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博、微信、手机新闻等自媒体越来越深入人心,今天的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媒体、信息极大丰富的时代.如今的受众早已不再满足于原始的单一型线性交往和表达,网络中层出不穷的信息和其碎片式的传播方式使得受众迫切地希望参与到群体中来,以群体的意识来对热点事件进行围观讨论,以此参与到事件中去,形成网络围观行为.旨在研究传播于自媒体时代的网络热点事件中受众的“围观”行为,分析“全民围观”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相似文献   

2.
移动互联网和社会化媒体迅猛发展,微信以其即时性、隐私性、互动性、经济性等独特优势在众多网络社会化媒体中异军突起,并在政务传播发布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首先对微博公众账号和微信公众账号的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然后通过观察法和测试法,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政务微信的账号特性、发布内容和互动效果等方面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为其未来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如今各大博物馆都希望抓住自媒体飞速发展的契机,通过新型自媒体平台将博物馆文化更快更有效的传递给观众。但层出不穷的新平台也让博物馆自媒体运营人员感到困惑,担心已投入巨大精力建设的微博平台被微信平台所代替,因此踌躇不前,十分被动。本文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新浪微博运营为例,对近两年来博物馆微博发展的潜力及发展方向进行详细分析。总体上看,博物馆微博依旧有巨大的传播潜力、有微信等平台不具备的传播优势,更科学的利用微博、微信平台,做到信息细分、差异化,将为博物馆文化传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微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新兴媒体迅猛发展,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等"微媒体"把当今时代带入了"微时代"。"微媒体"的出现,契合了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提供了良好机遇,也带来了全新挑战,为此须制定相关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正>新媒体指的是数字杂志、数字电视、手机短信、网络、桌面视窗等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相对于报刊、户外视频、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2013年,重庆市科协在微信、微博、网站、LED屏幕等平台建设上进行了初步尝试并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6.
魏静  黄阳江豪  朱恒民 《现代情报》2019,39(10):110-118
[目的]为了研究社交网络以及研究微博网络与微信网络之间舆情的传递过程。[方法]利用无标度有向网络和BA网络分别模拟微博网络和微信网络环境,通过特定的连接关系设计了耦合网络载体,在SEIR模型的基础上,充分分析了用户的传播心理,考虑到了个体具有兴趣衰减效应以及记忆效应等特征,构建了基于耦合网络的社交网络舆情传播模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构建的双层社交网络舆情传播模型能较好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舆情传播过程,用户在多层社交网络之间的互动加速了舆情信息的流动,扩大了舆情信息的影响力,层间传播阈值的控制是管理多层社交网络舆情传播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特别是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迅速发展为社区宣传工作开辟了新的广阔平台,也对传统的社区宣传工作带来了新的冲击与挑战,在自媒体视野下创新社区宣传工作应坚持原则、更新内容、创新方法、加强保障,积极探寻在自媒体环境下社区宣传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的发展进入了以微博、微信等典型移动网络应用的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呈现出生成的突发性、表达的难控性、观点的多元性、传播的交互性等特点。作为承担教育引导青少年战略任务的共青团,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网络舆情,应该从共青团工作的视角出发,建立健全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和引导机制,推进共青团的工作格局调整和事业转型发展,转变大学生网络舆情应对的思维与方式,以提高共青团对青年的教育、服务和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9.
刘虹  李煜  孙建军 《现代情报》2018,38(4):3-11
文章对高校微博、微信平台的信息传播特征与效率展开研究。从985高校的微博、微信平台的信息服务入手,基于时间特征、内容特征、行为特征构建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效率指标体系,对比分析其传播特征和效率的异同点,并进一步将微博、微信两个平台的发文主题划分为学校资讯、校园活动、思想宣传、娱乐休闲、互动交流等13个类别,探索分析发文主题与传播效果之间的关联。研究发现,高校在两个平台的发文时间分布存在差异;在传播特征指标方面,高校微博的发文数、粉丝数高于微信,但高校微信的传播效率则优于微博;另外,高校在两个平台的发文主题具有互补性,不同发文主题在两个平台的信息传播效果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在网络全民化的校园文化氛围下,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者,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历史使命。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出现,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只有抓住微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遇,找到应对新形势下网络思想教育工作的挑战,才能更好地发挥辅导员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郭斌 《科学大众》2014,(1):149-150
以微博、微信等微媒体传播为特色的新兴网络广告挑战着传统广告的内涵样式、传播规律和制作模式。本文通过归纳《广告学原理》课程已有教学方法创新、模式改革成果及经验,并反思现今广告教学中的不足,提出更高效更精细的、适合微媒体发展要求的教学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2.
网络信息具备传播速度快、交互性强和容量极大等特点。特别是微博、微信等新网络媒体的应用,使得信息生产、传播方式的改变,对人类生活、企业经营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前所未有的机遇。因此,主要探索了网络信息传播渠道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整合应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移动网络迅猛发展,基于手机的社交媒体蓬勃发展,微博、人人网等社交工具纷纷推出了各自的手机客户端,其中以微信为代表的即时通讯工具最为风靡.本研究对国内图书馆公众服务平台的信息服务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在对国内图书馆公众微信服务现状进行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对图书馆微信服务的整体情况、服务特点、劣势、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微媒体作为其衍生物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快速发展,微媒体的整合力以及传播力都十分强大。微媒体具有简单、即时、快速、互动、丰富等优势,在高校媒体中,以微信、微博、微课等为代表的微媒体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对大学生的思想具有极强的引领作用,其中有部分大学生缺乏成熟的心智以及完善的媒介素养,难以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准确的判断,容易受到误导而沉溺其中。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要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加强与微媒体技术的融合,形成优势互补,为高校优秀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据统计大学生微信、微博、短视频的等自媒体平台的普及率在90%以上。自媒体去中心化、碎片化、多元化的传播特点使得高校学生的观念冲撞日趋激烈、价值观取向日益多样化,传统高校教育模式和效果日趋受到挑战。通过探讨自媒体的传播特点和国内外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研究,助力自媒体成为辅助高校教师教学的利器。  相似文献   

