究不同,本文进一步嵌入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科技支出能够针对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进行优化,对于非效率投资水平较高的企业而言,财政科技支出展现出更大的边际优化效果。财政科技支出对国有企业的非效率投资有明显抑制作用,而对民营企业的影响并不明显;对"高科技企业—非高科技企业"有明显的效率优化效果,对于非高科技企业这种抑制作用更明显。有效的政府激励制度是释放财政科技支出效力的重要条件。在较强的政府GDP竞争激励下,财政科技支出能展现出降低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效果。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优化财政科技支出,改进政府激励制度,以提高微观经济主体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3.
逄颖 《科技风》2011,(23):253
政府财政科技支出对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保障、引导和激发作用,财政科技支出的绩效直接反应一地科技发展水平。评价财政科技支出绩效,首先必须明确财政科技支出的具体内涵。本文借鉴西方"3E模型",首先初步界定财政支出绩效的内涵,再从分析科技活动特点入手,得出财政科技支出内涵应突出经济效果、社会效益和资金使用效率三个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4.
各国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不可能完全相同,政府间的职责也各有不同。地方政府的收入和支出状况在各国政府的财政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 角色。这篇文章主要对美国政府间财政关系中支出问题与我国财政的支出状况进行对比分析。以便能够更深一层地理解政府间的财政关系,为我 国公共财政改革中的政府间财政关系建设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以印度为研究对象,基于国家创新体系分析框架构建了公共科技政策影响创新产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印度1991—2008年数据实证分析了不同科技政策对创新产出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印度科技政策主要通过作用于中央政府研究机构、邦政府研究机构、企业和大学对创新产出产生影响,其中,税收激励政策、中央政府科技支出、邦政府教育支出以及研发人员比例与结构调整对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金融支持政策、邦政府科技支出和中央教育支出对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较小。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对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制定与实施公共科技政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高校科技投入产出效率问题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但针对高职院校的研究并不多见。基于三阶段DEA模型,计算了2012—2016年综合类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科技投入产出,研究结果表明:1)剔除环境和随机因素的影响后,各个综合类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科技投入产出综合效率有明显的上升;2)地方财政科学事业费支出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的比重和高职院校所在城市的人均科学支出对全时当量人员的投入冗余和当年内部支出的投入冗余是正向有利因素,而所在城市的人均GDP对全时当量人员的投入冗余是正向有利因素,对当年内部支出的投入冗余是负向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7.
地方财政科技支出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云 《软科学》2008,22(2):49-53,60
将地方财政科技支出项目分为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两类构建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功效系数法和模糊语意词法标准化后,由加权平均法对项目绩效综合评价。最后根据对某市财政科技支出技术开发项目问卷调查取得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河南省科技投入现状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国内生产总值与R&D经费内部支出、财政科技拨款、科技人员投入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其中,财政科技拨款的作用最为显著。基于此,提出发挥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提高财政科技拨款的使用效率,积极拓宽科技资金融资渠道,吸引战略投资者和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为科技资金需求量身打造信贷品种,建立和完善科技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9.
科技创新的责任治理:从开放科学到开放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在推动发展同时产生潜在社会负外部性,引发研究与实践对科技创新治理的关注,以实现科技创新的社会责任。"开放"作为一种组织机制引发了特定创新活动从参与主体、过程演进、环境交互、到结果评价等方面的重审。研究基于责任式创新视角,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构建了与之相适配的开放科学、开放战略、及开放社会为基础的科技创新责任治理开放机制框架,并聚焦争议性科学研究(预防性基因编译与生殖性克隆)和争议性技术创新(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的案例予以论证。研究认为责任式创新视角下科技创新的治理需考虑特定科技创新活动面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界面交互与差异化责任准则匹配;开放作为一种核心机制,对应科技创新从科学研究到社会发展的阶段过程,可建构与之相适配的开放科学到开放社会的治理机制,从而为科技创新的责任治理提供借鉴启示。  相似文献   

20.
健全和完善国家科技治理体系是国家科技发展的战略方针,是一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意义的研究课题。在考察科技治理思想和科技治理问题的基础上,以系统分析为方法,以治理理论、创新理论、科技政策与管理和科学与社会为理论视角,结合国际上科技治理实践和体系建设的实践,阐述了科技治理体系意义及其构成要素,对国家科技治理体系的整体架构做了理论探索。研究得出结论:国家科技治理体系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多重目标,国家科技治理体系由战略—领域—研究计划—研究活动—结果及影响等几个层面的治理构成,彼此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理论研究表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政策措施要沿着明确治理的方向性、加强宏观战略治理和政策协调、扩大研究机构的自主性和完善主要政策工具等方面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