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格尔木市所在格尔木河流域,水资源具有明显的特征;经济布局、发展与水资源开发利用密切相关。该市水资源优化配置应以维护自然生态、保持盐湖水量均衡为重点。  相似文献   

2.
分析河流特性、系统功能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人类在生产建设活动以及河流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方面应当注意的事项和解决问题的基本办法,确保河流的自然功能和永续利用,实现人与河流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3.
阜新玉龙新城景观规划设计从城市自然生态基底、开放空间现状、人文环境积淀三个方面出发规划设计。用接近自然的手法将九营子从自然河道向城市滨水景观转变;将河流与自然山水链接成一体,形成城市生态绿廊,同时与城市空间交响;充分挖掘阜新"玉龙"文化热点打造城市品牌;促进开放空间中的市民使用和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4.
基于GPRS的河流水位实时监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下的设计是基于GPRS的河流水位在线监测系统,利用现有的GPRS网络,进行数据采集系统开发及远程实时数据传输,实现了数据采集与无线网络相配合,完成河流、湖泊及水库等水位的远程在线监测,摆脱有线数据传输的麻烦,能够实现野外水住无人自动检测功能.  相似文献   

5.
裂腹鱼是我县具有代表性的名特优水产品之一。由于人类的酷鱼滥捕、水电站的兴建、环境污染、矿石开采、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变等原因造成渔业资源破坏严重,目前已濒临灭绝,人工驯养裂腹鱼势在必行。现对天然河流开展裂腹鱼驯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论国际河流上游国家的开发利用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郝少英 《资源科学》2011,33(1):106-111
国际河流上游国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在开发国际河流过程中会对下游国家产生重要影响。国家对位于其领土内的国际水资源享有主权是上游国家开发利用权最主要的法理基础,而以"有限领土主权"为核心的国家水权理论则强调上游国家在行使开发利用国际河流的主权时不得损害他国的主权,国际仲裁、判例进一步确认了上游国家开发利用国际水资源的权利和义务。因此依照国际水法,国际河流上游国家应公平合理地行使开发利用权,而多处于国际河流上游的我国在开发利用国际河流时也应得到启示,做到既满足自身需要,又兼顾他国利益,以实现国际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7.
国际河流开发与管理区域合作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胡文俊  黄河清 《资源科学》2011,33(11):2099-2106
开展有效的国际河流区域合作方式,寻求流域内外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的最大化,是国际河流开发与管理发展的趋势。系统掌握和正确理解影响国际河流区域合作模式的各种因素,是加强国际河流开发与管理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国际合作理论和系统分析方法,从多角度出发,提出影响国际河流区域合作模式的多因素综合分析框架。这一框架包含的主要因素有:①国际河流系统的特点与存在问题;②流域各国的利益诉求;③政治环境;④国际涉水制度;⑤区域相关的合作制度与机制;⑥第三方参与;⑦观念文化等。其中前两者构成了影响国际河流区域合作模式的内部因素,后五者为外部影响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国际河流各种区域合作模式的条约和法规政策、组织结构及能力发展、合作路径与方法等。国际河流本身的特点以及所在地区环境条件的差异也决定了各种影响因素发挥作用的程度。利用这一综合分析框架方法,可以对各种国际河流合作实践模式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评价.并可提出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8.
国际水法基本原则技术评注及其实施战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际水法是协调与解决国际河流中流域国家间的国际水利用分歧与矛盾的主要方法 ,经过长期的发展 ,形成了 7个主要基本原则 :公平合理利用、不造成重大危害、一般合作义务、互通信息与资料、维持与保护水资源及其生态系统、自由通航和补偿原则。文中通过对以上基本原则的技术性、科学性的评注 ,为我国在国际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中 ,如何履行或实施其原则提出相关战略对策 :加强国内国际河流水资源本底的调查研究 ,制定符合国际惯例的流域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 ;加强与流域国、国际组织与国际社会间的交流与合作 ,提高我国境内国际河流水资源利用率 ;引进技术与资金 ,保护流域生态系统等  相似文献   

9.
镇雄县境内赤水河流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人为活动的干扰而发生变化。流域长期以来形成的自然、社会系统被改变,许多功能也在逐渐减弱。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通过加强流域自然生态恢复、加强磺区生态环境治理、沿岸居民搬迁、集镇居民生活污水治理和垃圾卫生填埋等,达到有效遏制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退化。  相似文献   

