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资源型城市在资源不断减少甚至枯竭以及产业与城市发展规律的作用下,必然会经历:兴起—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失的过程。孝义市是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优势逐渐弱化,经济发展步履维艰。本文通过分析孝义市煤炭产业的发展现状,研究孝义市煤炭产业转型的目标以及转型的思路和路径,对孝义市进一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和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构建"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体系,更好的实现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技术创新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本质在于大力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改变资源型城市以资源型产业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最终使资源型城市摆脱对资源型产业的过度依赖,走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方式的选择和转型程度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源型城市技术创新能力。一、产业转型高度依赖资源型城市的技术创新能力根据产业转型中接替产业与资源型产业的关联性及对技术创新能力高低要求的不同,可以把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分为6种基本形式(见图1)。其中,内生性或外源性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形式,对城市创新能力的要求最高,产业转型也最…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本投资与资源型城市接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资源禀赋优势随着资源的不断开采而逐渐减弱,由于人力资本匮乏,资源型城市接续发展举步维艰,接续发展是资源型城市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的现实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本存在的问题;接着分析了自然资源、人力资本投资与资源型城市接续发展的互动机制;最后对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本投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新型的产业组织模式——生态产业组织模式,但新的产业组织模式是否能够实现经济增长需要进一步加以证明。为此,把生态约束引入经济系统,构建包含生产部门和R&D部门两部门的生态约束下的经济增长模型,运用最优控制方法研究稳态时经济最优增长路径问题。研究发现,生态约束下资源型城市经济系统的最优增长路径是存在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的相关变量变化不同。在资源型城市的繁荣期将其转向生态产业组织模式,可以协调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驱动因素和机理解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资源枯竭城市曾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和能源支持,随着资源逐渐衰减等原因,其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许多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问题地区"。2008年以来,国家开始选择全国69个资源枯竭城市作为转型试点,运用中央财力性转移支付支持转型工作。文章通过对资源枯竭城市的实地调研,结合数据分析对当前资源枯竭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发现宏观环境变动使得城市发展波动增大、东北地区的城市转型步伐明显变缓、独立工矿区和森工型城市是转型中的难点城市。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衡量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主要驱动因素,发现对转型成效影响较大的因素是再就业促进活动、国家财力与政策支持及棚户区改造,但再就业培训体系与产业发展等匹配度低、地方资金投入方向与国家导向偏差、棚户区搬迁改造与居民能力不匹配等原因阻碍了各领域转型工作的有效推进。基于以上分析,文章提出继续加大中央财力支持、完善接续替代产业扶持政策、推进沉陷区综合治理工作、建立资源枯竭城市棚户区改造基金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共有资源型城市262个,这些资源型城市普遍面临资源接续能力不足、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民生改善欠账较多等问题。虽然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但我国仍有很多城市结合自身实际,走出了各具特色的转型发展之路,如煤城焦作以旅游为支点的绿色崛起、铜城白银科技推动的经济转型样板、林都伊春由独木支撑到多业成林等,都值得学习与借鉴。河北省也有14个县区市属于资源型城市,在全省坚定不移朝绿色崛起之路迈进之际,研究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对于打造河北经济升级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峰峰矿区为例,对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辽宁经济的发展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就。然而,辽宁地方政府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仍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时代引领下,振兴辽宁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转变发展观念,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积极引导省内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加强对低能耗产业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8.
基于生命周期的资源型产业创新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可耗竭性资源的影响,资源型产业呈现周期性发展。在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产业转型模式和选择的路径有所不同,对产业创新的要求和内容也应有所区别。在对资源产业发展周期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生命周期的资源型产业创新过程;对不同产业转型战略下采取的产业创新模式进行了差异化分析,并对其进行了分析。要根据城市发展的综合条件先制定科学的城市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创新,选择发展接替主导产业,实现资源型产业转型。  相似文献   

9.
