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在目前材料性能评价中,常常会遇到常规实验方法和技术无法解决的问题,造成材料性能测试和评价工作进展困难.因此在工作中探索新的评价方法和测试技术是目前国内外材料力学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与评价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技术特点,以及现代最新技术进行分析,进而阐述了材料力学性能与评价技术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实验数据网络化管理系统的开发是实验教学改革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在分析材料力学实验数据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材料力学实验数据网络化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目标、内容及系统结构,以实现实验过程的集中监控,实验室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于梅花  温静娴 《大众科技》2011,(2):137+130-137,130
通过几年来对《现代测试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学生除了掌握分析测试仪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还能够对测试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图谱分析,在教学体系中加入大量实际操作课时,引导学生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了《现代测试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验技能。  相似文献   

4.
地质测试工作是地质科学研究、矿产资源以及地质环境评价的重要基础,是发展地质勘查事业和地质科学研究的重要技术支撑,地质工作的发展与地质实验测试密不可分.现代地质科学的研究、创新以及突破依赖于地质实验测试等地质勘查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相似文献   

5.
在工程实践中,对工程材料的使用随处可见,进而对工程材料的性能检测显得尤为重要。材料的性能一般分为使用性能、工艺性能。使用性能又分为力学性能和物理化学性能。材料的工艺性能主要是指材料的可铸造性、可锻造性、焊接、切削加工等。依据材料的性能可以使设计更加合理,材料的性能在设计中也是一项重要依据。在检定中,材料的性能也是判定一种材料合格与否的重要标准。笔者主要向大家简单介绍材料力学性能中的硬度检测的原理。  相似文献   

6.
网络和硬盘存储数据的有效恢复是进行网络刑事和经济侦查的一个重要的勘查技术。传统的数据恢复方法采用的是算术编码的数据恢复方法,随着干扰数据的增多,难以对有用数据实现准确恢复。提出一种基于相干函数无偏估计的数据恢复算法。构建存储介质中的数据结构模型,对待恢复的数据结构进行特征分解和信息模型构建,采用相干函数特征分解算法实现对待恢复数据的筛分和残差滤除,最后采用相干函数无偏估计算法实现数据的准确恢复,仿真实验进行了性能测试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进行网络存储介质上的数据恢复,吞吐性能和准确度较传统方法高。  相似文献   

7.
地质实验测试在地质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为地质勘查和地质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可以说地质工作的发展离不开地质实验测试的贡献。地质科学的前进步伐依赖于地质实验测试及其他地质勘查技术的进步。本文就地质实验测试在地质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地质实验岩矿分析技术的应用及地质实验在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讨论,阐明地质实验测试与地质工作的紧密关系,为我国地质工作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田素贵,1952年生,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沈阳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1977年起在重庆大学冶金系钢铁冶金专业学习,1992年在沈阳工业大学攻读材料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98年毕业于东北大学材料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03年3月至2005年2月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韩国材料与机械研究院从事合作研究。田素贵教授长期从事材料科学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主讲“材料热力学”、“材料现代检测技术及分析方法”、“高温材料学”、“蠕变物理”等研究生课程,主讲“现代表面技术”、“合金设计及其熔炼”等本科生课程,培养硕士研究生39人、博士研究生15人。  相似文献   

9.
材料、工件的残余应力及其分布特征是影响其物理化学性能的重要因素.目前,虽然 X 射线应力仪已经得到商业化普及,但其只可测定材料表层约 10 微米深度范围内的应力,无法完成内部应力的无损测定.中子衍射和高能同步辐射装置可用于材料内部应力测试,但该类仪器都是以反应堆、散裂中子源或同步辐射光源等大型装置为基础,这些装置设备庞大、造价昂贵,无法市场化推广.  相似文献   

10.
地质实验测试技术在在地质工作中是极为重要的,地质实验在进行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测试技术的应用,测试技术能够有效的提升我国地质测试的水平,保证地质试验的质量与效率,对于我国地质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是对地质工作中的地质实验测试技术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先进检测技术是现代生物学与材料学取得巨大进步的核心推动力,是人们在对物质结构与性能关系的认识需求日益加深的基础上产生的。探测并了解界面的结构和性能对于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应用于诊断、治疗以及替换或修复损伤组织和器官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研究员卢晓林在这方面有很深的认识,他利用非线性分子振动光谱专注于高分子和生物界面的结构研究,这些研究为  相似文献   

