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探讨情报学研究中的理论思潮对情报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阐述信息哲学的产生与发展、研究纲领与研究内容的基础上,从信息哲学与社会认知论、社会认知论与情报学、信息哲学与情报学3个方面分析了情报学与信息哲学的交互机理。最后,从信息哲学对信息概念、信息交流、信息技术、信息伦理的理解4个方面分析了信息哲学对情报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情报学的理论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情报学发展的历史,认为文献计量学和申农的信息论奠定了情报学发展的基础。而从实践出发,信息技术的发展刺激了传统的信息检索模式的飞跃,认为情报检索的理论研究为情报学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而情报学和管理科学(含系统论)的结合使情报学理论植根于社会科学,未来情报学的研究领域将是认知科学。情报学理论问题是一个独立体系,还是来源于其他学科的理论基础,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李晓花 《情报探索》2005,(3):52-53,119
概括了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网络资源的现状,介绍了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网络信息资源的获取。列举了Yahoo搜索引擎分类目录中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信息;选取介绍了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目录等4个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导航系统;以及重点介绍了图书馆学情报学文献等4个图书馆学情报学数据库。全文最后提出了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网络资源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情报学发展目标及其实现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植惠 《情报科学》2006,24(6):801-805
本文提出了情报学三大发展目标,即:建立数据-信息-知识-情报-智能转换与统一理论;研制情报检索-情报分析-情报服务大集成系统;开发信息、知识、情报的测度方法,同时指出了实现情报学三大发展目标的方略。  相似文献   

5.
信息构建对情报学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刘多兰 《情报杂志》2003,22(3):10-11
信息构建(IA)是“组织信息和设计信息环境、信息空间或信息体系结构,以满足需求者的信息需求的一门艺术和科学”。通过对信息、情报的理解,以及信息构建和情报学的对比,情报学界应当吸收信息构建有益的部分充实自己,同时需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用户调查研究,提高自己的科学素质和信息素质,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将情报学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6.
情报学中信息社会化推荐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情报学中信息推荐产生的背景、研究现状进行探讨,分析了目前信息推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且针对信息获取和理解、信息交流和共享、用户兴趣获取与理解、用户评价反馈、专业化程度等不足,提出改进策略,进而利用情报学中的社会网络视角,对信息推荐进行解读,并且构建了社会化信息推荐模型。  相似文献   

7.
情报学的认知学派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Ingwersen将情报学认知观的发展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研究被称为"传统情报学认知观",而社会维度的缺失是这一阶段理论的主要缺陷.进入第二阶段以后,研究者们开始重视在社会或特定领域背景下研究用户的认知特征.这种新的研究方法打破了传统情报认知观停滞不前的局面,并产生了大量富有新意的研究成果:在理论上,出现了社会认知观、领域分析、认知工作分析等宏观情报认知理论;在应用上,这些理论被广泛应用于信息检索、信息系统设计和信息可视化等领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情报学认知观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20 0 3年 10月 3 0日— 11月 2日 ,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理论方法与教育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国防科技信息学会情报学术专业委员会在南京理工大学联合召开了“信息构建 (IA)与情报学理论方法的新发展”学术研讨会 ,来自全国高等院校和情报机构的 7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通过大会发言和小组交流的方式对会议的主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这次会议达到了推进我国信息构建 (IA)研究与情报学理论与教育发展的目的。代表们普遍感到会议选择了最新的、最具发展前途的理论和实践前沿问题开展讨论 ,使他们的思维受到了启发。一、会议的主要成果1)会议…  相似文献   

9.
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值得关注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贾春华 《情报科学》2002,20(2):155-157
文章分析了网络信息环境的形成原因,比较研究了网络信息管理与传统信息管理在诸方面的差异,阐述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作为走向网络时代情报学的独特研究领域而面临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追问信息污染问题研究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业奎 《情报杂志》2001,20(11):41-42
认为信息污染问题研究的根本意义是实现信息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的前景,它有助于我们丰富信息的哲学意蕴和寻找信息科学的真谛;它是图书情报学研究者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郝占龙 《金秋科苑》2009,(10):293-294
本文通过情报学的历史演进与回顾;理论的建立与发展;情报的搜集分析与加工;情报的推销策略与推销等4个方面的论述。明确了情报学的课题研究对象以及情报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从而给出情报学就是研究文献信息交流规律的科学论断。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情报学的历史演进与回顾;理论的建立与发展;情报的搜集分析与加工;情报的推销策略与推销等4个方面的论述。明确了情报学的课题研究对象以及情报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从而给出情报学就是研究文献信息交流规律的科学论断。  相似文献   

13.
图书情报学领域信息素养研究述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胜华 《情报杂志》2003,22(7):26-28
对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历年来信息素养研究进行了逐年统计。从信息素养的基本理论问题、信息素养教育和图书馆在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值此我国科技情报事业创建50周年之际,本文论述了对情报研究学科、信息和情报以及情报研究、信息分析和软科学研究三者关系的认识,并提出了我国情报学起源和情报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引起业界和有关方面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情报学视域下中国化信息经济学的研究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信息经济学是经济学和情报学的交叉学科入手,概括梳理了情报学视域下中国化的信息经济学研究的理论进展,希望对中国化的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失真信息治理是信息疫情时代中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也是图书情报学科近年来的热点议题。在传统信息纠偏研究中事后纠正的滞后性与局限性促使学者将目光转向更为主动的预先干预,预先干预的剖析对失真信息治理的理解与实践具有重大意义。[方法/过程]系统梳理过去几十年间的相关研究,解析失真信息预先干预的概念内涵,回溯相关理论基础,构建研究框架深入分析失真信息预先干预的相关研究与实践。[结果/结论]失真信息预先干预以预防接种理论为理论核心,涉及情报学、心理学与传播学等学科。时间、内容、目的与特征是阐释失真信息预先干预的四大构件。当前研究围绕“应用情境—影响因素—干预方式—干预结果”展开,未来还可从理论内涵拓展、行为特征探索与研究方法创新三大角度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透视情报学的技术维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对情报学的技术维度研究进行了透视,阐述了情报学的技术传统;指出随着情报学研究的向前发展,情报学界对情报学的技术传统予以了反思,对情报学的技术研究进行了重新认识;最后阐述了跨入新世纪的情报学的技术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18.
信息炯探讨:情报概念的一个新的认识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粗[火用]”理论的分析方法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根据相似性原理,通过情报过程与能量过程的比较,论证了把“[火用]”理论引入情报学的可行性。从“情报是在一定环境下对用户有用的信息”这一命题出发,提出了情报即“信息焖”的观点。从“信息[火用]”的情报观出发,阐述了情报学就是以“信息[火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该学科的中心任务就是研究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信息中所包含的“信息[火用]”。“信息[火用]”是情报概念的一个新的认识视角,具有探索性。  相似文献   

19.
信息伦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昊 《情报科学》2003,21(5):468-470
新世纪情报学的发展呈现出了新的趋势,而人文化是其中之一,本文就情报学人文化发展的新热点:信息伦理方面的研究进行了一些总结和探索。  相似文献   

20.
浅论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妮 《现代情报》2004,24(1):94-98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网络环境下的运用,出现了一种以网络为环境而进行的新型信息交流模式。通过对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模式与传统信息交流模式的比较研究,认为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流将传统的直接交流与间接交流融合起来,具有“突破时空限制、时间间隔短、高度选择性和针对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成本低”等优势.并指出现阶段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流存在的主要障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消除障碍的对策和方法.并且分析这种新的信息交流方式所带来的影响,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