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京郊不同城市功能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北京市海淀区、顺义区和平谷区三个处于不同城市功能区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典型区县,采用单因素目标比较法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从用地强度、用地结构和用地布局三个方面进行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度的测算,然后比较分析了研究区之间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度的区域性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并为加快首都郊区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结果表明,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度存在着区域差异,在综合集约度上,海淀区>顺义区>平谷区,这与区域宏观的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但差异性表现不显著;在分项集约度上,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度的区域差异显著,但具体表现有所不同,由宏观区位条件和小尺度微观因素综合作用所致。加强农村居民点用地规划与布局调整、加快企业用地向工业园区转移和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容积率应是今后北京市不同城市功能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农村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快速转型时期。农村居民点用地正深刻调整。遵循居民点演变规律,科学调整农村居民点成为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缓解城乡用地瓶颈的关键,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北京师范大学姜广辉博士承担的“农村居民点整治理论创新与关键技术研究”融合多源时空数据,综合集成GIS空间建模、数理统计、农户访谈等研究方法。将农村居民点研究纳入到新时期城乡空间结构调整框架之中,以“定位识别一形态演变一因子决策一潜力转换”为主线,形成了城乡统筹条件下的农村居民点整治基础理论框架,构建了涵盖“调查一评价一格局优化一调整模式”等农村居民点整治全过程的关键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3.
李君  李小建 《资源科学》2009,31(7):1195-1204
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变化对农村地域景观变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应用GIS空间分析以及景观指数的定量分析方法,以河南巩义市为研究区域,分析了综合区域环境影响下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户居住用地总面积及相应的占地比重有较大幅度增加;②现有农村居民点分布扩展表现出规模集中化和局部分散化并存的现象;③外部调控因素对聚居斑块的作用力度不断增强,农户聚居空间形态逐步向规则化的方向发展;④农村居民点空间扩展由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利、居住环境条件差的区域逐渐向地势相对平缓、交通基础设施相对优越、经济发展环境较好地方集中,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区位集中指向。规模化、集约化和空间区位的合理化应是今后农村居民点整合发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与分形理论的天山北坡城乡空间演变综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遥感和GIS并结合分形理论研究区域城乡空间形态演变,揭示其变化规律,还是一项较为前沿的研究领域。本文集成GIS和分形研究等方法对天山北坡进行了区域和流域两个层面的城乡空间演变研究,初步探究了天山北坡城乡用地扩展方式的时空演变规律,对区域城乡发展的空间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结果表明该区域城乡空间形态具有较好的分形特征,城市形态分维数由1.238减小为1.234;城镇聚落具有较乡村聚落更为明显的分形特征,分维数依次为市县(1.549)、乡镇(1.236)、村(1.213);城镇用地较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展迅速,城镇用地变化指数(0.47)大于农村居民点用地(0.16),城镇用地扩展以外延型为主,城镇化发展较快;城乡用地变化和分形特征均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和干旱区绿洲型特征;区域研究和流域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变化对农村地域景观变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应用GIS空间分析以及景观指数的定量分析方法,以河南巩义市为研究区域,分析了综合区域环境影响下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户居住用地总面积及相应的占地比重有较大幅度增加;②现有农村居民点分布扩展表现出规模集中化和局部分散化并存的现象;③外部调控因素对聚居斑块的作用力度不断增强,农户聚居空间形态逐步向规则化的方向发展;④农村居民点空间扩展由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利、居住环境条件差的区域逐渐向地势相对平缓、交通基础设施相对优越、经济发展环境较好地方集中,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区位集中指向.规模化、集约化和空间区位的合理化应是今后农村居民点整合发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6.
张新焕  祁毅  杨德刚  杜宏茹 《资源科学》2008,30(11):1706-1714
新疆乌鲁木齐都市圈是在干旱背景下形成的城市群体地域空间,文章以此为研究区域,基于多源空间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在宏观、中观与微观尺度上对都市圈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都市圈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在山地、绿洲和荒漠区差异很大,山地与荒漠区的土地覆被变化较弱,绿洲区的用地变化非常显著,其中受人为影响的土地覆被变化尤为明显;②绿洲区的裸地和农业用地在规模上变化最大,城镇、农村居民点和道路的变化幅度最为明显,农业用地与建设用地主要向北部冲积平原扩展,初步形成了以农田为基底的都市圈城市格局;③各城市用地规模悬殊较大,核心城市占主导地位;城市用地扩展在空间上表现出各向异性的特点;核心城市的主要用地变化具有较为明显的圈层分异特征,中小城市的用地初具圈层结构。  相似文献   

7.
