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北京市立足"三城一区"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平台,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本研究在梳理北京市"三城一区"建设历程和目标定位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典型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从创新环境、创新平台、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绩效五个维度构建北京市"三城一区"创新能力监测评价体系,并针对北京市"三城一区"的定位,指出未来重点监测指标.最后,本研究从促进技术创新、强化资金支持和人才保障、把握市场机遇、深化创新协同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更好地推进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2.
龙爱民 《科技通报》2021,37(1):117-123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既强调了科普的重要性,也将科普提高到前所未有新高度.对照这一新要求和新时代科普实践,《科普法》赋予科协组织"科普工作主要社会力量"的法律定位,存在着"不相适、不相称、不相符"的问题.本文受"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启发,提出"国家战略科普力量"之科协定位,并提出新时代科协在科普工作中5大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3.
翟虎渠 《学会》2002,(10):31-32
应对WTO,中国农业院的主要改革思路与举措 对世界性的农业科技发展新趋势,作为我国农业科研的"国家队",中国农科院要紧紧围绕"跟踪世界学科发展的前沿,攀登农业科技新高峰和解决我国农业与农村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两大根本任务,通过农业科技体制创新,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其基本战略定位是:通过若干年的努力,把中国农科院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国内一流的农业科技产业孵化中心和国际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中心,为占领世界农业科技制高点,推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增强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以及推进国内外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提供技术支撑与保障.  相似文献   

4.
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作为核心驱动力的科技创新本身的高质量发展,已成为谋篇布局"十四五"、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的重要命题.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浙江创新实践表明,充分发挥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涡轮式推进"的主导、支撑、引领作用机制,才能加快推动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和创新强省以及"重要窗口"建设.  相似文献   

5.
付珍  高波 《科技广场》2021,(1):19-25
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主力军,民营企业是实现创新驱动战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总结近几年江西省科技协同创新发展成效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江西民营企业在科技协同创新意识、政策、服务、人才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提出江西民营企业科技协同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及策略.通过增强创新意识、完善创新政策、优化服务体系、强化人才战略等,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全面提升民营企业科技协同创新能力,进而为推动创新型省份建设、落实"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定位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浪潮,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日益显示出国家战略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美国鼓励大学创新和产学合作的成功,新经济带来的勃勃生机,欧洲联盟由"经济技术一体化"向"共同建设知识化欧洲"的迈进,日本"技术立国"转变为"科技创新立国"战略,韩国建设"头脑强国"战略,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与实施,无不说明在新的发展时期,国家引导和进行战略部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中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科技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也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需要按照国家的总体要求,探索构建我国科技创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此,以钱学森技术科学思想为指导,基于技术科学的原始创新功能、二次创新功能和潜在创新功能,提出以技术科学为核心构建科技创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构想。希望通过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和国际大循环3种战略路径,实现以科技创新"双循环"推动经济"双循环",为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及融入国际科技创新大格局提供宏观战略参考。  相似文献   

8.
研究所科技创新活动中的立体管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创新是我国科技进步的不竭源泉,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结合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科技管理工作,提出了科技创新管理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定位,并总结了科技创新管理的五个基本要素:人才管理、任务管理、经费管理、成果管理、绩效管理,分析了各要素在科技创新中的能动性和相互关联性。通过用管理效能空间(时间维度、成本维度、质量维度)同时表征五个基本要素,我们建立了立体管理模式框架,并提出用排序模型来"搜索"合理的立体管理模式,用立体观念来汇聚管理要素的能动力量,最终提高研究所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科学技术与创新发展呈现不确定、非连续、知识交叉、跨界融合等属性,渐进性创新范式对研究与增长的支持作用存在局限。"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越来越依赖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及其所嵌入的国家创新体系支撑予以实现。研究亟待开发有助于解析重大科技创新活动的创新范式理论框架。因此基于战略导向的创新、开放式创新、协同创新和全面创新的研究基础,提出"整合式创新"理论框架并融入中国情境。再以中国高铁产业案例为基础,对相关文本材料整理、编码和分析,验证"整合式创新"理论框架在重大科技创新工程中的应用,并补充该框架中的构念内涵。整合式创新及其在中国高铁产业的应用为中国情境下创新范式的涌现与重大科技创新实践的归纳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0.
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是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为实现进位赶超、跨越发展,建设创新型江西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和部署。这项工程实施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位推动下,各地得到扎实有效推进。文章提出要突出在五个坚持上下功夫、见成效,以便更好地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推动经济社会进位赶超、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全省科技大会后,新一届省科技厅领导班子提出了新的工作思路,即:实施"四大战略"、做好"四篇文章"、抓好"五个园区".尤其是2009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创新团队建设是其中一项重要任务,以领军人才为主的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正在紧张有序的开展.  相似文献   

