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保亮 《科教文汇》2010,(10):184-184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他们的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本文首先分析了这一形势下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素质与能力等需求,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高校教师教学如何适应用人单位对于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以应对这一严峻形势。  相似文献   

2.
目前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往往难招到青睐的学生,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文章分析了高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存在的问题,给出了高校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刘挺进 《科教文汇》2008,(27):45-45
当前,毕业生就业的形势不容乐观,这不仅仅给毕业生自身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也给培养人才的高等学校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毕业生就业工作已逐渐成为高校的核心工作,如何在新形势下培养出高素质并且为广大用人单位接受的人才,这需要全校教职员工的全过程参与,共同努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金融危机背景下,用人单位急剧缩减招聘岗位,国内高校严峻的就业形势,分析了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认为就业难与高校职业教育、毕业生职业选择和市场供给的岗位等因素有关,并提出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指导下,高校、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可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先就业、再择业",以及自主创业等方式改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相似文献   

5.
基于用人单位对S大学毕业生就业力的需求程度和满意程度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不同类型用人单位、不同评价人员对不同毕业生的就业力需求程度及满意程度的差异。结果显示:高校毕业生急需提升"主动性"、"口头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性别毕业生就业力水平无显著差异;用人单位对博士毕业生的就业力需要程度和满意程度均显著高于本科和硕士毕业生,本科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力水平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5·12”地震灾后重建以来,土建类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形势较乐观,毕业生工作收入较高,工作条件较好,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较高。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院毕业生工作稳定性不强、归属感与幸福感较缺乏、工作幸福感指数有待提高。这为高校教育工作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7.
"5·12"地震灾后重建以来,土建类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形势较乐观,毕业生工作收入较高,工作条件较好,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较高。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毕业生工作稳定性不强、归属感与幸福感较缺乏、工作幸福感指数有待提高。这为高校教育工作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6,(9)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难显然已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为解决好就业问题,目前,各地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模式已初步建立。但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各类问题和社会发展的新需求,迫使社会需进一步创新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模式。本文以管理学、教育学等多种交叉学科理论为指导,主要运用文献归纳法、SWOT分析法等多种方法,以S大学为研究对象,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模式改革的创新点,对S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模式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系统、深入剖析,并进一步提出了提高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的快捷性、实现用人单位招聘服务的优质化等一系列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模式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9.
就业率是评价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国内外大学的办学质量无一不受就业率的衡量。传统的就业信息统计方法工作流程复杂,效率低下,本文结合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校实际需求,设计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开发出集信息采集、审核、发布、在线互动等功能于一身的就业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实现毕业生、高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顺畅交流。  相似文献   

10.
受新冠疫情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用人单位对体育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就业环境的改变,学校对体育专业学生培养不系统和不完善,尤其体育专业学生自身素质及其自身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体育专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供需矛盾已显突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针对当前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从社会,学校和个人三方面分析其原因,为提高体育毕业生就业率和体育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高校每年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而用人单位却"无人可招",出现这一怪象的主要原因是高校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不对接。本文旨在基于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引出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进而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计算机专业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2.
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在于就业环境、用人单位、高校与毕业生拳人四个方面。建议体育院校重新确定培养目标,改革学科专业设置,按社会需求培养人才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工作直接关系到各高校未来的发展和生存。在高等教育"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体制下,就业市场的建设将搭建起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桥梁,将有力地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进一步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和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至关重要,各高校的就业相关部门应该加强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14.
王艳杰 《科教文汇》2009,(14):57-57
当前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在此背景下,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高校、大学生、用人单位和政府部门的合力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改革高校毕业生“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大部分毕业生实行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人才劳务市场,采取“自主择业”的就业办法。在这一改革的形势下,毕业生就业市场应运而生。近几年,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人才交流招聘会纷至沓来。大学毕业生走进会场与用人单位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签定协议,通过竞争,自主择业,毕业生们初步确立了市场主体地位。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特点决定了毕业生就业市场应以高校举办为主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既是人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又与一般的人才市场不同,主要表现为以下3个显著特点: 群体性 一般人才市场的特点是其个体性,要求流动的人才通常是以个人进入市场,各种人才以随机分散的形式通过人才市场流动。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特点则是群体性。一所高校每年的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和教育体制不断深入的改革,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也急剧增加。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逐步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据教育部统计,2000年我国有高校毕业生106万,2014年我国有高校毕业生724万,而201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749万,毕业生数量以每年近20%的速度增长,15年间翻了7倍。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与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张不相适应的是社会所提供的劳动力需求岗位并没有明显增加,难以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进一步扩大,以及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劳动力需求岗位数量与社会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差距也在逐渐加大,未来几年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依然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和挑战。  相似文献   

17.
1997年新年刚过,过去由省市行业为主的“大学毕业生洽谈会”就化整为零,在许多大学里率先召开了。各用人单位纷纷向毕业生们挥起了“橄揽枝”,今年相当一部分高校实行了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直接见面的“双向选择”。在洽谈会上,昔日“不愁嫁的皇帝女儿”的大学生的处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要凭自己的能力向用人单位自荐,用人单位的代表也一个个如相马的伯乐认真地挑选。但由于专业冷热,成绩优劣,男女性别,单位好坏等因素所致,使得“双向选择”的人才市场缤纷复杂。 冷与热 冷热是指专业所需的长线、短线而言。洽谈会上,热门专业的需求门庭若市,冷门专业的需求则门可罗雀。西安公路交大路桥专业在洽谈会上的需求量竟达到需十供一,有些条件差  相似文献   

18.
构建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实现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院学工处三者对就业需求信息的及时沟通和交流,方便了学生挑选用人单位,用人单位选取合适毕业生,学生就业管理工作水平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9.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就业一向不愁的石油高校毕业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同时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石油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本文从石油高校当前毕业生基层就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入手,论述了影响石油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因素分析。从政府、学校两方面提出解决措施,即高校应将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和用人单位实际需要紧密挂钩,加强各级政府的调控作用,从而更好引领石油院校毕业生到石油基层和西部地区就业。  相似文献   

20.
当前国内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鹏  易玉梅 《科教文汇》2010,(10):178-178,191
当前国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而作为高校就业工作重中之重的就业指导工作能否适应时代的发展、就业市场的变化以及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存在很大的疑问。为了改革就业指导工作,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本文对当前国内高校就业指导现状做了分析,指出了当前国内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并为改革和创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