王成金  张岸 《资源科学》2012,34(9):1688-1697
任何区位的土地属性都存在分异和区别,由此形成了不同水平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而交通设施规模及空间网络是影响土地属性与建设适宜性分异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尺度,构建了交通优势度的评价方法,宏观尺度侧重各类交通设施综合优势水平的总体评价、物理空间分析与大尺度分异特征。微观尺度采用栅格方法进行精细评价,注重地形高程和坡度等自然因素对交通优势度的修正影响,形成集人文与自然因素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然后,选择玉树地震灾区作为案例区,从地震影响区和重灾区两个空间层级,深入分析交通优势度的等级结构及空间分异。最后,根据交通优势度的分异性,分析各区位土地资源对人类社会活动的适宜性差异,尤其是充分考虑地形高程和坡度等自然因素,并以建设适宜性突出和明显的土地资源为主体,对建设适宜水平较高、空间连续且面积较大的区域进行划定,相对精准地勾勒出城镇建设、居民点选址及产业布局的适宜区位与范围。  相似文献   

8.
平谷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时空特征及优化布局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农村居民点的优化布局必须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按照农村产业发展规划目标,针对不同类型进行分类调控,科学评价农村居民点的综合发展潜力是村庄量化分类的基础,也是协调推进村庄整治的关键所在.本文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利用2004年、2009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研究了平谷区2009年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2004年-2009年间居民点用地的变化情况.结合山区和平原区的不同发展条件,分别制定山区和平原区农村居民点的综合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IS的地理空间分析功能,对评价要素的空间叠加、计算,评价村庄的综合发展潜力.并将评价结果与城镇发展规划相结合,针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区位条件,提出居民点用地调控的类型及区域产业发展布局的方向.研究结果体现了土地利用的现状及适宜性,对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房山区平原地区建设用地的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渐变尺度的空间结构度量方法对北京市房山区平原地区建设用地的空间格局进行了定量化测度分析,结果表明:①建设用地斑块中有33%在局部空间上高密度聚集分布,相邻斑块之间的距离在50m~150m范围之内;其余大部分建设用地相邻斑块之间的距离在150m~700m间不等,在空间上弥散分布;②研究区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分布与公路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城镇、农村居民点、独立工矿用地相对于"公路交通网"聚集分布的程度具有一定的差异,其中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对公路聚集分布的程度明显高于独立工矿用地;③在"城市放射交通干线"的影响范围内,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分布与放射交通干线具有空间相关性,放射交通干线对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轴向"聚集和辐射效应.  相似文献   

10.
建设用地结构变化分析是实现区域用地结构优化的关键,对于解决区域快速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借助信息熵模型和偏移-份额模型,分析了1996-2010年成都市建设用地结构时序变化特征及空间配置差异,研究表明:①成都市建设用地结构信息熵与均衡度经历了上升-波动-下降-平稳的过程,而优势度变化与之相反;②城镇建设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属于增长性结构,其中城镇建设用地表现出显著补给效应;农村居民点用地、采矿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属于衰减性结构,其中农村居民点用地和采矿用地表现出显著挤出效应;③成都市下辖的4市、10区和6县对不同类型建设用地竞争力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4建设用地结构时序变化与空间配置差异是各区域社会经济要素、区位因素、资源禀赋、区域政策、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程度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孟霖  郭杰  欧名豪 《资源科学》2014,36(11):2291-2298
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与整理潜力分析是划定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制定差别化分区管制措施的基础。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不仅与自然、社会、经济因素有关,也与政府和农户意愿密切相关,本文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选取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水平、政府意愿和农户意愿五方面的12个指标评价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采用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测算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通过整理适宜性与整理潜力的空间叠置分析,划定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并制定差别化的分区管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整理适宜性和整理潜力的区域分异,徐州市可划分为优先整理区、优化调整区、滚动发展区和控制改造区四类区域,从整理优先次序、空间形态调整、组织模式、资金筹集模式等方面明确其差别化的整理管制措施。本文基于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与潜力评价划定整理分区,并制定区域差别化的整理管制措施,可为循序渐进的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海淀区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评价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陈曦炜  宋伟 《资源科学》2009,31(10):1772-1778
论文从农村居民点的利用结构、农村居民点利用的充分程度、农村居民点利用的紧凑程度和农村居民点的利用强度4个方面选取了5个指标构建了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2005年北京市农委的普查数据,对海淀区72个农村居民点的集约利用程度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①现有农村居民点用地中混杂了部分企业用地,农村居民点的集约利用程度可能被低估;②目前,农村人口流动性较大,测算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时应使用实际在农村居住的本村和外来人口的总和;③评价的海淀区72个农村居民点中,利用相对集约、一般集约和相对不集约的农村居民点数量分别为23个、33个和16个,平均集约利用评价分值分别为0.71、0.61和0.43;④区域上,海淀区南、北部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的评价分值分别为0.63和0.57,南部明显高于北部;海淀北部4镇中,温泉镇农村居民点的集约利用程度最高(评价分值为0.66),其余3个乡镇农村居民点的集约利用程度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3.
