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2 毫秒
1.
对中国出版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政治风险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的现象已激发很多研究者的兴趣,但现有理论忽视了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分析了国际化经验、学习能力与抵御风险能力等因素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并强调经验在时外直接投资中的重要性以及时于中国企业的特殊意义.基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上市公司数? 据,我们运用CoX模型对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发现逐步国际化理论可以部分解释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此外,高管团队的海外背景、企业学习能力以及企业风险承受能力也会对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倾向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决定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哪些因素影响对外直接投资,是对外直接投资实证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利用统计数据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进行实证研究,重点考察技术能力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首先依据相关理论提出假设,然后运用不同的回归方法对假设进行数据检验。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技术能力尚不构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对此我们认为,现阶段必须依靠组建企业间研发同盟、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对外投资等方式来提升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4.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分析几种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其中包括小规模技术理论、技术地方化理论、过度资本积累论、投资发展周期或路径理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我国企业如何成功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近些年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逐渐增多,专门用来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也日趋成熟.这些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都具有巨大的启示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越来越强劲的增长势头,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发展对外投资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部分.文章在分析了我国对外投资的变动趋势和新特征,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内外动力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发布的<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来自发展中国家和转型期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FDI)开始蓬勃兴起.2006年,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额达到了创纪录的1 200亿美元.特别是,中国在吸收外资保持世界领先的同时,自身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中国跨国公司的崛起已经引起全球瞩目.据此,在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概况的基础上,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内外动力源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促进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本与国际R&D溢出——基于OFDI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梅  柳士昌 《科学学研究》2011,29(3):373-381
 利用国际R&D溢出模型研究了以对外直接投资为传导机制的国际R&D溢出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运用五个不同的人力资本度量指标检验了人力资本因素对这种逆向溢出效应的吸收效果。结果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并未促进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同时,我国人力资本的积累也还未能达到有效吸收对外投资传导的国际R&D资本的要求,致使其未能在对外投资逆向技术溢出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梅 《科研管理》2012,(4):86-92,130
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是国际R&D溢出的两条重要渠道。本文利用我国1985~2008年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和技术进步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渠道的国外R&D存量显著提升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而对外直接投资渠道的国外R&D存量对国内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却非常微弱。原因可能包括现阶段我国对外投资规模有限、技术获取型对外投资比例偏小、技术吸收能力偏弱等。  相似文献   

9.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全球贡献持续加大,这在带动相关产能、装备、技术和服务输出的同时,也对国内企业产生深刻影响。利用2003—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统计数据库与商务部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名录的匹配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其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对企业生产率进步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企业生产率在实施对外直接投资的来年得到明显提升,随后呈现边际递减的趋势。企业吸收能力、投资动机和东道国技术水平是影响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发挥的重要因素。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中西部地区而言,东部地区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对企业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大;相比于包含外资的企业,内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对其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大。为中国企业更好地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的产能存在着结构性严重过剩,而对外直接投资有助于将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过剩产能转移到国外.文章梳理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状况,通过历年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地、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以及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等,发现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主体仍以国有企业为主,投资的目的地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和避税天堂,投资的行业并没有集中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等.通过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软科学》2018,(1):36-40
基于"一带一路"框架下,采用2005~2014年"一带一路"54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利用SFA模型测算并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效率及潜力。结果表明:"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非效率",对大多数国家的投资效率较小,投资潜力巨大。通过对不同地区的国家投资潜力的对比分析,发现"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阐释了制度环境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联系,发现法律规范和民主程度越高,中国对其直接投资潜力越大,说明一定程度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制度背离"现象。  相似文献   

12.
债券投资是投资者通过购买各种债券进行的对外投资,是一种风险性投资,其风险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可分散风险和不可分散风险。投资者必须全面认识各类风险,并采取多种方式规避风险,力求在一定的风险水平下使投资收益最高。  相似文献   

13.
中国OFDI国别差异与母国技术进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昊  吴雯 《科学学研究》2016,34(1):49-56
按东道国研发资本密集程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向研发资本密集的发达国家和研发资本稀疏的转型及发展中国家。本文建立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国别差异与母国技术进步的机制模型,并利用2003-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工具变量固定效应方法(IVFE)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对外直接投资国别差异对我国技术进步存在显著不同影响,其中我国对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能够获得逆向技术溢出,对转型及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不能获得逆向技术溢出,反而产生正向技术输出;我国对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获得的逆向技术溢出通过人力资本消化吸收;我国对转型及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正向技术输出通过国内研发成本分摊部分回收。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定义学习型对外直接投资,概括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结构,分析我国发展学习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结合华为的成功案例来探索政府帮助企业发展学习型对外直接投资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建和并购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两种非常重要的投资方式。本文在详细分析了两种投资方式的优缺点及论述影响新建和并购两种方式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一个博弈模型,对新建和并购这两种投资方式进行了定量的分析。最终得出我国对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应主要采取并购的方式,而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则采取新建的方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研究外国研发资本存量溢出效应的B-K模型,选取12个研发投入较多的国家作为国外研发主体,对1985—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与国内研发和吸引外资两种渠道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国内研发,对外直接投资,吸引外资对于我国技术进步都有一定促进作用,国家应进一步鼓励和支持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进一步健全境外投资促进体系,提高企业对外投资便利化程度。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到对外直接投资的活动中,这与传统的投资理论相违背,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对外直接投资这条国际技术溢出渠道。面对迅速增加的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现象,中国作为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发展中国家,有必要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进行深入研究。研究以2004—2013年我国行业面板数据作为样本数据,用DEA方法测算了9个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来代表各行业的技术进步水平,运用Eviews面板回归模型对我国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进行检验,结果发现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产业差异明显,通过进一步分析造成该差异的原因,对提高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对外直接投资项目投资风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框架下,从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的角度出发,建立对外投资项目指标体系,并采用多层级模糊综合评价对对外直接投资项目的投资风险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05—2011年我国对主要石油进口来源国的直接投资与石油进口量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展开实证分析,从而检验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外部能源供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对石油进口来源国的直接投资与石油进口量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相关性,说明我国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实施能源全球化布局的战略对保障我国外部能源供给起到积极作用,而政府也应对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在政策上给予支持。  相似文献   

20.
通过问卷调查,综合运用因子分析与层次分析,对高新技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知识产权风险诱因进行识别与权重评价,研究识别出6类27个风险诱因。其中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层引发的风险在6个类别中权重最高,说明企业管理层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对知识产权风险的影响程度最大。结合研究发现,分别从政府、行业、企业3个层面提出高新技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知识产权风险防范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