西方国家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问题。西方国家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实践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成功模式。通过对新产业替代模式等三种转型模式及其各自适用性的分析,对我国的资源性城市转型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资源开发而兴建或者发展起来的城市,中国资源型城市众多,如何在资源逐渐枯竭的情况下实现产业转型,使城市得以持续发展,是关系到众多资源型城市的紧迫问题。本文以黑河市为例,分析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制约因素,提出推动产业转型的对策。通过对国内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实证研究,提出了产业延伸模式、产业更新模式和复合模式,研究了影响产业转型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提出了整合内部创新资源和利用外部创新资源构建资源型城市区域创新系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资源型城市的生态效率评价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李惠娟  龙如银  兰新萍 《资源科学》2010,32(7):1296-1300
为深入把握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状况,本文引入生态效率概念,并用因子分析法测算了我国16座资源型城市2007年的生态效率,发现城市间的生态效率差异很大,最高值是最低值的3.9倍;资源型城市的生态效率值按煤炭类、金属类、综合类、石油类的顺序逐渐降低,煤炭类城市的生态效率是石油类城市的1.9倍,资源类型对城市的生态效率值影响较大,而且同一类型的资源型城市生态效率差别也较大,资源型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与规模对生态效率也有影响,但年龄对生态效率的影响较小,另外还发现居民的生活习惯与消费方式对城市的生态效率也有影响。部分资源型城市是末端治理及源头消减模式,但大部分资源型城市还是用传统模式发展经济,循环经济水平需要提高。  相似文献   

12.
黄河流域半数以上城市是资源型城市,该类型城市生态和产业协调发展对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文章以环境治理数据和工业企业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门限模型、熵值法等方法,基于资源禀赋分异对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进行类型划分,解析资源禀赋、环境规制和产业路径创造交互作用关系,归纳高、中、低等级资源禀赋下环境规制对产业路径创造的影响机制,进而针对不同等级资源禀赋条件下资源型城市提出高质量发展建议。结果表明:2003—2016年,黄河流域城市环境规制水平增长显著,且地区差距不断缩小,总体呈现上、中、下游逐级递增态势;2003—2013年,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产业路径创造水平提升明显,但地区差异显著;不同资源禀赋条件下,环境规制对资源类和非资源类产业路径创造的影响机制具有显著差异。为此,环境政策的制定和选择要考虑当地资源禀赋条件和经济发展对资源行业的依赖程度,科学设计精细化的环境政策,充分发挥环境规制对生态保护和产业转型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文献计量、供词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CNKI中资源型城市相关研究进行统计分析。有关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经历探索期、研究激增期和波动下降期三个阶段,研究涉及领域逐渐从经济转向社会、生态等其他领域。结合资源型城市发展实践,研究主要集中于资源诅咒与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等七个内容,它们都带有鲜明的经济和政策导向。为解决资源型城市可能面临的突出问题,预期资源诅咒与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道路选择等内容或将成为新的研究重点和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4.
绿色经济效率评价对干旱区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质量提升和经济转型意义重大。通过构建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SBM-Undesirable和Malmquist-Luenberger模型,对中国北方干旱区20个资源型城市2006—2016年静态效率、动态效率进行测度。并借助城市发展周期、主导资源类型分类特征以及动态变化视角对干旱区资源型城市的绿色发展水平和特征规律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①干旱区资源型城市绿色经济静态效率总体水平较低(0.932),且城市间效率值表现出较大差异性,其中吕梁、延安和庆阳等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②按照主导资源类型划分城市的绿色经济效率,呈现石油类(0.995)>综合类(0.958)>金属类(0.908)>煤炭类(0.904)规律特征,金属类城市和煤炭类城市变化趋势相似且都处于较低状态;依据城市发展周期划分城市的绿色经济效率,呈现成长型(0.978)>再生型(0.945)>成熟型(0.920)>衰退型(0.882)的规律特征,衰退型城市绿色发展明显滞后。③干旱区资源型城市绿色经济动态效率总体处于增长状态,在2006-2016年整个时期呈现出“逐步上升—快速上升—缓慢上升”的变化规律。④根据ML指数将城市划分为4种类型,其中增长型和波动增长型城市占比为65%。大同、包头和白银等城市动态效率值较高,绿色经济的增长速度较快。整体上干旱区资源型城市在国家政策引导和统筹管理下,绿色发展水平正逐步得到改善提升。  相似文献   

15.