12.
基于标准化的测试方法,对用于传输交换数据的信息交换平台传输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讨论了测试工作的设计和实现,及实验数据的分析,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根据测试结果分析,提出了针对传输性能优化改善方面的建议,统计出了平台对请求报文的轮询间隔对系统传输速率的影响以及在传输过程中,对数据的分片与传输效率的关系等。其整体技术已经应用于一个大型电子政务系统的开发和测试,取得了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了航空飞行器新材料的快速应用,如何获取准确、无损地测量材料力学性能参数的方法成为迫切需要。本文推导了采用均匀悬臂梁动态法测量材料弹性模量的测试原理,并采用激光测试方法和锤击法分别测试了悬臂梁试验铝合金材料的弹性模量,对两种试验数据进行了评估,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4.
数据工作台是指用数值信息发出的指令控制的工作台。随着人们对于信息需求的大幅度增长,数据工作台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作为数据工作台的关键部分,控制电路的设计的成功与否决定了数据工作台能否正常运作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介绍了在数据工作台中,控制电路设计的标准特征,和发展趋势。同时也说明了现代工业的发展中,数据工作台的广泛应用所带来的重大好处,即机电一体化的技术对现代社会所做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9,(7)
脚型–鞋–材料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影响与制约,三者之间的综合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运动鞋的舒适性能。通过脚型的测量,采集脚多个纬度的数据,为运动鞋的舒适性能奠定基础。采用外观视觉效果、穿着实验、物理性能测试等手段,以主观客观测试结合评价舒适性能的科学方法,系统研究各种运动鞋及其材料的舒适性能,为科学制鞋,舒适穿鞋,提供实验应用依据。  相似文献   

16.
《内江科技》2016,(2):89-90
在电测法基本实验的基础上设置材料力学综合实验,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实验进行测试,综合使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实验测试的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大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7.
当前,以纯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化势头迅猛,由于能量存储方式所限,轻量化成为电动汽车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迫切需要轻量化技术作为产品性能提升和产业化成熟度改善的技术支撑.多材料混合应用技术作为实现整车轻量化的有力途径,近年来逐渐在国内整车企业得以应用.伴随着材料技术和汽车开发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新材料应用于整车设计开发,与此同时,相关材料及部件性能的精准化测试与评价技术、材料与部件性能数据精准化分析与应用技术、材料及部件精准化建模仿真技术及其测试评价体系缺失,逐渐成为制约我国汽车新材料应用及汽车行业技术进步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8.
当前,以纯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化势头迅猛,由于能量存储方式所限,轻量化成为电动汽车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迫切需要轻量化技术作为产品性能提升和产业化成熟度改善的技术支撑.多材料混合应用技术作为实现整车轻量化的有力途径,近年来逐渐在国内整车企业得以应用.伴随着材料技术和汽车开发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新材料应用于整车设计开发,与此同时,相关材料及部件性能的精准化测试与评价技术、材料与部件性能数据精准化分析与应用技术、材料及部件精准化建模仿真技术及其测试评价体系缺失,逐渐成为制约我国汽车新材料应用及汽车行业技术进步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9.
当前,以纯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化势头迅猛,由于能量存储方式所限,轻量化成为电动汽车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迫切需要轻量化技术作为产品性能提升和产业化成熟度改善的技术支撑.多材料混合应用技术作为实现整车轻量化的有力途径,近年来逐渐在国内整车企业得以应用.伴随着材料技术和汽车开发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新材料应用于整车设计开发,与此同时,相关材料及部件性能的精准化测试与评价技术、材料与部件性能数据精准化分析与应用技术、材料及部件精准化建模仿真技术及其测试评价体系缺失,逐渐成为制约我国汽车新材料应用及汽车行业技术进步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20.
等温吸附法在页岩孔隙结构测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等温吸附法作为一种成熟的孔隙结构表征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材料学研究,将其用于复杂孔隙结构—页岩的孔隙特征测试与表征尚待完善。本文介绍应用等温吸附法测定页岩孔隙结构时的测试模型选择、相应参数设置、操作要点并依据实验测试结果分析页岩内部孔隙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