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良琨 《今日科苑》2007,(12):156-156
孔子思想一直是世人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论语》所表达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体现,研读《论语》,感悟孔子的治国方略主要有:仁治,礼治,德治,孝治,名治,贤治,诚治,育治和革治。  相似文献   

2.
仁”和“礼”共同组成了孔子德治思想的主干。孔子将“尊五美”视作推行德治的基石,把“屏四恶”作为推行“德治”的具体要求“仁”是孔子德治思想的核心,“礼”是德治的目的,二者互为表里,倚为皮毛。  相似文献   

3.
邹旭怡 《科教文汇》2008,(23):192-192
孙中山在探索“救国”“治国”道路时,非常重视团体和党的作用,“以党治国”思想是他的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以党治国经历了很长时期的发展过程,从革命初始的“团体救国说”到向欧美学习政党思想再到向苏俄学习以党治国的经验,同时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以党治国”恩想体系。孙中山认为“以党治国”的党是具有革命党性质的党,“以党治国”是以党的主义治国。  相似文献   

4.
“以德治国”是江总书记面对新世纪提出的又一重要治国方略。落实“以德治国”思想重点在于“治官”,“治官”的关键在于抓好“官德”建设,全面提高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只有为官者有了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率先垂范,带动民众道德水平的提高,进而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支梓桐 《华夏星火》2016,(8):101-102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在位期间借鉴隋亡的历史教训,制定了“以德治国”的兴国方略,正确定位君民关系,兴儒学、重民本、清政治,与“依法治国”有机结合,从而出现了历史上的黄金时期——贞观之治.这一黄金时期的出现与他确立的“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的治国方略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6.
“以德治国”重要思想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世纪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又一重要治国思想。深刻认识、理解并认真实践这一重要思想,对于我们做好当前乃至今后的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尚书·康诰》看周公的统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公是我国西周时期伟大的政治家,他的统治思想不仅对周初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对后世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尚书·康诰》即是反映周公告诫少弟康叔治国之道的一篇诰辞,此诰全篇阐明了明德慎刑之道,直观地反映了周公以民为本的德治思想、天人相联的神权思想及居安思危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李文晶 《科教文汇》2009,(27):240-240
周公是我国西周时期伟大的政治家,他的统治思想不仅对周初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对后世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尚书·康诰》即是反映周公告诫少弟康叔治国之道的一篇诰辞,此诰全篇阐明了明德慎刑之道,直观地反映了周公以民为本的德治思想、天人相联的神权思想及居安思危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淮南王刘安是汉代新道家的代表人物,其著作《淮南子》以新颖的学术观念,反思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积极吸收先秦诸子的政治学说,以道家思想为基点,设置了顺应时代要求的治国方略。强调以民为本的社会变革,反对法家的弱民强国、君主高度集权的专制思想,提倡节俭,张扬国法维上的治国理念,创立了系统独特跨越历史长河的新道家治国思想。  相似文献   

10.
“以德治校“是对“以德治国“思想的具体落实,高校干部思想道德建设是“以德治校“的重要环节.把好选人关口,搞好理论业务学习和管理考核,是加强高校干部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其实,如何养老并不是现代才有的问题。在中国古代,除了"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理念,更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等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先秦时期的《礼记·王制》记载:50岁以上的老人可供给细粮;汉代的《王杖诏令册》规定:70岁以上老人即使触犯刑律"虽有罪不加刑焉";唐代《唐大诏令集》规定老人可安排护工,"凡庶人年八十及笃疾给侍丁一人";宋代已出现"福田院""居养院""养济院""孤老院"各种养老机构……  相似文献   

12.
德治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修己、治人是德治的两个层面。儒家的德治主张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特征之一,至今仍然给我们的社会发展以重要的启迪,具有很高的教育意义。本文结合2016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中的"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阐明儒家德治思想在共产党员队伍道德建设方面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新加坡是在后殖民地时期的城市国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建国之初,新加坡在地缘、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和国际等方面面临诸多不利因素,它选择建立人民行动党一党独大的威权政治。廉洁的“好政府”模式,人民行动党务实的治国精神,精英治国、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治国理念,以及东西方融合的共同价值观倡导,造就了令世界瞩目的繁荣、和谐与文明的新加坡,新加坡威权政治下的治国之道,有力证明,构建符合本国国情的本土化的治国之道才是富有成效和民众期待的。  相似文献   

14.
江总书记在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今年初又提出”以德治国”,由此使“德”与“法”并举相济,成为我党治国施政的基本方略。江总书记“德法相济”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无论是德与法本身的含义,还是德与法在治国中的地位,都与我国古代儒家的“以礼治国,德主刑辅”、“德礼刑罚,相须为用”的治国思想有着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的德和法,在人民性上实现了有机统一,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法是体现人民利益的良法。“德法相济”就是要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德和法,加强党的建设,治理国家,实现民族强盛。  相似文献   

15.
运用科学发展观创新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科学发展观建立新的育人机制,把"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引入学校管理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之中,提升教育管理水准,培养优质人才.  相似文献   

16.
儒家仁爱思想博大精深,包含着丰富、精妙的管理智慧,其中的“仁者爱人”,重视人本因素,“正己德治”,重视管理者因素,“中庸之道”,重视管理的度,对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在探索"救国""治国"道路时,非常重视团体和党的作用,"以党治国"思想是他的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以党治国经历了很长时期的发展过程,从革命初始的"团体救国说"到向欧美学习政党思想再到向苏俄学习以党治国的经验,同时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以党治国"思想体系。孙中山认为"以党治国"的党是具有革命党性质的党,"以党治国"是以党的主义治国。  相似文献   

18.
人类与文化是共生共存的,有了文化就有了道德,道德是文化的一部分,更是文化的灵魂,是人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步入新世纪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正努力实践着“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按照“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以德治国”重要治国方略的精神,投身于构建新时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伟大建设,努力构筑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9.
牛阁  王丽娟 《科教文汇》2009,(2):218-218
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其“以法治国”的主张为中国古代甲央制集权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依据。韦伯是西方近代行政组织管理理论之父,其官僚制的行政组织理论在西方行政组织管理思想上具有重要地位。二者关于行政组织管理的理论各有千秋,但是理性、法治等观点使得两位管理学家的思想有了共通之处。两位大家的科学、理性、法治的思想对我国行政组织管理理论的研究有看深刻的启发。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是我国优秀的治国、治民的传统思想,本文通过结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校提出分类培养方案,以期对该类学生的培养方式有所创新,使得学生完成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