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能旋翼能使直升机减小振动、降低噪声、推迟桨叶动态失速,改变旋翼控制方式,提高升力.文章简述了后缘小襟翼智能旋翼的驱动机构,综述了电控旋翼和自适应旋翼的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2.
旋翼后退型摆振运动模态与桨毂中心有平移的机体在起落架上的刚体模态频率耦合,这种现象称为地面共振。直升机滑行滑跑时与垂直起落不同,机轮侧向刚度会降低,导致横滚模态频率降低;另外,主旋翼挥舞运动会产生旋翼转速为频率的哥氏力,等于旋翼系统同时受到两个简谐分量运动影响。本文基于某直升机数据,给出滑行滑跑状态地面共振的计算模型和方法,并得到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3.
直升机振动、噪声和性能是影响直升机机发展的突出问题,如何减振、降噪及提升旋翼性能是设计人员一直以来面临的主要挑战。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的旋翼主动控制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情况,并分析了制约旋翼主动控制技术走向实际工程应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无轴承旋翼最为目前最先进的直升机旋翼结构形式,代表着直升机旋翼动力学结构未来发展的趋势。在进行无轴承旋翼直升机的结构强度设计时,需要对其气动机械稳定性能进行分析,以确定旋翼工作时的振动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消振。本文主要对影响无轴承旋翼直升机气动机械稳定性的相关设计参数进行了分析,并就消除旋翼共振进行了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5.
<正>直升机地面共振是一种涉及桨叶摆振运动和旋翼桨毂在旋转平面内运动耦合的动力不稳定现象,是直升机研制中必须加以克服和解决的问题。在进行其他飞行试验前,首先得通过专门的试验和分析计算,切实排除直升机发生地面共振的可能性。直升机地面共振试验一般包括地面共振计算分析所需的部件特性试验和地面共振外场开车试验。地面共振外场开车试验,应在地面共振分析之后,并表明直升机在旋翼全部工作转速范围内,不存在地面工作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信息》2014,(1):16-17
正1标准模型流场数值计算项目简介本项目采用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研发的航空并行CFD计算平台,进行标准明星并行评估计算。该软件可广泛应用于飞行器的亚、跨、超和高超音速的气动力学计算和一些特殊气体动力学问题如直升机旋翼、导弹发射、座舱弹射、投弹、机动和气动弹性等。  相似文献   

7.
《科技新时代》2008,(12):89-89
军用无人侦察机并不稀奇,模型直升机更到处都是,但Draganflyer X6却是第一种将这两者结合到一起的旋翼飞行器。这架小直升机使用6副水平旋翼进行稳定的盘旋和敏捷的转弯,无论是警察还是纯粹的航空摄影爱好者都可以用它携带的相机获取自己的需要的照片。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我国直升机技术现状和我国直升机技术和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并根据当前国际形式和我国直升机技术现状,并展望了我国直升机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旋翼桨毂的改进和创新、CFD计算方法的运用、震动问题、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直升机飞行操纵系统机上地面安装调整时,需对主旋翼桨距角进行测量。通过空间角度的理论计算,得出关于直升机地面自然停机状态下旋翼桨距角的理论表达式。相对于人工测量方法,将该算法应用于主旋翼桨距角测量设备中,可以直接测量出该状态下的桨距角,而且还可以提高精度节省安装调整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直升机的机械扭振系统由发动机、减速器、传动轴、旋翼和尾桨等结构组成。常规直升机使用涡轮轴发动机驱动时,该机械扭振系统又会与发动机燃油调节系统相互耦合,形成一个闭环的动力学系统。本文以常规直升机扭振系统为对象,建立了直升机旋翼动力传动扭振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其扭振系统的固有特性。同时建立了扭振系统与发动机燃油调节系统相耦合的数学模型,分析、判断该耦合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为了促进中国无尾桨直升机的设计与发展,系统梳理了无尾桨直升机的研发历史及其关键技术。首先提出无尾桨直升机的优点,无尾桨直升机取消了传统直升机的尾桨,提出了一种新型平衡旋翼反扭矩的方式,具有结构简单、安全性高、噪声小等特点;然后介绍了无尾桨直升机的研发与改进历史;最后分析了设计无尾桨直升机使用的关键技术,即环量控制技术,并对其发展与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相似文献   

