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通过研究白皮松松脂的化学特征,得出它含有25个主要组分,其中单萜类化合物含量很高,占 46.4%,尤其β-蒎烯的含量高达24.8%。同时,与单维管束和双维管束松亚属16种松树松脂比较分析, 发现白皮松松脂在异海松酸、长叶松酸/左旋海松酸、糖松酸和枞酸等树脂酸含量与单维管束松树不同,而与双维管束松树相似。这一结果为建立白皮松亚属提供一个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松属植物油松、樟子松、赤松为材料,研究它们叶片的解剖结构,揭示其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上述树种叶表皮外均有发达的角质层、气孔下陷、维管束发达,具有旱生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这几种植物抗旱性强弱排序为樟子松>油松>赤松.  相似文献   

3.
木材构造特征在裸子植物系统学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木材构造特征的进化趋势对裸子植物,特别是松杉纲内各目、科的系统位置和等级 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1.南洋杉科可从松杉目中独立出来成立南洋杉目。2.银杏更近于松杉目而与苏铁科有明显区别。3.罗汉松科、三尖杉科和红豆杉科应置于南洋杉科之后,松科之前,三尖杉科与红豆杉科亲缘关系更接近。4.建立金松科是合理的。5.为侧柏从崖柏属中分出成立侧柏属补充了木材方面的证据。6.进一步探讨了松科中一些属的系统位置,并建议松属可区分为三个亚属。7.穗花杉属置于红豆杉科中更为合适。 8. 同意郑万钧在铁杉属内建立长苞铁杉组。合并黄山松和台湾松。  相似文献   

4.
 在扫描电镜下,比较观察了冷杉属全世界36种2变种的叶角质层内表面的结构特征,根据叶角 质层内表面胞间凸缘特征的显著差异,将冷杉属植物归为4类:(1)直且发达的单凸缘;(2)双凸缘; (3)不发达的单凸缘;(4)弯曲且发达的单凸缘。并发现这四种凸缘类型在冷杉属中的分布格局与该 类植物的地理分布具有相关性。根据所观察的结果和前人的属下分类系统以及化石资料,认为北美西部是现代冷杉属植物的一个多样性中心。  相似文献   

5.
松柏类植物叶子的比较解剖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系统地比较观察了松柏类植物7科、37属、103种8变种的叶子表皮     及内部结构特征,并记述了各属(或组)的特征,及作了分属(或组)检索表。       观察结果表明,为便于分属鉴定,Laubenfels的叶型划分,可作为第一级分     类特征。此外叶子表皮结构,皮下层的有无与排列方式,叶肉分化与否,具维管     束鞘或内皮层,转输组织类型,维管束的数目与空间相对位置,树脂道的数目及     位置,以及石细胞或厚壁组织细胞的存在与否等特征,在属一级中较为稳定,可     作为各属分类的重要依据。       柏科各属(刺柏属与圆柏属除外)均属鳞叶(叶型Ⅲ),其结构特征差异甚     少,不易区分。     本文还讨论了树脂道,具凯氏带的内皮层,厚壁组织以及维管束等在分类鉴    定上的价值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我们从银杉树干中分得的一类特殊成分——锯齿烯族七个化合物     及其在松科各属中的分布情况,讨论银杉属的系统位置。     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 Chun er Kuang)是本世纪五十年代在我国发现的松科新 属(单种属)新种。银杉属自1958年被发表以来,分类学家和形态学家对该属在松科中 的系统位置一直颇感兴趣。根据形态结构特征,有些学者认为本属与松属、云杉属和黄杉 属接近,其系统位置可居于松属与云杉属或黄杉属之间。本文根据我们从银杉树干中 首次分离出来的已知锯齿烯族化合物,同松科各有关属进行比较,其结果与上述学者意见基本相符合。  相似文献   

