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2 毫秒
1.
周敏 《科教文汇》2009,(33):246-248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作品尤以探索黑人女性的命运和精神世界为主要目的。本文通过对其小说《秀拉》中的女主人公秀拉——一位在种族和性别歧视的双重压迫下勇敢地追寻自我的女英雄的形象分析,并用对比的手法展现其与黑人社区传统价值观的正面冲突,从而揭示虽然黑人女性叛逆传统道德观的这条道路艰辛而曲折,但是黑人女性觉醒、自救的意识必将战胜传统。  相似文献   

2.
李察 《科教文汇》2011,(34):93-95
凯特·肖邦的《觉醒》一直被认为是女性主义意识觉醒的一部代表作,本文试图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对这部小说进行解读,从女性与自然的亲近性入手分析女主人公艾德娜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内因与外因。此外,小说中的多重意象也充分反映了作者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3.
赵锐 《科教文汇》2008,(21):212-212
荣格是神话原型批评的创始人,并对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提出了集体无意识、原型、原型意象等概念。论述了文学作品与原型的内在关系,对文学作品创作的根源、表现的内容作了合理的阐释,揭示了文学与原型的内在联系,说明了文学创作的奥秘所在。本文通过利用荣格的原型批评理论对部分英国文学作品的解读,旨在说明其原型批评理论为读者提供了一把解读大量文学作品的钥匙,使读者能透过作品内容的袁象理解其深邃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原型批评理论,对爱伦·坡恐怖小说的代表作《莫雷拉》、《丽姬娅》与《厄舍古屋的崩塌》进行深度解读与研究,探讨了死亡一再生原型情境在坡小说中的发生,同时也揭示了坡小说长盛不衰的深层原因,为坡文学作品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启示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南非作家库切的小说《耻》在出版之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评论界对其进行了多方位的批评,然而评论家们似乎忽视了作品的生态女性主义元素,尤其是对主人公"卢里"男性觉醒的探析。卢里的觉醒包含了对女性态度的转变、对自然态度的转变以及遏制男性觉醒的宗教根源的解构。通过对卢里男性觉醒表征的分析,揭示了作者库切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同时也为《耻》的解读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张铌  阎立君 《科教文汇》2008,(35):251-251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作为目前最成熟的第三世界女性主义批评,已经成为当代女性主义理念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试图通过大众文化中黑人女性的自我形象批评进一步分析其对黑人文学批评的发展的推动和延展,以及对第三世界女性文学批评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拉纳尼姆是劳伦斯心中的理想国,他的拉纳尼姆理想国从最初的英格兰,到无人的小岛上,再到意大利等,最后着陆到了美国。但美国最终也不是劳伦斯拉纳尼姆理想的所在地。本文通过劳伦斯的后期小说和书信,来解读劳伦斯的拉纳尼姆情结在美国破碎后所流露的无奈与悲痛,也是我们能更好地更深刻地理解劳伦斯的后期作品和其思想的关键纽带。  相似文献   

8.
拉纳尼姆是劳伦斯心中的理想国,他的拉纳尼姆理想国从最初的英格兰,到无人的小岛上,再到意大利等,最后着陆到了美国.但美国最终也不是劳伦斯拉纳尼姆理想的所在地.本文通过劳伦斯的后期小说和书信,来解读劳伦斯的拉纳尼姆情结在美国破碎后所流露的无奈与悲痛,也是我们能更好地更深刻地理解劳伦斯的后期作品和其思想的关键纽带.  相似文献   

9.
李静 《科教文汇》2010,(4):79-80
拉纳尼姆是劳伦斯心中的理想国,他的拉纳尼姆理想国从最初的英格兰,到无人的小岛上,再到意大利等,最后着陆到了美国。但美国最终也不是劳伦斯拉纳尼姆理想的所在地。本文通过劳伦斯的后期小说和书信,来解读劳伦斯的拉纳尼姆情结在美国破碎后所流露的无奈与悲痛,也是我们能更好地更深刻地理解劳伦斯的后期作品和其思想的关键纽带。  相似文献   

