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5 毫秒
1.
受地形限制,水电站溢洪道需要在狭小范围内完成高水头水流下泄任务,导致水流流速迅猛,冲击力巨大。常用台阶式斜陡槽及其他形式来完成水流能量耗散。为了进一步研究台阶倾角对溢洪道陡槽段水流流态及水利性能影响规律,同时为实例工程提供参考依据。借助重庆磨刀碛水电站溢洪道的资料进行三维建模分析,通过溢洪道陡槽段台阶倾角分别为0°、5°、15°、25°的对比计算工况,经综合对比分析,实例工程选择10°台阶倾角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结合"大伙房水库非常溢洪道水工整体模型试验"的研究成果,针对大伙房水库非常溢洪道特殊布置要求,对消能方案进行深入分析比较.经研究推荐转向冲击消能型式.  相似文献   

3.
回顾近年的主要研究成果,我国在泄洪消能方案的选择和布置方面,已取得相当成功的先进经验,提出了“分散泄洪,分区消能,按需防护”的综合治理措施,在坝身泄洪方面采用了“分层多孔,上下差动,水流撞击”的布置形式。但在水垫塘消能防护方面目前尚缺乏统一的认识,特别是对水垫塘消能机理、控制标准、体型设计和底板块防护设计等方面尚须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西津二线船闸整体水工模型对一、二线船闸下引航道隔流堤长度进行了试验研究,针对下引航道原方案布置和河型河势及地形等特点,进行了多方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由于西津水利枢纽船闸下引航道布置于弯曲河道弯顶附近,二线船闸下引航道口门区水流条件将受其影响较大,通过适当加长一、二线之间隔流堤长度,调顺下泄水流方向,改善一、二线船闸下引航道口门区的水流流态,使口门区通航水流指标基本能够满足规范要求,值得相关二线船闸借鉴。  相似文献   

5.
溢洪道常因条件艰制,弯曲段设计成订,半径(r/B≤10)。运用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对其水力特性进行研究,有助于工程设计。试验分析了小半径、大底坡弯曲溢洪道的水面线特征、水面横比降、水流流速、水流流态。研究结果表明其水流具有弯道水流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6.
姜兵  王文野 《科技风》2011,(20):131-132
运用水工模型,对蒙城枢纽工程分洪闸进行了水力学试验研究。试验测量了该分洪闸的泄流能力、水面线特性、时均压力分布、断面流速分布以及齿坎辅助消能工的消能率,并估算了海漫后土质河床的冲刷深度。仔细研究了斜坡上设辅助齿坎消能工这种消能方式的消能效果,经过对四种不同设计方案的比较,提出了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7.
苗尾水电站位于地势险峻、水能资源丰富的西南横断山区,其施工导流采用断流围堰、隧洞导流的方式。对于导流洞入口的位置及形式,设计单位给出了两种方案,本文在对这两种方案的进口水流流态进行试验研究比较后进行了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21,(15)
本文首先论述了安图县光明水电站二期工程的五道白河挡水坝段坝型比选和消能方式的方案比选,确定了比选方案,详细介绍了结构布置和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9.
东科水电站引水系统布置分析时,以上阶段研究推荐的坝、厂址为基础进行方案比较,对跨水子沟进行内、外线方案比较,在外线方案的基础上又进行跨沟与绕沟的比较,以确定东科水电站引水系统布置方案,便于施工前期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根据某水库工程特点,溢洪道的地形、地质条件对溢洪道的布置、溢流堰型式的选取、水力计算、结构计算、消能方式的选取及基础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消能设计是水利工程设计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台阶式溢洪道是近些年来结合RCC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高消能率的溢洪道新形式,它一般适用于中小型水利工程,可以大大缩短消力池的长度从而降低投资。本文作者通过对工程实例的研究,对溢洪道台阶式消能设计中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水流对冲进行消能的新型消力墩,并对新式消力墩进行相关的水力计算,求得其消力池所需深度、长度以及消能效率。同时通过实验数据与传统形式的消力墩进行对比,发现这种新型消力墩确实能提高消能效率,并且能降低整个消力池的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k-ε紊流模型数值模拟了液流运动的两种型态,并得到不同流态水流的流速分布规律。计算结果显示,数值计算的流态特征、流速分布与模型实验吻合良好,表明雷诺数值实验可以替代教学物理实验。  相似文献   

