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他自己命题,执著地从事非能动控制研究长达40年,在艰苦无助的条件下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堡垒,开创了梭式压力管道非能动控制研究之先河,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他是我国非职务发明人的典型代表,他把自己比作"游击队员",很羡慕在国家队搞科研的"正规军"。他就是四川省非职务发明人、四川省专利协会会长、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获得者、四川省当代十大专利发明人曾祥炜。  相似文献   

2.
性别偏好是科学社会学和科学计量学中重要的研究话题,已有的研究多数针对科学论文合著中的性别偏好问题进行研究。作为科学-技术镜像关系的自然延伸,对专利发明人合作中的性别偏好问题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科学和技术的区别与联系,也有助于更好地推动技术研发团队的合理构建。基于美国专利数据库,融合多种方法构建了发明人的性别数据集。同时,选取发明主导人(第一发明人)和参与人作为研究对象,并运用Kruskal-Wallis方法分析并检验了发明人合作中的性别偏好。研究表明,发明人团队中广泛存在"同质性"合作偏好的现象,即男性更愿意与男性合作,而女性则被动地只能更多地与女性合作。纾解"同质性"合作偏好,打破两性发明人之间存在着的刻板合作偏好模式,改善女性在发明人中代表不足的状况,对构建良好的合作创新环境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校专利运营是一个包括发明创造、价值增值和价值实现三个主要环节的复杂动态过程。以美国高校为样本,基于动态系统视角分析发明人专利收益分配比例对高校专利运营不同环节的影响,并针对发明人专利收入与科研经费支出对高校专利运营的影响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近70%的样本高校中发明人专利收入与发明披露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在发明人专利收入与发明披露量显著相关的高校中,发明人专利收益比例对高校专利运营的发明创造环节作用明显,对价值增值环节作用因样本而异,但对价值实现环节的影响微乎其微;同时,当专利收益分配基数与科研经费支出之间相差悬殊时,与通过提高发明人收益比例增加发明人专利收入相比,同比增加科研经费支出对专利运营各环节的影响更大。一刀切式地提高发明人收益比例对高校专利运营的促进作用十分有限。据此提出,高校应细化发明人收益分配方案,并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方式,发挥政策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电动汽车代表着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介绍此技术领域专利整体情况,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专利申请人和发明人网络,并对排名靠前的申请人和发明人网络进行深入分析,得到了申请人和发明人之间合作关系的网络特征,并寻找到了专利网络中的核心发明人和桥梁作用发明人,从而为我国该技术领域的政策制定、行业培育和个体发展提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专利代理人通常依据发明人提供的技术交底书来撰写申请文件。技术交底书质量的高低会对申请文件质量的好坏产生影响。但很多发明人并不熟悉专利申请文件撰写的要求,他们提供的技术交底书通常是产品实际设计开发的具体技术内容。笔者认为,在撰写申请文件过程中恰当地运用思维的扩展,则可以在具体技术内容的基础上挖掘出更多的技术内容。思维的扩展是专利代理人进一步完善技术方案所需要的,也是专利代理人引导、启发发明人,使其完善技术方案、补充技术内容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6.
学术型发明人是科学向技术转移的重要桥梁和媒介。本文从识别高影响力的学术型发明人入手,通过对高影响力学术发明人的论文和专利的持续研究主题的研究,来识别对比高科技领域科学与技术前沿主题的差别与联系,并分析识别学术型发明人的研究成果中的更具市场潜力的研究主题。研究发现,不同国家的学术型发明人的研究侧重点不同,有的偏重科学研究,有的偏重技术研发;学术型发明人的科学研究主题与技术研究主题重叠度并不高;企业参与的专利发明与研究论文在主题上强相关。  相似文献   

7.
纳米科学与技术之间的联系:基于学术型发明人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聚焦于从事纳米研究的学术型发明人,即大学中同时具有国际期刊论文作者和专利发明人双重身份的研究人员(author-inventor),他们是联结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的纽带.通过比较学术型发明人和非学术型发明人的论文数量、被引频次和H指数,本文发现学术型发明人的研究绩效显著高于纯学术研究者,并且在高产作者和高影响力作者行列中占有更高的比例.本文使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了专利活动对于学术型发明人研究绩效的作用,发现专利数量对于论文数量呈正向作用,但对论文质量有副作用.最后,本文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设立专利间接侵权制度的目的在于,当专利直接侵权制度无法保护发明人的不构成完整技术方案的技术改进时,保障专利制度对发明人改进技术以及公开其改进技术提供有效的经济刺激作用。共同侵权理论不足以调整专利间接侵权问题。我国专利间接侵权制度应该明确保护客体、主观要件以及抗辩事由。  相似文献   

9.
《云南科技管理》2015,(4):18-20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专利发明人从委托专利代理机构转为自行撰写申请文件,并用电子专利申请客户端进行申请。对于高校的发明人来说,电子专利申请客户端的使用变得越来越普遍。改变客户端对专利请求书和中间文件通知书的导入/导出方式,可提高电子专利申请的准确度和效率,方便发明人集中查收通知书,减少由于对通知书查看的遗漏而提前终止专利的申请。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专利事业的发展 ,对专利代理人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如何在全面反映发明人提供的原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尽可能扩大其保护范围 ,应该成为每一位专利代理人追求的目标。1 代理人应培养强烈的优质服务意识责任感和认真精神是推动专利代理人在达到发明人“代言人”这一基本合格标准基础上 ,不断争取进入能够在专利代理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扩大发明人保护范围的优秀代理人行列中去的强大内在动力。而竞争是促使代理人做出这种努力的外在动力。专利申请文件撰写的水平越高 ,代理机构及代理人的知名度也就越高 ,代理案件就应该越多 ,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正发明人和专利代理人属于不同的职业群体,具有不同的职业习惯,各自长期的职业习惯形成了差异化的职业思维。在专利申请实务中,职业思维的差异使在企业中从事技术研发的发明人和在代理机构中负责专利申请的专利代理人对相同事物的认识、理解存在显著区别。这些区别容易产生沟通上的"冲突"和误解。但是,只要发明人和专利代理人充分"吃透"对方的  相似文献   