16.
<正>云南省大理州不断丰富科普载体,创新科普方式,有效整合部门资源,充分发挥新技术新方法在科技传播中的积极作用,注重运用短信、微信、微博、社交网络、移动多媒体以及互联网等开展科普宣传,在科普信息化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初步搭建起了科协网站、科普通、科普电视电影、官方微信微博、社交网络科普"五位一体"的传播新平台,实现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大科普格局,为2015年全州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达到  相似文献   

17.
基于新浪微博,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X银行信用卡"负面网络口碑信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负面口碑传播者间的交互,不仅对口碑当事者带来负面影响,还会波及其所在行业与其他机构;中间中心性高的用户在负面口碑传播中具有"控制力";发表的微博数、关注的用户数、粉丝数越多,其在负面口碑传播中的控制能力越强,所起到的桥梁作用越大。基于实证结果提出应对措施,如关注具有"粉丝数量多"等特点的重点微博用户等,为企业处理负面网络口碑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风起云涌、方兴未艾的大背景下,通过对岳阳市本地公益组织——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自2013年1月8日正式挂牌成立至今,在社交媒体上所组织策划的一系列"线上线下"公益传播活动进行调查研究,全方位地评估分析活动中所体现传播策略,并根据岳阳市不同年龄层、职业、学历段等人群的媒介使用偏好和公益信息渠道进行反馈调查,结合江豚保护协会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公益传播的实际发展情况,进一步研究社交媒体所构成的最佳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9.
当前,微博已成为了不可忽视的信息传播渠道,其庞大的信息量正日益影响甚至改变着现实生活。为了规范信息文本传播,最大限度地遏制微博谣言的产生,必须健全微博监督机制,加大辟谣力度;强化媒体"把关人"作用,引导正确舆论走向;提高受众自身素质,增强谣言免疫能力;完善立法,加大微博谣言传播惩罚力度。溯本清源、规范引导,是促进微博文化传播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0.
社交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密不可分的一种网络活动的主要载体。本文研究的是在微信等新媒体下的大学生人际交往行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大学生使用微信等新型媒体处于正常状态,大学生在使用微信等新型媒体行为活动中具有正向预测作用的变量有"参与微信互动测试"、"关注公众号"等,负向预测变量有"发布照片"、"点赞"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