7.
三尖杉属植物叶片结构的比较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作者在光学显微镜与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比较观察了三尖杉属植物叶片构造与叶     表面角质层的特征。         观察结果表明,篦子三尖杉的气孔为双环型,少数为单环型, 单位面积上的气孔平均数较     多(120.6个/mm2), 具皮下层, 叶肉中含有大量丝状石细胞和少量星状石细胞及短石细胞, 叶     下表面角质突起不明显。而三尖杉属的其余种类,气孔均为双环型,气孔平均数较少(47.3一     88.1个/mm2), 除日本粗榧与柱冠日本粗榧外,均无皮下层, 叶肉中具星状石细胞、短石细     胞、纤维状石细胞或完全缺如, 叶下表面具明显的角质突起。依据上述特征以及大体形态和生     物碱成分等有关资料,我们建议在三尖杉属中可分为:  三尖杉组(Sect.Cephalotaxus)和篦子     三尖杉组(Sect.Pectinatae)。    此外,本文还对三尖杉组中的分系与某些种的划分,以及三尖杉科的系统位置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青海九种杜鹃的比较解剖和分类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检查了青海九种杜鹃的木材、幼枝和叶子的解剖学性状。  结果表明:     按其生长层上管孔的分布,可以分成半环孔材和散孔材两类;根据木射线的结     构、幼枝和叶表面腺毛的种类,后者又可以分成两类。青海九种杜鹃分别隶于    Sleumer分类系统中两个亚属及两个组和一个亚组。  相似文献   

9.
中国薯蓣属花粉形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作者对我国的薯蓣属Dioscorea L. 5组33种植物的花粉形态,用光学显微镜进行   了系统的观察,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其中一些代表类型。本属花粉有二种类型,即单沟  型和双沟型。单沟型为原始型,双沟型则为进化类型。花粉资料支持了目前对该属分类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分布于南半球的柏科Cupressaceae单种属Pilgerodendron u viferum及其相关类群的代表种Austrocedrus chilensis、Libocedrus plumosa和Papuacedr us papuana叶角质层内外表面的微形态特征。发现Pilgerodendron uviferum叶角质层外表面 光滑,不具Florin环,而其余3个属的代表种均有明显的Florin环;且仅L.plumosa叶角质层外 表面有乳状突起。观察结果支持传统的观点,即将P.uviferum作为独立的属;不支持基于DNA 分析的结果,即将P.uviferum归并到Libocedrus属。发现Papuacedrus papuana叶角质层外表 面有许多明显的小凹陷,与其相对应的叶角质层内表面有凹陷的小狭缝,该性状以前未见报 道。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中国乌头属Aconitum三亚属53种及变种的药用植物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的研究。纳出该属植物根部组织构造的6大类型和18种亚型,找出了鉴定乌头类药材的解剖学特征。并结合植物分类学。化学分类学、细胞染色体和毒性,探讨了该属组织构造与植物系统演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根部具有较进化的I型和II型构造的植物,含毒性很大的双酯型生物碱,主要存在于乌头亚属乌头组3,5-11系中;较原始的Ⅲ型、Ⅳ型及少数小根类Ⅱ型构造的植物,含毒性较小的阿替生和胺醇类生物碱,主要存在于露蕊乌头亚属和乌头亚属乌头组1—2系;更原始的V型和Ⅵ型构造的植物,含毒性更小的牛扁碱型生物碱,主要存在于牛扁亚属中。本文还从解剖学的角度对乌头属下等级的系统位置作了讨沦。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国产灯心草属植物的研究,提出了一个中国灯心草属分类系统排列,首次确认我国产6亚属,14组(包括10个新组),4个系(包括3个新系),77种(包括14个新种),l亚种(新亚种)和10变种(包括4个新变种),对其中一些种类作了归并及处理。  相似文献   

13.
中国车前属种子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中国车前科Plantaginaceae车前属plantago2亚属8组17种及1变种植物的种子, 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形态及亚显微结构(种皮纹饰).结果表明种子形态有四个类型:1,多角形类型;2.舟形类型;3.卵形类型;4.矩圆形类型。各个种的种子形态和种皮纹饰有着相当明显的区别。新种plantago densiflorus的建立应用了种子形态和种皮纹饰这一特征。车前种子形态分类与pilger用植物其他形态特征建立的车前属分类系统是一致的,因此,笔者支持Pilger的车前属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东亚和南亚马兜铃属的研究,修改了马兜铃属的分类系统,补充论证了演化趋势;并   在分析该属地理分布的基础上提出马兜铃属分布与分化的第二个中心——中国的横断山区。  本文确   认2亚属、7组、4系、68种和1变种,其中有3新组、2新种及13个新异名。  相似文献   

15.
银杉的比较形态及系统位置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question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ew genus Cathaya and its systematic posi- tion in Pinaceae has been much debated recently.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dia- lectical materialism we are going to analyse and discuss the problem concerned based upon the studies in external morphology, wood and bark anatomy, leaf epidermal features, pollen morphology and embryogeny of Cathaya in comparison with those of the other genera of Pinaceae.      From the present study we consider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ew genus Cathaya is unquestionable.  The embryogeny and the pollen morphology of Cathaya resemble those of Pinus, the external morphology of the female cones and some features of wood anatomy of Cathaya are close to those of Picea and the wood structure of Cathaya is similar to that of Pseudotsuga.  Therefore,  the  systematic position of Cathaya may be located somewhere between Pinus and Picea or Pseu-dotsuga.  相似文献   

