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向假冒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山行  范陈泽 《预测》2004,23(1):26-29,6
本文通过经济学的视角,对反向假冒行为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指出了反向假冒行为不仅侵害了消费者和原商标权人的利益,而且危害了市场的竞争环境。基于此,还对打击反向假冒行为主体的确权问题进行了经济博弈分析,比较了确权给消费者和原商标权人所产生的效果差异。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我国《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一)项进行分析,指出涉外定牌加工中的商标标注行为,不会导致相关消费者的混淆,也不会损害国内商标权人的利益,因此并不构成商标侵权。  相似文献   

3.
在长达12年的“采乐CAILE”商标争议案中,商标权人收到了商标评审委员会的3次裁定,经历了法院的一审、二审和再审。虽然“采乐CAILE”最终得以维持,但“迟来的正义是非正义”,商标权人在商标争议过程中遭受重大损失。正值商标法修订之际,我国应吸收行政立法的最新成果,全面体现行政行为确定力理论,引入情势变更原则和信赖利益保护制度,避免类似案件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4.
商标侵权应以造成相关公众混淆为必要条件,应结合商标的功能分析商标的使用行为,对于定牌加工贸易中加工方在出口商品上贴附商标与中国商标权人的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行为,不应一概认定为构成商标侵权。  相似文献   

5.
商标权平行进口的法律对策分析——以商标功能论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产权产品的平行进口问题已成为国际贸易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对此,我国学者大多将各类知识产权作为一个整体加以对待,并且多数都采用权利用尽原则来阐述相关的解决方案。但从日本的经验以及各类知识产权的不同性质来看,采用权利用尽原则来解决各类知识产权的平行进口问题并不妥当,特别是在商标权领域的平行进口中,商标功能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根据现实所需将他人的商标用作除了商标之外的其他在商业领域之内的用途,使消费者对于商标与该服务形成联系的行为就构成了侵犯商标权,现有的商标法律对于此类问题的解决还需要不断完善。由于法律本身的缺陷和不足,就要加大保护商标权人的权利,要有效地在反不正当竞争的基础上对于商标权加以保护,在是否正当的判断中,诚信是最为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关税和配额限制逐步降低,以及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商标产品平行进口现象在我国已经大量出现。文章阐述了商标产品平行进口的相关基础理论;提出了对中国商标产品平行进口问题的几点立法构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朱军平 《科教文汇》2008,(3):114-114
服务商标与商品商标具有同样的作用,我国《刑法》却将严重侵犯服务商标的行为排除在刑法保护之外,势必影响预防和打击越来越猖獗的侵犯服务商标权的行为,应该将其纳入刑法保护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9.
商标使用许可是商标权人实现商标价值的一个重要方式。在中国,商标许可合同不属於《合同法》所列举的有名合同,现行的商标法规中也缺乏相关的具体规定,所以一旦发生纠纷,在适用法律上就难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同时应该看到,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商标侵权行为的有关法律规定和代表性案件(尤其是最高法院所审结或指导的重大案件)进行疏理,探究商标权在商标、商品名称/装潢、企业名称、域名的排他性的权利效力以及商标显着性和知名程度对商标侵权判断的影响,以展示中国法院界定商标侵权与商标合理使用的实践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