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山东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全社会树立节约资源、循环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理念,并有效地转化为自觉行动,而这需要良好的制度安排作保障。政府层面的循环经济制度包括环境信息公报制度、绿色采购制度、经济激励政策、绿色科技研发扶持政策、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循环经济宣传教育和职业培训制度等;企业层面的循环经济制度包括延伸产品生产者责任制度、企业环境信息公报制度、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清洁生产制度;公众层面的循环经济制度包括消费者责任制度、公众参与和监督制度、社团、中介组织与社区服务制度。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模式下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框架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企业是社会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其走循环经济道路密切相关,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进行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围绕循环经济模式下社会责任会计体系理论框架的基本问题,初步探讨了该模式下社会责任会计的基本概念、目标、假设、构成要素与一般核算原则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市场失灵和制度建设不完善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最大障碍,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行者,在完善制度建设、校正市场失灵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不少普适性的经验,我国政府在推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上要善于借鉴国际经验,从本国实际出发大胆探索,依靠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4.
从我国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和实践的角度着手,分析我国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参考发达国家政府和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探索我国企业推动循环经济深入发展的特色之路,希望尽快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制度,这将对我国企业循环经济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承担着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所以应该积极开展环境管理.通过阐述循环经济理论,并将其应用到企业的环境管理中,从企业文化、策划、设计、生产、物流等方面,构建起了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环境管理体系,以期提高企业环境管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为加快循环经济建设,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企业,黄金行业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从传统的粗放型采选业,逐步转变为循环经济综合利用型的生态产业。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利用金矿现有的尾矿资源、循环水等资源优势,使资源良性循环利用,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双赢。  相似文献   

7.
在两型社会的建设中,产业集群及其集群内的企业不仅需要发展经济实力,而且还要兼顾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因此,论文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基础上,结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探讨了影响产业集群创新的六大因素,并提出从投融资体制、企业制度体系、产学院合作机制、区域循环经济体系四个方面入手推进两型背景下产业集群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西方企业开始主动报告自己在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程度,社会责任信息的自愿披露已成为一种国际趋势。当前在我国大力提倡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宏观背景下,企业追求自身发展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这方面的规范和监督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政府和企业等相关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因素及其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制度经济学层面上,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和经济运行方式.循环经济的制度因素用于分析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的的市场失灵、自然资源与环境公共产权的特性及循环经济与人类行为假设问题.目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着很多制度的限制因素,诸如制度安排问题、旧制度的路径依赖机制、我国现有环境保护制度存在问题、环境产权界定困难等.本文认为循环经济制度创新主要应该包括如下具体内容:绿色财政预算制度,绿色核算制度,绿色税收制度,绿色金融与投资制度,生态安全预警制度,产权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0.
杨宇  黄俊  贾煜 《软科学》2015,(3):15-18
基于战略、制度以及伦理的综合视角,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以292家食品企业的调查数据分析食品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动机和来源。结果表明:市场对食品企业履行员工责任和公共责任的激励作用不明显,而制度压力和高管承诺对该维度的社会责任行为有显著影响;食品企业承担消费者责任具有多重动力,但市场激励的效果低于制度压力和高管承诺的效果。因此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是基于满足制度要求和管理者主动承诺的表现,而非企业的战略打算。  相似文献   

11.
企业循环经济评价体系-以某大型冶炼企业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加速循环经济发展是当今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在这种情况下,针对传统企业循环经济评价过程中重视宏观研究,而忽略微观层次的现象,文章以国内某大型铅锌有色金属冶炼企业为案例研究对象,从输入、生产消耗与循环、输出3个环节构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数学理论以及层次分析评价方法对其循环经济发展进行深度访谈与综合评价。结论表明,文章中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正确反映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并为企业进一步提高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提供合理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2.
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及途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海燕 《软科学》2006,20(1):87-89
以城市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三种模式,即企业内部资源循环模式、企业之间资源循环模式和城市整体层面资源循环模式,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发展城市循环经济的具体途径。最后,对南京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和途径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3.
基于企业与社会关系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为重构企业与政府公共责任关系的企业公共服务责任研究提供了前期基础。要从制度上解决企业公共服务责任动力不足问题,需要政府依法有度地运用公共权力和公共政策,以提升竞争力为目标的企业内在动力为基础,采用隐性激励与显性激励相结合的方式,促使企业公共服务责任成本与回报的均衡。  相似文献   

