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气候变化外交谈判的科技支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表达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行动意愿,为国际社会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建立了基本的政治和法律框架。气候变化外交谈判主要涉及的是与履行公约和议定书有关的问题、机制和进程。本文分析了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关键科学问题,论述了这些问题的实质和意义,提出了参与相关谈判的初步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资源科学》2010,32(2)
<正>由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所引起的全球变暖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署到《京都议定书》生  相似文献   

3.
“冷战”结束以来,保护环境与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人类社会面临保护环境与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此后,各国相继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荒漠化公约》、《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一系列旨在保护地球环境的文件.这一切不仅体现了当代人类关于社会可持续  相似文献   

4.
经过国际社会多年的共同努力,《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签订的《京都议定书》已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这标志着人类对环境的保护又迈进了一大步。然而,这一成果来之不易。  相似文献   

5.
<正>2009年12月7日至18日,来自全球190多个国家的上万名代表齐聚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迫在眉睫,这次为期两周的大会有可能成为自二战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是既要实现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抑制全球气候变暖,又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而,研究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有国际公约与协定、国内法律规范两个部分。国际公约与协定主要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国内法律规范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等及其他的法规与规章。无论是国际公约与协定还是国内法律规范,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因而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7.
2009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缔约方会议.因为全球约4.5万人参加、包括119个国家领导人及11069个媒体到会报道,使气候变化成为全球最热门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正>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于1992年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称《框架公约》)。《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框架公约》附件Ⅱ缔约国)有义务促进向发展中  相似文献   

9.
《科技新时代》2005,(4):107-109
新闻简述:今年2月16日,第一部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旨在防止全球变暖而要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京都议定书》终于正式生效,有专家认为《京都议定书》的生效将在更深层次上推动我国能源结构的变革。  相似文献   

10.
杨欣 《百科知识》2012,(1):34-36
正2011年11月28日~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此次大会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签约执行《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减排温室气体的任务。但是,一些国家,如加拿大已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而美国早在2001年就退出了《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难以执行或可能流产的原因是,人们对人类行为导致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是增多还是减少有不同看法,而且具体到某个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多与少也有争论。无论人们是否信任,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相关机构还是  相似文献   

11.
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内差异与国际差距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署到《京都议定书》生效,再到哥本哈根艰难谈判,关于发展权与排放权的讨论不断升级,催生了低碳经济发展理念。作为世界排放大国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各地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如何,有必要加以全面认识。基于此,本文设计了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析分析法在省域层面进行综合评价,并选取一些关键性指标与国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①我国地区低碳发展水平整体呈逐步增加的趋势;②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总体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局部跳跃"的格局;③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为此,今后我国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要逐步加强低碳排放的管理、控制和引导,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加大科技投入、引导消费行为、优化能源结构、增加碳汇资源、加大中西部地区的低碳支持,增强低碳经济发展能力和区域协调。  相似文献   

12.
杨雅惠 《未来与发展》2007,28(3):7-10,6
自有科学研究结果显示温室气体排放会导致全球暖化以来,气候变迁议题便广泛地受到国际社会与科学界的重视。本文以《京都议定书》为案例,探讨科学知识与政治利益之间的关系,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Ashby wrote about cybernetics, during which discourse he described a Law that attempts to resolve difficulties arising in complex situations – he suggested using variety to combat complexity. In this paper, we note that the delegates to the UN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 meeting in Kyoto, 1997, were offered a ‘simplifying solution’ to cope with the complexity of discussing multiple pollutants allegedly contributing to ‘climate change’. We assert that the adoption of CO2eq has resulted in imprecise thinking regard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 that is, ‘CO2’ – to the exclusion of other pollutants. We propose, as Ashby might have done, that the CO2eq and other factors within the ‘climate change’ negotiations be disaggregated to allow careful and specific individual solutions to be agreed on each factor. We propose a new permanent and transparent ‘action group’ be in charge of agenda setting and to manage the messy annual meetings. This body would be responsible for achieving accords at these annual meetings, rather than forcing this task on national hosts. We acknowledge the task is daunting and we recommend moving on from Ashby's Law to Beer's Viable Systems approach.  相似文献   