14.
马永全 《内江科技》2019,(7):143-144
针对云南西南山区河段水流急、卵砾石粒径大的特点,本文以澜沧江思茅港河段为研究对象,根据河段地形条件及通航标准,因地制宜,采用了疏浚滩险的手段,对该河段进行了整治方案的研究设计,最后借助地表水模拟软件SMS,对整治方案的整治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从模拟整治效果来看,整治后工程河段水流归槽,流态平顺,通航条件大幅改善。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红岩子船闸输水系统水工模型试验研究成果,探讨了闸墙长廊道侧支管出水顶部筛孔式消能工在中水头分散式输水船闸中的应用。研究表明,筛孔式出水和盖板消能有机结合可有效改善闸室的水流条件。  相似文献   

16.
[高季章简介]1944年生,教授级高工程师、博士生导师。1968年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河川枢纽与水电站建筑专业毕业,1988年—1978年在中国第一水电工程局从事施工技术工作。1981年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毕业,获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专业工学硕士。1981年至今,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从事科研和管理工作,历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力学所副所长、所长,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院长。兼任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主任、中国大坝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水利学会与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曾任国际水利协会理事。 主要研究领域:水利水电工程枢纽布置、泄洪消能、高速水流。  相似文献   

17.
水利水电科学院林秉南教授主持的“高速水流消能和防气蚀新技术的研究”项目,在研究高速水流消能规律的基础上完成了宽尾墩新型消能系统的研究成果。传统的电站水坝设计中,闸墩尾部很窄,水流下泄时,形成低平高速水流,给河岸造成很大冲刷。为了保护河岸需要用很大投资来修建消力池。林秉南教授等经过长期基础研究,独创和推广了新型消能工,一改过去“窄尾墩”的大坝设计方案,将闸墩尾部加宽形成“宽尾墩”使闸孔在墩尾缩窄,迫使溢流水舌于墩尾部的过水断面,在横向骤然收缩,从而使水流向高处和远处喷出,水流的巨大能量在空中散失,大大减少了对河岸的冲刷,解决了坝工建设提出的高坝窄河谷、大流量等泄洪消能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8.
老挝南塔河1号水电站工程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等综合利用效益的水电枢纽,主要建筑物有拦河坝、电站厂房、左岸溢洪道及发电引水系统等。根据工程地形地质条件,在充分比较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枢纽建筑物进行了布置设计和优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贵港二线船闸整体水工模型对其上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进行了细致研究,针对引航道口门的布置,进行了比选试验表明:由于贵港河段河道窄深,口门区布置处于两弯道连接的过渡段,边界条件对上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影响较大,建议一线、二线船闸共用上引航道,并适当加长原一线导航墙长度,调顺水流方向,减少口门内的回流范围和斜流,有效地改善了口门区的水流条件,使通航水流指标基本能够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值得在同类低闸坝枢纽借鉴。  相似文献   

20.
沙坪二级水电站施工导流采用分期拦断河床、明渠导流方式,围堰全年挡水,导流运行时间长、流量大,需要通过导流模型试验对导流各项水力条件进行研究。通过1:70整体水力学模型,对导流明渠过水后的水流流速流态,上游围堰、下游围堰及下游河床等部位的冲刷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原设计方案在设计流量下,上、下游围堰堰顶不能满足挡水要求,导流明渠出渠水流归槽较差,下游冲刷严重。结合实验结果,作出增加明渠底宽,降低从坝轴线处明渠底高程,扩大明渠进口宽度、顺直出口右侧,调整上、下游围堰位置等优化措施。试验表明:新方案明显改善了原设计方案下出现的水力学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