10.
银川市湿地是银川重要的城市生态资源,不但是市区人民活动频繁密集的区域,而且是自然生态过程的密集地区。保护和合理利用银川湿地资源。对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了银川湿地的现状,并且就现状提出了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杭州市城市土地利用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杭州城区五条典型河流为研究对象,利用与水质监测数据相同年份的SPOT-5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采用非监督分类与监督分类相结合的方法获取河流两岸土地利用信息;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帚观生态学的原理,计算了河道两岸不同距离缓冲范围区内的土地利用结构和景观格局指数;从小尺度上研究和分析城市内部土地利用结构和景观格局与河道水质的关系,及其空间变化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河道两岸土地利用结构中典型城市用地(商业及工矿用地和居民住宅用地)占主导地位,而耕地数量极少;河流两岸的土地利用类型与河流水质污染指标有强烈的相关性。当缓冲区距离为100m时,土地利用结构和格局与水质呈现出显著的相关性,其中典型城市用地与水质表现显著正相关,它是造成城市河流污染的最主要的因素,绿化用地与CODMn、BOD5,优势度指数与DO都有着显著的负相关;而随着缓冲区距离增大至200m和300m时,土地利用结构和格局与河流水质的相关性明显下降,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12.
青藏高原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青藏高原河流、湖泊、冰川和湿地的水资源含量、分布,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分析,指出青藏高原水资源丰富,但同时存在时空分布过于集中、开发条件差、利用难度大等开发劣势,且面临着河湖干涸和水污染等严峻的生态与环境问题.为实现青藏高原水资源的永续利用,提出开发利用高原水资源必须注重保护原生生态系统;最大限度地开发水资源的有用性,提高用水效率;并针对高原核心区、高原周边地区和高原延伸区各自不同的特点施以不同的利用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基于自然生态约束的滨湖城市土地利用分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协调区域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本文在借鉴已有各种区划方法的基础上,将自然生态条件和资源环境状况作为区域土地利用的约束条件,提出了基于自然生态约束的滨湖城市土地利用分区方法,并讨论了评价单元的划分、指标选择与处理等技术。以无锡市区为例,通过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敏感性两方面评价,将研究区域划分为高、较高、中等和低四级自然生态约束类型区,并提出各类型分区的土地利用布局导向和管制措施,为滨湖城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何艳梅 《资源科学》2012,34(2):229-241
作为国际水资源法的基本原则,公平和合理利用原则在跨界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实践中得到了较广泛的运用。这种运用大致可以分为水量分配和合作开发两种模式,可分别称为公平和合理利用的“初级阶段”和“中级阶段”。受到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国际环境法的影响,公平和合理利用原则也获得了新的发展。在这种新的发展形势下,基于国际河流流域的整体性,为使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获得最佳和可持续的效益,流域开发应贯彻全局思路,创立流域一体化管理模式。我国对境内国际河流的开发利用,应当循序渐进地开展一体化管理,流域水电开发应当进行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价和后评价。我国作为上游国,如果因为需要维护河流流域的生态系统平衡而影响我国的开发利用,损失经济发展机会,应当积极寻求中下游国家给予生态补偿;同时关注下游国开发利用动态,积极维护我国与国际河流流域的整体利益。  相似文献   

15.
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国土规划和区域规划的要求,结合区域内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具体条件,寻求符合区域特点的和土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要求的土地利用优化体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生产的不断壮大,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和污染,各大工厂和企业不断排出的污水中含有许多污染物质,河流中的生物死亡严重,因此国家积极开展环保工程,为改善人们生活环境和自然生态现状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由于环保事业在对社会企业进行控制管理时仍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我们需要将这些问题逐一找出来,并根据问题的性质提出解决的方案,并加以实施,达到环保事业与企业双赢的状态,使国家环保工程与企业经济共同发展,为人类生存和国家发展奠定基础,真正实现我国走可持续发展路线。  相似文献   

17.
韩耀文  魏艳红 《科技通报》2021,37(6):19-24,84
为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河西荒漠绿洲区的农村居民点建设,以石羊河流域DOM和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基于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将石羊河流域的农村居民点数据与高程、坡度、道路和河流等数据相叠加,采用最近邻距离法分析石羊河流域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情况和集聚状况.结果表明:海拔1000~3000 m之间、坡度小于15°的范围内以及距离河流10 km的范围内是石羊河流域农村居民点的主要分布区域,所占比例分别为98.3%、97.7%和81.6%;石羊河流域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集聚特征非常明显,各县区集聚程度差异较大,R统计值在0.14~0.55之间变化;部分农村居民点分布在不适宜居住的区域,分别有0.2%和18.4%的农村居民点分布在坡度大于25°和距离河流10 km以外的地方,居民点整体规划和结构形态不尽合理.石羊河流域农村居民点占地面积大又分散,且分布格局受河流影响较大,不利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整体规划,亟需优化布局和合理配置来实现农村居民点整治和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8.
王翩 《科学中国人》2011,(11):51-51
上个世纪以来.人们在享受科技进步带来巨大成果的同时,也备尝了自然生态环境严重破坏造成的痛苦。人们痛定思痛.重新审视资源、生态环境等关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用科学的方法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循环利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研究生导师白志辉就是这样一位专注于环境科学的科研工作者。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河流输沙量变化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藏高原是亚洲多条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为下游20多亿人民提供宝贵的水资源。河流输沙量与径流量相比被认为是对气候及地表过程变化反应更敏感的河流变量,是量化区域土地退化及土壤资源变化的重要指标。研究选取发源于青藏高原的8条主要河流,包括叶尔羌河、疏勒河、黑河、雅鲁藏布江、怒江、黄河、长江、澜沧江,开展其河源区或上游输沙量变化研究。首先探明了青藏高原主要河流径流量和输沙量的总体水平及空间差异;进而分析了近几十年来(1960—2017年)河流输沙量的变化特征,结合气候(气温、降水)和地表过程(冰川、冻土、植被覆盖)要素解析了影响输沙量时空变化的主要因素,探讨了影响青藏高原河流输沙量变化不确定性的多因素作用机制;最后通过典型案例阐明了河流输沙量变化对高原生态环境及水利工程安全的重大影响,从而为进一步开展青藏高原河流输沙量变化机理研究提供了基础。目前,水文气象资料稀缺是认识青藏高原河流输沙过程的重大挑战,亟待开展、加强观测与模拟研究,为青藏高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下游的水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服务于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  相似文献   

20.
绿色金融的实施需要金融机构和实体公司的共同合作,这实际上是一场博弈,它潜含着一种利益分配机制。本文用"均衡"的思想建立了一个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并求出了唯一的纳什均衡解。模型很好地演示了金融机构和公司之间博弈的形态和结果,这种结果就是绿色金融的实现。利用这种结果,公司经营可从传统产业转向绿色产业,实现经济发展的强势转型,达到自然生态环境的帕累托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