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饶闵 《内江科技》2004,25(3):26-26
《教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推行“合作交流”这种学习方式的最好体现。现在教师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越来越重视,但有的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没很好的起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交往合作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艾四香 《知识窗》2014,(22):46-46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是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集体观念和竞争意识。笔者在开始采用合作学习组织课堂教学时,学生只“作”不“合”“各自为政”,或搞“一言堂”的现象比比皆是。在组织全班学生展示交流时,每个小组汇报的都是:“我想……”“我认为……”,而不是“我们小组认为……”“我们小组觉得……”。注意到这些问题后,笔者进行了教学改革,总结出几种提高学生合作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小组合作学习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创新能力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就电子专业课程教学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先进学习模式进行有益的尝试,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理论依据、设计过程、方案实施及活动中教师指导和小组合作的学习评价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4.
“合作学习”(Cooperrative learning)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在近年的初中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所谓合作学习,就是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通过个体努力以及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完成指派的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只有小组取得了成功,个人才能成功。合作学习特别强调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另外,有助于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一单一、刻板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互动、多元的信息交流方式,从而真正推动每个学生进步。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指明,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合作交流能力。学生通过交流的形式可以激发内心的学习动力和兴趣,进而展示自我,提升创新能力,进而强化学生整体的素养。本篇文章主要通过对于小组学习的组建形式、培养学生进行小组学习的能力等为出发点,进行深刻的讨论和举例分析,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希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对于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韦柳霞 《科教文汇》2012,(21):155-156
小组合作学习旨在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合作、交流、探究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这一方法和策略契合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特点,小组合作学习从形式和内容上都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益尝试。本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积极意义的分析,说明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提高高职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还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本文从小组合作学习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关系、实施方法、问题与反思三个方面思考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及出现的问题,提出更为可行的小组合作方案。  相似文献   

7.
韦柳霞 《科教文汇》2012,(7):155-156
小组合作学习旨在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合作、交流、探究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这一方法和策略契合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特点,小组合作学习从形式和内容上都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益尝试。本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积极意义的分析,说明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提高高职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还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本文从小组合作学习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关系、实施方法、问题与反思三个方面思考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及出现的问题,提出更为可行的小组合作方案。  相似文献   

8.
曹明亮 《科教文汇》2009,(12):53-53
“小组合作学习”要求教师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能在合作交流中学到新的知识。有所感悟。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能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合作、探究、交往的学习平台,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9.
戴必文 《科教文汇》2012,(29):103-104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探究、合作、自主的理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能够使学生之间互利、互助,在交流沟通过程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更好地解决问题,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本文分析了初中历史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惠娟 《内江科技》2007,28(2):156-15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强调学习的实践性、指导性、开放性和综合性.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在数学课堂上运用自主、合作、探索的教学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数学活动中,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充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学习新的数学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2.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我校在落实"乐学课堂"过程中以小组合作学习为突破口,从根本上改善了课堂上的学习方式,大面积提高了课堂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因其具有易于学生交流和沟通、优势互补、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并切实体会到合作的力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的优点.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这一方法.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发现,真正要将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展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此,本文就此问题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过去那种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机械接受知识的教学过程。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学习,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创造和谐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5.
叶维琴 《科教文汇》2007,(3X):91-91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因其具有易于学生交流和沟通、优势互补、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并切实体会到合作的力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的优点。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这一方法。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发现,真正要将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展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此,本文就此问题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合作学习”(cooperativelearning)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在近年的初中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所谓合作学习,就是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通过个体努力以及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完成指派的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只有小组取得了成功,个人才能成功。合作学习特别强调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另外,有助于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一单一、刻板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互动、多…  相似文献   

17.
新的课程改革纲要中要求教师“改变课程实施过于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些理念对改革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方浚 《科教文汇》2013,(6):147-147,151
四环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新一轮物理课程改革中学习方法变革的核心之一,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作用不可估量。在课堂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因此,在物理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即让学生自觉主动地用物理的知识和思维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乃至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本文主要介绍了四环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以及其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以合作思想为灵魂,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将小组合作学习与班级教学、个别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它不再局限于师生之间的互动,而是将教学互动推延至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互动。现代心理学认为,  相似文献   

20.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得以广泛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是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要想培养孩子们的小组合作意识,我们应积极引导孩子们在课堂学习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要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和活动任务,要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体地位;要有效激发孩子们创新能力,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孩子们小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