12.
申请人都希望付费少而得到又快又好的服务,这无可厚非。但是,追求到极至,过犹不及,很可能造成申请的专利是无效的、没有任何用途的专利,而白白付出申请费和代理费。对于不是很了解专利的人来说,只能从专利申请文件是否清楚描述了发明人提供的技术方案,以判断专利申请文件撰写质量的好坏。甚至,很多发明人认为专利代理人的工作仅仅是整理技术方案,而往往抱怨专利代理人要求其补充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3.
人们从事发明的动机多种多样,一项发明完成之后是否申报专利,发明人考虑的问题也很多,这其中,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技术进步,二是经济效益。从我国的实践看,发明人在确定发明课题或申报专利前,一般仅通过专利文献检索和有限的市场调查,来判断其是否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经济效益,这就使得几乎所有发明人都认为自己的发明课题或申报的发明专利带来了技术进步,将有良好的效益.而实际上,有许多项目最终却又难以实施并产生经济效益,关街的一点就是没有辩证地对发明从技术经济与技术经济情报分析两方面进行分析论证。发明的技术经济…  相似文献   

14.
在对国内外专利组合理论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归纳了专利组合分析的概念,对专利组合分析指标进行梳理,同时整理了企业层面、技术层面、发明人层面以及专利与市场一体化这四个层面的专利组合模型,从而为战略决策提供了制定合理专利策略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专利是衡量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标,从技术研发角度,通过对发明人的专利信息分析可以揭示技术创新者的科研水平和竞争力。以智能机器人领域为例,以DI数据库检索清洗出申请量排名前100的发明人为研究对象,基于专利信息构建技术创新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主成分分析法,筛选指标特征。对这些发明人的技术创新水平进行统计分析和综合评价,通过DDA分析平台共现矩阵和聚类分析,挖掘技术创新人才及团队。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专利是企业或组织获取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具。专利发明人作为专利价值的载体,对企业或组织发展的影响不可忽视。从知识组合新颖性与网络特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为企业或组织识别、挖掘及引进核心人才提供参考。[研究方法]从Derwent Innovation数据库中选取LED专利,以专利诉讼视角将发明人专利是否涉讼作为核心发明人的代理变量,发明人的知识组合新颖性、度数中心性、接近中心性、中介中心性、特征向量中心性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研究结论]研究发现知识组合新颖性、度数中心性、接近中心性、特征向量中心性与核心发明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建议企业或组织在挖掘及引进技术人才时应多关注技术领域不同、合作次数较多以及拥有较多重要合作伙伴的发明人。  相似文献   

17.
从研发项目到专利的转换,是发明人通常面对的一个难题。在面对一个大的研发项目时,发明人往往不知道如何从中挖掘出多个专利来。同时,笔者发现发明人对于项目所能实现的功能、所具有的功能,往往相当熟悉,介绍起来如数家珍。如果发明人能够从其最为熟悉的项目功能出发,对项目进行专利挖掘,则会降低专利挖掘对于发明人的陌生感和实现难度。  相似文献   

18.
史丽萍  吴俊 《情报杂志》2012,31(7):86-90
针对我国“十二五”规划中重点发展的海洋工程锚泊装备产业,从国家层面和专利权人与发明人层面进行全球专利数据的检索和分析,得出结论:随着海洋油气能源开采的快速发展,海洋工程锚泊装备产业的专利数量持续增长;产业技术创新的重点在B63B类专利技术中;美国、日本和欧盟国家在核心专利技术上处于垄断地位,中国在锚泊产业的技术研发能力上发展迅速.研究结果旨在为中国海洋工程锚泊装备产业的发展战略规划与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将在中国完成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直接向外国申请专利的,应当事先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保密审查请求,并详细说明其技术方案。发明人变更对保密审查有重大影响。本文讨论了发明人署名权、发明人变更、客观事实和法律事实的含义。建议对目前的法律法规进行适当修改以确保专利保密审查的落实。  相似文献   

20.
窦志强  马佰莲  许红 《情报杂志》2023,(5):169-174+53
[研究目的]高校专利源于发明人的科研活动,发明人对其可转化性起决定性作用。从发明人特征角度研究专利可转化性对专利转化评估与质量管控机制建设具有积极意义。[研究方法]该文从多个维度构建发明人特征指标体系,以2873件高校授权发明专利为分析样本,先用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对比转化组与未转化组样本之间各项发明人特征指标的差异性,再用二元逻辑回归的方法研究各指标与专利可转化性的关系。[研究结论]高校专利可转化性与其发明人特征显著相关;重视专利质量而非数量、具备高级职称、担任行政职务且与多家企业有过合作的发明人所创造的专利可转化性更强。高校专利工作应从追求数量向提升质量转变,通过政策改革等方式引导发明人主动加强产学合作、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深度参与专利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