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军平 《科教文汇》2008,(8):141-141
1997年修订的新刑法,扩大了犯罪主体,提高了法定刑,有利于进一步打击侵犯商标犯罪。但仍存在不少缺陷,本文着重讨论刑法在保护商标权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2.
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志斌 《科技创业月刊》2005,18(11):119-120
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是现行刑法规定的一种新型犯罪。从刑法理论及社会实践看,本罪还存在一些缺陷,应主要从罪名、犯罪主体、犯罪客体及刑事责任四个方面予以相应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徐立 《科技创业月刊》2005,18(3):123-124
贪污罪是否存在犯罪未遂形态,如何判定其未遂形态?这是刑法学界争议较大的问题。笔者认为本罪存在犯罪未遂形态,并且,基于主客观相一致的刑法原则,如果公共财物的所有人未失去对公共财物的控制,或行为人未实际控制公共财物的,就属贪污罪未遂。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刑法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登霄 《科研管理》1998,19(5):1-10
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1997年修订的《刑法》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行为和刑事惩罚有了比较科学和完整的规定,从而使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更加完善。文中进而将刑法的有关规定和具体的知识产权制度结合在一起,论述了侵犯商标权犯罪的行为表现及惩罚体系、侵犯专利权犯罪的行为表现及惩罚体系、侵犯著作权犯罪的行为表现及惩罚体系以及侵犯商业秘密犯罪的行为及惩罚体系。结论是我国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关于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刑法体系  相似文献   

5.
虽然网络犯罪具有众多异质于传统犯罪的特点,但是犯罪的本质并不会随着犯罪场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因而应该保障刑法规则在双层空间中适用的统一性。目前刑法学界针对网络片面共犯的讨论乃是基于区分制的思考,运用区分制难以破解网络片面共犯罪刑困境的尴尬,促使学者们从正犯化抑或立法中寻求解答。然而,现实空间中的片面共犯不需予以正犯化的事实引致"正犯化"适用于双层空间的期待落空;基于刑法教义学的立场和立法审慎原则的考量,刑法解释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坚持单一制,无疑是破解网络片面共犯处罚困境的最佳选择,既坚守了刑法教义学的立场,又保障了刑法规则在双层空间中的统一适用。  相似文献   

6.
严格责任问题一直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本文从刑法理论和现实的环境问题出发,论证了对我国环境污染犯罪使用严格责任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汪涌 《今日科苑》2007,(6):85-86
本文立足于刑法角度,在界定恐怖活动犯罪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反恐怖犯罪的立法建议,以期更好地打击与应对恐怖活动犯罪。  相似文献   

8.
黄岚 《内江科技》2007,28(1):97-98
近几年来,我国在人体器官移植方面发展迅速,但器官移植犯罪却缺乏相应刑法规制.本文针对我国人体器官移植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人体器官移植的立法经验,提出一些人体器官移植的刑法完善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9.
朱卫华  李欣 《科教文汇》2008,(3):113-113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几方面介绍了我国刑法关于因果的规定:我国刑法上因果关系的概念,刑法上因果关系的特点,刑法上因果关系的认定,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等。期望读者从中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0.
著作权刑法保护已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视,而刑事法律中有关侵犯著作权犯罪的刑法规定明显影响著作权保护力度.我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目前都很重视对侵犯著作权犯罪的刑事处罚,但二者相较,两岸侵犯著作权犯罪立法特点和罪名、犯罪构成、刑事追诉以及刑事处罚上各有千秋.通过比较,大陆应借鉴和吸收台湾地区有关侵犯著作权犯罪的先进之处,以便加大对著作权的刑法保护.  相似文献   

11.
犯罪行为的着手是指犯罪人开始实施刑法分则条文所规定的具体犯罪的实施行为。它既是实行行为的起点,又是区分犯罪预备与未遂的标志。作为犯罪形态理论中的犯罪实行行为的着手问题,应遵循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在我国,通说理论实际上采取了形式的客观说,但形式的客观说本身因其存在诸多的弊端而成为正在衰退的学说。  相似文献   

