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是世界养禽大国,养禽总量达100亿羽。禽流感的防治直接关系到中国养禽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和人民的身体健康,早期快速诊断和疫病监测是禽流感防治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自2004年起,禽流感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蔓延。10月中旬以来,除东南亚的几个国家外,在土耳其、罗马尼亚、俄罗斯、克罗地亚先后证实出现H5N1型禽流感。2005年,我国青海、西藏、新疆、内蒙古、安徽、湖南、辽宁、湖北、山西、宁夏、云南、江西、四川、贵州等14省(区)先后发生35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2006年在我国发生疫情35起,共有19.4万只禽发病,死亡18.6万只,家禽死亡率95.8%,扑杀22849万只。一时之间,禽流感引发了极大的恐慌,但恐慌并不能使禽流感消失。2006年在欧洲又出现多点禽流感疫情,国内禽流感疫情依然时有发生。年后,在四川大竹、贵州、山西、香港报告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广西、江西、福建、安徽、浙江和广东分别报导发生人感染禽流感死亡事件,均给新年后的养禽市场蒙上了阴影。三年来,禽流感疫情一直持续似慢性腹泻式的在世界各国零星发生,给家禽养殖业造成了较大的打击。  相似文献   

3.
防治禽流感     
弓长 《今日科苑》2004,(3):30-30
我国政府对防治禽流感高度重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月5日召开了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新闻发布会,做出八项部署,要求坚决把疫情扑灭在疫点上,坚决防止禽流感疫情向人群传播。  相似文献   

4.
禽流感是一种传染性比较的疾病,可以造成大面积的家禽死亡,给养殖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着整个养禽产业的发展。自从我国有了首次“禽流感”疫情以来,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是疫情和人感染病例一直出现。本文中对当前禽流感的流行、免疫及诊断做一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5.
H7N9禽流感已导致更多的人染病和死亡。世界各国的相关研究人员正在密切关注和探索H7N9禽流感病毒的来源、毒力的大小、感染途径,中国各地也做好了防治H7N9禽流感的准备。尽管今天人类对H7N9禽流感认识还不充分,但不断公布的研究和防治禽流感的结果正  相似文献   

6.
《科协论坛》2006,21(1):32-32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指示精神,发挥中国科协及所属团体跨部门,跨行业,横向联系的团体优势和促进学科联合攻关的优势,加强农业、卫生等领域专家的沟通与合作,推进我国禽流感与人禽流感的防治工作,中国科协组织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医学会,中国动物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于2005年11月20日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禽流感与人禽流感现状及防活对采高层研讨会。  相似文献   

7.
扬教 《科学与文化》2005,(12):10-10
中国种植的一种用于作为烤鸭调味料和治疗婴儿腹痛的稀有草药八角,被发现是世界上对抗禽流感的惟一良方。  相似文献   

8.
禽流感的十大热点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禽流感不仅给养禽业带来灾难性的破坏,而且对公众的健康也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禽流感的危害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近来我国媒体也不断地进行了报道,同时,我国内地也出现了禽流感病/死病例,故禽流感也成为我国公众议论的热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学会》2006,(1):43-43
2005年11月21日,中国科协组织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医学会、中国动物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等全国性学会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禽流感与人禽流感现状及防治对策高层研讨会。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宋南平,农业部兽医局局长、国家首席兽医官贾幼陵等领导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夏咸柱、  相似文献   

10.
何谓禽流感     
《技术创新》2004,(2):40-40
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所导致的鸡传染病,高致病性禽流感是其中较为严重的一类,并有很强的传染性,并可使感染禽流感的家禽与人死亡。目前还没有发现人类由于吃鸡肉和鸡蛋而间接感染禽流感的病例,但出现过由鸡直接传染给人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张路 《百科知识》2004,(3):13-14
泰国、中国、老挝、巴基斯坦、日本、韩国、越南、柬埔寨和印尼都出现了禽流感疫情。在中国的台湾地区,也已出现“美洲型”禽流感。禽流感袭击这10个国家和地区的结果是,导致近30人丧命,数千万只家禽死亡。而且以后情况会更为严峻。比如,世界卫生组织(WHO)担心病毒传播如此之快会出现病毒变异现象,一旦人与禽流感病毒结合,将出现比SARS更为严重的全球性流行性疾病。  相似文献   

