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大众科技》2008,(4):6-6
近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第四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的媒体见面会上透露,中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将很快被实施和推广,试点工作即将全面启动,届时,中国建筑业也将迎来精装修时代。  相似文献   

2.
<正>周南,工学博士。目前就职于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中国能源研究室,副主任,科学家。同时还兼任中美清洁能源研究中心建筑能效联盟主任,2016年美国能效经济委员会建筑部门夏季研讨会共同主席,2015年起任中国绿色建筑委员会成员,2014年起任Balaton Group成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能源和排放建模,建筑、家电和工业能效政策,微网以及中国的低碳和生态城市发展。为中国政府实现能源投资、供给和效率的转变提  相似文献   

3.
美国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专业认证考试是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推出的绿色建筑专业认证资格考试。重点分析了LEED AP~考试的形式、考试内容及其特点,在此基础上,并为我国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师考试提出了参考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就我国目前而言,绿色建筑标准体系认证尚处于起步阶段,与美国的LEED(美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英国的BREEM(英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等较成熟的评价体系相比,仍存在一定缺陷,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国外有许多典型的案例经验值得学习,尽管中国有超过1500个已注册和取得LEED认证的项目,但却鲜有代表性的项目出现。概念震天响,经典案例却无处可寻。针对这样的现状,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就在今年发布了新版的LEED,并将对第一批铂金级项目进行  相似文献   

5.
<正>2005年,原建设部与科技部联合发布了《绿色建筑技术导则》。2006年6月1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开始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对绿色建筑进行综合性评价的国家标准,提出了绿色建筑"四节一环保"概念,并将我国的绿色建筑由低到高划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三个等级。此后不久,《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相继发布,我国绿色建筑评价工作随之启动。  相似文献   

6.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春燕 《内江科技》2008,29(1):54-54
随着绿色建筑的兴起,有效建立其评价体系开始被提上日程。本文介绍了英国BREEAM、美国LEED、加拿大GBC、澳大利亚NABERS等体系的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7.
以基于BP神经网络的评价模型中的收敛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最小点以及计算量大等问题为着眼点,并根据绿色建筑评价的需求设计了一种以LM-BP算法为基础的绿色建筑评级啊模型。最先借助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把BP神经网络的目标函数转变成Hessian矩阵,然后将计算目标函数的二阶倒数转化为求解其一阶倒数,从而极大地减少了计算的工作量,最后在最优值附近产生一个理想的搜索方向,使目标函数一直保持较快的下降速度,以提高绿色建筑评价的准确性。算法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LM-BP算法的绿色建筑评价模型能很好的对绿色建筑进行综合评价,并且评价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国外的众多案例表明在起步阶段,技术和制度是低碳建筑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为了满足美国建筑市场对绿色建筑测度的需要,先后提出了多套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评估体系。可是因为LEED以美国的建筑市场为导向,不契合中国具体的国情,无法直接为中国的低碳建筑测度所利用。  相似文献   

9.
国外的众多案例表明在起步阶段,技术和制度是低碳建筑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为了满足美国建筑市场对绿色建筑测度的需要,先后提出了多套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Design)评估体系。可是因为LEED以美国的建筑市场为导向,不契合中国具体的国情,无法直接为中国的低碳建筑测度所利用。  相似文献   

10.
为减缓建筑对环境所造成的能源负载与破坏,"绿色建筑"因其实现了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倍受关注。本文指出,在绿色建筑建造过程中应用节能施工技术,一定会降低能耗,实现绿色施工中降低能耗,节约能源,高效使用强源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The Appointed Person   《RPC》1997,114(24):884-887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Patents Court   《RPC》1988,105(18):416-420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