12.
对于过失危险行为是否犯罪化及怎样犯罪化问题学术界存在很多争议,从刑事政策的角度看,防卫社会和法益保护的价值取向,使得有必要将过失危险行为犯罪化,但出于人权保障的目的和刑法谦抑原则,又不能对过失危险犯罪的范围扩大化,而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限制,将过失危险行为的犯罪化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于潇  王健  赵希 《科技风》2012,(7):203
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的规定,军人违反职责罪中并不存在单位犯罪的问题.但是,随着军事司法实践的不断发展,现实中已经出现军事单位实施犯罪的现象或者存在这种可能性.军事单位作为独立的主体,不仅具有自己的认识和意志能力,同时还具备相应的刑事责任能力,因此立法上应当重新考量军事单位的犯罪主体资格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网络犯罪的形态、特点以及构成特征的阐述和分析展示出了网络犯罪的巨大危害性.同时,通过对目前打击网络犯罪所面临的问题的思考,剖析了我国刑法对网络犯罪的法律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犯罪的行为方式变得多种多样,社会危害性也在不断增加。文章在探讨了计算机犯罪概念演变过程之后,主张从犯罪学的角度来界定计算机犯罪。我国刑法规定了计算机犯罪。但立法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刑法条文中可以找到关于共同犯罪明确的条文规定,《刑法》第25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然而,由于我国刑法分则是按照单独犯罪模式推进的立法工作,导致身份犯罪一旦与共同犯罪相结合就极为复杂棘手,文章着力于身份对共同犯罪的几个角度进行了论述,通过介绍不同时期身份共同犯罪的不同学说进行总结,最终得出了不具有特殊身份的主体能够与具有特殊身份的主体构成共同犯罪的结论,在该章节笔者也提出了该情况下如何认定共同犯罪性质的观点。此外在文章中笔者还指出了我国身份共同犯罪存在的问题并于最后给出了笔者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源 《科教文汇》2007,(9X):171-171,176
对于过失危险行为是否犯罪化及怎样犯罪化问题学术界存在很多争议,从刑事政策的角度看,防卫社会和法益保护的价值取向,使得有必要将过失危险行为犯罪化,但出于人权保障的目的和刑法谦抑原则,又不能对过失危险犯罪的范围扩大化,而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限制,将过失危险行为的犯罪化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董兴佩 《科学学研究》2011,29(7):965-972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文化道德观念、学术行为及学术成果的公共性、我国与西方国家对违法行为的控制模式的不同决定了我们以外国法为据要求将学术剽窃行为犯罪化并不具有正当性。如果效法西方部分国家将学术剽窃行为犯罪化,则无法取得预期的社会效益,也有损于学术自由;并将会面临巨大的刑法成本支出,有违刑法的效益原则。我国学术规范的建设和教育尚待深入,学术自治远未实现;规制学术剽窃行为的学术惩戒规范及民法业已存在,但尚不健全且未得到有效实施,所以,学术剽窃行为的犯罪化并不符合刑法的必要性原则。因此,对学术剽窃行为的规制应以努力改革学术管理体制,实现学术自治,同时建立健全学术惩戒规则、民法等学术剽窃行为规制制度为优先选择,而不宜贸然进行学术剽窃行为的犯罪化。  相似文献   

19.
滕卓然 《科教文汇》2009,(2):227-227
在犯罪构成体系理论中,排除犯罪的正当化事由行为是犯罪论内容中的重要的一部分。中外刑法几乎都将排除犯罪的正当化事由写入刑法之中。根据法律是否对正当化事由有所规划,正当化事由还可以分成法规中的正当化事由和超法规的正当化事由。法规中的正当化事由是指刑法有明文规定的正当化事由,例如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而超法规的正当化事由是指刑法并没有明文规定的正当化事由.这些正当化事由是从法的价值的精神中引申出来的,例如义务冲突、被害人承诺、法令行为、自救行为等等。  相似文献   

20.
杜丽 《中国科技纵横》2011,(10):243-243
本文以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为出发点,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刑法禁止规范从冷酷到宽容,提出了从方法论上重视刑法禁止规范的改造,使我国刑法在打击犯罪方面与时俱进,完善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