12.
正自2013年12月初以来,禽流感在中国有复苏的迹象,江西、广东、河北等地纷纷出现禽流感或人感染禽流感病例。但是,这些多地发生的禽流感病原体并不一样,呈现出禽流感的多样性,而且有几个亚型的禽流感是首次在中国出现,这是2014年中国防治禽流感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禽流感诊断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光涛  夏春玲 《内江科技》2010,31(5):43-43,91
禽流感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A类烈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该病的爆发不仅对养禽业造成毁灭性的危害,而且严重威胁到人类生命安全:为此快速准确的诊断对禽流感的防控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就禽流感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4.
彭光涛  夏春玲 《内江科技》2010,31(4):29-29,17
禽流感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A类烈性传染病,我国将英列为一类传染病。该病的爆发不仅对养禽业造成毁灭性的危害,而且严重威胁到人类生命安全。因此,快速准确的诊断对禽流感的防控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鄢呈玥  田俊  邓军  周鄂生 《中国科技信息》2006,(24):197-197,207
目的:了解大学生防治禽流感知识(K, Knowledge)、态度(A, Attitude)、行为(P,Practice)现状,为开展学校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式,对某大学在校学生,以无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7.8%大学生明确人禽流感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防控措施,65.3%大学生平和面对人禽流感疫情。不同年级、专业和来自不同地区的同学对人禽流感KAP存在差异。结论:大学生对人禽流感行为态度选择趋于理性、学校积极的预防教育可以显著提高学生预防人禽流感知识水平,应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开展针对性地卫生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日本大阪府立公众卫生研究所近日研发出世界首个禽流感病毒快速诊断法。据称,这一研究对需要尽早治疗和隔离的新型禽流感的诊断很有帮助,对遏制严重感染蔓延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17.
周全  曲国红 《科协论坛》2005,20(12):46-46
本刊讯最近,山东省科协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全省各级科协组织要将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科普宣传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迅速行动起来。11月10日,省科协向各市下发了防治禽流感科普光盘,印发了9.2万套科普村村通挂图,实现每村一套全覆盖.广泛宣传禽流感防控知识。同时.省科协网站设立了防治禽流感专栏,并配套上挂了科普宣传图片,供学习、下载及翻印。山东科技报、科技致富向导杂志社把它作为重点,深入介绍防控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科教文汇》2005,(7):i0013-i0013
中国最近研制成功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型疫苗,它们能够彻底切断致命病毒向水禽、家禽及哺乳动物和人类传播,中国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陈化兰对新华社记者说,特别针对H5N1亚型禽流感研制的两种新型疫苗最近已完全成功。并获国家批准使用。  相似文献   

19.
高致病性禽流感正在给人类带来严重威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所引起的禽类烈性传染病, 发病急,传播 快,致死率高,对养殖业可造成致命性的打击。在1997年香港禽流感事件中,H5亚型高致病 性禽流感病毒因其首次突破了种间障碍,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惊。虽然该事件无法与以往的人流感的大流行或禽流感的大暴发相比,但却拉开了禽流感病毒直接感染人并致人死亡的序幕 。不幸的是,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自2003年12月在韩国首次暴发以来,目前已遍及亚洲十 余个国家及地区,并在越南和泰国发生了人类感染并致死亡的事件。我国自2004年1月27日 在广西报道高致病性禽流感以来,至今已在十余个省市陆续发生,形势非常严峻。 因此,对禽流感病毒的种间传播及致病机制、流感病毒的分子变异机理、新 型流感病毒的预测、禽流感病毒的快速诊断及人用疫苗的研制等方面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 迫在眉睫,为从根本上控制和防治禽流感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文同时叙述了人感染 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临床发病情况和日常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禽流感防治需“三管齐下”。这是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高福在2005年11月24日于“中科院创新案例系列讲座”上提出的观点。他谈到了他所领导的课题组在禽流感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及对禽流感防治的看法。高福认为,天花、SARS和禽流感,都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100年来,人类在征服病原微生物的征途上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天花的消灭是人类战胜病原微生物的伟大成功。当前的禽流感,无疑是对人类的又一个考验。面对这一考验,我们只有在科学化管理、病原微生物学基础研究和禽流感科学普及方面“三管齐下”,才能有效防治禽流感。“第一管”是要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