14.
全球变暖会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普遍和不可逆转的影响。从《京都议定书》到《巴黎协定》,关于碳减排的多方会谈一直在艰难中前行。2017年6月初,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给不容乐观的全球减排前景又添加了一层阴影。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极易遭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气候变暖带来的社会系统风险不断增加。当前,我国处于国内经济转型和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历史时期,应当从维护国家安全的高度看待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充分发挥我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的领导力。这既是我国广泛参与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力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从气候变化具有的全球公共物品及经济公共物品属性着手,分析了温室气体减排作为公共物品问题所面临的两大难题以及自身所存在的特殊性。针对议定书的减排方式、减排效果及实施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提出了数量法背景下适时引入价格法以确定减排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承担减排责任,引入市场竞争以提高监管效率。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气候治理议题逐渐占据世界外交的中心视野,中国学者在政策导向下对其研究比例跃升。以CNKI数据库所收录2006—2021年有关“全球气候治理”主题的337篇CSSCI期刊文献为样本,借助CiteSpace软件为工具绘制知识图谱,直观分析国内全球气候治理研究的现状、热点及趋势。经分析,可知国内对全球气候治理的研究在十九大之后出现爆发式增长;国际政治学领域的学者、期刊和机构组成了主体支持力量;全球气候治理的困境及原因、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的角色转变以及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等是主要热点议题;“双碳”主题下的碳交易机制复杂化、数字碳中和以及新时代碳外交等子议题是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减少二氧化碳向大气层的排放——二氧化碳地下储存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确定了全球减少排放CO2的目标。任何一个工业化国家都把化石燃料作为重要的能源。因此,迫切需\\\r 要研究能够减少CO2排放,而又不降低生活水平的办法。 碳隔离储存技术就是为解决CO2的处置而产生的,其核心就是考虑如何把产生的CO2与环境隔绝开来,不让温室气体影响\\\r 人类生存的地球。这是积极面对的态度。 本文阐述了CO2地下储存的基本原理与可行性,同时论述可能产生的风险与有关地质环境 问题。作者建议,中国应该开展对CO2隔离储存原理、技术的研究,以便在不远的将来, 把我国排放的二氧化碳储存、利用起来,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在国际的科技竞争中 处于主动地位。  相似文献   

18.
全球变化与水文科学新的进展与挑战   总被引:65,自引:1,他引:64  
该文是作者应邀参加 2 0 0 1年 7月 1 0日~ 1 3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的全球变化科学大会和 7月 1 8日~ 2 7日在荷兰马丝特里特举行的第 6届国际水文科学大会的报告总结。前一个大会的主题是“变化环境下的挑战” ,后者的主题是“干旱地球的新水文学”。该文综合了两个大会的主要议题 ,反映出当前水文学科的发展方向主要在于研究变化环境下的水循环时空演变规律以及不同尺度水循环物理过程间的联系影响。全文主要内容有 :全球变化与水文科学问题 ,水文科学发展与水资源安全 ,2 1世纪水文科学的发展机遇与展望。目的是介绍国际水科学研究新的动向、热点问题 ,思考中国水问题的基础研究和国家需求研究  相似文献   

19.
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共同挑战,受到世界各国人民和政府的高度关注。陆地生态系统固碳被认为是最经济可行和环境友好的减缓大气CO2浓度升高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如何提高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固碳能力,是近年来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领域。2011年,中科院启动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的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其中,生态系统固碳任务群在中国森林、灌丛、草地和农田生态系统约16 000个野外样地进行了系统的野外调查,并开展了6大国家重大生态工程固碳效应评估和4个典型区域固碳增汇技术体系和示范的综合研究。在全国尺度上准确评估了森林、灌丛、草地和农田生态系统的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科学评估了中国重大生态工程的固碳效应,并发展了兼顾社会经济和固碳效应需求的区域可持续新模式。此外,生态系统固碳任务群首次在国家尺度构建了科学的、可核查的陆地生态系统碳清查实体数据库,不仅可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间谈判提供重要数据,还将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