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庆高  丁仁刚  李芹 《科技风》2012,(12):111-112
文章主要介绍了大功率整流柜与6R A70直流调速技术在棒材厂φ750轧机主传动改造的应用。对整流柜及调速系统配置和直流调速器参数设置进行了具体的描述,同时对PLC和WINCC组态画面应用作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镀锌板生产线的基本工艺流程及镀锌板生产线控制系统的电气组成、硬件配置和系统的网络结构。分析了PBOFIBUS-DP现场总线的结构、配置和组态,并详细阐述了S7-300PLC和6RA70传动装置、S7-300 PLC之间以及S7-500 PLC与WINCC组态监控软件之间通过PROFIBUS-DP进行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经过试运行,此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权国通 《内江科技》2011,32(8):94-94
为了提高采煤机运行状态的可靠性及其监控,本文设计了采煤机远程监控平台,详细叙述了其整体架构、机载控制器的设计及WINCC组态平台的设计,工业现场表明本文设计的采煤机远程监控平台既能很好的监测采煤机的运行状态,也能很好的对其进行远程控制。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为了缓解越来越拥挤的城市交通,地铁已经成为了大中型城市的交通发展首选。地铁的无故障、无污染、舒适、准点的特性保障了每天城市的大量乘客发送,减少了公路交通的压力和污染。在人们将地铁交通视为居家生活必备交通的情况下,对于地铁系统高效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铁的BAS系统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通过对众多设备需要的控制和实时监控,保障地铁运营环境的稳定、舒适,所以应运而生了各种各样的BAS系统满足要求。其中在北京地铁5号线、北京地铁1号线、深圳地铁3号线、重庆地铁3号线等等的众多项目中使用了西门子的PLC+WINCC系统。在这些地铁BAS系统中采用西门子的S7400H的CPU+ET200M的双总线网络构成PLC,以WINCC作为组态软件构成人机对话界面,现实对BAS系统的所有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西门子系统的稳定性、开放性及强大的通讯功能在该项目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本文简要介绍了地铁BAS项目的系统结构及技术要点,并结合地铁BAS系统的控制要求,对系统实现的特殊功能作相应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简单介绍了污水处理工艺和工控组态软件iFIX在污水处理厂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并且就污水处理厂监控系统构成、组态画面、数据库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本文将就污水处理厂监控系统中组态软件iFIX的应用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6.
针对钢渣热闷及加工系统设计了两套S7-400控制系统,结合系统结构和硬件配置方案,详细阐述了钢渣热闷系统间隔打水规律及PID自动打水解决方案;通过西门STEP7 5.5与WINCC7.0组态软件结合,实现了对现场设备的控制、对大量过程数据实时监控,对重要数据进行了归档和报警;控制系统已调试成功并投入生产。事实证明,该系统结构合理、控制效果良好,很好地满足了钢渣热闷及加工控制系统的各项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WINCC和PLC在低温脱硝中的应用为基础,阐述了PLC控制和上位机WINCC操作系统应用的实战性和先进性,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区域创新能力是加快区域经济转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通过完善制度政策环境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基于制度基础观,应用组态思维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以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样本,选取市场化指数和传统主义文化作为正式与非正式制度要素,探索制度组态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复杂关系。研究发现:单一制度要素无法构成产生高区域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良好的政治、经济、法律制度构成组态能产生高区域创新能力;传统主义文化可以弥补正式制度要素不足,两者构成组态也能产生高区域创新能力;产生高与非高区域创新能力的制度路径并不对称。研究揭示了产生高区域创新能力的制度路径,有助于全面认识制度组态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正式制度要素和传统主义文化间的耦合关系,并为政策制定者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本设计介绍了新疆油田某联合站基于和利时DCS的自动化监控系统的设计,简述了监控系统硬件构成、软件组态的构成以及系统的调试。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6,(12)
对西门子S7-300 PLC、WINCC与数控系统的通讯方式进行介绍,分析了PLC与数控系统相关联的通讯设计思路,介绍S7-300 PLC通过WINCC和840D/828D建立通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20,(13)
本文在电梯行业工艺和控制要求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以当前工程项目的实施流程为模型的电梯集群控制系统。系统的控制器选取的是SIMATIC S7-1200系列PLC,系统的控制对象选取的是电梯仿真模型。在SIMATIC S7-1200PLC上完成控制算法并在WINCC上完成监控环境组态,其中上位机与电梯仿真模型之间是通过以太网通讯的方式进行信息交换,并对电梯系统做出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电梯群控系统不仅可以大幅度缩短乘客候梯时间和乘梯的时间,还降低了电能损耗,提升了电梯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PLC和组态软件的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基于PLC和组态软件的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系统采用PC+PLC的主从控制结构,基于32位Windows平台,提供一种实用的加热炉温度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解决方案。设计运用监控组态软件,将组态王的动态数据库通过串行口与siemens的可编程控制器连接起来,构成了一个温度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力控组态软件的热式气体流量计的标定平台系统,首先详细的介绍了标定平台系统的设计思路,系统硬件构成、软件设计流程,最后实际的标定结果显示该系统稳定、可靠、高效。  相似文献   

14.
