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泥石流是我国西藏自治区常见的山区地质灾害,严重影响水利、交通、市政等工程建设。文章依据泥石流场区基本地质条件和现场调查资料,从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体三方面分析了西藏嘎握玛沟右岸坡面型泥石流的发育特征及形成原因,并对该泥石流发展趋势作出预判,得到两方面的结论与认识:(1)西藏嘎握玛沟右岸坡面型泥石流形成区由斜坡顺倾互层状砂质板岩倾倒变形演化而来,为坡面型泥石流的发育提供了必需的固体物源;流通区以侧向侵蚀和切侵蚀为主,靠近形成区处以侧向侵蚀为主,接近堆积区处以下切侵蚀为主;(2)西藏嘎握玛沟右岸坡面型泥石流发育成因主要归咎于斜坡坡度约55°、场区强降雨、形成区残留崩坡积体和倾倒变形破碎岩体。据目前嘎握玛沟坡面型泥石流发育特征预判,该坡面型泥石流沟发育小规模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大,产生中等规模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小,不存在大规模泥石流的可能。文章研究思路与成果对青藏高原地区泥石流灾害防治和研究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胡琴  曹志翔  朱世城 《西藏科技》2013,(4):17-19,50
波密县地处念青唐古拉山东段和喜马拉雅山东端,该区段特殊的地形、地质构造与气候条件酿就了泥石流、滑坡等重大地质灾害。该县泥石流发育齐全、规模大、危害严重,给当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极大危害,对其的研究和治理也更加迫在眉睫。文章在调查资料的基础上,从波密县基本的自然地理及工程地质环境入手,研究了波密县泥石流发育类型、形成及发展条件,并提出合理有效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丁军  王磊 《内江科技》2011,32(3):26-26
云红沟泥石流位于"5.12"大地震重灾区四川茂县,是一条典型的沟谷型泥石流。本文通过对云红沟形成泥石流的地形、水源、物源三个基本条件的分析论述,进一步详细计算了泥石流的重质、流速、流量等动力学参数,并对云红沟泥石流危险性高做出相应评价。  相似文献   

4.
王一鸣 《科技通报》2021,37(3):97-103
台风暴雨型泥石流是指由台风暴雨所直接诱发的泥石流,由于其具有低频与台风暴雨期群发的特性,导致其风险防控难度大.目前国内外泥石流风险研究主要针对中、小比例尺和单沟的泥石流总体风险,很少针对单沟开展风险区划.以浙江省乐清市龙西乡仙人坦村西沟为研究对象,利用基于遥感影像的泥石流危险度数值模拟开展单沟泥石流危险度区划;进而基于遥感影像解译和承灾体土地利用方式,开展泥石流危险区易损度区划;最后采用灾害风险公式(R=HV)进行耦合分析,开展单沟泥石流风险区划,揭示该类泥石流风险相对较高的区域主要位于泥石流堆积区的两类区域,一类是沿现有沟道及两侧,一类是沿泥石流直进线路方向.将泥石流区划结果与泥石流灾害实情进行对比,认为风险区划结果与实际灾害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受台风暴雨影响,频繁发生泥石流灾害,且大多数泥石流沟仅发生过1次泥石流,具有低频性,因而极大的增加了泥石流的防治难度。根据野外调查结果,应用分形理论,探讨了雨量、地层岩性及各地貌因素对泥石流影响程度的大小。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泥石流因素的分维值介于0~1之间,平均分维值大小为0.309。1 h雨量雨强(H1)的分维值比24 h雨量雨强(H24)的分维值更小,说明H1对泥石流的控制作用更强,应该加强对H1的监测与预报。泥石流沟坡角主要集中在30°~40°之间,其分维值最小,而泥石流沟长度的分维值最大,说明泥石流沟坡角对泥石流的影响最强,泥石流沟长度对泥石流的影响最弱。该研究为台风暴雨区低频泥石流的防治重点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作为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泥石流给人民经济财产和生命安全带来巨大的危害,因而引发了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对泥石流成因和治理方案展开研究。通过文献资料可知,导致泥石流形成的原因主要分为两点,即当地气象条件和水文条件。引发泥石流的水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其中包括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的降水量均可引发当地泥石流,其次为地下水、冰雪融水等引发泥石流的隐患水源。因此,本文在基于这一研究背景下,将这次的调查对象定位于处于山南市桑日县绒乡西边的江塘村。通过现场勘察以及后期调查发现,由于江塘村连日出现局部性强降水,给该区域带来了丰富的水源,也给引发泥石流提供的前提条件。并且,由于当地地质松软,地形陡峭,脆弱的植被遭到筑路、挖土、弃土等破坏,无法稳固土壤,同时由于附近沟渠遗存大量的泥石流残渣痕迹,因而在大量水流的冲击下,再次遭强降雨引发较大泥石流灾害。因此,本文通过对江塘村发生的泥石流背景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泥石流治理方案和措施。在一定程度该调查报告也可给其它泥石流灾害区提供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栾川县历史上曾多次暴发泥石流,以其为研究对象,对其物源特征及启动模式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县境内泥石流物源类型丰富,主要包括岩性风化与崩塌、水土流失及冲洪积层的再搬运、沟道泥石流堆积物、沟道内人工耕地、残坡积物质失稳和采矿废渣等;受地质构造、岩性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物源丰富区主要位于伊河中上游;按照物源供给对泥石流进行分类,可分为坡面侵蚀型、崩滑型、矿渣型及复合型四种;县境内泥石流物源启动模式可分为沟道冲刷启动模式、坡面冲刷启动模式、坡面崩滑启动模式、耕地溃决启动模式和矿渣溃决启动模式等五类。最后,提出了泥石流的防治建议。研究结果可为当地泥石流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磨刀石镇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实地调查、研究,阐述了各泥石流地质灾害现状和发展程度,分析了泥石流地质灾害的成因和危害程度,并根据各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从泥石流的定义及特征入手,对比分析了泥石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展望了未来我国泥石流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阵流是泥石流(特别是粘性泥石流)的主要运动形式,以蒋家沟泥石流为研究对象,分析蒋家沟40余年来的观测数据,通过对流量序列的研究,揭示阵性泥石流的流量时间过程特征以及涨落和分布,发现流量分布满足指数函数关系,即大于一定流量的阵次以指数形式减少;指数与具体的流量过程有关,特别是最大流量.同时,流量的时间过程表现了明显的衰减性,一场泥石流的最大流量越大,衰减越快;最大流量越小,衰减越缓,过程越平稳.这些特征是泥石流活动的固有特性,因而对进一步认识一般粘性泥石流的运动规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复杂的地质背景以及独特的气候特征,澜沧江流域以其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人居环境以及严重的山地灾害而闻名于世。