12.
科技创新是提高国家竞争力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支撑,我国以举国体制实现了“两弹一星”等重大突破,奠定了国家安全和迈向强盛的基石,积累了有意义的经验。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发展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面对国家目标实现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为更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在攻克“卡脖子”难题,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上的关键作用,本文在对比分析国内外关键领域科技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对科技创新举国体制展开辩证研究,深入分析科技创新举国体制的本质,归纳提炼共性关键要素和国别特征,并着重探讨科技创新举国体制的优势、可能存在的实施风险以及构建新型科技创新举国体制需要妥善处理的矛盾关系,提出要在辩证的利弊权衡中趋利避害,作出最有利的战略抉择和统筹部署,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集成创新,全面提高科技创新治理能力,以此实现新型举国体制对重大科技创新的最大助力。  相似文献   

13.
重大原始创新需要依托跨学科、大纵深的开创性研究拓展人类知识边界。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国立科研机构,在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方面,肩负重大责任和使命。文章以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能源部国家实验室实施的新一代集成电路光刻系统重大原始创新项目为案例,通过对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前瞻的战略定位、明确的顶层设计,以及高效的攻关与协同组织模式等方面的深度剖析,为进一步高效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聚焦以重大需求目标为牵引的核心科学问题,建设跨学科大纵深的顶尖研究高地,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创新的高效组织提供重要启示;并为我国在战略前沿推动集科学新发现、技术新轨道和产业新方向于一体的重大突破,真正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张建萍 《学会》2012,(9):43-45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建立创新型国家,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中国科协有199个全国学会,涵盖了理、工、医、交叉学科等,他们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认识科技创新,提升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是一个在全国学会理事会和学会工作人员中广泛热议的话题,本文通过分析科技创新对全国学会的影响,提出学会健康发展离不开创新的概念。  相似文献   

15.
2014年,北京被赋予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本文以北京市科委提出的"五种责任"——科技创新引领者、高端经济增长极、创新创业首选地、文化创新先行区、生态建设示范城为研究视角,利用文献研究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基于"五种责任"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5个,具体指标24个,并采用2010-2014年北京市相关数据,通过正向化处理和标准化处理等对指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研究认为:北京市近五年"五种责任"担当呈现平稳上升态势,促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较好成效。其中,在科技创新引领者和高端经济增长极方面的责任担当较好,创新创业方面不断取得进步,但文化创新先行区和生态建设示范城指数增长较缓慢,需进一步加强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及生态环境建设,以强化文化创新与生态示范方面的责任担当,从而全面促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内江科技》2013,(9):85
<正>为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和全省科技创新暨科技奖励大会精神,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7月11日-12日,省科技厅召开全省科技系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座谈会。省科技厅厅长彭宇行主持会议并全面部署了科技系统推进战略实施各项工作,分管副厅长围绕五大专项工作做了说明和安排,各市(州)科技局长作了交流发言。彭宇行厅长指出,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事关全局和长远的"三大发展战略"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2月,"云南出台30项突破性政策支撑新一轮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实施"被评为"2013年云南十大科技进展"。正如颁奖辞所说:"创新是发展的引擎,政策是创新的油门"。近年来,云南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按照省第九次党代会的部署,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科技创新创业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突破性强、操作性好、支持力度大的政策,在全省营造  相似文献   

18.
声音     
《华夏星火》2014,(12):7-7
“实施科技兴粮工程、促进粮食科技创新发展是粮食行业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是实现粮食流通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 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在全国粮食科技创新大会上如是表示。任正晓认为,粮食科技工作要紧贴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对准聚焦保障粮食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等行业重大需求,重点攻克绿色生态储粮、粮食节约减损、质量卫生安全、粮情监测预警和信息技术运用等重大科技难题。  相似文献   

19.
"丝路"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战略任务。这一战略构想的实现亟需科技创新的支撑。文章从科技创新在"丝路"建设中的重要性、中科院的定位和优势出发,提出科技是"丝路"建设的重要动力,中科院具有科技支撑"丝路"建设的强大科技实力和综合优势。文章重点提出了加快制定并实施"丝路"科技基础性工作、高新技术产业、重大工程建设与安全、国际智库网络与协同创新平台和人文交流、数字"丝路"与信息化5项"丝路"科技支撑行动计划,并提出5个方面的具体实施建议,即组织实施"丝路"战略先导科技专项、加快推进"率先行动"计划、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加强国际合作和加强智库建设。  相似文献   

20.
在梳理我国科技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科技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通过对德国2020高科技战略深入剖析,进一步揭示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对国家整体布局的影响。德国高科技战略的制定与开展,无论是从科技需求领域的精准定位、科技创新文化的宣传普及,还是创新型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创新人才的吸纳与培养等,都值得我国科技工作者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