西门子S7-400H冗余PLC在鼓风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西门子S7-400H冗余在高炉鼓风机的控制系统上的应用,详细分析了应用中的硬件组态和系统构成,本系统已经在山东寿光钢铁3#高炉鼓风机上应用。  相似文献   

15.
镇海9E燃机油处理控制系统升级采用了SIEMENS公司的S7系列PLC产品,操作员画面采用了WINCC V6.2,由原来的只有硬手操的控制方式改造成为软硬手操冗余的控制方式,同时友好的油处理制油工艺流水线画面与方便的启停操作与调节温度、压力的简易操作.降低了运行的操作强度,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与自动化程度,WINCC V6.2为工业监控领域内较为成熟的人机界面软件,值得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基于工业以太网的、由工控机和S7—300PLC构成的控制系统为例,描述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给出系统的硬件组成框图,介绍了利用iFIX组态软件设计人机界面的方法,并讨论了系统的通讯方式以及控制方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员工创新对组织的生存、创新和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发现新颖的、有价值的创意并予以实施的员工类型成了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大五人格组合对创意产生、创意传播和创意实施三阶段的影响。通过对215名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单一人格特质并不构成引致员工创新行为的必要条件,但宜人性在引致创新行为中发挥着较为普适的作用;存在多条引致员工创新的等效组态,包括以外向性缺席、宜人性、尽责性和情绪稳定性为要素的组态,以宜人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经验开放性为要素的组态,以外向性缺席、情绪稳定性缺席、宜人性和经验开放性为要素的组态;外向性缺席与宜人性通过等效替代的方式影响员工的创新行为;虽然引致员工创新三阶段的组态存在相似性,但其中重要性更高的核心条件存在差异。本文采用以个体为中心的研究路径,加强了创新行为人格的前因研究,发现引致创新三阶段的人格组态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为后续发展细粒度的员工创新行为研究理论框架提供了方向。同时,研究结论可以为组织管理者在员工招聘、分类管理等方面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为厘清区域创新网络与知识流动两个层面协同助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复杂作用机制,并克服传统统计分析方法倾向于关注单个要素净效应的问题,基于组态视角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整合创新网络层面与知识流动层面的6个要素,以我国29个省份为案例样本探索驱动区域创新能力有效提升的组态构型与发展路径。结果发现,单个要素并不构成驱动高区域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同时,高知识扩散在解释区域创新驱动原理时扮演更为普遍的角色;高区域创新能力的驱动组态路径有3条,即高知识流动下的创新网络均衡型、高知识流动下的网络链接主导型和知识扩散-网络规模主导型;创新网络四要素在解释区域创新驱动机制时存在替代关系,产生非高区域创新能力的组态路径有4条,且与产生高区域创新能力的组态之间为非对称性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造纸设备中造纸机、切纸机及复卷机的功能介绍,对造纸设备的控制系统进行阐述,主要对系统软件编程思路,上位机监控界面的结构,组态方法进行梳理总结,探究造纸设备控制系统的网络化构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探索个人信息安全感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有助于丰富个人信息安全等相关领域的概念界定与理论框架,有效提升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感水平。[方法/过程]综合采用扎根理论、定性比较分析等方法,界定个人信息安全感的概念构成,构建个人信息安全感影响因素理论框架,探索影响因素组态模式。[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个人信息安全感概念由风险体验、应对体验、解决体验、安全体验和回忆体验构成;个人信息安全感影响因素理论框架涵盖宏观环境因素、处理主体因素和个人自身因素3个维度,包括信息生态、个人信息处理者行为等7个主范畴因素;高个人信息安全感具有境遇安全型与自我调节型两种组态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