作为重要的非工程减灾措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危险性评价和分区能提前识别灾害危险区域,进而合理的规避灾害风险。基于滑坡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本研究选择灾害形成的地质、地貌、地震、降雨、人类活动等五类因素,包括坡度、地形起伏度、活动断层密度、地层岩性、地震能量、多年平均降雨量、年降雨量变差系数、土地利用类型等8项评价指标开展了澜沧江流域的滑坡泥石流危险性分区。基于大量的野外考察、多源遥感影像解译,获取了澜沧江流域715处滑坡、986处泥石流灾害点的空间分布。滑坡、泥石流灾害点的空间分布结果与灾害的危险性等级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直接验证了本研究的危险性分区结果,为流域灾害防灾减灾和规划安全的人居环境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苏鹏程  韦方强 《资源科学》2014,36(2):273-281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复杂的地质背景以及独特的气候特征,澜沧江流域以其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人居环境以及严重的山地灾害而闻名于世。作为重要的非工程减灾措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危险性评价和分区能提前识别灾害危险区域,进而合理的规避灾害风险。基于滑坡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本研究选择灾害形成的地质、地貌、地震、降雨、人类活动等五类因素,包括坡度、地形起伏度、活动断层密度、地层岩性、地震能量、多年平均降雨量、年降雨量变差系数、土地利用类型等8项评价指标开展了澜沧江流域的滑坡泥石流危险性分区。基于大量的野外考察、多源遥感影像解译,获取了澜沧江流域715处滑坡、986处泥石流灾害点的空间分布。滑坡、泥石流灾害点的空间分布结果与灾害的危险性等级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直接验证了本研究的危险性分区结果,为流域灾害防灾减灾和规划安全的人居环境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滑坡、泥石流是山区地区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往往伴随地震、高强度降雨等发生。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人类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和财产积累的增加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近年来,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发生呈上升态势,对所在地区的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滑坡、泥石流研究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科技文献能够反映科学研究的发展动态[1],通过对《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关于2004~2012年国内泥石流灾害分析与预警文献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我国关于泥石流灾害研究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在矿产资源较为集中的地方,由于人为的过度开采,导致了矿山泥石流的发生。本文首先对矿山泥石流的含义及特点做了简要的分析,提出了矿山泥石流研究的必要意义,然后结合金狮岭沟废石流地质灾害分析了矿山泥石流发生的条件,提出了自然的地形地貌、人为因素、丰富松散的固体物质以及水动力条件是导致矿山泥石流产生的重要条件,结合案例提出了解决的措施,希望对矿山泥石流的研究做出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5.
依据各方面的调查资料,介绍了舟曲县泥石流的灾害特点,分析出特殊的地质坏境、集中降水、地形高差悬殊是本区域泥石流爆发的主要原因,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泥石流的发生发展起到了加剧的作用。并依据实际工程地质条件提出了泥石流灾害防治对策和方法,为今后建立防灾减灾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减少青海省化隆县德恒隆乡牙曲滩村山尕滩社泥石流频发造成的地质灾害,在研究区开展了一定工作量的地形测量、工程地质测绘、山地工程、钻探工程以及现场试验等工作的基础上,从地形地貌、气象、物源等方面分析了区内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泥石流的基本特征及控制因素。综合区内地质环境背景、泥石流形成条件、运动堆积特点及其对区内居民、村道的危害特征,经详细勘查工作提出了“拦挡坝+排导渠”工程治理措施,改变了以往该区泥石流治理措施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减少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对山尕滩社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及其治理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泥石流是西藏地质灾害主要形式之一,危害性大,除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外,还对人类工程造成极大的破环,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通过对1971年以来西藏发生的泥石流事件进行分析,得出降水、冰川、时间、空间、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因素与西藏泥石流分布密切相关,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研究,总结归纳出西藏泥石流同这些因素的关系和地区分布特点,为该地区工程活动、交通、旅游提供一定的防范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泥石流预测预报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一种灾害现象。泥石流预测预报是减轻灾害的一项重要措施,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重点。本文阐述了泥石流预测预报的类型和层次,介绍了国际和国内泥石流预测预报研究的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了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磨刀石镇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实地调查、研究,阐述了各泥石流地质灾害现状和发展程度,分析了泥石流地质灾害的成因和危害程度,并根据各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澄城县袁家河泥石流隐患进行野外调查,分析了袁家河泥石流隐患的发育特征与危害特征,研究了泥石流的稳定性及其动力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袁家河泥石流防治对策进行了探讨。研究成果为袁家河泥石流隐患防治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