14.
2016年中国将建立全国性碳市场,这意味着中国的低碳经济之路正在从宏观治理向微观减排逐步过渡。企业作为减排主体,在运营过程中将面临碳排放量的限制,而国内外企业碳管理相关研究尚未形成系统性成果。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由企业碳管理部门主导的,包括企业碳盘查、碳决策、碳信息披露三个板块的企业碳管理流程体系,以期帮助企业完成履约责任,实现减排成本最小化,在低碳革命中完成企业转型。  相似文献   

15.
循环经济下企业破坏性创新的商业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新祥  陈衍泰 《科学学研究》2005,23(Z1):270-274
加快循环经济的发展是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根本手段。企业是经济运行的微观主体之一,既是大部分物质产品的直接提供者,又是绝大多数污染物的直接生产者,因此循环经济要求企业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在经济生产活动中重新审视自身商业模式,以新的技术知识、新的管理理念尽可能达到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从而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进步“双赢”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循环经济的循环度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晓东  杨玉凤 《资源科学》2011,33(6):1126-1130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还存在因其效益的不定、循环不经济、非环保现象严重等诸多问题。本文从循环经济的经济收益角度,分析循环经济的效益问题,指出了确立实现经济、环境、社会综合效益最大化条件下的最优循环度问题,以及探讨了循环经济度的定义、测量、影响因素及循环路径等问题。最后指出循环经济度测量应从循环强度、循环尺度、循环时间等几个方面考虑;影响因素是技术、政策、物流和经济环境等,并受各因素共同影响;循环路径的延伸,对综合效益的影响,也改变了最优循环度的确定。本文分析研究循环度与综合效益之间的关系,确定合理循环度,对于避免循环经济的盲目性,提高循环经济的投入与产出效率和效果,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实际指导意义,同时将充实和完善循环经济的理论、方法和实践。  相似文献   

17.
履行社会责任是国有企业的与生俱来的属性。国有企业背负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与责任,其社会责任履行既影响企业自身发展,也影响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社会责任具有内生性。本文首先基于一般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剖析了国企社会责任内生性内涵,认为国企承担社会责任需要统筹兼顾,同时考虑自身发展和社会稳定,作用于经济、环境和社会领域。然后将国企社会责任驱动力来源分为企业发展愿景和履责使命两个层面,发展愿景体现在长期目标下,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逐渐从“被动”转向“主动”,实现企业和社会间“双赢”;履责使命体现在国企受企业性质和政治地位影响,在国家监管下履行社会责任,实现企业和社会间“互利”。基于内生性视角,结合三重底线原理,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思想,按照商业一类、商业二类和公益类国有企业分类,从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环境绩效三个维度构建国企社会责任系统间结构和联系动态模型。通过分析2016-2022年间七家代表性央企的社会责任水平和企业发展能力变化,衡量不同维度下的社会责任贡献与损失,探究驱动不同类型国企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维度。结果显示,不同类别下的国企由于性质和业务不同,对社会责任履行各有侧重,存在差异化的社会责任实现模式。基于研究分析提出:按照不同途径进行分类改革,将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内化为国企转型发展的基础构成,有利于推进国企履行社会责任愿景与使命相统一,提高不同类型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帮助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升级。  相似文献   

18.
国有产权所具有的模糊性、残缺性、超经济性以及多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等属性决定了单一国有产权的国有企业面临难以逾越的体制障碍。混合所有制具有单一公有产权的企业所不具有的优势,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有利于扩大融资、实现政企分开、提高企业治理效率、逐步完善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善管理、促进技术创新。因此,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应适时引入非国有产权主体的共同参与,建构混合所有制经济,发挥多元产权主体的优势,使国有企业建立起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的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