李江苏  孙威  余建辉 《资源科学》2020,42(12):2285-2299
黄河流域是中国生态脆弱性较典型的国土空间范围,流域内资源型与非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方式差异大,研究两者三生空间的演变与区域差异,对认知黄河流域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状况很重要。在三生空间分类的基础上,采用空间自相关、泰尔指数,测度了流域内两类城市三生空间的区域差异。研究表明:①两类城市三生空间均变化较大,生活空间上升显著,资源型城市生态空间被生活、生产空间挤压的时段更长;非资源型城市生产空间被生活、生态空间挤压的时段更长。②两类城市三生空间具有空间聚集特征,三生空间的高密度区和低密度区较稳定。③对于影响两类城市三生空间区域差异的要素(经济和人口)而言,经济发展更易扰动三生空间变化。在经济和人口要素的影响下,非资源型城市三生空间的区域差异较大,而资源型城市的区域差异较小,其可能的原因与非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方式多样而资源型城市相对单一有关。黄河流域所有城市三生空间的总体差异主要来自两类城市内部。资源型城市生产、生态空间的区域差异,以及非资源型城市生活空间的区域差异,对黄河流域所有城市三生空间的区域差异产生主要影响。本文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黄河流域国土空间管控与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根据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分类,选取106个资源型城市(成长型13个、成熟型58个、衰退型22个、再生型13个)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DEA模型和SE-SBM模型对其碳排放效率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不同阶段的资源型城市碳排放效率存在显著差异,而同一类型资源型城市碳排放效率在规模有效性、技术有效性、规模收益和综合效率等方面仍表现出差异化;通过Tobit回归分析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城市化率对碳排放效率有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能源强度与碳排放效率则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性。研究认为,提高资源型城市的碳排放效率应根据资源型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性、差异性和碳排放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整。最后针对资源型城市不同阶段的碳排放特征和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创新主体引导的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营建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资源型城市众多,这类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亟需进行转型使其摆脱对单一自然资源的依赖,从而谋求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的营建为解决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根据创新主体引导的区域创新体系营建模式,在我国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创新主体的能力和经济实力两方面分析了资源型城市对创新体系营建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资源型城市绿色增长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型城市是我国重要的战略保障基地,其绿色增长能力成为彰显国家绿色增长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构建了以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生活质量为基础系统,以政策支持为交互系统的资源型城市绿色增长评价模型,以2000-2013年17个典型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三角模糊熵组合赋权的灰色关联投影方法测算绿色增长指数,进行绿色增长能力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三角模糊熵组合赋权的灰色关联投影法是评价资源型城市绿色增长能力的有效方法。国家相关政策的颁布实施是促进资源型城市实现绿色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国资源型城市绿色增长能力不断提高,依据绿色增长能力的大小,可将中国资源型城市划分为创新升级型、发展成熟型、稳步提升型和意识崛起型四个发展类型。  相似文献   

19.
王剑  张凤岩 《未来与发展》2013,(3):71-74,70
随着我国航空业的迅猛发展,机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愈来愈强,临空经济正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2009年黑龙江省在大庆、鸡西、伊春3个城市建成了新的支线机场,并筹建抚远、加格达奇、五大连池3个支线机场。几个支线机场的建成将对黑龙江省城市的经济转型和区域经济发展起到助推器的作用。但是临空经济对黑龙江省是一个新生事物,发展规律和特点还未被完全认识。因此,在发展初期,应该充分借鉴国内其他城市临空经济的发展经验。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通过总结我国各地机场发展临空经济的举措,分析了我国临空经济发展的现状,并在借鉴国内其他城市发展临空经济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黑龙江省发展临空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生态创新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与工业绿色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刚  陆琳忆  何金廖 《资源科学》2021,43(1):94-103
理清生态创新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和工业绿色效率的影响,对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115个资源型城市为例,通过测算这些城市的产业结构高级度、工业绿色效率,构建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生态创新对不同发展阶段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和工业绿色效率提升的影响。研究发现:①中国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和工业绿色效率都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且两者具有相似的空间格局,表现较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陕西、山西和内蒙古南部、山东西部等地区;②生态创新对提升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这种作用对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资源型城市均显著;③生态创新对提升资源型城市工业绿色效率没有显著的影响,其中生态创新对成长型城市提升工业绿色效率有显著负面影响,对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城市的影响则不显著。基于以上发现,本文认为生态创新对于促进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显现,并提出完善中国资源型城市生态创新政策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