12.
<正>在直升机领域中,由于旋翼系统带来的高振动问题使得直升机专家们对降低旋翼振动载荷进行了重点研究。在直升机使用过程中,过高的振动载荷不仅能对旋翼和机体的疲劳寿命产生影响还会严重降低驾驶员的舒适性,对机载设备的正常使用也会有所影响。根据直升机的振动传递关系可知,  相似文献   

13.
龚煜 《内江科技》2009,30(5):89-89
本文根据直升机旋翼/机体耦合系统的动力稳定性分析模型,采用教学工具软件Maple推导了该系统的全量动力学方程,编写了相应的仿真程序,并对旋翼/机体耦合系统动稳定性试验装置进行了“地面共振”试验仿真,通过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本文建立的旋翼/机体耦合系统动稳定性全量动力学方程及其数值计算方法是正确的,仿真结果对直升机“地面共振”试验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无论从外观上还是飞行原理上看,直升机与普通飞机都有着极大的差别。普通飞机是通过调节各部位机翼和尾翼的状态使飞机周围的气压形成压强从而进行飞行活动的,直升机由于没有机翼与尾翼,因此气动力是由主旋翼尾旋翼生成,从而来完成机身的上升、前进、悬停以及方向的控制。本文接下来将对直升机自动飞行原理以及操作系统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首先对直升机的垂直起飞要求进行概述从而使自动飞行原理得以探索研究,其次讲述了直升机旋翼的工作原理以及操作。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6):I0012-I0013
UniversalAir公司当前的四旋翼直升机使用远程遥控装置控制,新版本将具备自行追踪用户手机信号的能力UniversalAir公司当前的四旋翼直升机使用远程遥控装置控制,新版本将具备自行追踪用户手机信号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运行工况传递路径分析(OTPA)方法的基本原理。建立了直升机的OTPA分析模型,并进行了实际运行工况下的测量。使用估计的传递函数计算了噪声合成值,与实测运行工况值对比验证了传递函数的准确性。分析量化了各噪声源对直升机舱内噪声的贡献量,表明对直升机舱内噪声影响更大的成分是结构噪声,源自主减速器和发动机。分析结果为该型直升机的噪声控制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为研究直升机主桨叶挥舞弯矩变化规律,本文根据某直升机实测载荷,取最大交变载荷为统计变量,采用t分布理论对不合理数据进行排除,分析了主桨叶根部挥舞弯矩随高度变化规律。引言直升机飞行主要依靠旋翼产生气动力,主桨叶载荷水平显然影响着直升机的飞行性能和品质,也直接关系到旋翼系统重要部件的强度、寿命。  相似文献   

18.
<正>直升机振动的主要来源之一就是旋翼系统,过度振动不仅会使飞行员的驾驶舒适性和武器平台的稳定性大大降低,而且有可能对直升机本体结构造成损害。为了有效地降低旋翼振动,旋翼系统不但会在出厂时会进行离线动平衡调整,更要在后续飞行过程中,对旋翼的不平衡量实时关注,并进行现场动平衡调整。但这种方式需要在地面和空中不同状态点进行多次调整,  相似文献   

19.
正自美国2009提出"未来垂直升力"计划以来(FVL:Future Vertical Lift),高速直升机一直是直升机行业关注的热点,其也被认为是下一代旋翼航空器的发展方向。限制传统直升机前飞速度的主要因素是后行桨叶失速。传统直升机主要依靠主旋翼来提供升力和前进推力。但是由于直升机前飞过程中后行桨叶的动压要小于前行桨叶一侧的动压,为了平衡滚转力矩,后行桨叶需要更大的桨距角,从而导致桨叶失速,因此传统直升机的最大平飞速度一般不会超过150节。  相似文献   

20.
正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研发的航空并行CFD计算平台,进行标准明星并行评估计算。该软件可广泛应用于飞行器的亚、跨、超和高超音速的气动力学计算和一些特殊气体动力学问题如直升机旋翼、导弹发射、座舱弹射、投弹、机动和气动弹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