陈阳  李伟芳  任丽燕  李加林  马仁锋 《资源科学》2014,36(11):2273-2281
农村居民点分布变化研究是优化农地利用、村庄规划的基础,以空间自相关等为核心的空间统计方法能定量刻画居民点分布演变的态势,成为当前学界探索热点。本文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标准距离与标准差椭圆空间统计方法、密度分析方法,分析了鄞州滨海平原咸祥镇、瞻岐镇2005年、2011年的农居点分布特征及变化和驱动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农村居民点分布由2005年的空间随机分布演变为2011年的集聚模式,农村居民点分布呈现向外扩张的态势,分布区域、尺度扩大;2农村居民点主要以西南-东北轴为布局方向,东北、南、东三个方向为2005-2011年重点发展方向,其中东北方向最为突出;比较2005年,2011年农村居民点分布出现了多个密集中心,新增农村居民点密集核心分布于滨海平原东北部与南部;3政策和规划因素,包括鄞州区滨海投资创业区块、象山港大桥、交通线路规划等工程项目,以及高程、河流等自然因素是其分布特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4.
人地关系视角下农村居民点转型的时空特征与形成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冉  曲衍波  姜怀龙 《资源科学》2020,42(4):672-684
土地利用转型(LUT)对调节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地关系”冲突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农村居民点作为农村土地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化过程与农村人口迁移与流动密切关联,系统认识农村人地关系转型规律及其形成机理,可以为农村转型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从人地关系变化的视角刻画了农村居民点转型的理论过程,以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PCRA)为表征指标,利用空间自相关、最小线性二乘回归(OLS)与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揭示了农村居民点转型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通过山东省1996—2016年的实证分析发现:①PCRA整体转型趋势不显著,具有明显的区域不充分和不均衡性,仅在局部地区呈现出倒“U”型演变特征,原因在于被动性的农村居民点规模缩减滞后于主动性的农村人口流动。②PCRA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整体趋向高值簇或低值簇集聚,以青岛和济南为核心的两大经济区附近呈冷点先收缩后扩张之势,而广阔的一般地区呈热点先扩张后收缩之势。③农村居民点转型受地形、经济、城镇化和政策等因素综合影响,不同时段的主导因素作用力和不同区域的因素作用敏感性均有所差异,且作用过程带有一定的不稳定性。④不同地区农村居民点转型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且驱动因素也有所不同,政府管理部门应因地施策促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发展,并加快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缩减进程,助推农村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5.
藏波  吕萍  杨庆媛  王金满 《资源科学》2015,37(2):272-279
农用地整治分区以及相应的差异化整治策略一直都是学界关注的热点,但多目标导向和局域约束条件的提炼仍稍显薄弱。本文尝试将丘陵山区现代农业发展这一社会选择目标与农用地整治分区这一既定目标相结合,提出多元化整治目标函数的研究范式。这一范式的形成不同于之前学者运用案例比较和收益—成本分析等方法提出的分区目标,而是运用机制设计理论讨论现代农业发展与整治分区相互关系和作用渠道的基础上得出的综合目标函数。在此理论框架下,本文以重庆市云阳县为实例,基于土地利用规模化、经营现代化和生态景观管护3个主要变量,24个操作指标,运用一般均衡和动态优化的思路,以最大化社会总剩余为目标,提炼各整治类型区(优先整治区、适度整治区、优化调整区、重点整治区、限制整治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约束条件,进而提出不同整治类型区的发展策略,据此提出的发展策略与研究地区未来的土地利用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更为契合。  相似文献   

16.
农村居民点整理中的利益分配——以陕西省东樊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茜宇  张占录 《资源科学》2015,37(7):1376-1383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农村居民点整理中的利益分配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为农村居民点整理利益分配优化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居民点整理项目利益来源于城乡土地区位差别而产生的级差地租,经济上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指标出让收益,利益分配主要是对指标出让收益的分配;2东樊村项目的利益来源是建新预留区的土地转为城市工业用地而产生的级差地租,中介方和政府、东樊村村集体、B村村集体或村民、东樊村村民和其他方的指标出让收益分配比例为56.32%、26.01%、12.31%、5.11%和0.25%;3现状利益分配存在着土地增值收益范围难以确定、政府在项目中的收益分配界线模糊、中介方收益比例在资金分配结构中比重过大、村民间利益分配存在局部不公平的问题。研究提出5个方面的建议:1界定土地增值收益的概念和范围;2确定各主体利益分配的合理区间;3扩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平台效应;4建立农村土地和房屋流转制度;5加大农民参与力度,来完善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利益分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