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自今年开始,通过招考研究人员的办法,在全国各地选拔社会科学方面的人才。为了填补某些新学科、新研究领域的空白,加强跨学科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把未来学等新兴学科也列入了今年的招考计划。中国社会科学院今年招考未来研究方面四个专业的研究人员。这四个专业是:未来学发展史、未来学方法论、经济预测和人口预测。各专业的应考人员分别参加了政治、外语、专业基础、专业、数学等四至五门的考试。本刊选登的未来学基础知识试题和未来学发展史试题,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今年招考未来研究上述专业研究人员时所用的试题中的两种。第一种试题为四个专业通用,第二种试题仅用于未来学发展史专业。我们在发表这两种试题的同时,发表它们的参考答案,供未来学的兴趣者和研究者参考。这两种试题的参考答案均由中国未来研究会秦麟征同志提供。  相似文献   

2.
篇名 概论用预言的科学作科学的预言(代发刊词)祝贺未来与发展创刊看《未来与发展》创刊号有感我囚的主要未来问题是什么? —中国社会科学院未来研究各专业应 考人员答题分析 未来学与未来研究马克思主义未来研究学的对象与任务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预测未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招考未来学研究人员试题 选登(附参考答案) 现代化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若干问题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前景科学技术革命和中国的现代化 科学和技术的未来从哲学角度谈谈生物学的未来数理逻辑的发展和辩证法运筹学和系统分析在我国的发展 科学技术预洲未来的科学中心1980…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科学院为了填补某些新兴学科和新兴研究领域的空白,在今年招收研究人员的计划中,适当增加了招收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研究人员的比例。招考未来研究学四个方面(未来学发展史、未来学方法论,经济预测,人口预测)的专业研究人员,便是此次招考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未来研究会举行学术交流会。就马克思对未来的预见,马克思研究未来方法论上的程序与层次问题,马克思主义对未来学研究的指导意义,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未来学的研究,马克思主义未来学与非马克思主义未来学的区别问题,对非马克思主义未来学的批判与吸收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一、未来学、预测学与情报研究的关系近年来,最具有国际影响和普遍意义的著述,无疑是一系列未来学著作。“忽视未来的人。将冒丧失未来的危险” (桑塔亚纳语),未来学受到高度重视,这绝非偶然的事情。按流行的说法,未来学又叫预测学,是以未来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定性或定量的科学方法来推导或估测未来的事物内部性质的变化,及与其它相关因素的影响结果,从而判明短、中、长期内发展趋势,为制定相应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但是我们有理由认为,未来学与预测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科委、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关怀和赞助下,在安徽省委的大力支持下,1980年11月30日至12月7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了“全国科学学、人才学、未来学联合学术讨论会”,同时举行了“中国未来研究会首届全国学术讨论会”。三个新兴学科的五百多位代表欢聚一堂,这是我国新兴学科研究者的一次盛会,也是我  相似文献   

7.
未来教育问题,是国内未来学研究中相当活跃的领域之一。它对未来教育机构的面貌、结构、职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向进行广泛的预测,逐步形成了“教育未来学”。这个学科的主要内容就是预测未来教育的发展途径以及未来学校的模式。随着人口膨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传统的教育形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未来教育肯定也不同于现在的形式。那么,未来教育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这就众说不一了。美国著名教育家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人们较常谈论未来学和未来研究。人们也时常问道,未来学和未来研究究竟是什么?笔者想就这个问题,并就如何在我国建立马克思主义的未来研究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1943年,在美国工作的西德政治学教授O·弗莱希泰姆用源自拉丁语的词futur(未来)加上希腊字尾-ology(学),创造了futurology(未来学)这个新词,并用它来命名现代的未来研究活动。新词的创造和  相似文献   

9.
“未来意识”是未来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未来意识的有无和强弱与人们从事面向未来的活动息息相关。它是人们从事面向未来活动的一种必需的精神氛围和思想前提。所以,在未来学研究领域中深入探索一下未来意识及其结构、特点和表现,对于深入理解这一概念,树立正确的未来意识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0.
未来学是英国学者H.G.韦尔斯发明的。在科学史上,他是一个独特的人物。青年时他在伦敦大学学生物学,既未得到学位,也未成为教授,却发明了未来学。在他提出未来学后不久。也即二次大战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趋重要,这就越来越要求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未来进行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