10.
堵文晖 《科教文汇》2009,(31):257-258
运用生态女性主义理论解读托妮·莫里森的小说《所罗门之歌》,通过分析女性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同处于“他者”的地位以及奶娃重新回归自然,揭示作者建立一个男女平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1.
王厉 《科教文汇》2011,(25):82-83
本文通过分析英国女作家J.K.罗琳的系列魔幻小说《哈利·波特》中的女性形象,结合荣格的原型理论,从三个方面概括了这一魔幻小说中表现出的女性主义特点。指出其不但是传统与现代、幻想与现实的结合,更是象征性、颠覆性和启示性的结合,把文学性和原形性完美地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2.
高雁 《科教文汇》2011,(7):60-60,109
本文分析了艾米莉·玛丽·奥斯本的油画《默默无闻与无依无靠》,对其中表现出的女性的他者身份、作为男性的欣赏物以及女艺术家表现出的沉默.从女性主义批评这一视角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3.
从神话和原型批评的角度看,<烧马棚>中的父亲是英雄和魔鬼的混合体,故事中父子的关系实际上是生命循环这一原型的具体体现,暗示了福克纳对南方再兴的企盼和信心.  相似文献   

14.
刘怡 《科教文汇》2013,(17):63-63,67
《到灯塔去》是一部富象征意义的现代主义小说。小说中伍尔夫反思了女性在社会上的价值与作用,并通过画家莉丽的心路历程揭示了有独立意识的女性如何摆脱社会压力,确立自己独立人格的过程。本文试图通过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原型理论来对比拉姆齐夫人与莉丽这两位女性,从而解读画家莉丽这一关键人物的自性化之路。  相似文献   

15.
何艾莉 《科教文汇》2007,(12S):170-170
从神话和原型批评的角度看,《烧马棚》中的父亲是英雄和魔鬼的混合体,故事中父子的关系实际上是生命循环这一原型的具体体现,暗示了福克纳对南方再兴的企盼和信心。  相似文献   

16.
杨江华 《科教文汇》2009,(28):261-262
若泽·萨拉马戈的《失明症漫记》是一部寓意深刻,发人深省的作品。本文试着用神话原型批评理论来分析这部作品的原型意象,发掘“失明”这一意象所体现出的深层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几十年来,隐喻逐渐成为STS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尤其在女性主义科学技术史研究中,对科学技术文本中的性/性别隐喻进行分析和解读,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以对隐喻的科学认知功能的认识和重视为基础,以揭示科学与性别相互建构关系,进而对科学客观性神话进行反思与批判为目的,这一方法在女性主义科学技术史中的运用,将启发我们对新的科学编史学进路的思考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奇美拉是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怪兽,相传它由三种动物组合而成:头和胸部是狮子,背和腹部是山羊,而尾部是毒蛇.类似奇美拉的合成怪兽在各国神话中都很常见,比如中国人膜拜至今的龙、玛雅人心中的羽蛇神等等.神话世界本就是充满奇思妙想的传奇国度,但在现实世界中,甚至就在人类中间,罕见而奇异的人类奇美拉同样存在于世.  相似文献   

19.
随着女性主义思潮的兴起,也作为人性研究的深入,相当一部分学开始关注张爱玲的女性本及女性主义价值,从女性本位的立场来评论其价值。如高全之的《张爱玲的女性本位》、陈芳明的《毁灭与永恒》、任一鸣的《中国女性学的现代衍进一从女性学到“新女性主义”学》、孟悦和戴锦华合的《浮出历史地表》等。高全之较早指出了张氏小说中的女性意识;陈芳明也指出其女性的立场,  相似文献   

20.
王晓耘 《科教文汇》2008,(32):255-255
《弗兰肯斯坦》是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Mary Shelley,1797—1851)的代表作。它是一部重要的英国浪漫主义作品,被认为是《失乐园》的浪漫主义解读。而后,对这部作品的评论转向了其中所表达的女性主义探索与思考。本文通过对小说中人物,及其社会行为和心理描述的初步分析,来体现其中包含的女性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