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数"思维的角度,世界范围内三种"数"思维独具特色.古希腊"数"思维与笛卡尔"数"思维的融合已经在近三百年的时间以科学技术的强大力量展现出来.未来社会发展需要中国"数"思维这种思维形态,中国"数"以其整体性特征,在邵雍易学当中达到"数"思维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是中医学经典代表,也是联系基础、临床的桥梁课程,通过学习能够成功培养学生的辨证论治专业思维以及临床治疗中的应对能力。但是从此课程的教学情况来看,存在着明显的"一言堂"情况,所以针对课程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进行改革是必要的。本文就经典课程伤寒论进行教学思考研究,内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群依靠核心产业在区域范围内形成了局部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兴衰取决于能否驱动集群内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和升级。构建用约束理论(TOC)思维流程进行集群内产业链升级的分析框架,从知道"改进什么"到"改进成什么样子"再到"怎样改进"是基于TOC的集群内产业链升级的基本逻辑。以古镇灯饰产业集群为例,利用TOC提供的一系列工具来解释和解决集群内产业链升级的问题,验证用TOC的思维流程分析方法来进行集群内产业链升级分析的基本程序。  相似文献   

4.
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中就创造了原始医学.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某些食物能减轻或消除某些病症,这就是发现和应用中药的起源;在烘火取暖的基础上,发现用兽皮、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沙土作局部取暖可消除某些病痛,通过反复实践和改进,逐渐产生了热熨法和灸法;在使用石器作为生产工具的过程中,发现人体某一部位受到刺伤后反能解除另一部位的病痛,从而创造了运用砭石、骨针治疗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为针刺疗法,进而形成了经络学说.热熨法和灸法从体表入手,治理体内的疾病.这可以看成是内病外治的萌芽.即所谓的"外治法,针灸最古".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辨证论治、随证施方"这一特点,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将古方"桃红四物汤"进行了新剂型的改良。优选了桃红四物滴丸的提取工艺和制剂工艺,为桃红四物滴丸剂投入市场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哲学融合的本质是思维方式的融合,即"融合思维"。"融合思维"在这里是指"象思维"与"概念思维"的融合。我曾经在我以前的哲学论文"易平思维"、"一笔双色"与"双境医学"中有过详细深刻的阐述,但我觉得还没有达到我要求的极致。于是我重新定义"融合思维","融合思维"是切换"思维特质"。是切换一体的不同"思维特质";不同"思维特质"的一体切换。用数学的方法概括为:Y=0G。Y是"融合思维";0是切换;G代表两种"思维特质"("象思维"与"概念思维")。切换和"思维特质"以及它们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成为破解"融合思维"的关键。"思维特质"是"融合思维"的基础与前提;切换是论证它们的方法和手段;"融合思维"是"思维特质"的终极目的同结论。  相似文献   

7.
培养大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概论"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从辩证思维品质、联想思维品质、对比思维品质、逆向思维品质、发散思维品质、综合思维品质等方面阐述了高职"概论"课程教学中加强大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发明与创新》2008,(3):17-17
据科学界的权威报道,思维控制技术在2007年取得了比较大的突破,如"用思维玩游戏"、"用思维控制的轮椅"以及"用思维控制的机械手"。如今,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学生开发出了一套全新的系统,可以让使用者通过思维来控制机器人抓取并搬运物体。  相似文献   

9.
徐红玉  王正兴 《现代情报》2015,35(12):31-36
综合运用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基本原理,利用Word绘图工具制作"概念——思维框图",应用于图书馆学研究中的论文架构表达和辅助各类基金项目申报中的研究框架、研究思路表述。归纳总结6种"概念——思维框图"表现形式和绘制要点,以实例说明其适用范围。用Word绘图工具制作的"概念——思维框图",既包含了概念图的"网状"知识关系关联性表达,又具有思维导图"树状"发散性思维的自然表达。在绘制方面,相比各类思维导图软件,具有简便易操作、简洁易表达,单色易印刷,图式不受限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阐述采煤机牵引部转子泵的结构特点。转子泵的构成有传动轴、泵壳、销子、内转子、泵盖、外转子、偏心套等零件组成。转子泵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无论电机正转、反转,泵的吸油和排油方向不变。仍然是下腔吸油,上腔排油。适应采煤机的电动机正、反转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