16.
中国唐松草属植物的化学系统学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唐松草植物所含化学成分并结合其外部形态及地理分布对属内各群的亲缘关系进行了 探讨。结果表明:(1)从化学系统学角度看,中国植物志中所安排的属内各组植物间的关系是适宜的。(2)植物中所含生物碱的种类及含量与植物的进化有一定关系。在较原始的组中,成分的类型和含量相对较少;而在较进化的组中,各种结构类型得到较大发展。(3)唐松草属在毛茛科中有较特殊的地位。在科内,它是联系蓇葖果和瘦果植物群的过渡类群;在科外,它使毛茛科与小檗科、防己科和罂粟科发生联系,使其成为一个自然的分类群。  相似文献   

17.
中国-喜玛拉雅特有属——蓝钟花属的分类修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yananthus Wallich ex Bentham, the only genus of Campanulaceae with superior ovary, is revised to clarify infrageneric relationships and phylogeny of the genus. Evidence obtained from the comparative gross morphology, anatomy, palynology, and karyomorphology recommends a new infrageneric classification of the genus, recognizing 23 species, belonging to two subgenera, four sections and four subsections. One subgenus(Subgen. Micranthus), one section(Sect. Suffruticulosi) and two subsections(Subsect. Flavi and Subsect. Lichiangenses)are described as new taxa. New combinations at sectional(Sect. Annui) and subsectional(Subsect. Stenolobi) ranks are also proposed. The genus Cyananthus is strictly distributed in the high mountains of China(Xizang, Yunnan and Sichuan), extending to Bhutan, Nepal and India(Kumaon-Garhwal, Assam and Sikkim), with altitudinal ranges from 2500~5300 m. It is observed that 13 species are endemic to SW China and only three species are endemic to the Himalayas(two species in Nepal and one to NW India). It is evident that Cyananthus is one of the most primitive genera of Campanulaceae and within the genus, subgenus Cyananthus(Sect. Stenolobi) is more primitive than the subgenus Micranthus. It is also suggested that SW China(most probably Yunnan) is the center of origin of Cyananthus, considering the occurrence of as many as 20 species of Cyananthus, representing several primitive taxa and many endemic species.  相似文献   

18.
国产乌头属的化学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二萜生物碱的类型、生物合成、在乌头属植物中的分布,并参照国产乌头属的系统分类、形态演化和地理分布,本文讨论国产乌头属的化学分类。 1.以牛扁碱型成分为主的牛扁亚属和以乌头碱型成分为主的乌头亚属可能在乌头属进化的初期阶段就已分化,各自沿着独立的道路发展。2.乌头亚属包括以下类群:(1)以阿替生型、维特钦型、乌头碱型胺酵和 酯碱为主的保山乌头系,主要分布于国产乌头属近代发展分化中心之一的横断山脉和金沙江流域,可能国产乌头组的近代分化就是由该系发展而来; (2)以乌头碱、中乌头碱、下乌头碱为主的乌头系,为进化程度较高的群,所含乌头碱及尼奥灵显示了该系与保山乌头系的亲缘关系; (3)以乌头碱和松果灵为主的准噶尔乌头系,所含乌头碱和松果灵显示了该系与保山乌头系的亲缘关系; (4)以滇乌碱类酯碱为主的显柱乌头系和蔓乌头系,为进化程度较高的群,其酯碱有别于乌头碱类。3.以阿替生及C19内酯型为主的甘青乌头系及圆叶乌头系,可能为进化早期形成的高山特化类群。4. 以阿替生和C19乌头碱型胺醇为主的露蕊乌头亚属,可能为特化类群。  相似文献   

19.
台湾杉属Taiwania包括秃杉T.flousiana Gaussen和台湾杉T.cryptomerioides Hayata 两种。秃杉现已列为我国一级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本文作者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系统    观察了秃杉营养苗端,叶角质层内、外表面及叶子内部结构,幼茎,茎的次生韧皮部和次生木质 部的结构等。通过对秃杉各营养器官形态结构的观察,并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同杉科其它各属作了比较分析,我们不赞同将台湾杉属提升为一个单型科——台湾杉科的主张,而支持Hayata (1906;1907)早期提出的关于台湾杉属应作为杉科中的一个属,其系统位置可介于密叶杉属与杉木属之间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